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16: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冰糖 B.纯棉毛巾 C.汽车轮胎 D.人造草坪
2.晶体是材料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材料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晶体中含有离子,但不存在离子键 B.共价晶体中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D.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
3.下列化学用语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化学用语
描述 甲醛中键的电子云轮廓图 名称:2-甲基-2-乙基丁烷 非晶态和晶态粉末衍射图谱的对比 羧基的电子式
A.A B.B C.C D.D
4.由有机化合物经三步合成的路线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5.结构与组成的变化可能引起性能变化。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聚氯乙烯中加入增塑剂,提高塑料的耐热性
B.纤维素制成醋酸纤维,提高吸水能力
C.冠醚识别金属阳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D.植物油通过催化加氢形成硬化油,不易氧化变质
6.下列实验中部分玻璃仪器可在图示仪器中选择,其中选用合理的是
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④ B.蒸馏法分离和:③⑤⑥
C.1-溴丁烷的消去反应:②③⑥ D.除去苯中少量苯酚:⑤⑦
7.配合物间可发生结构转变。如配合物1经过加热可转变为配合物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合物1中含有2种配体
B.配合物2中N原子采取杂化
C.转变过程中涉及配位键的断裂和形成
D.转变前后,Co的化合价由价变为+4价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磺酸水溶液与足量Na反应,生成分子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C.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D.1mol羟基和1mol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
9.利用硼烷独特温和的化学选择性可还原羧酸生成醇,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有配位键的形成
B.若用代替,RCOOH被还原生成
C.过程②键角变小
D.根据上述机理猜测硼烷还可还原酯基
10.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铜丝灼烧变黑后,迅速插入盛有某有机物的试管中 铜丝变红 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
B 将饱和溴水分别滴加到苯酚稀溶液和苯中,振荡,静置 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 羟基使苯环活化
C 向2mL银氨溶液中加入1mL麦芽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 产生银镜 麦芽糖中混有葡萄糖
D 向溶液中加入乙醇,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 出现深蓝色晶体 增大溶剂极性可以降低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11.实验室分离苯甲酸乙酯、苯甲酸和环己烷混合液的过程如下:
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2.6℃,“乙醚-环己烷-水共沸物”的沸点为6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b为蒸馏,操作d为重结晶
B.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烧杯
C.乙醚萃取液应和有机相1合并后再进行操作b
D.由该流程可知在水中溶解度:S(苯甲酸钠)12.铁与镁组成的储氢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Fe原子周围紧邻4个Mg原子
B.图中a处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C.若晶胞边长为x pm,则Fe原子与Mg原子距离为
D.晶体储氢时,可填充在晶胞的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若储氢后化学式为,则储氢率为100%
13.Pinacol重排反应是指邻二醇在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重排,脱水生成酮(或醛)的反应。某邻二醇重排反应物质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邻二醇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B.若该邻二醇发生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3种
C.该反应主、次产物的一氯代物均为7种
D.类比上述反应,若在酸催化作用下反应,产物为
14.尿素()中氢原子可以像苯酚中苯环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反应,其中生成线型脲醛树脂的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可以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方程式中
C.脲醛树脂水解可得到尿素和甲醛
D.尿素和甲醛也可以反应生成网状结构的脲醛树脂
二、多选题
15.3-O-咖啡酰奎尼酸是金银花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C.lmol该物质最多与6molH2和4molBr2发生反应
D.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三、解答题
16.因具有独特的笼状结构,使及其衍生物表现出特殊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与的晶胞结构如图,比较二者熔点大小:金刚石 (填“”、“”或“”),从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 。
(2)一种金属富勒烯配合物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烯烃、等因能够提供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被称为“配体”。
①()内中心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②比较两种配体与Pt的配位能力大小: (填“”、“”或“”)。
③结合中C原子的成键特点,分析可作为配体的原因为 。
(3)的碱金属(、Rb、Cs)衍生物的晶胞结构如图。
①与每个分子紧邻且等距的分子的数目为 。
②某种的碱金属衍生物的化学式为,每个晶胞中含有X原子的数目为 。
③当的摩尔质量为,晶胞边长为a nm,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 。
17.有机合成在高分子材料和药物的合成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烯烃复分解反应可实现碳链的增长,此过程可表示为:。
由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烯烃A和B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的过程如下:
①若A的结构简式为,则B的结构简式为 。
②1mol E中含有键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条件Ⅰ为 。
(2)一种制备缓释阿司匹林M的合成路线如下,其中物质D是二元醇,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①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欲确定A中存在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采取的仪器分析方法为 (填标号)。
a.原子发射光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质谱 d.红外光谱
③5.8gA完全燃烧可产生和,A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9.A的分子式为 。
④已知:。A的结构简式为 。
18.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制备原理为。
已知: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常温性状 沸点 溶解性
苯胺 93 1.02 无色液体,易被氧化 184 微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乙酸 60 1.05 无色液体 118.1 易溶于水
乙酰苯胺 135 1.22 白色晶体 304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A中加入9.3mL苯胺、15.6mL冰醋酸及少量锌粉和沸石,装上刺形分馏头(图中仪器B,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温度计,连接好装置。加热开始反应,当温度计读数达到左右时,有液体馏出,维持温度在之间,反应约1小时。
步骤2:反应完成,将烧瓶A中的混合物边搅拌边趁热过滤,将滤液倒入盛有250mL冰水的烧杯中,冷却结晶后抽滤,所得固体用冷水洗涤,烘干,得到乙酰苯胺粗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 。
(2)加入锌粉的作用是 ;锌粉几乎不与纯乙酸反应,但随着上述制备反应的进行锌粉会消耗乙酸,原因是 。
(3)刺形分馏头能较好地提高乙酰苯胺产率,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4)“步骤2”中判断反应完成的现象是 。
(5)乙酰苯胺粗品因含杂质而显色,欲用重结晶法进行提纯,步骤如下:热水溶解、 (填标号,选取正确的操作并排序)、过滤、洗涤、干燥。
a.蒸发结晶 b.冷却结晶 c.趁热过滤 d.加入活性炭
(6)经过提纯,得到乙酰苯胺产品9.45g,该实验中乙酰苯胺的产率为 %(保留到整数位)。
19.有机物M是胺类盐酸盐,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其中、为烃基或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 。
(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的反应类型为 。
(4)G的结构简式为 。
(5)A到M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有 (填标号)。
(6)的化学方程式为 。
(7)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二取代苯环的结构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D
6.B
7.D
8.A
9.C
10.B
11.D
12.B
13.D
14.C
15.AB
16.(1) 金刚石为共价晶体, 为分子晶体,二者熔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的强度大于分子间作用力
(2)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通过杂化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形成键(或每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键,键能够提供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3) 12 12
17.(1) 2 NaOH(或KOH)乙醇溶液;加热(或△)
(2) d
18.(1)直形冷凝管
(2) 防止苯胺被氧化 纯乙酸不电离,反应过程中生成水,促进乙酸的电离,使乙酸能够与锌发生反应
(3)使用刺形分馏头可以将沸点差别不大的乙酸和水分开,水蒸气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苯胺的方向移动(或正向移动),乙酸回流到烧瓶内,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4)锥形瓶内液体不再增加(或冷凝管中不再有液滴流下,或温度计读数下降时)
(5)dcb
(6)69
19.(1)邻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苯甲醛
(2)醚键、硝基
(3)还原反应
(4)
(5)H、M
(6)
(7) 12 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