4《日月山川》

文档属性

名称 4《日月山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1 11:44:0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4、日月山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字和捺、点2个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2.学生:图片、文字魔术贴,用于同桌合作“找朋友”;笔画磁条,用于对比生字的笔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水、火、”等生字。
2.会写“日、火”2个字和捺、点2个笔画。
3.初步发现象形字和图片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初识甲骨文 探汉字的奥秘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呢?对长得很相似,仿佛就是把这些事物花了出来,是的这就是汉字原始的样子---甲骨文。
任务二:形文结合 学习汉字
学习日字
1.由太阳图画看“日”字的演变。
(1)出示太阳的图画。提问:这是什么?你还知道它的哪些名字?
(2)出示“日”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猜字。
(3)认读“日”字。
①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提示:注意老师发音的口形,读的时候把舌头往上翘,才能叫对它的名字“日”。
②给“日”找朋友:欣赏图片日出、日落、。
2.争当火眼金睛猜一猜。
(1)引导:古人把太阳的样子画下来,慢慢就变成了汉字。小朋友们来比一比,看谁像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
(2)出示“月、水、火”的古文字。引导学生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
(3)出示“月、水、火”的图画。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文字,连一连,读一读。
1.多种方法进一步学习“月、水、火”。
学习月字
(1)对照图片学习“月”。
①出示课文中“月”的图片和古文字、现代汉字。
学生观察月亮的图片和古文字,找相同点。
预设:最早的“月”字两头尖尖的,就像弯弯的月牙;中间的一竖代表月光。
②出示“月”字不同阶段的古文字,讲解演变过程:“月”字慢慢变化,外面有尖尖角的轮廓变成了长长的、开口的框;里面的一竖变成了两横。这就是现代汉字“月”。
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桌互读,识记“月”字。
④欣赏月的图片
学习水字
(2)学习“水”。
①出示课文中水的图片和古文字、现代汉字。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带读“水”字。
②学生看图说图,找找水的图片和古文字的相同点。
③交流:你还见过哪些“水”?(河水、江水、海水、矿泉水…)
④小结:水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
学习火字
(3)扩词学习“火”。
①出示课文中火的图片和古文字、现代汉字。
学生看图,教师随后相机点拨:人们把木头搭在一起,点了一堆火。
②认读“火”字。
③给“火”字组词:火苗、大火、小火、点火、着火…
认读生字
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4个生字。
小结:小朋友们既会观察,又会思考,发现了文字和图画之间的小秘密。日、月、水、火这四样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任务三:提笔即是练字时
1.学写“日”字。
(1)出示“日”的古文字和现代汉字。指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之处:古文字是圆的,而现代汉字是方的,有棱角。
小结:汉字是方块字,写的时候要把它方方正正地放在田字格的中央。
(2)引导学生看课后笔顺图,根据笔顺书空“日”字。
要点一:写正确,中间是一横。
要点二:摆正位置,字在田字格中间,横平竖直写端正。
要点三:写好关键笔画,短横靠左不靠右,写在横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投影学生作品,教师根据书写提示的三个要点打星评价。
2.学写“火”字。
(1)复习笔画撇。
①出示“火”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字有个已经学过的笔画—撇。
②出示已经学过的“手”字,标红笔画撇。对比两个笔画,发现:“火”字的笔画撇要先竖下来再往左撇。
(2)学习新笔画—捺、点。
①出示“火”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字有两个新笔画——捺、点。提示书写要点:
捺:先重后轻,慢慢收笔,出捺脚。
点:先轻后重,顿笔回收。
②学生书空,感受两个笔画的不同。
(3)引导学生看课后笔顺图,根据笔顺书空“火”字。
要点一:写正确,点低撇高。
要点二:摆正位置,字在田字格中间,撇有撇尖,捺有捺脚。
要点三:写好关键笔画,竖撇在竖中线上,撇和捺像支架撑住整个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投影学生作品,学生根据书写提示的三个要点打星评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山、川、田、禾”4个生字。
2.会写“田、禾”2个字。
3.初步探寻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拓展识字。
教学过程
任务一:识甲骨文 探汉字的奥秘
1.出示古文字“山”和“田”。
引导学生猜猜哪个是“山”,哪个是“田”,并说说原因。
小结:古人把事物用简单的图画画出来,就成了最早的文字。
2.汉字猜一猜。
二、联系生活,多种方法识记汉字
1.扩词识记“山”。
(1)出示山的图片。
①引导学生发现“山”字的三竖像山峰,有高有低。
②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准“山”的字音。
(2)说说带有“山”的词语:大山、高山;山上、山脚、山顶。
2.联系生活识记“川”。
(1)出示川的图片,现在的“川”字把两边的曲线变成了撇和竖,
中间的小点连成竖线。
联系生活,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川”?
你知道哪些与“川”有关的词语 ?山川、冰川、四川
3.联系生活识记“田”。
(1)出示“田”字。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田”:稻田、麦田、农田、田字格。
4.图文对比识记“禾”。
(1)出示“禾”字和禾苗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最上面的撇像垂下来的稻穗,横和下面的撇、捺就像禾苗弯弯的叶子。
(2)讲解:“木”加一撇就是“禾”。“木”指的是树木,直直的;“禾”指的是禾苗,头上稻穗弯弯垂下来,就是这一撇。
5.连连看。
(1)出示课后题。引导: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一起来玩“连连看”的游戏吧!
(2)学生完成连线,核对。
(3)指名说这样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寻找图片和文字之间的联系。
6.生字开花小游戏,复习本节课所有要求会认的字。
任务二:认识象形字 拓展练习
根据字的样子,就能大致猜出它代表的意思。这样的字就叫象形字。
完成课后题,连一连
任务三:提笔即是练字时
1.对比“日”字,学写“田”字。
(1)对比“日、田”两字,聚焦笔画横折。
①出示“日”和“田”。学生观察发现相同点:外面都有框;不同点:“日”的框窄,“田”的框宽。
②出示几个不同的横折笔画磁条,请学生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横折。
(2)看课后笔顺图,根据笔顺书空“田”字。
要点一:写正确,横折的横和折差不多长。
要点二:摆正位置,字在田字格中间,横平竖直写端正。
要点三:写好关键笔画,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投影学生作品,学生根据书写提示的三个要点打星评价。
2.巩固笔画捺,学写“禾”字。
(1)出示“禾”字,巩固捺的写法:先重后轻,慢慢收笔,出捺脚。(2)看课后笔顺图,根据笔顺书空“禾”字。
要点一:写正确,第一笔是平撇。
要点二:摆正位置,字在田字格中间,竖在竖中线。
要点三:写好关键笔画,撇和捺像撑开的小裙子,要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投影学生作品,学生根据书写提示的三个要点打星评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9张PPT)
语文
日月山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任务一
初识甲骨文 探汉字的奥秘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呢?
任务二
形文结合 学习汉字
学习日字

日出
落日
猜一猜
学习月字

“月”字慢慢变化,外面有尖尖角的轮廓变成了长长的、开口的框;里面的一竖变成了两横。

学习水字

“水”的古体字像水流的形状。

河水

江水

海水
学习火字

人们把木头搭在一起,点了一堆火。

大火

火苗
认读生字




任务三
提笔即是练字时
指导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写的时候要把它方方正正地放在田字格的中央

指导书写
横短竖长,里面一横不碰到右侧的竖段,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学习新笔画

先重后轻,慢慢收笔,出捺脚。
学习新笔画
字的笔画撇要先竖下来再往左撇。
语文
日月山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任务一
识甲骨文 探汉字的奥秘
图文配对


古人把事物用简单的图画画出来,就成了最早的文字。
识字生字
“山”字的三竖像山峰,有高有低

欣赏图片

山顶
欣赏图片

大山
识字生记
现在的“川”字把两边的曲线变成了撇和竖,
中间的小点连成竖线。

你知道哪些与“川”有关的词语 ?
山川

冰川
四川
识字生字
“田”字就像一块块的田地。

欣赏图片

稻田
欣赏图片

农田
欣赏图片

麦田
识字生字
“禾”的古体字最上面弯曲的部分,像垂下来的谷穗,后来变成了现代汉字“禾”上的一撇


禾苗
猜一猜
古人把事物用简单的图画画出来,就成了最早的文字。















任务二
认识象形字 拓展练习
发现规律
根据字的样子,就能大致猜出它代表的意思。这样的字就叫象形字。
连一连
兔 鸟 羊
连一连
竹 木 网
任务三
提笔即是练字时
对比生字


框窄
框宽
相同点:外面都有框
指导书写

上宽下窄,中间的横、竖写在扁“口”中间。
tián
指导书写
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一些。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

语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