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共32张PPT)_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3.1.3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共32张PPT)_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1 1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3.1.3 氧化还原反应
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层面观察氯气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现象,辨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微观角度探析钠原子与氯原子间电子转移的过程,理解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内在关联,精准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生命活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树立科学利用化学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化学观念。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形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动态变化观念,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改变、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特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转移的平衡,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
3.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难点:
1. 从微观电子转移角度,解释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因果关系
2. 熟练运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准确判断复杂氧化还
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
新知导入
早上切的苹果,现在变成褐色了; 铁制水龙头,没用几年就生锈。这些生活里常见的 “变色”“生锈” 现象,背后都藏着同一类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今天,咱们就从氯气和钠的反应入手,揭开氧化还原反应的神秘面纱 !
1
氧化剂、还原剂
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以2Na+Cl2 === 2NaCl为例
+11
+17
+17
+11
Na+ Cl-
Na
Cl
Cl-
Na+
钠原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氯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1)定义: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
(2)本质(微观):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3)特征(宏观):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升高和降低)
氧化剂与还原剂
(1)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2)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tips: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质,是一种化学试剂,不是某一种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还原剂
还原性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具有
发生
生成
发生
生成
具有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得失电子
总数相等
同时发生
常见的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易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氧化剂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含氧酸
无氧酸
O2、 O3、 Cl2、Br2
MnO2、CO2 、 NO2 、 H2O2、Na2O2
FeCl3、KMnO4 、KClO3 、 NaClO
HClO、HNO3、浓硫酸
HCl
常见的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易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还原剂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含氧酸
无氧酸
Na、Fe、 Al、Zn、 S 、 H2、C
CO、SO2
FeSO4、 Na2SO3 、 KI、Na2S、FeCl2
H2SO3
H2S、HCl
常见的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性的物质表现还原性,遇到强还原性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
对应的氧化产物
对应的还原产物
主要表现的性质
Fe2+
Fe3+
Fe
SO2、SO32-、H2SO3
SO3、H2SO4
S
H2O2
O2
H2、OH-
还原性
还原性
氧化性
2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
表示意义: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2Na+Cl2 2NaCl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0
0
+1
-1
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得到a×be-
失去c×de-
双线桥法的基本书写步骤
标价态
正确标明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明确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双线
一条线
另一条线
由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还原
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
产物中的相应元素
连双线
必须标出“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总数
即学即练
根据双线桥法的一般步骤,你能用双线桥表示以下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吗?
Fe2O3 + 3CO 2Fe + 3CO2
高温
0
+2
+4
+3
得2×3e-
失3×2e-
Zn + H2SO4 ZnSO4 + H2↑
+2
+1
0
0
失1×2e-
得2×e-
tips: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单线桥法
表示意义: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Fe+2HCl===FeCl2+H2↑
2 e-
2Na+Cl2 2NaCl
2 e-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n e-
单线桥法的基本书写步骤
标价态
正确标明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明确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单线
连双线
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箭头指向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箭尾连接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3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性:氧化剂(反应物)>氧化产物(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反应物)>还原产物(产物)
剂强物弱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K+
Ca
Ca2+
N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单质易失电子,对应阳离子不易得电子(易失不易得)
tips: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
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单质易得电子,对应阴离子不易失电子(易得不易失)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F2
F-
Cl2
Br2
I2
S
Cl-
Br-
I-
S2-
tips: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如F-。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相同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
若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价态相同,则反应条件要求越低,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F2+H2 2HF
暗处
Cl2+H2 2HCl
点燃
氧化性:F2>Cl2
根据元素的价态判断
(1)不同种氧化剂将同种还原剂中相同元素氧化时,得到的对应氧化产物中相同元素的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2Fe+3Cl2 2FeCl3
点燃
Fe+S FeS

氧化性:Cl2>S
根据元素的价态判断
(2)一般地,对于同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S -2 0 +4 +6
从低价到高价,氧化性渐增,还原性渐减
从高价到低价,氧化性渐减,还原性渐增
4
随堂练习
1. 已知:



请依据上述反应判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B.
C. D.
A
2.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 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
C.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3. 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B
4. 下列物质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O2、K、Cl2 B. Cl2、Al、H2
C. NO2、SO2、H2O D. HNO3、HCl、Fe2+
A
5. 已知: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按下式反应:2KClO3+I2===2KIO3+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还原剂为KClO3,氧化剂为I2
C.还原性:I2>Cl2
D.氧化性:KClO3>KIO3
B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