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教学目标
目标 1
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
掌握恰当的访谈技巧。
目标 3
目标 1
目标 2
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教学过程
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特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要想深入了解这些家乡文化,访谈法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一、初读感知
(一)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小组展示“访谈知识卡”
一、初读感知
(二)任务设置
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张“访谈知识卡”,知识卡中要包含以下内容:访谈形式、访谈内容的类别、访谈准备、访谈技巧。
二、文本详析
明确:
(一)区分访谈和访谈录
访谈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
“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访谈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访谈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二:交流展示,亮出家乡名片
明确:
访谈之前要做充分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以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建筑设施,或走访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由来、家乡的历史传说等),然后拟定采访提纲,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
二、文本详析
(二)访谈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可将问答变为交谈,使访谈氛融洽一些。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受访人的看法,随时给予积极回应。访谈结束后要及时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
教学过程
三要:
二、文本详析
(三)访谈技巧:“三要六不要”
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语速要控制好;谁来执笔要说清楚。
六不要:
不要过于主动;不要啰唆;自己不要急于下结论。
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
“随时可以问我”这种多余的话不要说。
教学过程
可参看本套资源中【读写策略】《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要求:广泛收集资料,与三四名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拟写一份有关家乡风俗文化的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取得的资料大多是鲜活生动的,但往往比较零散,因此对资料进行整理就十分必要。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做到一目了然。
对材料作深入挖掘分析,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过程
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成果反映,写好调查报告,应充分把握调查报告的特性。
1.写实性,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
2.归纳性,认真地整理、分析调查材料
要写好调查报告,就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对材料进行整理,由表及里,分析归纳,得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结论。靠精辟的分析去打动读者、影响读者、引导读者。
3.逻辑性,做到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调查报告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标题 标题应明确调查的主旨,放在第一页中间
摘要 简要概括报告内容,语言应简明清晰
目录 列出报告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调查背景与目标 调查的背景和设定的目标
调查步骤与方法 怎样实地调查、经历了怎样的步骤、运用了哪些方法
调查内容与分析 调查的主要问题、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信息的分析(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可分成若干段落)
结论 总结调查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建议 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参考资料 列出参考文献资料及其来源
调查报告结构表
教学过程
社区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有所发展,但仍面临挑战。为了解我们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小组在10 月到11月一个月时间内,通过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方式,对该区社区建设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调查数据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 问卷调查结构分析
我们小组设计了调查问卷,问题主要有:对社区文化是否理解、对社区文化建设满意度、希望社区举办什么类型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我们小组在10 月到11月在城区内随机地对居民进行调查,由于调查存在一些问题,本打算做100 份的调查最终只完成了53 份,下面是调查的结果分析。
教学过程
(1)居民对“社区文化”概念的理解程度。
从上图可以看到,只有一半多一点的居民对“社区文化”有所了解,有44.45% 的居民完全不知道社区文化为何物。很多人不理解社区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工作太忙,基本不能参加社区的活动;有的人仅限于在家料理家务,还没意识到精神生活的需求。
教学过程
(2)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
图中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社区文化建设满意度表示一般,还有部分人对其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表明城区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好,没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也没能达到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素质的目的。
教学过程
(3)居民最希望社区开展的活动类型。
从上面的条形图看出,61.11% 的居民希望社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譬如:文艺表演、乒乓球比赛、棋类比赛等活动。文体活动固然能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但是要提高居民的文体素质,需要举办讲座、开展公益活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思考怎样开展这些活动,才能让居民喜闻乐见、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2. 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概况
我们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对社区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近年来,区政府意识到了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社区进行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领导层面的重视。
在区政府、区党委的领导下,区文化部门将社区文化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安排部署,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导、年末有总结。结合社区实际、整合文化资源,开展和支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教学过程
(2)硬件投入加大力度。
区财政加大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在各个社区设置各式宣传栏、阅读栏、图书室及一室多用的活动室等,这在我们走访的几个社区都有见到。另外,据有关数据统计,仅2011 年就建立了55 个公共阅报栏,政府还出资建设小书屋,修缮非国有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街头雕塑、整理大街小巷等。可见,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
教学过程
(3)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有别于过去家庭主妇仅局限于日常家务活动,现在许多家庭主妇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比如,参加腰鼓队、合唱团、广场舞表演或三五相邀外出郊游;老人们也不再每天窝在家看电视,而是经常出门找同伴下棋、玩纸牌或者去阅览室读书看报。
3.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居民收入偏低,没有精力参加社区活动。
本社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气候、资源环境等问题,交通不便、经济不景气,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投入不高。年轻人为了生活,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当中了,几乎不参加任何社区活动,而中老年人,也只有那些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才参加文化活动。
教学过程
(2)社区与居民联系不紧密。
据采访,我们了解到居民对“社区委员会”不太了解,他们不知道也几乎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一般只有通知到本人的活动才会去参加,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社区委员会的阅读室、未成年人网吧、活动室等居民使用较少,有的形同虚设,相对于社区文化活动,居民们更喜欢自发组织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
(3)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太过单一。
社区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活动比较老套,且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不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三、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志”的相关内容
1.“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
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志”的表述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的思考与情感。
所以撰写人物志或风物志通常需要通过访谈收集资料。
2.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
教学过程
二、文本详析
三、深入探究
(二)如何采访家乡历史文化名人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可以按照政治、文学、哲学、科技等范畴对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梳理,也可以根据地域进行梳理,如安阳的殷商名人、文字大咖,许昌的三国文化名人,洛阳的盛唐名人,开封的大宋先贤等等,梳理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
3. 学生任务:小组合作,为正式访谈做准备,做一份访谈记录表。
2. 确定历史文化名人目标后,可以讨论确定访谈相关人员,如:洛阳两程故里管理人员、巩义杜甫故里工作人员等。
教学过程
三、深入探究
(三)通过采访,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
各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风景名胜,要了解它们的修建过程,历史变迁,文化意义,当代保护等。
1.围绕道家文化,可以梳理出洛阳老君山、鹿邑太清宫、灵宝函谷关等地标建筑。
2.也可以着重于一点,如探寻白马寺、龙门石窟、红旗渠、二七纪念塔、河南博物院等,对这些地标建筑做深入了解。
同学们可以分类梳理,比如以河南为例
教学过程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在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掌握恰当的访谈技巧。通过二月河的人物访谈和汪曾祺人物志,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学习写家乡人物志。
人物志要求:请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为访谈的相关历史文化名人作一篇人物志。要关注人物生平、主要事迹、重要贡献、社会影响等。在保证事实准确的前提下,力求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把人物写活,增强感染力。
教学过程
五、作业设计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