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3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3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0 15:37:43

文档简介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改革土地制度:识记逐步废除包税制,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宗教长老阶层;实施单一的土地税,确定土地私有制。 2、促进经济发展:识记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农业的专门机构管理;工业: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欧国际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商业:开罗(商业);亚历山大(对外贸易)。 3、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识记政治: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地方建立起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文化:创办学校,培养人才;聘请外国专家传授技术;派遣留学生去欧洲;出版和翻译著作。军事:废除雇佣制;实行征兵制;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4、学会将改革内容和背景联系起来,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理解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全方位的推进,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探究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掌握和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归纳法,简要归纳每一项改革内容及其效果。 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把握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向与碰撞,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作一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内容、过程分析,体现了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位有作为的改革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改革会有阻力,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关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内容。 难点:埃如何从改革的内容分析改革的性质并概括其特点。 ?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教材分“改革土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及“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三目叙述。又通过一段【历史纵横】和一段【资料回放】等材料补充介绍细节内容,从而全方位地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本课知识点较多,但知识结构条理清晰,通过教学学生便于从整体把握。较难处理的是如何从改革的内容来分析改革的性质,把握其特点。
? 教学过程及要点:
预习掌握本课重点问题:
穆罕默德阿里的背景
穆罕默德阿里的内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新课导入〕展示埃及地理图、埃及历史幻灯片:
师:埃及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对埃及历史有何影响?
生:地理位置优越,多次受到外族入侵
师:“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统治面临哪些问题?其出路何在?” 生1:法、英的殖民侵略。 生2:马木路克专权,激化人民矛盾,社会动荡。 …… 在学生结合前课内容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只有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才能消除统治危机。 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一、经济措施: ?? ?措?施?影?响 经济?农业?1、改革土地制度: 逐步废除包税制,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改革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消除了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 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2、兴修水利 3、推广改良农具 4、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改革奠定经济基础 ?工业?1、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2、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强大,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商业?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原因),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表现) 分析: 1、农业方面: (1)改革土地制度: 措施:①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引导学生回顾“包税制”和“马木路克”两个历史概念,再指出当时包税权实际上由马木路克掌握,这样马木路克通过包税权控制了埃及土地和农民,也从经济和政治上严重威胁了中央,这样,改革首先从改革包税制开始,而包税制的改革势必会损害马木路克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穆罕默德?阿里并没退缩,而是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了他们的土地。 【备课资料】阿里的“鸿门宴” 1811年,阿里邀请开罗附近的马木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470人前往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平素骄横惯了的马木鲁克头领根本不会想到阿里敢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他们只带了少数随从,肆无忌惮地前来赴宴。宴会结束后,早有准备的阿里立即对疏于防范的马木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通向大门有一段石头垒成的高墙,前面是狭窄的下坡石阶小道,当马木鲁克们经过此处时,阿里军队突然从高墙上推下无数块大石头,把他们砸得抱头鼠窜,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又毫不留情地雨点般飞过来,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的全部被歼。紧接着,阿里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一共消灭了1000多人,残余分子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统治埃及达500年之久的马木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 ②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 原因:宗教长老阶层是埃及特权阶层,他们在推翻马木路克统治,反对英法殖民统治和穆罕默德阿里上台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势力日益膨胀。长老阶层原来就有许多宗教地产,又夺得了许多马木路克的土地,逐渐成为骄奢淫逸的封建主,引起人民不满,对阿里政权也构成威胁。 内容:1809年法令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对宗教地产的证件重新查验,把那些没有地契或地契不合规格的宗教地产收归国有。接着开展土地普查,没收了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 影响:这些措施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备课资料】长老阶层 ① 长老的含义:这里所谓的“长老”指的是伊斯兰教长老,是伊斯兰教最高教职称谓,是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的尊称。不同时代、不同教派互有差异。约始自11世纪,原为荣誉称号,后为国家任命的最高教职。 ② 长老阶层则是拥有伊斯兰教最高教职的这一部分人,他们自成系统,不从政府领取薪俸,而以当地的宗教产业为生。在土耳其人统治的数百年间,宗教田产逐渐增多,而且部分长老成为包税人。长老阶层在十八世纪埃及社会中,是最活跃、最富裕的社会阶层之一,在埃及人民中间处于“领导”地位,并在马木路克执政期间和法国人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起了显著有益于人民的作用。19世纪初,这个阶层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正是这些长老,在拥立穆罕默德?阿里一事中起了最大作用;也正是这些长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穆罕默德?阿里扫清执政初期所遇的重重障碍,毫无疑问,长老通过这些行动,自己的政治势力也有很大发展,在1806-1807年这段时间里,阿里还没有流露出对长老们的不满情绪,但他又不愿看到长老势力的日益壮大。阿里在感到羽翼丰满后,于1809年颁布法令,削弱长老势力,1813年,政府通过丈量土地又没收了许多超过证件规定的宗教地产。从此,长老阶层的地位江河日下,不再是政治舞台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③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由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的土地到正式废除包税制,通过这种渐进的方式国家逐步掌握了土地。再将土地分配或分租,既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又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赋税制度的改革,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制度的改革承认了土地占有者的转让和抵押权,实质就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 影响:穆罕默德?阿里消除了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水利灌溉:兴修水利,开挖新运河,加固与修筑堤坝。 表现:修建马哈茂德运河把尼罗河水引到亚历山大附近,使尼罗河三角洲的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作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上土地制度和税收的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作物产量得到增加。 (3)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表现:发展棉花等经济作物,培植优质长纤维棉花。 作用:棉花等经济作物出口欧洲赚外汇,提高农业效益,为改革奠基础。 ? 2、工业: 措施:(1)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带动民用工业发展,初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表现:①从西欧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如建兵工厂和亚历山大造船厂; 【资料回放】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②军工带动民用,如1816年建第一家纺织厂,埃及生产的棉麻布匹、呢绒、丝绸畅销阿拉伯世界。 (2)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产品由政府直接调配使用。 影响: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 3、商业和贸易: 原因: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表现:①开罗等城市的商业日趋兴旺; ????? ②亚历山大成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 影响:促进了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参见《资料回放》) ? 二、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1、政治措施: (1)目的: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2)内容: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建立咨议会; ?????????? 地方: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认识:国务会议、咨议会在形式上看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但却由自己的儿子担任议长,仍是维护其专制集权的实质。) (3)影响:穆罕默德?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2、文化措施:用西方教育体制取代传统教育 (1)措施: ①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②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③印刷出版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翻译欧美著作,并创办阿拉伯文报纸。 (2)影响:推动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埃及培养了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教育的近代化) ? ? 3、军事改革: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1)措施: ①废除雇佣制,实行征兵制; ②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 ③建立军事学校,从法国等西欧国家请来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④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2)影响:使埃及逐渐成为地中海东部海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走上了对外穷兵黩武的扩张道路。 该目内容可用表格进行归纳,便于学生掌握: 政治?1、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2、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3、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实质维护其封建专制集权 文化?1、创办学校,外聘专家 2、选派留学生 3、出版翻译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 4、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各类人才,传播了西方科技文化 军事?1、实行征兵制 2、加强训练军队 3、建军校培养军官 4、装备先进武器?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内容进行比较 教学构思:首先要明确改革性质的一致性。其次,两者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等内容的不谋而合,究其原因是因为地处亚非的中国和埃及同样面临着共同的使命,即富国强兵,都希望通过改革“师夷长技以自强”。如具体到,为什么两国都会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发展民用企业呢?显然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是基于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背景,必须首先壮大军事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而在军事工业发展过程中又遇到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发展民用工业才会有出路。第三,还应看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推行,而中国的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 比较实例: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背景?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埃及处于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 目的?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为了对外扩张 推动者? ?埃及由最高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进行; 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 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农业,土地和赋税各个方面 结果及原因?失败,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权的封建性?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有列强的插手和干涉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 性质?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改革?? 意义?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增强,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 ?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穆罕默德?阿里是如何巩固政权的。 参考答案提示:穆罕默德?阿里颁布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马木路克不服,发动叛乱,穆罕默德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从此,统治埃及几百年的马木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后来,他颁布法令,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宗教长老阶层对宗教地产改革不满,穆罕默德?阿里联合人民,打击长老阶层,埃及长老的势力由此削弱,从而,巩固了政权。 ? 2、穆罕默德?阿里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提示: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重要的经济作物实施国家专卖制度,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工业: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 ? ⊙学习延伸:如何评价穆罕默德.阿里?
评测练习
【预习自测】
1.研讨课上,学习小组对穆罕默德·阿里有两种认识,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如果赞同前一个观点,你所应持的理由不包括(   )
A.创办埃及第一批近代工厂 B.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C.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 D.让人民参军壮大军事力量对外扩张
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立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3.下列关于阿里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B.从根本上触动了埃及的封建生产关系
C.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D.继任者阿巴斯继续延续其改革举措
4.下列哪一史实不符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或成果
A.大力推进世俗教育 B.设立咨议会,限制了君权
C.创办学校,建立印刷厂 D.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探 究 案
材料一 拿破仑出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这对埃及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
练习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海国图志》一书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1)指出魏源称阿里“甚聪明”的史实依据。
材料二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里征调大量农民做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当堂自测】DCCB
探究案
1.(1)理解:给埃及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技术。 影响:冲击了落后的埃及社会;有利于埃及社会的近代化。 (2)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 练习案
(1) 政治上:压制马木路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厂; 军事上:推进军事改革,按西方之法训练军队,增强军事力量。
(2)英国殖民干涉;未触及传统社会基础(或内在条件不成熟);只限于器物层面西化;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缺乏管理和技术人员。
课件23张PPT。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请同学们观察地图谈谈埃及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BC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
BC525年为波斯征服,成为其行省之一。
BC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人,
建立了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
BC30年罗马执政屋大维出兵侵入埃及,从此罗马
统治达600余年
公元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在埃及推行“阿拉伯化”
1517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
的行省。
1798-1801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并统治3年
1882年英国军队占领埃及。 结合下列埃及历史年表。思考:埃及历史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特点:从公元前六世纪起,大部分时候都被外族所占领。
原因:地理位置优越重要,自然资源丰富。 专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标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掌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自主学习掌握: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可能性、改革目的)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用。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一、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简述阿里改革的背景1、工业文明的冲击
2、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1)政治:国内各种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英法等西方国家进行殖民侵略
(2)经济:盛行包税制,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3、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出任埃及总督,建立阿里王朝。
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归纳:18世纪末马木路克掌握埃及统治权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影响? 奥斯曼帝国的宗主国身份是表象,但真正掌握埃及统治权的是埃及的军事封建集团——马木路克政治——
经济——
军事——
担任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掌权)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掌钱)单独组建军队,争权夺利。(掌兵)社会动荡
生产破坏,经济落后
给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影响:探究2: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材料一:包税制是素丹在埃及征税的形式。它规定,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后来,包税权基本上落到了马木路克手中。
材料二:“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还要卑贱。奴隶在走投无路时还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
问题1:包税制的实质?
问题2:包税制给埃及的经济、政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 包税制实质:是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 包税制影响:包税制实行后,奥斯曼素丹确保了它在埃及地区的赋税收入。但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农民受到残酷的剥削,社会矛盾尖锐。
探究3: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为什么要入侵埃及?原因:◆ 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
◆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到18世纪末期,埃及
国力衰退。
◆ 英法等国开始工业革命,加紧了对外的殖
民扩张活动。穆罕默德 ? 阿里的崛起探究4:1、“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2、“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结合材料回答阿里改革的目的?维护自身统治,抵抗外来侵略,建立强大帝国二、中兴埃及的改革 穆罕默德 ? 阿里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内容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样成果?
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兴修水利; 推广改良农具;发展经济作物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其它改革奠定了基础;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创办近代官办工厂;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培养本国技师;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改革行政制度 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简化地方行政区划;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整顿治安消灭盗匪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社会秩序。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选派留学生去欧洲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实行征兵制;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发展海军(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埃及逐渐成为地中海东部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获得民族独立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探究5:通过阿里改革的内容你能发现本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观点一: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观点二: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为巩固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阿里进行了伊斯兰世界中第一次有利于阿拉伯民族近代化的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① 使埃及获得事实上的独立;
②建立了以埃及为中心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③连年战争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探究6:结合教材内容归纳:阿里改革的失败有着深刻的内外因,具体是什么呢?改革失败的内部因素:
(1)捐税苛重。
(2)劳役繁重。
(3)兵役无止境。
(4)对外扩张
改革失败的复杂的外部因素
(1)埃土矛盾因列强插手
显得复杂而对立。
(2)英土协定激化矛盾。 1、旷日持久的对外扩张、人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境内人民起义不断2、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列强不愿埃及成为其对中东殖民扩张的障碍。3、根本原因: 封建王朝的专制残暴和扩张性◆失败的标志:1841年,接受素丹赦令,标志着改革失败。政治上: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经济上: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提高了生产力,为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化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了埃及历史进步。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1、积极作用: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马克思赞扬说: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的部分”。四、对改革的评价:2、局限性:
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影响生生产力的发展,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发展工业面临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困境;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体制(未能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
3、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探究7: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归纳: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在原因、目的、内容、性质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相似之处:
背景: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内忧外患;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
学生和创建军队;封建性质的改革;近代化的开端(工业、军事、文化教育)。不同点:
① 阿里改革涉及到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
②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推行,而中国的洋
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推动,这就决定了中
国的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
③ 阿里改革的成效更为明显。 (1)埃及史学家: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
(2)土耳其史学家: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3)埃及人民中流传着一句话:他(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4)马克思说:(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请问:你心目中的阿里是怎样的?请你结合史实证明你的观点。(课后完成)众说纷纭话阿里【当堂自测】DCCB
探究案
1.(1)理解:给埃及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技术。 影响:冲击了落后的埃及社会;有利于埃及社会的近代化。 (2)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 练习案
(1) 政治上:压制马木路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厂; 军事上:推进军事改革,按西方之法训练军队,增强军事力量。
(2)英国殖民干涉;未触及传统社会基础(或内在条件不成熟);只限于器物层面西化;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缺乏管理和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