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点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表皮细胞。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少光照,用较小的光圈
B.高倍镜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以快速找到观察材料
C.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材料,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D.若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侧,应将装片向左移动,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2.(2024·江苏五市十一校高一联测)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条件不一定能观察到一个完整的细胞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3.(2024·湖南张家界慈利一中高一月考)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④
D.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可能在物镜和反光镜上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蓝细菌、炭疽杆菌和霍乱弧菌
B.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线菌
C.黑藻、衣藻和变形虫
D.流感病毒、天花病毒和念珠蓝细菌
5.(2024·四川内江第六中学高一月考)以下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细胞结构比较简单,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真核细胞部分有细胞壁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染色体和核糖体
6.下列有关念珠蓝细菌与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结构上讲,念珠蓝细菌是多细胞原核生物,绿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B.从营养类型看,念珠蓝细菌与绿藻都属于自养生物
C.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两种生物细胞中存在核糖体
D.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大爆发有关,与蓝细菌无关
7.(2024·广东江门新会第一中学高一月考)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能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耐热细菌的耐高温能力比普通细菌的更强
C.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
D.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几乎没有差异
8.(2024·广东江门新会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乳球菌(c)、颤蓝细菌(d)、黄曲霉菌(e)、细菌(f)、支原体(g),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9.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和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其内含有 。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10.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蛞蝓,这种奇怪的生物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蛞蝓含有叶绿素
B.构成海蛞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这种海蛞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D.海蛞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
11.(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 ②叶绿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②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蓝细菌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④⑤⑥
12.鸵鸟的受精卵可能是最大的细胞;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文特尔领导的小组研究了某种支原体基因,从中筛选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00多个基因,并进行人工合成。他们将人工合成的这些基因进行拼接、处理、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细胞(M)。M具有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的能力和繁殖能力。分析以上信息并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M具有核糖体但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B.鸵鸟受精卵和M的主要区别是细胞的大小不同
C.M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D.新细胞M的基因数量比自然界中支原体的多
13.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镜头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显微镜的 镜。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显微镜目镜为15×、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 个。
②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B 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选择暗视野,应减弱光照强度,选择小光圈,A正确;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B错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材料,再转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若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侧,实际上在右侧,将右侧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移动,D正确。
2.A 图中a、b、c、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其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a的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数最少,此放大倍数下不一定能观察到一个完整细胞,A正确;a与装片的距离小于d,a的放大倍数比d大,所以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低,B错误;b与装片的距离小于d,即b的放大倍数比d大,所以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C错误;从低倍镜下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所以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故由d条件下(低倍镜下)转变为c条件下(高倍镜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3.C 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只能转动转换器,A错误;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显微镜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15×40)×(15×40)倍,即360 000倍,B错误;④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少,放大倍数最大,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④的物镜最长,离装片最近,C正确;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说明异物没有在目镜和装片上,则异物可能在物镜上,反光镜上的异物不能在视野中观察到,D错误。
4.A 蓝细菌、炭疽杆菌和霍乱弧菌均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黑藻、衣藻是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变形虫是动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流感病毒、天花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念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5.B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结构也比较简单,但仍具有多样性,A错误;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真核生物的植物和真菌都有细胞壁,但动物细胞无细胞壁,B正确;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未成熟前有细胞核,其属于真核细胞,C错误;原核细胞不含有染色体,D错误。
6.B 念珠蓝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绿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A错误;念珠蓝细菌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都属于自养生物,B正确;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蓝细菌大爆发有关,D错误。
7.D 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正确;耐热细菌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说明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B正确;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形成,说明耐热细菌的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普通细菌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C正确;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说明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D错误。
8.B 细菌(f)包括乳酸乳球菌(c)和颤蓝细菌(d),不包括支原体(g),A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可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原核生物(a)包括支原体(g)和细菌(f),真核生物(b)包括黄曲霉菌(e),B正确;细菌(f)包括乳酸乳球菌(c)和颤蓝细菌(d),真核生物(b)不包括支原体(g),C错误;细菌(f)不包括黄曲霉菌(e),颤蓝细菌(d)属于原核生物(a),D错误。
9.(1)C 没有细胞结构 活细胞 (2)A、B 没有由核膜包被(或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核糖体 (3)B 蓝细菌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吸收和转换光能的色素) (4)D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细胞核中)
解析:(1)C在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的显著区别是无细胞结构,因此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代谢和繁殖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2)A细菌和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和核糖体,体现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B蓝细菌,由于其体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属于自养生物。(4)D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10.C 据题意可知,海蛞蝓含有叶绿素,A正确;海蛞蝓属于动物,为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B正确,C错误;海蛞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D正确。
11.A 发菜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④核糖体、⑤细胞壁和⑥拟核等结构;菠菜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①染色体、②叶绿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等结构,二者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壁,A错误;绿藻是真核生物(属于植物),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B正确;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①染色体、②叶绿体、③核膜,但有核糖体、细胞壁和拟核,C正确;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共有的是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D正确。
12.A M是将支原体的多个基因拼接和处理后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获得的新细胞,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具有核糖体,但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A正确;鸵鸟的受精卵属于真核细胞,与M最大的区别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根据题意“M具有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的能力和繁殖能力”,所以M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从中筛选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00多个基因,并进行人工合成。他们将人工合成的这些基因进行拼接、处理、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可知,新细胞M的基因数量比自然界中支原体的少,D错误。
13.(1)物 (2)①6 ②d ③B
解析:(1)图1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2)①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②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③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
2 / 4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导学 聚焦 1.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掌握基本的显微操作技能。 2.通过学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3.通过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养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4.通过水华的危害与解决、发菜的保护,了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知识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构造
(1)目镜和物镜的比较
项目 目镜长度 物镜长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
放大倍数低 长 大 亮
放大倍数高 短 小 暗
(2)当视野较暗时,换大光圈,或者换凹面镜;当视野 时,换小光圈或者换用平面镜。当观察的物像颜色 时,应该将亮度调暗。
2.显微镜的操作
(1)低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小提醒: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当物镜快接近玻片标本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
(2)换高倍镜后可以通过换大光圈使物像更清晰。( )
(3)高倍镜观察物像时,不可通过粗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清晰度。( )
(4)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先上升镜筒,以免物镜与装片挤压损坏。( )
(5)在低倍镜视野的右下方观察到物像后,可直接换用高倍镜观察。( )
探讨一 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1.如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⑥分别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回答问题:
(1)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应该如何操作?
(2)图示③~⑥中,③比⑤的放大倍数 (填“大”或“小”);放大倍数较高的镜头组合是 ,与装片距离最近的镜头是 ,使用 组合时视野亮度最亮。
(3)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的过程中,应先把装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应该 。
2.如图是在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物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实物的形状是字母 。B图实物的位置在 。
(2)C图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 (填“逆时针”或“顺时针”)。
3.低倍镜和高倍镜视野的有关计算。
(1)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呈一行排布的16个完整的细胞(如图1),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
(2)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如图2),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规律
探讨二 分析显微镜观察结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4.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因 解决办法
高倍镜的镜头安装不到位,未拧紧,产生变焦 重新安装或拧紧高倍镜的镜头
高倍镜转换不到位 使物镜镜头正对
高倍镜的镜头污染 用 擦拭镜头
标本未处于视野中央
装片安放错误 重新正确安放装片
5.成像异常的可能原因分析
现象 原因分析
看不清物像
物像一部分能看清,一部分看不清 材料
视野中有带黑边的圆圈 玻片中有
整个视野模糊
6.某同学在观察细胞装片时,发现有一污物,考虑污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者装片上,应采用什么方法来确定污物的位置?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p>q,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应是b<d
B.若使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某圆形细胞,其表面积可被放大100倍
C.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位于反光镜上
D.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被相连的144个细胞所充满,则放大400倍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有36个
2.(2024·湖北孝感高一期中)如图甲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乙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中①是低倍镜,②是高倍镜
B.②物镜被①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①物镜被②物镜替换后,视野会变暗
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乙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3.(2024·四川泸州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显微镜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可以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归纳总结
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技巧
(1)观察染色标本或用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2)观察无色或未染色标本或用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
(3)视野一半暗一半亮——应调反光镜。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 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的种类和结构
(1)蓝细菌
【思考】 蓝细菌是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2)大肠杆菌
(3)下图为肺炎支原体结构模式图,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
小提醒:支原体是目前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3.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种类、功能等各不相同。
(2)细胞的统一性
①结构:都有相似的 、 和核糖体。
②遗传物质:都以 作为遗传物质。
③来源:新细胞由 产生。
4.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蓝细菌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2)乳酸菌与动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4)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
(5)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就是原核细胞。( )
探讨一 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形成生命观念
1.结核杆菌可以导致人患肺结核,酵母菌可以用于酿酒、食品加工。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结核杆菌和酵母菌的名称中都带有“菌”,它们是否是一类生物?
(2)结核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3)图中的这两种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结构?这体现了什么?
(4)从进化角度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讨二 辨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2.水华指淡水水体中某些蓝细菌过度生长所产生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1)请根据资料分析水华形成的原因。
(2)试分析水华为什么会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
(3)蓝细菌、绿藻、硅藻分别属于什么生物?
3.将常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分类填写在相应框图中。(填序号)
①念珠蓝细菌 ②绿藻 ③色球蓝细菌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青蛙 ⑧大肠杆菌 ⑨链球菌 ⑩颤蓝细菌 乳酸菌 醋酸菌 根霉菌 玉米
1.常见原核、真核生物从属关系辨析
2.细胞多样性的实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
3.细胞的统一性的表现
(1)真核、原核细胞的共性: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
(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2024·辽宁辽西联合校高一期中)蓝细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两类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含有核糖体
B.两者的细胞壁成分不同,但都具有保护功能
C.蓝细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可以
D.酵母菌含有液泡而蓝细菌没有
拓展归纳
1.正确区分“两类菌”的归属
2.巧记常考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原核生物
(2)真核生物
2.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大肠杆菌 ⑦冠状病毒 ⑧肺炎链球菌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⑦
B.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⑥⑧
D.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④⑤
方法技巧
生物类型的判断方法
(1)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什么?
(2)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水华等环境污染现象,水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
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的a、b表示目镜,镜头a的放大倍数大于镜头b
B.若要放大②中c处的细胞,应将装片左移
C.③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面积,其中X应为4
D.③中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压坏装片
3.如图是将HIV、颤蓝细菌、草履虫和水绵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丁组的生物细胞核中都具有染色体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为是否是原核生物
D.乙组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4.(2024·吉林长春高一期中)蓝细菌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种水体,具有固氮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因此可在沙质海滩及荒漠上找到,并有“先锋生物”的美称。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与蓝细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细胞器
B.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人体细胞中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中无染色体
D.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短 远 多 小 长 近 少 大 (2)较亮 较浅
2.(1)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
(2)低倍镜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3.(1)× 提示: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是指对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2)√ (3)√
(4)× 提示: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可直接转动转换器,无需上升镜筒,物镜不会碰撞装片。
(5)×
互动探究
1.(1)提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2)小 ⑤⑥ ⑥ ③④ (3)右 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2.(1)q 左下方 (2)逆时针
3.(1)提示:4个。
(2)提示:4个。
4.通光孔 擦镜纸 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
5.材料太厚 薄厚不均 气泡 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6.提示:首先移动装片,若污物移动,则污物在装片上;若污物不动,可转动目镜,若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若污物不动,说明污物在物镜上。
学以致用
1.A 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p>q,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应是b<d,A正确;使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某圆形细胞,则显微镜下该细胞的直径被放大100倍,B错误;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物镜上,C错误;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被相连的144个细胞所充满,则放大400倍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有144÷16=9个,D错误。
2.B ②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更近,②是高倍镜,①是低倍镜,A正确;②物镜被①物镜替换后,是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低倍镜下视野更大,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更多,B错误;①物镜被②物镜替换后,视野会变暗,C正确;由图乙观察可知,细胞a位于视野的左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故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载玻片向左移动,D正确。
3.B 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中,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与装片之间的距离,防止损伤镜头,A正确;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B错误;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C正确;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应该将视野亮度调暗一些,可以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D正确。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以核膜为界限 细胞核 拟核
2.(1)拟核 核糖体 叶绿素和藻蓝素
思考:不是。蓝细菌是一类生物,包括多种类型,如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和发菜等。
(2)核糖体 拟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营寄生或腐生 (3)①细胞膜 ②细胞质 ③DNA ④核糖体 ⑤RNA
3.(2)①细胞膜 细胞质 ②DNA ③老细胞
4.(1)√ (2)× (3)× (4)√
(5)× 提示: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其在成熟之前有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细胞。
互动探究
1.(1)提示:不是。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2)提示:结核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提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4)提示: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也有差异性,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更复杂。
2.(1)提示:淡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2)提示:造成水华的大多数生物的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3)提示: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绿藻、硅藻属于真核生物。
3.②④⑥⑦ ①③⑤⑧⑨⑩
学以致用
1.C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A正确;蓝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几丁质等,都具有保护功能,B正确;蓝细菌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具有叶绿体,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酵母菌内含有液泡,可以贮存某些物质,蓝细菌没有,D正确。
2.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病毒无核糖体,⑦为病毒,A正确;真核生物有核膜,②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B错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①⑥⑧均为原核生物,C正确;蓝细菌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①属于蓝细菌,④⑤属于绿藻,D正确。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提示: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2)提示: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课堂演练
1.B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变暗,B项符合题意。
2.B 由图中可看出,a、b有螺纹,属于物镜,物镜长短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因此,镜头a的放大倍数小于镜头b,A错误;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要将左侧的c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左移,B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由于视野中充满细胞,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放大倍数为之前的4倍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为原先的1/16,所以X应为16×64=1 024,C错误;在换用高倍物镜前无需提升镜筒,D错误。
3.C 甲组生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乙组两种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绵有叶绿体,颤蓝细菌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丁组的草履虫和水绵都属于真核生物,都具有染色体,B正确;丙组中HIV是病毒,颤蓝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而丁组草履虫和水绵都是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真正的细胞核,C错误;颤蓝细菌和水绵都有细胞结构,D正确。
4.A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而人为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蓝细菌与人体细胞二者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人体有真正的细胞核,A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细胞,其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人体细胞为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无染色体,C正确;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一个是真核细胞,一个为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具有差异性,但二者也有共性,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D正确。
1 / 9(共92张PPT)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导
学 聚
焦 1.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掌握基本的显微操作技
能。
2.通过学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3.通过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养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4.通过水华的危害与解决、发菜的保护,了解人与环境和谐共
处的重要性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 显微镜的构造
(1)目镜和物镜的比较
项目 目镜
长度 物镜
长度 物镜与玻片
的距离 细胞
数目 细胞
大小 视野
范围 视野
亮度
放大倍数低 长 大 亮
放大倍数高 短 小 暗
(2)当视野较暗时,换大光圈,或者换凹面镜;当视野
时,换小光圈或者换用平面镜。当观察的物像颜色
时,应该将亮度调暗。
短
远
多
小
长
近
少
大
较亮
较浅
2. 显微镜的操作
(1)低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小提醒: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
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当物镜快接近玻片标本时(距离约为
0.5 cm)停止下降。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 × )
提示: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是指对长或宽的放大倍
数。
(2)换高倍镜后可以通过换大光圈使物像更清晰。 ( √ )
(3)高倍镜观察物像时,不可通过粗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清晰度。
( √ )
×
√
√
(4)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先上升镜筒,以免物镜与装片挤压
损坏。 ( × )
提示: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可直接转动转换器,无需上升
镜筒,物镜不会碰撞装片。
(5)在低倍镜视野的右下方观察到物像后,可直接换用高倍镜观
察。 ( × )
×
×
探讨一 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1. 如图①②分别是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③④⑤⑥分别
是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回答问题:
(1)若要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应该如何操作?
提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2)图示③~⑥中,③比⑤的放大倍数 (填“大”或
“小”);放大倍数较高的镜头组合是 ,与装片
距离最近的镜头是 ,使用 组合时视野亮度
最亮。
(3)将物像从图①调节为图②的过程中,应先把装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要将高倍镜下的视野调亮,
应该 。
小
⑤⑥
⑥
③④
右
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
2. 如图是在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物像,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实物的形状是字母 。B图实物的位置在
。
(2)C图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 (填“逆时针”或
“顺时针”)。
q
左下
方
逆时针
3. 低倍镜和高倍镜视野的有关计算。
(1)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呈一行排布的
16个完整的细胞(如图1),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
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
提示:4个。
(2)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视野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
视野(如图2),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
到几个完整的细胞?
提示:4个。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规律
探讨二 分析显微镜观察结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4. 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原因 解决办法
高倍镜的镜头安装不到位,未拧
紧,产生变焦 重新安装或拧紧高倍镜的镜头
高倍镜转换不到位 使物镜镜头正对
高倍镜的镜头污染 用 擦拭镜头
标本未处于视野中央
装片安放错误 重新正确安放装片
通光孔
擦镜纸
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
5. 成像异常的可能原因分析
现象 原因分析
看不清物像
物像一部分能看清,一部分看
不清 材料
视野中有带黑边的圆圈 玻片中有
整个视野模糊
材料太厚
薄厚不均
气泡
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6. 某同学在观察细胞装片时,发现有一污物,考虑污物可能在目镜、
物镜或者装片上,应采用什么方法来确定污物的位置?
提示:首先移动装片,若污物移动,则污物在装片上;若污物不
动,可转动目镜,若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若污物不动,
说明污物在物镜上。
1.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p>q,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应是b
<d
B. 若使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某圆形细胞,其表面
积可被放大100倍
C. 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
位于反光镜上
D. 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被相连的144个细胞所充满,则放大400倍
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有36个
解析: 显微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在塑料薄
膜上用笔写下p>q,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应是b<d,A正
确;使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观察某圆形细胞,则显微
镜下该细胞的直径被放大100倍,B错误;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
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物镜上,C错
误;放大100倍时观察到视野被相连的144个细胞所充满,则放大
400倍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有144÷16=9个,D错误。
2. (2024·湖北孝感高一期中)如图甲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
置关系,乙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是低倍镜,②是高倍镜
B. ②物镜被①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 ①物镜被②物镜替换后,视野会变暗
D. 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乙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解析: ②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更近,②是高倍镜,①是低倍
镜,A正确;②物镜被①物镜替换后,是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低
倍镜下视野更大,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更多,B错误;①物镜被②物
镜替换后,视野会变暗,C正确;由图乙观察可知,细胞a位于视
野的左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故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
中央需要将载玻片向左移动,D正确。
3. (2024·四川泸州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显微镜测量蚕豆叶下表
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 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 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 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可以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解析: 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中,从低倍镜转
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与装片之间的距
离,防止损伤镜头,A正确;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
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B错误;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
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C正确;如果标本颜色
太浅,观察时应该将视野亮度调暗一些,可以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
镜,D正确。
归纳总结
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技巧
(1)观察染色标本或用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2)观察无色或未染色标本或用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
(3)视野一半暗一半亮——应调反光镜。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 原、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 的细
胞核。
以核膜为界限
2. 原核生物的种类和结构
(1)蓝细菌
【思考】 蓝细菌是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蓝细菌是一类生物,包括多种类型,如色球蓝
细菌、念珠蓝细菌、颤蓝细菌和发菜等。
(2)大肠杆菌
(3)下图为肺炎支原体结构模式图,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
小提醒:支原体是目前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3.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种类、功能等各
不相同。
(2)细胞的统一性
①结构:都有相似的 、 和核糖体。
②遗传物质:都以 作为遗传物质。
③来源:新细胞由 产生。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老细胞
4.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蓝细菌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 )
(2)乳酸菌与动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 )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 ( × )
(4)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
胞生物。 ( √ )
(5)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就是原核细胞。 ( × )
提示: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其在成熟之前有细胞
核,因此属于真核细胞。
√
×
×
√
×
探讨一 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形成生命观念
1. 结核杆菌可以导致人患肺结核,酵母菌可以用于酿酒、食品加工。
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结核杆菌和酵母菌的名称中都带有“菌”,它们是否是一类
生物?
提示:不是。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
物。
(2)结核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结核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图中的这两种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结构?这体现了什么?
提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且都以DNA作为遗传
物质。体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4)从进化角度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提示: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也有差异性,真核细胞比原核
细胞更复杂。
探讨二 辨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2.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某些蓝细菌过度生长所产生的现象,是水体富营
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
废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
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1)请根据资料分析水华形成的原因。
提示:淡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引起水体富
营养化。
(2)试分析水华为什么会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
提示:造成水华的大多数生物的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3)蓝细菌、绿藻、硅藻分别属于什么生物?
提示: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绿藻、硅藻属于真核生物。
3. 将常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分类填写在相应框图中。(填序号)
①念珠蓝细菌 ②绿藻 ③色球蓝细菌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青蛙 ⑧大肠杆菌
⑨链球菌 ⑩颤蓝细菌 乳酸菌 醋酸菌 根霉菌 玉米
1. 常见原核、真核生物从属关系辨析
2. 细胞多样性的实例——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
3. 细胞的统一性的表现
(1)真核、原核细胞的共性: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分
子作为遗传物质。
(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 (2024·辽宁辽西联合校高一期中)蓝细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两类
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含有核糖体
B. 两者的细胞壁成分不同,但都具有保护功能
C. 蓝细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可以
D. 酵母菌含有液泡而蓝细菌没有
解析: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
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A正确;蓝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酵
母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几丁质等,都具有保护功能,B正确;蓝
细菌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具有叶绿体,酵
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酵母菌内含有液泡,可以贮存某
些物质,蓝细菌没有,D正确。
拓展归纳
1. 正确区分“两类菌”的归属
2. 巧记常考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原核生物
(2)真核生物
2. 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大肠杆
菌 ⑦冠状病毒 ⑧肺炎链球菌
A. 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⑦
B.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 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⑥⑧
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④⑤
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病毒无核糖体,⑦为
病毒,A正确;真核生物有核膜,②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B错
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①⑥⑧均为原核生物,C正
确;蓝细菌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①属于蓝细菌,④⑤属于绿
藻,D正确。
方法技巧
生物类型的判断方法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什么?
提示: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2)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水华等环境污染现象,水华形成的原因
是什么?
提示: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
繁殖。
1. 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
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A. 变大、变多、变亮 B. 变大、变少、变暗
C. 变小、变多、变亮 D. 变小、变多、变暗
解析: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视野
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
视野变暗,B项符合题意。
2.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a、b表示目镜,镜头a的放大倍数大于镜头b
B. 若要放大②中c处的细胞,应将装片左移
C. ③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面积,其中X应为4
D. ③中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压坏装片
解析: 由图中可看出,a、b有螺纹,属于物镜,物镜长短和放
大倍数成正比,因此,镜头a的放大倍数小于镜头b,A错误;显微
镜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
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要将左侧的c移到视野中
央,应将装片左移,B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
放大倍数,而非面积,由于视野中充满细胞,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
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放大倍数为之前的4倍时,所观察到
的细胞数目应为原先的1/16,所以X应为16×64=1 024,C错误;
在换用高倍物镜前无需提升镜筒,D错误。
3. 如图是将HIV、颤蓝细菌、草履虫和水绵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
据分成四组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 丁组的生物细胞核中都具有染色体
C.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为是否是原核生物
D. 乙组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解析: 甲组生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乙组两种生物都能进
行光合作用,水绵有叶绿体,颤蓝细菌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甲
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丁组的草履虫
和水绵都属于真核生物,都具有染色体,B正确;丙组中HIV是病
毒,颤蓝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而丁组草履虫和水绵
都是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真
正的细胞核,C错误;颤蓝细菌和水绵都有细胞结构,D正确。
4. (2024·吉林长春高一期中)蓝细菌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海洋
等各种水体,具有固氮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因此可在沙
质海滩及荒漠上找到,并有“先锋生物”的美称。下列有关人体细
胞与蓝细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者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细胞器
B. 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 人体细胞中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中无染色体
D. 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
解析: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而人为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
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蓝
细菌与人体细胞二者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人体有真正的细胞核,A
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细胞,其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
光合色素,因而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人体细胞为真核细胞,
细胞核内有染色体,而蓝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无染色
体,C正确;人体细胞和蓝细菌细胞一个是真核细胞,一个为原核
细胞,二者在结构上具有差异性,但二者也有共性,如都有细胞
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D正确。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表皮细胞。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
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少光照,用较小的光圈
B. 高倍镜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以快速找到观察材料
C.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材料,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D. 若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侧,应将装片向左移动,使其位于视野
中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选择暗视野,应减弱光照
强度,选择小光圈,A正确;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
再转动粗准焦螺旋,B错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材料,再转换
高倍镜观察,C正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若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
左侧,实际上在右侧,将右侧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
移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江苏五市十一校高一联测)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
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
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
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条件不一定能观察到一个完整的细胞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 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D. 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中a、b、c、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
大,其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a的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数
最少,此放大倍数下不一定能观察到一个完整细胞,A正确;a与
装片的距离小于d,a的放大倍数比d大,所以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条件下低,B错误;b与装片的距离小于d,即b的放大倍数比d
大,所以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C错误;从低倍镜下
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是倒像,所以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
故由d条件下(低倍镜下)转变为c条件下(高倍镜下)观察时,应
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湖南张家界慈利一中高一月考)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
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
确的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
物的600倍
C.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
④
D. 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
异物可能在物镜和反光镜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只能转动转换器,A错
误;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显微镜放大的是
物像的长度或宽度,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15×40)×
(15×40)倍,即360 000倍,B错误;④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少,放
大倍数最大,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④的物镜最长,离装片最
近,C正确;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
也不动,说明异物没有在目镜和装片上,则异物可能在物镜上,反
光镜上的异物不能在视野中观察到,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蓝细菌、炭疽杆菌和霍乱弧菌
B. 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线菌
C. 黑藻、衣藻和变形虫
D. 流感病毒、天花病毒和念珠蓝细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蓝细菌、炭疽杆菌和霍乱弧菌均属于原核生物,A正
确;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黑藻、衣藻是植
物,属于真核生物,变形虫是动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流感
病毒、天花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
生物,念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四川内江第六中学高一月考)以下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
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细胞结构比较简单,不具有多样性
B. 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真核细胞部分有细胞壁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染色体和核糖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结构也比较简单,但仍具有多样
性,A错误;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都有细胞壁,真核生物的植
物和真菌都有细胞壁,但动物细胞无细胞壁,B正确;哺乳动物红
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未成熟前有细胞核,其属于真核细胞,C
错误;原核细胞不含有染色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下列有关念珠蓝细菌与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结构上讲,念珠蓝细菌是多细胞原核生物,绿藻是单细胞真核
生物
B. 从营养类型看,念珠蓝细菌与绿藻都属于自养生物
C. 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见两种生物细胞中存在核糖体
D. 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大爆发有关,与蓝细菌无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念珠蓝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绿藻是单细胞真核生
物,A错误;念珠蓝细菌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都属于自
养生物,B正确;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
到,C错误;水体富营养化与绿藻、蓝细菌大爆发有关,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广东江门新会第一中学高一月考)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
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
的形成。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
能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这些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
(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耐热细菌的耐高温能力比普通细菌的更强
C. 耐热细菌的细胞壁的成分与普通细菌的可能不同
D. 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几乎没有差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普通细菌与耐热细菌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
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正确;耐热细菌发现于极端特殊环
境,说明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B正确;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
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胞壁
的形成,说明耐热细菌的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普通细
菌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C正确;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
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说明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
糖体有差异,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4·广东江门新会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
(a)、真核生物(b)、乳酸乳球菌(c)、颤蓝细菌(d)、黄曲
霉菌(e)、细菌(f)、支原体(g),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
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细菌(f)包括乳酸乳球菌(c)和颤蓝细菌(d),不包
括支原体(g),A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可分为真核生物和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a)包括支原体(g)和细菌(f),真核生
物(b)包括黄曲霉菌(e),B正确;细菌(f)包括乳酸乳球菌
(c)和颤蓝细菌(d),真核生物(b)不包括支原体(g),C错
误;细菌(f)不包括黄曲霉菌(e),颤蓝细菌(d)属于原核生
物(a),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
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解析:在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的显著区别是无细胞结构,因此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代谢和繁殖必须寄生于宿主细胞中。
C
没有细胞结构
活
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
的最显著特点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
传物质DNA和 。
解析:细菌和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和核糖体,体现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A、B
没有由核膜包被(或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
核糖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
的物质基础是其内含有
。
解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B蓝细菌,由于其体内
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属于自养生物。
B
蓝细菌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吸收和转换光能
的色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
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解析: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D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细胞核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蛞
蝓,这种奇怪的生物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
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
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蛞蝓含有叶绿素
B. 构成海蛞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 这种海蛞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D. 海蛞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据题意可知,海蛞蝓含有叶绿素,A正确;海蛞蝓
属于动物,为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B正
确,C错误;海蛞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
同,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 ②叶绿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②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蓝细菌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④⑤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发菜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④核糖体、⑤细胞壁和⑥拟核等结构;菠菜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①染色体、②叶绿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等结构,二者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壁,A错误;绿藻是真核生物(属于植物),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B正确;颤蓝细菌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①染色体、②叶绿体、③核膜,但有核糖体、细胞壁和拟核,C正确;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共有的是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鸵鸟的受精卵可能是最大的细胞;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文特尔领导的小组研究了某种支原体基因,从中筛选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00多个基因,并进行人工合成。他们将人工合成的这些基因进行拼接、处理、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细胞(M)。M具有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的能力和繁殖能力。分析以上信息并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M具有核糖体但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B.鸵鸟受精卵和M的主要区别是细胞的大小不同
C.M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D.新细胞M的基因数量比自然界中支原体的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M是将支原体的多个基因拼接和处理后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获得的新细胞,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具有核糖体,但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A正确;鸵鸟的受精卵属于真核细胞,与M最大的区别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根据题意“M具有进行基本生命活动的能力和繁殖能力”,所以M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从中筛选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00多个基因,并进行人工合成。他们将人工合成的这些基因进行拼接、处理、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细胞中”可知,新细胞M的基因数量比自然界中支原体的少,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图中7 mm、0.5 mm
表示观察清楚时镜头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显微镜的 镜。
物
解析:图1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显微镜目镜为15×、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
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
到的细胞数为 个。
②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
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B )
6
d
B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
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物镜上 B. 目镜上
C. 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①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②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③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