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作图题
1.如图各图分别是某个图形的。请你画出它们原来的图形。
2.将三角形向右平移7格。
3.按要求做。
(1)画出图①中图形的对称轴。
(2)在图②已知图形的基础上再涂2格,使涂色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
4.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一个。(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
5.按要求画一画。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①的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形②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6.画出下面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7.请画出下面图形a边上的高。
8.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9.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10.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小鱼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2)画出小船向左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2格后的图形。
11.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图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12.以虚线为对称轴,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13.(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C。
(2)画出图形B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D。
14.下图每个小方格边长表示1厘米。填一填,画一画。
(1)图形A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
(2)在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面积和图形A的面积基本相等。
15.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找出这些点。
16.按要求画一画。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①的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形②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
17.画一画,填一填。(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1)画出轴对称图形①的另一半。
(2)所画图形①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画出一个面积与图形①相等的三角形。
(4)画出一个面积与图形①相等,且底是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18.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19.画一画,量一量。
(1)在图中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
(2)在图中画一个梯形。
20.找一找,画一画。
21.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2.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然后将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8格。
23.画出把图形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24.观察下图,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图形A的对称轴。
(2)以虚线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向左平移5格。
25.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6.按要求画一画。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①的另一半。
(2)将图形②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上平移3格。
(3)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画出一个与图形②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7.在下图中,画一个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梯形。
28.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9.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30.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在直线上面表示出来。哪些是假分数?在直线下面表示出来。
31.按要求画一画。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①轴对称的图形。
(2)画出将图形②先向上平移2格,在向左平移5格得到的图形③。
32.(1)画出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已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请你画一个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样的长方形。
33.在下图中完成以下操作:
(1)画出与图①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画出图②先向右平移10格后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
(3)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③的轴对称图形。
34.画出下面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35.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的数量是□的;
(2)画出△的数量是□的2倍;
36.请你用不同的方法画出和以下三角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
37.数一数,画一画。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形B小鱼向左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38.先画出下图中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9格后的图形。
39.画一画。
(1)在方格纸上画出图A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B。
(2)把图形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C。
(3)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D。(每格边长为1厘米)
40.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41.按照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2)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梯形。
42.如图,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6,5)。
(1)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2)画出三角形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并用数对在图中表示出各顶点的位置。
43.(1)请你以虚线l为对称轴,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A的轴对称图形B。
(2)把平行四边形A向上平移6格得到图形C,并写下避免出错的建议。
避免出错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2)小船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5格。
45.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6.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
47.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48.(1)画出图形①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
(2)画出图形②先向右平移6个方格,再向上平移3个方格后的图形。
49.501班男生和女生玩数字游戏,如果转盘指针指向的数是3的整数倍女生胜,如果指向的数是4的整数倍男生胜,如果指向的数是12的整数倍就重来。请你在转盘上填上数字,使这个游戏公平。
50.(1)画出以虚线为对称轴,图形①的另一半图形。
(2)画出图②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的图形。
《五年级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作图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1.图见详解
【分析】1个三角形表示,是把2个这样的三角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1个1份);
1个菱形表示,是把2个这样的菱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2个1份);据此解答。
【详解】作图如下:
(答案不唯一)
2.图见详解
【分析】把点A、B、O往右移动7格,标出移动后的点再连接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3.(1)(2)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画出即可。
【详解】(1)(2)作图如下:
4.见详解
【分析】(1)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计算:已知面积为12平方厘米,因为每个小方格边长是1厘米,所以可以设底为4厘米,那么高为12÷4=3(厘米)。
(2)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
计算:已知面积为12平方厘米,设底为4厘米,那么高为12×2÷4=6(厘米);
(3)梯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上底+下底)×高÷2。
计算:已知面积为12平方厘米,设高为6厘米,上底为1厘米,下底为3厘米,
(1+3)×6÷2=4×6÷2=12(平方厘米)。
依据以上计算出的数据,然后画图即可。
【详解】
(答案不唯一)
5.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②各点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再连接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和轴对称图形,明确作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见详解
【分析】画对称轴的步骤:(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2)连结对称点;(3)画出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
7.见详解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根据三角形高的意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画法,注意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底。
8.见详解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如图:
9.见详解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详解】第一个图形有4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四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以及对称轴的画法。
10.见详解
【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小鱼”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用样的方法即可画出小船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后的图形。
【详解】如图:
【点睛】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11.见详解
【分析】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形的高;据此解答。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高的画法。高一般用虚线表示,并画上垂足符号。
12.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边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确定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图形A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图C的另一半。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关键点分别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依次连接各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D。
【详解】(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C,如下;
(2)画出图形B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后的图形D,如下:
【点睛】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
14.(1)12
(2)图见详解
【分析】(1)图形A可以看作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即可求出图形A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据此根据不规则图形面积,确定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画出平行四边形,即可解答。(画法不唯一)
【详解】(1)看作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
4×3=12(平方厘米)
(2)图形A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4×3=12(平方厘米)
如图:
(画法不唯一)
15.见详解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先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相等的分数可以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所以和可以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
=;=;=;所以、和可以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
=,所以和可以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
如图:
16.(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另一边画出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补全图形①的轴对称图形;
(2)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图形②的各点分别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依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①的轴对称图形,如下;
(2)画出图形②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如下:
【点睛】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
17.(1)见详解
(2)12
(3)见详解
(4)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原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先求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再根据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图形①的面积;
(3)三角形的面积=图形①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确定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画出三角形(答案不唯一);
(4)平行四边形等于图形①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高=面积÷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画出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据此解答。
【详解】(1)如图:
(2)上底:1×2=2(厘米);下底:1×4=4(厘米);高:4厘米;
面积:(2+4)×4÷2
=6×4÷2
=24÷2
=12(平方厘米)
所画图形①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3)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
图如下: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12÷6=2(厘米)
图如下:
18.见详解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如图:
19.(1)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答案不唯一)。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根据梯形的定义,画一个梯形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
20.见详解
【分析】图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
(1)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2)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3)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
(4)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
(5)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
21.见详解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从而可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详解】
【点睛】根据对称轴的意义即可作图,注意找出所有对称轴,不要遗漏。
22.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8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如图:
【点睛】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
23.见详解
【分析】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
【点睛】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和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见详解
【分析】(1)画对称轴的步骤: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再画出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2)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3)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①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②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③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④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
25.见详解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对称轴的步骤:(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2)连结对称点;(3)画出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
26.(1)(2)(3)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图①的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②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8格,再向上平移3个,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3)图②的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2+4)×3÷2=9平方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底是3厘米,高是3厘米,画出平行四边形(答案不唯一)。
【详解】(1)(2)见下图;
(3)(2+4)×3÷2
=6×3÷2
=18÷2
=9(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3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特征,画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27.见详解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先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再根据梯形上下底的和=面积×2÷高,确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作图即可。
【详解】3×4=12(cm2)
12×2÷4=6=2+4
画出的梯形上底2cm,下底4cm,高4cm即可,作图如下:
(画法不唯一)
28.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是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的几个顶点,再依次连线即可。
【详解】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轴对称图形,该知识都需要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尤其需要能结合知识准确画图。
29.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链接,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掌握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0.见详解。
【分析】真分数小于1,也就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也就是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是真分数;,是假分数。
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分数及假分数的含义。
31.见详解
【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①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②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③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④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
32.(1)见详解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图形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把箭平行四边形的各顶点向右平移4格,依次连接各点,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A的几个顶点的对应点,再依次连线即可。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把数据代入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6(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长×宽,因为6=6×1=3×2,画出长6厘米宽1厘米、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即可。
【详解】
33.(1)(2)(3)见解答
【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面积,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设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即可;
(2)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图形②的几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10格,再首尾连结各点,再向下平移2格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图形A的关键对称点,连结即可。
【详解】(1)3×2=6,4×3÷2=6,三角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答案不唯一)。
(2)(3)见下图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指定面积的三角形、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
34.见详解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如图所示:
35.见详解
【分析】(1)○的数量是□的,根据分数的意义,把□的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的数量就是○的数量;
(2)□的数量有5个,△的数量是□的2倍,则△的数量有5×2=10(个)。据此画图。
【详解】5×2=10(个)
作图如下:
36.见详解
【分析】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以BC为底边,在过A的平行线上任取一点,即可画出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据此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如图:
(答案不唯一)
(答案不唯一)
37.(1)(2)见详解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左边画出图形A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小鱼的各顶点向左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依次连接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2)如图: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对称点(对应点)位置的确定。
38.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用直线连接即可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平移就是把这个对称轴图形的各个顶点向右平移9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据此解答。
【详解】先画出下图中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9格后的图形,如图:
【点睛】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平移作图的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1)(2)(3)见详解
【分析】(1)依据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画图;
(2)把图形A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8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C。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由于4×3=6×2=12×1=12,如:可以画长是4格,宽是3格的长方形。
【详解】(1)(2)(3)如下图所示:
(第三问答案不唯一)
40.见详解
【分析】对称轴的画法:先找出轴对称图形较明显的一组或几组对称点,然后找出两个对称点的中点,最后过中点作对称点连线的垂线,垂线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要画得比原图形略长一些,一般用虚线。据此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即可。
【详解】如下图:
41.(1)(2)见详解
【分析】(1)依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特征,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平行四边形(画法不唯一);
(2)根据题意,可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为上底,然后再作这条线段的垂线,截取4厘米的一段作为高,然后再在高的另作垂线,在垂线上截取5厘米的线段作为下底,再顺次连接即可(画法不唯一)。
【详解】(1)如图:
(2)如图:
42.(1)(9,6);(8,1)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即可解答。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ABC的各顶点分别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根据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即可分别用数对表示出来。
【详解】(1)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9,6),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8,1)。
(2)如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以及画平移后的图形。
43.见详解
【分析】(1)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据此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A的轴对称图形B。
(2)在平行四边形上找一个点(一条边)向上平移六格,再从平移后的点(边)开始,照原图画好。需要注意的是平移后的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详解】(1)如图:
(2)如图:
避免出错的建议:注意平移后的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平移的格子数与间隔数不一样。画好后可以检查核对,注意平移的格子数不是图形平移前后两个图形间隔的格子数。(答案不唯一)
44.见解答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组成小船的各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小船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同理可画出再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
【详解】(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2)小船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5格。
【点睛】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后依次连接各特征点即可。
45.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左边或者右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连接即可。
【详解】
46.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如图:
47.见详解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作图即可。
【详解】如图:
48.(1)(2)见详解
【分析】(1)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由此即可画图;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②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3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图形。
【详解】(1)(2)如下图所示:
49.见详解
【分析】转盘一共有6个区域,可以填6个数;转盘指针指向的数是3的整数倍女生胜,指向的数是4的整数倍男生胜,指向的数是12的整数倍就重来;要使这个游戏公平,那么这6个数里面是3的整数倍的数要和是4的整数倍的数的个数相等。
【详解】3的整数倍的数可以填:9、12、15、24,共4个;
4的整数倍的数可以填:8、12、16、24,共4个;
其中12的整数倍的数是:12、24;
3的整数倍的数和是4的整数倍的数的个数相等,这个游戏公平。
如图: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要使游戏公平,就要使3的整数倍的数和是4的整数倍的数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大,它们所占的区域就要一样大。
50.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右边画出图形①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②的各顶点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2)作图如下: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