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1 21: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基础练
01 物质的构成
1 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 cm
B.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
C.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02 分子热运动
2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大雪纷飞 B.桂花飘香
C.灰尘飞舞 D.烟花绽放
3 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都会“被动抽烟”,这是因为 ( )
A.烟雾密度大向下沉
B.烟雾密度小向上升
C.一个人抽烟,其余人羡慕也会跟着抽烟
D.抽烟带来的烟雾扩散在空间,空气中含有烟分子,其他人呼吸时受到了伤害
4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m m 深,说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 现象,该现象表明 。
5.如图所示,小明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迅速变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03 分子间的作用力
6 下列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当气体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忽略
7 如图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注入一些水,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小。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 ( )
A.有间隙 B.没有间隙
C.存在斥力 D.存在引力
8.如图所示,将两块表面光滑洁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两铅块会“粘”在一起,铅块是依靠 的作用而“粘”在一起的。
易错练
易错点:不能正确区分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
9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能力练
10 [2023·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荷叶上两滴水珠相遇时会自动结合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液体间存在斥力
B.图乙中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图丙中大量PM 尘粒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刮痧的过程中人们能闻到刺鼻的药味,这属于扩散现象
11 .在“观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实验中,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如图所示),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恰好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玻璃板的重力,该实验说明
12 [2023·四川广汉第三中学期中]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丙图表示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气”)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组成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作用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如图所示,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饺子出锅后整个厨房都能闻到香味,这是 现象。
14[2023·山东聊城第四中学期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填“A”或“B”)瓶,理由是 。
(2)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④30℃,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培优练
15·新趋势开放性试题 在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取下钩码,为了粗略地测出A、B两段铅块之间的分子作用力的大小,小李、小赵同学找来了下列器材:
A.刻度尺 B.停表 C.弹簧测力计
D.温度计 E.量筒 F.小桶
G.细沙
(1)他们应该选择的器材是其中的 。(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2)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是 。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A 与B之间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
1. C (解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为10 m,故 A错误;分子很小,用一般显微镜看不到,必须使用超级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B 错误;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不是一个个小分子,而是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结合在一块的结果,故D错误。
2. B 解析大雪纷飞、灰尘飞舞都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分子直接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故A、C不符合题意;桂花飘香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烟花绽放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易错总结分子直接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雪花、灰尘都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它们不是分子,所以它们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3. D解析一个人抽烟,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公共场所充满烟味,从而造成其他人被动吸烟。
4.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 m深,说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该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热温度 解析 观察到热水中的红墨水比冷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即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6. A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故选A。
7. C解析 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注入一些水,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小,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 正确。
8.分子间引力
9. A循环“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 符合题意;“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物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 不符合题意;“人面桃花相映红”说明桃花只反射红光,故C 不符合题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无关,故D 不符合题意。
易错总结区分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关键点
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不同:分子运动属于微观现象,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有时可以通过扩散现象感知,如颜色、气味逐渐变化;机械运动属于宏观现象,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10. D解析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 说法错误;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 说法错误;PM 尘粒的运动属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 说法错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刮痧的过程中分子能扩散到空气中,人们能闻到刺鼻的药味,这属于扩散现象,故D 说法正确。
11.大于 分子间有引力 解析由于玻璃板和水接触,使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与水接触时,弹簧测力计受的力除重力外,还要加上分子间的引力
12.液变小 吸收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为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分子结构,乙为该物质处于气态时的分子结构,丙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分子结构。物质从丙变化到乙,即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的间隙变大,物质的体积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这一变化过程是汽化,故要吸收热量。
13.引力 扩散 解析 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饺子出锅后整个厨房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饺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进入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
14.(1)B避免二氧化氮气体自身的重力对实验产生影响 (2)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④解析 (1)应在 B 瓶中装二氧化氮气体,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较大,若装在A 瓶中,二氧化密度大、质量大,会下降
氮气体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 B 瓶。从而无法确认是由于哪个原因发生气体混合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选④。
15. (1)C、F、G (2)把小桶F 挂在铅块 B 上,向小桶中加沙子,直到铅块 A 与铅块 B 刚好分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铅块 B、小桶 F 以及小桶中沙子的总重力 G (3)G 解析(1)要测量A、B 两个铅块之间的分子作用力的大小,由实验可知,下方铅块 B 和所挂钩码的重力平衡,故只要求出铅块B和所挂钩码的重力 G,即可求得总力,由于钩码的重力不是连续变化的,所以应该选择的器材是 C.弹簧测力计、F.小桶和G.细沙;(2)把小桶F挂在铅块B上,向小桶中加沙子,直到铅块A 与铅块 B 刚好分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铅块 B、小桶F以及小桶中沙子的总重力 G;(3)根据平衡力可知,A与B 之间的分子作用力大小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