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22: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教科版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4单元《健康生活》
单元主题 身体密码——解锁健康生活的科学
课时安排 8课时
一、单元主题
身体密码——解锁健康生活的科学
二、单元大情景
“健康特工队训练营”
学生化身“健康特工队员”,通过完成七项特训任务(对应七课),破解人体健康密码,最终制定《校园健康行动指南》并举办“健康生活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核心概念7.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7.1生物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描述人体主要器官功能及协作关系;
②设计实验探究运动、情绪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③提出健康生活方案并实践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身体》《身体的运动》《心脏和血液》《身体的“总指挥”》《身体的“联络员”》《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制定健康生活计划》共7课。
《我们的身体》核心内容是认识人体八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及其协同作用,建立“人体是统一整体”的科学观念。并尝试绘制人体系统关联图,分析感冒时多系统症状(如发热、乏力)的联动机制。
《身体的运动》核心内容为探究骨骼、关节、肌肉的协作机制(如杠杆原理),理解运动系统对动作的支持与保护功能。制作前臂屈伸模型(橡皮筋模拟肌肉,木棍模拟骨骼),验证肌肉收缩驱动骨骼运动。
《心脏和血液》核心内容为解析心脏泵血功能(四腔室结构)、血液循环路径(体循环与肺循环)及血液成分作用(红细胞运氧、白细胞免疫)。并尝试测量运动前后脉搏变化,探究心率与耗氧量的关系。
《身体的“总指挥”》核心内容为学习脑的结构分区(大脑、小脑、脑干)及功能(认知、协调、生命维持),强调大脑的核心指挥地位。通过案例分析(如脑损伤对行为的影响),模拟脑分区功能拼图游戏。
《身体的“联络员”》核心内容为揭示神经信号传递机制(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通过膝跳反射实验验证反射弧。并尝试绘制“针刺缩手”神经传导路径图,设计反应速度测试实验。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核心内容为探讨情绪与健康的关联(如压力导致消化紊乱),学习调节方法(深呼吸、倾诉)。并尝试通过角色扮演处理冲突场景,制定“情绪管理日记”模板。
《制定健康生活计划》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旨在整合单元知识,设计个性化健康方案(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科学锻炼)。分析家庭生活习惯数据,制定《健康家庭公约》并实践打卡。
这7课之间通过“结构→功能→行为”的逻辑进阶,引导学生从认识身体到主动管理健康,渗透“生理是基础,心理是调节,行动是目标”的核心素养目标:
1.递进式认知链条:
(1)结构基础(1-3课):从系统框架→运动支持→循环动力,建立人体生理基础。
(2)调控核心(4-5课):以脑为“总指挥”,神经为“联络员”,揭示生命活动的协调机制。
(3)应用升华(6-7课):从心理调节到行为实践,完成“知→行→责”的健康素养闭环。
2.跨课关联重点:
(1)第4课“脑”与第5课“神经”构成“命令-执行”体系,共同解释第6课情绪管理的生理基础。
(2)第3课“血液循环”为第4课“脑功能”提供能量支持(如缺氧导致头晕),凸显系统互联。
(3)第7课健康计划需综合前6课知识(如运动系统锻炼、循环系统保护、神经系统调节)。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解释运动/循环/神经系统协作机制; 说明情绪管理对健康的影响
科学思维 设计“运动强度与脉搏变化”实验; 制作神经传导路径模型
探究实践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归纳反射弧原理; 对比分析静息/运动状态生理数据
态度责任 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并坚持执行; 宣传“拒绝熬夜”等健康理念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五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对“神经传导”等抽象概念需模型辅助理解
2.认知基础:已知基础器官名称(心、脑),但缺乏系统协作认知
3.兴趣点:角色扮演(特工队)、动手实验(制作脉搏监测器)
七、活动设置
1 人体系统拼图 识别八大系统功能 拼图游戏+绘制人体漫画(美术)
2 运动机械师 分析骨关节肌肉协作 制作前臂运动模型(吸管/皮筋模拟)
3 心跳侦探 探究运动与脉搏关系 测量跳绳前后脉搏(数学统计折线图)
4 脑功能解码 定位脑分区功能 VR软件观察脑结构(信息技术)
5 神经闪电战 模拟信号传导速度 接力赛模拟反射弧(体育)
6 情绪调节师 实践压力管理方法 情景剧表演“处理冲突”(德育)
7 健康指挥官 制定校园健康指南 设计食堂健康餐盘/课间运动方案(劳动+健康教育)
八、教学方法
1.项目式学习(PBL)
(1)总任务:制作《健康特工手册》
(2)分阶段:系统认知(1-3课)→机制探究(4-5课)→方案产出(6-7课)
2.实验探究法
重点实验:“运动强度与脉搏关系”控制变量(相同年龄、测量部位)
3.情境教学法
创设“特工考核”情境,用勋章激励任务完成
九、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
4人小组分工:记录员(数据)、操作员(实验)、分析师(结论)、汇报员(展示)
2.可视化笔记
绘制“神经传导路径”漫画日记
3.迁移应用
将课堂呼吸训练迁移至考前焦虑调节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类型 内容(占比) 工具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健康日志、模型作品 《特工任务完成度追踪表》
终结性评价(40%) 《校园健康指南》内容深度与实践可行性 成果展示答辩评分量规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人体系统拼图(对应《我们的身体》)
系统识别 识别3个人体系统名称 标注5个系统名称及1项功能 绘制系统关联图(如“运动系统需循环系统供氧”)
模型制作 拼装单一系统模型(如骨骼) 完成2个系统联动模型(如呼吸+循环系统) 设计可动模型演示系统协作
合作表现 完成分配任务(如收集图片) 主动分享器官功能发现 组织小组讨论并总结“人体是统一整体”证据链
活动2:运动机械师(对应《身体的运动》)
模型建构 用皮筋+木棍组装前臂屈伸模型 模型能演示屈/伸两种动作 添加标签说明杠杆原理(支点/力点/重点)
数据分析 记录1组肌肉收缩数据(如皮筋拉伸长度) 对比2种动作的肌肉收缩差异 建立“动作幅度-收缩强度”数学模型(如正比关系)
创新应用 列举1种护关节方法(如运动前热身) 设计护膝装置草图 制作可调节护具原型并测试缓冲效果
活动3:心跳侦探(对应《心脏和血液》)
实验操作 测量静坐时脉搏 规范记录运动前后脉搏变化(3次/分钟) 设计变量实验(如不同运动强度对比)
科学推理 说出“运动后心跳加快”现象 解释“心脏需输送更多氧气”原理 论证“长期运动增强心肺功能”的生理机制
健康意识 知道剧烈运动后需缓步休息 制定课间活动心率安全范围 撰写《班级科学运动指南》含预警措施
活动4:脑功能解码(对应《身体的“总指挥”》)
结构认知 标注脑的3个分区(大脑/小脑/脑干) 说明各分区1项功能(如小脑控制平衡) 分析脑损伤案例(如脑干受损影响呼吸)
技术应用 用VR观察基础脑结构 操作VR软件对比不同分区活跃度 设计“分区功能互动问答”游戏程序
护脑行动 列出1条护脑措施(如不熬夜) 制定“每日健脑操”计划(含3个动作) 发起“21天护脑打卡”活动并追踪效果
活动5:神经闪电战(对应《身体的“联络员”》)
实验探究 完成膝跳反射测试 测量不同人群反射速度(如老人vs儿童) 设计反射弧阻断实验(如蒙眼测试触觉)
路径分析 画出“针刺缩手”的2步传导路径 标注5步完整传导路径(感受器→效应器) 用动画演示神经信号电化学传递机制
生活应用 解释“烫伤立刻缩手”现象 提出预防神经损伤建议(如坐姿矫正) 制作《家庭神经健康手册》含自检方法
活动6:情绪调节师(对应《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案例解析 描述1种情绪影响健康的现象 分析压力导致消化紊乱的生理机制 设计实验验证情绪对心率的影响
策略实践 演练1种调节方法(如深呼吸) 组合使用2种方法(倾诉+运动) 开发“情绪管理APP”原型(含呼吸训练计时)
社会关怀 安慰1名情绪低落的同学 组织班级“情绪树洞”分享会 策划校园心理健康周活动方案
活动7:健康指挥官(对应《制定健康生活计划》)
方案设计 列出3条健康计划(如每天喝水1.5L) 制定周计划表(含饮食/运动/睡眠量化目标) 设计个性化方案(如过敏体质膳食优化)
数据支撑 引用1个课本健康数据(如睡眠8小时) 整合3课数据(运动+心跳+情绪) 建立健康数学模型
推广价值 向小组展示计划 在班级推行“健康打卡墙” 联合校医室发布《全校健康白皮书》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人体系统拼图(对应《我们的身体》)
基础作业 绘制人体八大系统思维导图 标注3个系统名称
标注5个系统+1项功能
图文说明系统协作
提升作业 制作“器官功能卡”(心/肺/胃等) 完成3张卡片
卡片含结构图+功能说明
设计“器官连连看”互动游戏
拓展作业 采访医生撰写《系统疾病预防指南》 记录1种常见病
分析病因+受影响系统
提出家庭保健方案(如护眼操)
活动2:运动机械师(对应《身体的运动》)
基础作业 标注肘关节模型图(骨骼/肌肉/韧带) 标出2个结构
标注3结构+运动方向
用箭头演示屈伸时肌肉收缩舒张
提升作业 测试不同动作肌肉疲劳时间 记录1组数据(如平板支撑)
对比3动作+折线图
建立“动作难度-疲劳度”数学模型
拓展作业 设计“护关节智能手环” 画出概念图
说明震动提醒原理
用编程模拟超负荷预警(Scratch)
活动3:心跳侦探(对应《心脏和血液》)
基础作业 记录安静/跑步后1分钟脉搏 记录数据
计算心率差值
分析“运动强度-心跳加速”关系
提升作业 制作血液循环路径动画(手绘/PPT) 画出体循环路径
添加肺循环+气体交换
用红蓝箭头区分动/静脉血
拓展作业 研究运动员与普通人心率差异 收集1组对比数据
分析心脏适应性(如心室壁厚度)
设计“强心训练”科学方案
活动4:脑功能解码(对应《身体的“总指挥”》)
基础作业 填写脑分区功能表 填对3个分区功能
全对+案例说明(如小脑损伤走路摇晃)
补充分区协作实例
提升作业 测试反应速度(尺子掉落实验) 完成3次测试
计算平均值
探究影响因素(如闭眼/疲劳)
拓展作业 制作《脑科学谜题手册》 设计5道问答
包含记忆/平衡/语言等主题
加入AR扫码解密功能(链接科普视频)
活动5:神经闪电战(对应《身体的“联络员”》)
基础作业 画出“烫伤缩手”反射弧 标注2个环节
标注5环节(感受器→效应器)
用闪电符号标注信号速度
提升作业 对比不同部位敏感度(针轻触皮肤) 测试2部位(指尖/手背)
绘制敏感度分布图
分析神经末梢密度差异
拓展作业 设计“神经传导障碍”科普剧本 编写1个病例(如坐骨神经痛)
剧本含症状+原理
拍摄微电影演示康复训练
活动6:情绪调节师(对应《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
基础作业 记录一周情绪变化(笑脸/哭脸) 记录3天
7天+简单分析
绘制情绪曲线关联事件(如考试压力)
提升作业 实践三种减压法(呼吸/运动/倾诉) 尝试1种方法
记录方法效果
设计“班级情绪急救包”(含减压道具)
拓展作业 策划“心理健康角”设计方案 列出3种布置物品
规划功能区(阅读/倾诉区)
制作模型并组织同学体验
活动7:健康指挥官(对应《制定健康生活计划》)
基础作业 制定个人三日健康计划表 包含饮食/运动/睡眠
量化目标(如跳绳500次)
附加执行反馈栏
提升作业 分析家庭生活习惯健康指数 评估1个成员
全家评估+雷达图
提出改进方案并追踪效果
拓展作业 发起“21天健康挑战”校园活动 设计海报
组织10人参与
发布数据报告(如近视率下降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