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说课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1《谏太宗十思疏》说课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1 15: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高瞻远瞩谏思危,
理性 声 音 需 倾 听
统编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是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单元主题是“责任与担当”,要求围绕“倾听理性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教材分析
依托
本课教授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理性思维开始形成,但不是很强。前期已经学习了《谏逐客书》这类劝谏类的奏疏,这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过,在深入探究文本上,高一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所欠缺的,仍然需要教师对其予以引导。
学情分析
关键
1.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语法现象。
2.反复朗读,倾听理性声音,学习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培养论证说理的严密逻辑与思维能力。
3.学习魏征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体会魏征的忠君爱国思想。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本与核心)
其中目标2与目标3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点拨法
提问法



教法
朗读法
自主学习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学法
【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初步疏通文意。
2.分三组合作,每组整理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3.结合本课所出现的文言实词,补充前几个单元所制作的实词卡片,并制作本课新的实词卡片。
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文言文的继续学习打牢基础。同时,解决字词障碍是阅读分析文言文的前提。
高瞻远瞩谏思危,
理性 声 音 需 倾听
统编下册第八单元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导入新课


总结新课

布置作业

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反客为主,吸引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将本课背景巧设为例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站在大臣的立场思考如何劝谏唐太宗。
讲授新课
(2)理清论述思路,倾听理性声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理性声音。
(3)研读理性声音,赏析劝谏艺术
(1)走进文本,初步感知
每组派代表展示课前整理的每段重点文言知识、本课实词卡片。
走进文本,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动手整理的成果,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也为接下来的文本分析解决语言障碍,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集体朗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理清论述思路,倾听理性声音
理性的声音——“思”什么?
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思”?
理性的表现——具体怎么“思”?
(朗读第三段前半部分内容)
理性的结果——“诚能十思”的结果如何?
(朗读第三段后半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到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从而解决了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重难点。
【合作探究】敢于担当还要有能力担当,规劝者的劝谏艺术也直接关系到劝谏的成败。那么,魏征的劝谏有哪些艺术魅力?
赏析劝谏艺术,研读理性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细致分析文本,解决本课第二个教学重难点。另外,学会运用到现实人际交往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赏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赏析劝谏艺术,研读理性声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期学习过的《谏逐客书》,能很快概括出这是以史为鉴,用事实说话的劝谏艺术。
2.“疏”为“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魏征为什么要将分条陈述的最重要的“十思”置于篇末,而不置于篇首?即为什么要写前两段?
赏析劝谏艺术,研读理性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魏征手法丰富,构思得理的劝谏魅力。
①“臣闻”能否改成“臣以为”?
②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其中“诚能见可欲”能否改成“是故见可欲”?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与“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句话能否改为“怨不在大,可畏惟民”和“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民”?
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下愚”,而称唐太宗为“明哲”?
赏析劝谏艺术,研读理性声音
【设计意图】咬文嚼字,让学生感受到魏征劝谏语言得体性的魅力。
3.咬文嚼字,思考以下句子中的词语能否替换。

总结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堂内容总结,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思”什么
为什么“思”
怎么“思”
“思”的结果如何
理性声音
以史为鉴
手法丰富
构思得理
语言得体
【设计意图】延伸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理性思考、勇于发言的能力。
请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和“善始——克终”这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围绕选择的的话题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分四组合作,要求每组撰写不少于三条的发言提纲。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