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未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未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0 15: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2016.07.19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世界洋流模式图、三圈环流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回答2~3题。
2.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A.
3500
B.4600
C.4500
D.3300
3.淮北平原是该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②海拔最低③降水最少,晴天多④夏季昼最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4题。
4.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某地(105°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右下图。据图完成5-7题。
5.该地位于( )
A. 赤道附近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低纬度
6.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A. 4个多月 B. 6个多月
C. 8个多月 D.
10个多月
7.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今年春节期间,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的城市都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系图”,读图完成第8题。
8.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
线工程水源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只有丹江的流域
范围
B.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
流域
C.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
西向东降低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
围缩小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流水侵蚀强度大小不同的区域(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对A区域不作划分).读图,回答9~1
0题。
9.对A区域不作划分的原因是
A.该区域为海洋
B.该区域无侵蚀
C.该气候条件罕见
D.该区域侵蚀强度均匀
10.关于图中各区域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甲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而侵蚀强度大B.丙l区因降水量大而侵蚀强度大
C.丙2区的自然带以热带雨林为主
D.丙3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B.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12.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
植物
a
b
c
d
根深
1米
1.2米
3.6米
4.1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B.b植物在G区可能长势不太好
C.c植物在F区生长茂盛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秋季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此时甲地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4.如果图中M线为锋线,则下列沿乙—丙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及2011年的气候资料数据表,回答15-16题。
序号
项 目
多年平均数据
2011年数据

年平均气温
11.6℃
12.5℃

日平均气温≥0 ℃的终止日
11月23日
12月17日

年降水量
633.4 mm
557.5 mm

春季降水量
69.1 mm
71.2 mm

夏季降水量
463.8 mm
353.7 mm

15.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A.红松 B.杨树
C.樟树 D.沙拐枣
16.该地2011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B.河流封冻天数变长
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低
D.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至f为水循环环节,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7-19题。
17.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a、b组成的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淡水
资源不断更新
B.我国东南季风和台风登陆属于d环节
C.a、b组成的水循环属于大循环
D.人们可以直接干预的是e环节
18.在岩石圈物质循环中( )
A.①岩石要经过重熔再生
B.②为沉积岩
C.火山岩属于③这类岩石
D.①②③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19.主要以e环节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
A.华北平原 B.塔里要盆地的蘑菇石
C.青藏高原 D.东北五大连池
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沿甲乙线出现冷锋
B.沿甲乙线出现暖锋
C.沿丙丁线出现冷锋
D.沿丙丁线出现暖锋
21.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D.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23.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B.1月20日~21日
C.1月27日~28日
D.1月28日~29日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右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第24题。
24.图示时刻发生的事情可能的是
A.纽约人吹着风扇吃午饭
B.挪威人在峡湾享受午夜阳光
C.珀斯街影投向东南
D.该地点位于北京的西北方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埋藏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主要沉积在密闭性较好的页岩层底部。读下面某页岩层顶部高程(海拔)分布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最能体现上图页岩气分布状况的是
26.页岩气大量开发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酸雨增多
B.大气污染加重
C.热岛效应减弱
D.雾霾天气减少
下图是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降水量、雪线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对应
(
)
A.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降水量、雪线高度
B.雪线高度、大陆气温年较差、降水量、大陆气温日较差
C.雪线高度、降水量、大陆气温年较差、大陆气温日较差
D.雪线高度、降水量、大陆气温日较差、大陆气温年较差
28.d曲线在60N和60S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洋流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29~30题。
29.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沿线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需要逐级提水,运营成本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二.综合题
31.(1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_______
、_________
。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6分)
(2)江苏省的工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读图分析江苏发展纺织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3)读图,分析图示区域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6分)
32.(14分)读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一,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钾盐为一种蒸发沉积矿物,由含盐溶液沉积而成,因而常见于干涸盐湖中。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石羊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6分)
(2)分析甲地区钾盐丰富的原因(4分)
(3)甲地资源开发由粗放、低效、单一型开始向集约、综合、高效、循环利用型发展转变,循环利用型发展的实施对该地区脆弱的的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
33.(10分)【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某湖泊进水口和出水口平均污染指数变化,指数越大,污染程度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湖泊进水口和出水口平均污染指数的差异特点,并就其中—个特点分析其原因。(6分)
(2)简述图示现象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地理试卷答案
1-5ADCDD  6-10BBCCA  11-15DDCAB
16-20DDCAD 21-25BBCCC 26-30DDBDB
31.(16分)
(1)(6分)甲:
小麦(1分)、乙:水稻(1分)
差异原因:图例甲代表区域地处淮河以北,为暖温带,降水量少于800mm(为半湿润地区),旱田为主,小麦具有喜温、耐旱的习性(2分)。图例乙代表的区域为淮河以南,为亚热带,降水量大于800mm,水田为主,水稻具有喜热喜水的习性(2分)。
(2)(4分)有利条件:盛产棉花、蚕丝,有盐类资源,分别为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发达,产品可远销国内外市场,地处沿海地区,临近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江苏省人口众多,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工业基础雄厚,社会协作条件好;技术先进。(答出四点即可,资源必选)。
(3)(6分)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被、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2分)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2分)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2分)
32(共14分)
(1)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2分)
原因:石羊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冬季气温低,河流流量小,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
由于年际间夏季平均气温相差小,冰雪融水量相差也小,故河流流量变化也小。(2分)
(2)该地区为柴达木盆地,受地形影响内流湖较多,湖泊含盐量高;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内陆湖盆盐分沉积。(4分)
(3)通过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开采量,缓解资源压力;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减轻环境压力;可减轻土地荒漠化;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4分)
33(10)
出水口污染程度低于进水口(2分)差值呈缩小趋势(2分)
出水口污染程度低于进水口的原因:湖泊有一定的自净能力(2分)(或差值呈缩小趋势的原因:排入湖泊的污水量增加,湖泊自净能力下降 )
(2)湖泊水质恶化;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湖底有害物质淤积(每点2分,答对2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