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7:56:5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课题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日本大化改新与阿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伯国家建立两个知识点,在“大化改新”这一知识点中,主要讲述了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以及重要意义与特点;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简述了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时间进程。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清晰认知大化改新与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重点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重要意义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历史事件节点。方法过程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大化改新内容与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大化改新”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培养学生对日本通过改革,不断自强革新的品质精神。
教学重点 1、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2、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大化改新背景及意义的分析。
教法学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板书设计 一、大化改新1、日本的统一2、大化改新的背景3、大化改新的开始标志、内容、意义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2、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3、伊斯兰教的产生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4、伊斯兰教的创立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中的作用三、本节知识点速记
教学过程 构造情境,导入课程。1、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鉴真雕塑图和伊斯兰建筑图,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有哪些重要的历史贡献? 学生:这位雕塑人物是唐朝的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要求,鉴真六次东渡,留居日本十年,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师:图片中的建筑物又有怎样的特点?它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学生:大大的圆顶,高耸的拜楼,宽敞的庭院,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教师:本节课,我们将走进跟图片有关的两个国家,一起感受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的历史传奇。教师讲授,互动教学1、大化改新(1)日本的统一在大屏幕上展示日本地理位置图片,在地图上标示大和民族兴起的地方。教师:1世纪前后,日本发生了什么?学生: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教师:5世纪呢?学生:本州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了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在课件上展示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中臣镰足的图片。教师:宫廷政变:645年6月,天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中臣镰足等人借助接见朝鲜使臣的时机,杀害了苏我入鹿,其父亲也自杀身亡。这次政变铲除了苏我氏贵族势力,翻开了日本历史的新一页。教师:大化改新的内部背景?学生:内部: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外部呢?学生:外部: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让其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教师:想一想: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孝德天皇掌权、改革派的推进是改革的推进条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奴隶制度阻碍了日本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3)大化改新的开始标志、内容、意义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拓展: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九世纪日本书法作品、唐朝与日本钱币图片教师:观察图片,回答日本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学生: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儒家思想到佛教神学,从风俗习惯到生活情趣等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中国的烙印。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在多媒课件上展示唐装、和服的图片;汉字与日本文字的图片;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的图片。在多媒体上展示“汉委奴国王”金印图片教师:中日交往最早开始于何时?何时交往频繁?教师:日本和中国在东汉时期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汉委奴国王”字样”。中日交往在隋唐时期表现频繁,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19次。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图及阿拉伯半岛的建筑风格图片教师: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学生:北临地中海,在红海以西,波斯湾以东,阿拉伯海的北部(2)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教师: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学生:A、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B、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之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C、商路不畅,导致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D、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产生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教师: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率领少部分教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再次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半岛各部派代表到麦加觐见632年,穆罕穆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4)伊斯兰教的创立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中的作用A、一神崇拜,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B、打破了氏族之间的界限,确定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三、本节知识点速记教师:※大化改新:记住一个重要民族——大和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一个重要人物——孝德天皇,两个重要时间——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开始,两项改革内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一个重要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阿拉伯国家统一:记住一个重要人物——穆罕默德,两个重要地点——麦加和麦地那,三个重要的时间——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发,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征服麦加,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了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重点学习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以及阿拉伯半岛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重点掌握改革的内容、意义及其改革的特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重点掌握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历史进程。
课题演练 请同学们做一下课后的一课一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一练
1、选择题
1、日本各岛屿很早就有人居住,5世纪时统一日本的是()
A、大和 B、倭寇
C、天皇 D、高丽
2、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开始,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A、明治 B、孝德
C、德川 D、明仁
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A、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
B、改革派积极提倡
C、奴隶制度阻碍了日本的发展
D、日本四分五裂
4、下图是日本大化改新完成之后,日本的书法作品,关于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作者可能是唐朝的遣唐使者
B、中日文化交流密切
C、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
D、中国的书法深受日本喜爱
5、622年,默罕默德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该国家在哪里建立()
A、麦加 B、麦地那
C、大马士革 D、巴格达
6、下列事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穆罕默德病逝
②穆罕穆德出家隐修
③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④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B、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7、下列哪一事件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A、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B、征服麦加
C、穆罕默德病逝 D、确立伊斯兰教教历
二、材料题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图中左面的钱币出自哪一朝代哪一位皇帝?
(2)上图两枚钱币有哪些相同之处?
(3)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处还有哪些?请列举。
(4)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一练答案
1、选择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4、C
【解析】此题考查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图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书法与我国的书法一致,这说明了书法在日本受到欢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日之间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作者可能是遣唐使者这一说法因为语气委婉也是正确的,但是日本有自己民族的文字,因此,此项错误。
5、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本知识的识记,根据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我们知道穆罕默德建立的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麦地那,选项中的麦加具有迷惑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事件时间的正确性的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根据课本内容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穆罕穆德出家隐修、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病逝,B为正确的选项顺序。21教育网
7、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根据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知道:默罕穆德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1cnjy.com
二、材料题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7张PPT)
导入新课
同学们:
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有哪些重要的历史贡献?
这位雕塑人物是唐朝的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要求,鉴真六次东渡,留居日本十年,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导入新课
图片中的建筑物又有怎样的特点?它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
大大的圆顶,高耸的拜楼,宽敞的庭院
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
本节课,我们将走进跟图片有关的两个国家,一起感受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的历史传奇。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四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
①日本的统一
1世纪前后
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5世纪
本州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了日本
大和民族兴起的地方
②大化改新的背景
内部: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外部: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让其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宫廷政变:645年6月,天皇联合中臣镰足等人借助接见朝鲜使臣的时机,杀害了苏我入鹿,其父亲也自杀身亡。这次政变铲除了苏我氏贵族势力,翻开了日本历史的新一页。
想一想
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大化改新背景
落后的奴隶制度阻碍了日本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改革派的推动
孝德天皇的掌权
改革的推进条件
根本原因
③大化改新的开始标志、内容、意义
名称 人物 开始标志 内容 重要意义
大 化 改 新 孝 德 天 皇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S1:观察图片,回答日本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儒家思想到佛教神学,从风俗习惯到生活情趣等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中国的烙印。
知识拓展
S2: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
唐装
和服
汉字
日本文字
中国茶艺&日本茶道
S3: 中日交往最早开始于何时?何时交往频繁?
“汉委奴国王”金印
日本和中国在东汉时期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汉委奴国王”字样的金印。
中日交往在隋唐时期表现频繁,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19次。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①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
北临地中海,在红海以西,波斯湾以东,阿拉伯海的北部
阿拉伯国家建筑风格
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图
②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
D.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A.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C.商路不畅,导致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B.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之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
丛生
③伊斯兰教的产生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少部分教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再次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半岛各部派代表到麦加觐见
632年,穆罕穆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A.一神崇拜,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
④伊斯兰教的创立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中的作用
B.打破了氏族之间的界限,确定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三、本节知识点速记
※大化改新
记住:
一个重要民族——大和民族
一个重要人物——孝德天皇
两个重要时间——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开始
两项改革内容——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一个重要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阿拉伯国家统一
三、本节知识点速记
记住:
一个重要人物——穆罕默德
两个重要地点——麦加和麦地那
三个重要时间: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发,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征服麦加
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重点学习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以及阿拉伯半岛国家的建立。大化改新重点掌握改革的内容、意义及其改革的特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重点掌握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