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科学·真题汇编】01单选(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小升初科学·真题汇编】01单选(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22: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升初科学·真题汇编】01单选
一、单选题
1.(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构成“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牛郎星和(  )。
A.北极星 B.心宿二 C.北河三 D.织女星
2.(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天王星 D.牛郎星
3.(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袁隆平院士培养杂交水稻,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4.(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若想制作印章“白”,应在刻板上画(  )。
A. B. C. D.
5.(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我们身边有许多工具属于组合工具,剪刀就是(  )的组合。
A.轮轴和杠杆 B.杠杆和斜面 C.斜面和轮轴 D.轮轴和撬棍
6.(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的星座是(  )。
A.天蝎座、天琴座 B.天鹰座、狮子座 C.天鹰座、天琴座
7.(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在建造塔台时,发现(  )形状的塔台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8.(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太阳系有 (  )颗行星,地球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三颗行星。
A.八 B.七 C.六
9.(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设计塔台模型时,对塔台的要求不包括(  )。
A.制作塔台用的材料越多越好
B.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
C.塔台的外观要美观
10.(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校园中, 出现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
A.蚂蚁 B.桃树 C.鸽子
11.(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小哪吒发现水烧开时水壶壶嘴向外冒出大量“白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气”的本质是水
B.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12.(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我国实施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器是(  )。
A.“玉兔”系列 B.“嫦娥”系列
C.“神舟”系列 D.“祝融”系列
13.(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 B.螺丝刀拧螺丝钉
C.鱼竿钓鱼 D.斧子劈柴
14.(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如右图,A管铁钉处于干燥空气中,B管铁钉处于水中,C管铁钉一半浸在水中。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A 管 B.B管 C.C 管 D.都一样
15.(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日心说”继承了“地心说”(  )的观点。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静止不动
C.太阳绕地球转 D.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
16.(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下面四种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的是(  )。
A.纯净水 B.鱼缸中的水 C.池塘中的水 D.溪沟中的水
17.(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我们应该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  )。
A.靠近但不贴住 B.远离
C.紧贴 D.时而靠近、时而远离
18.(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最早利用两个透镜组合的方法来制造显微镜的是(  )。
A.亚斯·詹森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鲁斯卡
19.(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下列生命体中的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树被大风吹倒
C.小朋友长高 D.蚕变成蛹
20.(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下列事实中, (  )能够作为小明推测“蚯蚓喜欢黑暗环境”的证据。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
C.蚯蚓昼伏夜出 D.雨天蚯蚓都喜欢爬出地面
21.(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下列做法,不利于我们在显微镜下快速观察到水中微生物的是 (  )。
A.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B.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C.在水底处取水样 D.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22.(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龙舟船头尖主要是为了减少在水中的阻力
B.龙舟的船舷越高,受到的浮力越大
C.划桨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
D.龙舟的船尾桨是为了控制船的前进方向
23.(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右表是小明一家人性状记录表,从中可知,小明和妹妹都遗传了妈妈的是 (  )。
小明 妹妹 爸爸 妈妈
头发 卷发 卷发 直发 卷发
耳垂 有 无 有 无
大拇指 不能弯 能弯 能弯 能弯
跟皮 双 单 双 单
A.头发 B.耳垂 C.大拇指 D.眼皮
24.(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小明骑自行车时,发现螺母松了导致车头打滑,下列用于拧紧螺母的工具是(  )。
A.羊角锤 B.扳手 C.螺丝刀 D.小刀
25.(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不同,是因为(  )。
A.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气温不同
B.不同季节天气状况不同
C.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
D.不同季节每天的日照时间不同
26.(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下列地球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 (  )。
A. B.
C. D.
27.(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水沸腾后,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与热量的变化是 (  )。
A.水温保持不变,释放热量 B.水温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水温继续升高,吸收热量 D.水温继续升高,释放热量
28.(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小明体内的行进路线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 D.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
29.(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B.
C. D.
30.(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  )。
A. B. C. D.
31.(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小明用电路检测器的两头分别接触不同材料的两端,下面材料中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 (  )。
A.铅笔芯、塑料尺 B.铁质回形针、铜棒
C.一元硬币、橡皮 D.陶器、铁棒
32.(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现有人口约14亿,那么我国公民就有约14亿种相貌
B.有些双胞胎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C.人的相貌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
D.除相貌特征外,某些疾病也会遗传,我们要及早关注
33.(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在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逐渐增加重物 B.一次性放很多重物
C.随便放重物 D.先放轻物再突然加重物
34.(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制作塔台模型时,为提高模型的抗风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增大塔台面积 B.塔台底部设计得又小又轻
C.增加塔台底部重量 D.塔台支撑结构设计得又细又长
35.(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下列关于工具与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器具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进工具
C.工具仅仅是指扳手等机械工具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
36.(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右图是不同时期人们使用的轮子,其正确的发展史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37.(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下列关于港珠澳大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B.港珠澳大桥通过人工岛将桥梁和隧道连接起来
C.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没有遇到过限制和挑战
38.(2025·小升初真题·潮安)草质茎的特点不包括(  )。
A.比较柔软,易折断 B.茎秆坚硬 C.外表常呈绿色
39.(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关于物质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变化的速度是一样的 B.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C.物质的变化都容易被人们察觉 D.有些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0.(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把同一个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下列选项中不能省力的是(  )。
A. B. C. D.
41.(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以下最不可能属于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2.(2025·小升初真题·富阳)日食中遮挡太阳的天体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不透明 B.接近圆形 C.会移动 D.会发光
43.(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身着彩色服装的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灵活地扭秧歌,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跳舞时打滑 (  )。
A.给机器人换上光滑的金属轮子 B.在机器人脚底安装防滑橡胶垫
C.让机器人在冰面上跳舞 D.减少机器人的重量
44.(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小明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垫圈数量 1个 2个 3个 4个 5个
行驶时间 不动 不动 8秒 7秒 6秒
无法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观点的一组数据是 (  )。
A.
1个 2个
不动 不动
B.
3个 4个
8秒 7秒
C.
4个 5个
7秒 6秒
D.
3个 5个
8秒 6秒
45.(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下列身体内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食物通过消化系统变成人体能吸收的营养
B.人体消耗能量时产生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
C.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
D.生病时,药物进入身体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46.(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以下途径不能改善不良情绪的是(  )。
A.体育锻炼 B.听音乐 C.多晒太阳 D.熬夜游戏
47.(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关于剪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轮轴和斜面的结构特点
B.剪刀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
C.剪刀的出现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D.人们巧妙设计剪刀的各个部分,主要是为了美观
48.(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的对比实验中,下列设计的对比组合理的是(  )。
A. B.
C. D.
49.(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很低,当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关于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B.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
D.为了防止氧气含量继续增加,人类不需要再植树造林
50.(2025·小升初真题·玉环)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读数 B.闻气味
C.加热液体 D.使用测力计
答案解析部分
1.D
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
2.D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一起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牛郎星也是一颗恒星,属于银河系中的天鹰座,不属于太阳系。
3.B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袁隆平院士培养杂交水稻,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优良基因,将这些基因遗传到了新一代水稻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4.D
活字印刷术中,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是左右相反的。若想制作印章“白”,应在刻板上画D。
5.B
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
6.C
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恒星,位于天鹰座的核心位置;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琴座的标志性天体。A选项中天蝎座的亮星为心宿二,与牛郎星无关;B选项狮子座的亮星为轩辕十四,与织女星无关。只有C选项准确对应两星所属星座,故答案为C。
7.C
塔台的稳定性取决于重心位置和底部支撑。上小下大的结构能增大底部支撑面积,降低倾倒风险;上轻下重可使重心下移,进一步增强整体稳定性。A 选项 “上重下轻” 会导致重心偏高,易倾倒;B 选项 “上大下小” 减小底部支撑,且重心偏上,稳定性差。只有 C 选项的结构符合稳定塔台的设计原理,故答案为 C。
8.A
太阳系的行星定义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2006 年修订后,明确为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A
设计塔台模型时,核心要求包括结构稳定和一定的美观性。但材料使用需遵循合理高效原则,过多材料会增加成本和重量,反而可能影响结构稳定性(如过度负重导致坍塌),并非 “越多越好”。塔台设计注重材料的优化组合而非数量堆砌,A 的要求不符合设计逻辑,因此是不包括的选项。
10.A
校园环境中,蚂蚁作为小型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它们多栖息于土壤、草丛、墙角等隐蔽处,食物来源广泛(植物碎屑、昆虫尸体等),易在校园内形成庞大种群。桃树作为乔木,受种植数量和空间限制,个体数量远少于蚂蚁;鸽子虽可能出现在校园,但多为零星活动,且依赖人类投喂,种群规模有限。因此,蚂蚁在校园中出现的数量和频率通常最高,故答案为A。
11.B
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 是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本质是水。这一过程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仅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核心是有新物质生成,而此过程无新物质产生,因此 B 的说法错误。
12.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等都顺利实施。
13.B
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天平是杠杆原理的应用,钓鱼竿是杠杆原理的应用,斧子的刃部是斜面的应用;螺丝刀 在拧螺丝时,通过手柄的轮与螺丝的轴形成轮轴结构,能省力转动。
14.C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C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铁钉容易生锈;B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铁钉不容易生锈;A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铁钉不容易生锈。因此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C试管中的铁钉。
15.A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日心说”继承了“地心说”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16.A
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我们可以利用鱼缸中的水、池塘中的水和溪沟中的水来培养微生物,纯净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缺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17.C
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调焦前我们应该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紧贴物体,眼睛紧贴观察孔。
18.B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是最早利用两个透镜组合的方法来制造显微镜的科学家。1675年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19.B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B、树被大风吹倒,只是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包含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小朋友长高过程中,涉及到身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合成与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D、蚕变成蛹,在这个过程中蚕体内的物质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20.C
A选项"蚯蚓能疏松土壤"说明的是蚯蚓对土壤的作用,与黑暗环境无关;
B选项"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描述的是蚯蚓的生理特征,不涉及光照;
D选项"雨天蚯蚓喜欢爬出地面"说明的是蚯蚓对湿度的反应;
只有C选项"蚯蚓昼伏夜出"直接表明了蚯蚓白天躲藏、夜晚活动的生活习性,这与喜欢黑暗环境的行为特征完全吻合,因此C是最有力的证据。
21.C
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的生物,有利于我们在显微镜下快速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水底处取水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在河水上表层的水样,河水上表层氧气充足,微生物多,利于采样。
22.B
船舷高可能意味着船的吃水深度不变时,船的总高度增加,但浮力不变。浮力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而非船舷高度。
23.A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小明和妹妹的头发和妈妈一样都是卷发,因此遗传了妈妈的头发。
24.C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拧螺母的工具是螺丝刀。
25.C
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照射角度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26.A
图中A、B、C、D四个模型中,最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模型A。B、D选项适宜解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C选项图示适宜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但都不适宜用来解释地球自转运动情况。
27.B
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持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8.A
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这是吸收食物的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场所;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因此,吃西瓜时,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29.D
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A、B、C三组通过对比实验都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而D组用手电筒隔着玻璃照射杯子,光通过玻璃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0.B
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B电路是闭合回路,可以点亮小灯泡;D电路是短路,A、C电路是断路,都无法点亮小灯泡。
31.B
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那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铁质回形针、铜棒属于导体;塑料尺、橡皮、陶器都属于绝缘体。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导体,因此只有铁质回形针、铜棒这一组全是导体的才能发光。
32.B
A.虽然人口众多,但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相貌相同的人,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双胞胎的相貌也会有微小的差别,选项符合题意;
C.相貌不仅由遗传决定,还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选项不符合题意;
D.许多疾病确实有遗传倾向,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A
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我们要逐渐增加重物,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获得测量数据。
34.C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设计塔台时,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底部重量增大铭,多用三角形结构,都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定性。增加塔台底部重量,这样上轻下重,可以提高模型的抗风能力。A、C、D都会减弱模型的抗风能力。
35.C
A、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器具,A正确;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进工具,B正确;
C、工具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交通工具等,不仅仅是机械工具,C错误;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D正确;
故答案为:C。
36.A
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有轮胎的车轮,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其正确的发展史是①②③。
37.C
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全长 55 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通过东、西人工岛实现桥梁与海底隧道的连接。但大桥建造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穿越繁忙航道需建海底隧道以保障通航,复杂海洋环境对结构防腐、抗台风要求极高,还有深埋沉管隧道技术难题等。因此,C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38.B
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故选B。
39.B
A、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A错误;
B、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B正确;
C、物质的变化有些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比如铁生锈、身体生长等,C错误;
D、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40.C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A、B、D都利用了斜面,C没有利用斜面,因此不能省力。
41.D
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化石有遗迹、遗物和遗体三种。④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云母是花岗岩的伴生矿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因此最不可能属于化石。
42.D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球是不发光的球体,可以反射太阳的光。
43.B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选项A换上光滑金属轮子会减小摩擦力,选项C冰面本身就很光滑也会减小摩擦力,选项D减少重量会降低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只有选项B在脚底安装防滑橡胶垫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正确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B。
44.A
当垫圈数量小于3个时,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小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小车不运动,所以无法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的观点。
45.C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C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B、D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6.D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不仅癌症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几十种疾病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表明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表明情绪过于激烈对身体有害,所以保护身体,要学会调节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不良情绪,比如体育锻炼、听音乐、多晒太阳等。熬夜玩游戏等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47.B
A、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杠杆和斜面的结构特点,A错误;
B、剪刀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B正确;
C、剪刀利用的是简单机械原理,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人们巧妙设计剪刀的各个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不是为了美观,D错误;
故答案为:B。
48.C
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摆锤质量,其他条件比如摆绳长度等都要保持不变。因此设计的对比组合理的是C。
49.D
A、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A正确;
B、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B正确;
C、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C正确;
D、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随着人口增加,氧气消耗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防止氧气含量下降,人类需要扩大植树造林面积,D错误;
故答案为:D。
50.A
A、读数时平视液面,A正确;
B、闻气味应该扇闻,B错误;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太多会逸出,容易伤人,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该拉提环测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