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知识点一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如图表示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某细胞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图,则该细胞中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胰岛素分子含有两条肽链。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
①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前胰岛素原的起始肽段→②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连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③在其上继续合成肽链并切掉起始肽段、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并转移到高尔基体→④在高尔基体中切除中间一段肽链,形成由2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联系
C.高尔基体对肽链的加工消耗了水分子
D.胰岛素分子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
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进行加工
C.囊泡与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4.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B.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C.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5.(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中由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不仅在化学组成上相似,而且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都在 中合成,经加工、包装后分泌出去;分泌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细胞器是 ,这些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均填细胞器名称)。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 。
(3)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知识点二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6.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较真核细胞简单
B.生物膜系统可以为多种酶提供广阔的附着位点
C.生物膜系统中的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7.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 )
A.高尔基体膜 B.叶绿体膜
C.内质网膜 D.液泡膜
8.(2024·福建部分达标学校高一期中)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的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C.细胞内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
D.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
9.胰岛素是一种含有51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的分泌蛋白。为探究胰岛素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科学家进行了体外非细胞系统合成蛋白质的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核糖体 SRP 内质网 高尔 基体 实验产物(肽链)
氨基酸数目/个 肽链数目/条
Ⅰ + - - - 109 1
Ⅱ + + - - 约70 1
Ⅲ + + + - 86 1
Ⅳ + + - + 约70 1
Ⅴ + + + + 51 2
注:“+”代表有此结构;“-”代表无此结构;SRP为信号识别颗粒,可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实验Ⅰ和Ⅱ对照,说明有无SRP都能形成肽链
C.实验Ⅱ和Ⅳ对照,说明高尔基体不具有对肽链的加工能力
D.实验Ⅲ、Ⅳ和Ⅴ对照,说明肽链的部分修饰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10.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F为结构名称(C、D均为双层膜),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请据图回答:
(1)A的名称是 ,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 和溶酶体。
(2)磷脂、性激素等脂质合成的场所是 (填图中字母)。
(3)①②过程的膜融合依赖于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
(4)B主要是由 组成。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1.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如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12.溶酶体中的酶都有M6P(甘露糖-6-磷酸)标志,溶酶体酶在糙面内质网上进行糖基化修饰。然后转运至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凸出并对着内质网的一面)上发生磷酸化形成M6P,M6P与高尔基体反面膜上的M6P受体结合,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并转运到溶酶体中。在溶酶体中,M6P受体与M6P分离,M6P受体返回高尔基体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酶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B.消化酶不与M6P受体结合而通过囊泡转运至细胞外
C.M6P受体失活可能会导致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积累
D.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转运过程与溶酶体酶相同
13.(2024·山东德州高一月考)如图表示细胞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及运输路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大分子可能是血红蛋白或溶菌酶
B.①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C.该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该物质经“②→③→④”的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4.(2024·辽宁丹东高一月考)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易位子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膜蛋白
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往高尔基体
C.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
15. 如图为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及局部放大示意图,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
(2)科学家通过 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该过程除图中所示结构外还需要 (填细胞器名称)的参与。
(3)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 (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
(5)研究发现,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如果具有特定的信号序列,将引导多肽进入甲,而乙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该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 。
(6)若“囊泡丙”内的“货物”为 ,由此推测“囊泡丙”结构是溶酶体,其分解后产物将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分泌小泡”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 (答出两类物质)等;除了上述这两类蛋白质外,“囊泡丁”运输的“货物”可能为 。
(7)图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的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 。
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A 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经过的结构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题图中①为核膜、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膜。
2.D 根据题意可知,在粗面内质网中切掉了起始肽段,因此胰岛素分子中不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
3.B 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装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B错误;囊泡与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
4.A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上的放射性强度首先增大,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
5.(1)核糖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传递信息) (2)高尔基体 线粒体 同位素标记法 (3)COPⅠ
解析:(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以3H标记的亮氨酸为原料,检测放射性物质出现的位置及顺序,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3)COPⅡ被膜小泡从内质网运向高尔基体,而COPⅠ被膜小泡是从高尔基体运向内质网,因此,若定位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高尔基体中,则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6.A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不含生物膜系统,A错误;生物膜系统构成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B正确;生物膜系统中的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正确;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组成成分主要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7.C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和核膜相连;内质网膜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故a是内质网膜,b是高尔基体膜。
8.C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A正确;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说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联系,B正确;细胞内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但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V-SNARE蛋白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T-SNARE与V-SNARE结合存在特异性,D正确。
9.C 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囊泡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正确;实验Ⅰ和Ⅱ的自变量是有无SRP,结果均形成了肽链,说明有无SRP都能形成肽链,B正确;实验Ⅱ和Ⅳ的自变量是有无高尔基体,但均没有内质网,由于分泌蛋白先在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之后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这两组实验均没有内质网,无法得出高尔基体不具有对肽链的加工能力的结论,C错误;实验Ⅲ和Ⅴ的自变量是有无高尔基体,结果Ⅲ的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多于Ⅴ,说明高尔基体可对肽链进行加工;实验Ⅳ和Ⅴ的自变量是有无内质网,结果Ⅳ的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多于Ⅴ,说明内质网可对肽链进行加工,D正确。
10.(1)核膜 液泡 (2)E (3)一定的流动性 同位素标记法 (4)脂质和蛋白质 蛋白质
解析:(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膜结构,由图可知A为双层膜,应该是核膜;B为单层膜,应该是细胞膜。C能产生O2,是叶绿体,D消耗O2,是线粒体。F可以转化成细胞膜,是高尔基体,E可以转化成F,E为内质网,因此没有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液泡和溶酶体。(2)磷脂、性激素等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即E。(3)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4)B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功能差别较大是由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11.D 若P肽段缺失,肽链无法进入内质网,也就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12.D 溶酶体酶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而后在信号肽的引导下游离的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A正确;消化酶不与M6P受体结合而通过囊泡转运至细胞外,B正确;M6P受体失活可能会导致M6P无法与高尔基体反面膜上的M6P受体结合,进而无法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转运到溶酶体中,影响了溶酶体的产生,而溶酶体能分解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进而导致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转运过程若与溶酶体酶的转运过程相同,则不会转运到细胞膜上,显然应该与溶酶体酶转运过程不同,D错误。
13.A 图中①~④分别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会经过上述过程合成和运输,A错误;①是核糖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该物质通过囊泡进行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同时也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D正确。
14.B 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内质网的存在说明易位子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即易位子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膜蛋白,A正确;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不是通过易位子运输,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错误;氨基酸可以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正确;易位子蛋白是受体蛋白,若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新生肽链上信号序列不能被识别,新生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加工,因此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D正确。
15.(1)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同位素标记 线粒体 (3)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 COPⅠ (4)内质网(甲)、高尔基体(乙)、细胞膜 (5)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 (6)水解酶 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 膜蛋白 (7)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解析:(1)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该过程除图中所示结构外还需要线粒体的参与。(3)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向乙高尔基体运输“货物”。(4)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甲)、高尔基体(乙)、细胞膜。(5)研究发现,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如果具有特定的信号序列,将引导多肽进入甲,而乙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该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6)若“囊泡丙”内的“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囊泡丙”结构是溶酶体,其分解后产物将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分泌小泡”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等;除了上述这两类蛋白质外,“囊泡丁”运输的“货物”可能为膜蛋白。(7)图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的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5 / 5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导学 聚焦 1.通过对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学习,建立部分与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2.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加深对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相关过程的理解
知识点(一)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分泌蛋白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与分泌过程
(1)研究方法: 。
(2)过程
(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
【思考】 用3H标记亮氨酸,可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若用3H标记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葡萄糖,可追踪哪些物质的合成途径及合成后的去向?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初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
(2)胰岛素和性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
(3)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 )
(4)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探讨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形成生命观念
如图是某动物分泌细胞,将细胞放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物质。
(1)图中物质⑦可能是下列哪些物质?
a.血红蛋白 b.胰蛋白酶 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抗体 e.性激素 f.胰岛素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3)图中③和⑥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来自什么?
(4)经连续取样后,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哪种细胞器?
(5)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膜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中各种膜面积的变化
图甲和图乙分别以直方图和曲线图形式表示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相对增大。
1.(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月考)如图为胰岛B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③在分泌蛋白运输中起交通枢纽的作用
B.若线粒体功能受损,则只有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受抑制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依次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是③②①
D.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之间需要通过囊泡相连
2.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在人体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图甲中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甲、图乙中发生的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D.图甲、图乙说明分泌蛋白先后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生物膜分泌到细胞外
易错提醒
辨析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结构”“有关的细胞器”和“有关的膜结构”
知识点(二)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组成
(2)特点
①生物膜的 和结构很相似。
②在 上紧密联系、 。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
(2)
小提醒:(1)生物膜系统主要针对真核细胞而言,原核细胞的细胞膜也属于生物膜,但其没有核膜及细胞器膜,故原核细胞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2)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不是生物体内膜结构的统称。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原核细胞也有生物膜系统。( )
(2)人体内的小肠黏膜、呼吸道黏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 )
(3)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 )
(4)内质网膜与核膜之间可以以囊泡形式相互转化。( )
(5)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内的内质网膜、囊泡、高尔基体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 )
探讨一 分析生物膜的成分,提高理解能力
1.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生物膜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大鼠肝细胞核膜 59 35 2.9
内质网膜 67 33 含量很少
线粒体外膜 52 48 含量很少
线粒体内膜 76 24 含量很少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含量上各有什么关系?
探讨二 分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建立系统观
2.如图为细胞生物膜概念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是构成生物膜系统的三大类膜,它们分别是什么?
(2)将细胞放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图1中f→g→h→g→c,则f、g、h分别是哪种膜结构?
(3)结合图1和图2总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以及核膜之间的关系。
生物膜系统的联系分析
1.(2024·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期中)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利用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B.同位素标记法都是利用其放射性来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C.真核细胞才具有的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D.内质网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2.细胞内不同膜结构之间互相转化,以“囊泡”方式进行的是( )
①核膜和内质网膜②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③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④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3)生物膜系统在哪些方面有重要作用?
(4)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联系?
1.下列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①线粒体膜 ②囊泡 ③细胞壁 ④溶酶体膜 ⑤核糖体 ⑥核膜
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2.(2024·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中)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囊泡可以联系中心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新这些结构的膜成分
D.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核和多种具膜的细胞器,但具有生物膜
3.将胰腺腺泡细胞放入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合成物质X并分泌到细胞外,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是( )
核糖体→①→②细胞膜细胞外
A.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 B.内质网、线粒体、胰高血糖素
C.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 D.高尔基体、线粒体、呼吸酶
4.(2024·吉林白山抚松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实验表明,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膜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膜中的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来自内质网
B.高尔基体在某些蛋白质的运输上起了中间枢纽的作用
C.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高尔基体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D.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5.如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不同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菠菜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是 。
(3)②③的膜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4)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常用 法。下列物质中,经过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是 。
A.血红蛋白 B.载体蛋白
C.消化酶 D.性激素
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细胞内 细胞外 抗体
2.(1)同位素标记法 (2)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修饰加工 (3)线粒体
思考:分别追踪DNA、RNA、多糖等物质的合成途径及合成后的去向。
3.(1)√ (2)× (3)× (4)×
互动探究
(1)提示:bdf
(2)提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3)提示:③和⑥是囊泡,③来自内质网,⑥来自高尔基体。
(4)提示: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5)提示:内质网膜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膜面积先增大再减小,细胞膜膜面积增大。
学以致用
1.D ③是内质网,分泌蛋白运输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②高尔基体,A错误;若线粒体功能受损,产生的能量减少,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都会受到抑制,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依次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是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是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加工后通过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后,蛋白质分泌出细胞,D正确。
2.D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上合成肽链、内质网上初加工、高尔基体上再加工的过程,因此,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在人体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图甲中b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并没成熟,还需要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故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B正确;图甲中的分泌蛋白的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的物质会通过囊泡进行运输;图乙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故二者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分泌蛋白先后经过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再加工,而后通过细胞膜胞吐至外界,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细胞器膜 核膜 (2)①组成成分 ②结构和功能 协调配合
2.(1) 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物质运输 能量转化 信息传递 (2)多种化学反应 高效、有序地
3.(1)× (2)×
(3)× 提示: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因功能不同,成分和结构也不同。
(4)× 提示:内质网膜与核膜直接相连。
(5)√
互动探究
1.提示:(1)相似性:各种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2)差异性: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
2.(1)提示:a是核膜,b是细胞器膜,c是细胞膜。
(2)提示: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3)提示:
学以致用
1.A 胰腺腺泡细胞会分泌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科学家可利用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A正确;稳定性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如15N、18O,B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C错误;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接收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又形成囊泡将分泌物运输到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起交通枢纽作用,D错误。
2.A 细胞内的膜结构之间可直接或间接相互联系。内质网膜可以直接与细胞膜和核膜相连,有的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直接与线粒体膜相连,内质网通过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膜相连,高尔基体通过形成囊泡再与细胞膜相连。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提示: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2)提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提示: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酶的附着及使细胞内部区域化。
(4)提示:在结构上可以相互转化,在功能上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课堂演练
1.D 生物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和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囊泡来源于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细胞壁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核糖体无膜结构。
2.C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B正确;囊泡可以联系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更新这些结构的膜成分,而中心体无膜结构,不能形成囊泡,C错误;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核和多种具膜的细胞器,但是具有细胞膜,因此具有生物膜,D正确。
3.A 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胰腺可以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蛋白酶等物质,呼吸酶不属于分泌蛋白。
4.C 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则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来自内质网,A正确;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高尔基体在细胞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B正确;高尔基体能够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但从题干无法获得此信息,C错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膜都有这种蛋白质,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膜中的含量不同,说明生物膜具有差异性,D正确。
5.(1)④⑤ (2)液泡 (3)两者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4)同位素标记 C
解析:(1)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⑤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④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2)菠菜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根据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可知,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为液泡。(3)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其功能差异较大。(4)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常用同位素标记法。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载体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不需要分泌到细胞外,A、B错误;消化酶是分泌蛋白,需要经过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过程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性激素是类固醇,在内质网上合成,不经过核糖体,D错误。
7 / 7(共91张PPT)
第2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导
学 聚
焦 1.通过对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学习,建立部分与整体
的生物学观点;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2.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加深对分泌蛋白合成、加工
和运输相关过程的理解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 分泌蛋白
2.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与分泌过程
(1)研究方法: 。
同位素标记法
(2)过程
(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
线粒体
【思考】 用3H标记亮氨酸,可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
泌过程。若用3H标记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葡萄糖,可
追踪哪些物质的合成途径及合成后的去向?
提示:分别追踪DNA、RNA、多糖等物质的合成途径及合成
后的去向。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初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 √ )
(2)胰岛素和性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 × )
(3)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
( × )
(4)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 × )
√
×
×
×
探讨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形成生命观念
如图是某动物分泌细胞,将细胞放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
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
性的物质。
(1)图中物质⑦可能是下列哪些物质?
a.血红蛋白 b.胰蛋白酶 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抗体
e.性激素 f.胰岛素
提示:bdf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依次经过
的细胞结构是 。
提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核糖体→内质网→囊泡→
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3)图中③和⑥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来自什么?
提示:③和⑥是囊泡,③来自内质网,⑥来自高尔基体。
(4)经连续取样后,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
结果如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哪种细胞器?
提示: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5)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
膜膜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内质网膜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膜面积先增大再减
小,细胞膜膜面积增大。
1.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2.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中各种膜面积的变化
图甲和图乙分别以直方图和曲线图形式表示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
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
积相对增大。
1. (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月考)如图为胰岛B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③在分泌蛋白运输中起交通枢纽的作用
B. 若线粒体功能受损,则只有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受抑制
C.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依次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是③②①
D. 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之间需要通过囊泡相连
解析: ③是内质网,分泌蛋白运输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②高
尔基体,A错误;若线粒体功能受损,产生的能量减少,分泌蛋白
的合成和分泌都会受到抑制,B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
泌依次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是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是细胞膜,
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高尔基
体加工后通过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后,蛋白质分泌出细胞,D正确。
2. 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
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在人体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图甲中b的产物没
有生物活性
C. 图甲、图乙中发生的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D. 图甲、图乙说明分泌蛋白先后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
细胞膜等生物膜分泌到细胞外
解析: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上合成肽链、内质
网上初加工、高尔基体上再加工的过程,因此,图甲中的a、b、c
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在人体细胞中,组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图甲中b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并没成
熟,还需要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故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B
正确;图甲中的分泌蛋白的运输和转运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
细胞膜之间的物质会通过囊泡进行运输;图乙表示内质网、高尔基
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故二者
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分泌蛋白先后经过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再加工,而后通过细胞膜胞吐至外界,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易错提醒
辨析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结构”“有关的细胞器”和“有关
的膜结构”
知识点(二)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组成
(2)特点
①生物膜的 和结构很相似。
②在 上紧密联系、 。
组成成分
结构和功能
协调配合
2.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
(2)
小提醒:(1)生物膜系统主要针对真核细胞而言,原核细胞的细
胞膜也属于生物膜,但其没有核膜及细胞器膜,故原核细胞没有像
真核细胞那样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2)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不是生物体内膜结构的
统称。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原核细胞也有生物膜系统。 ( × )
(2)人体内的小肠黏膜、呼吸道黏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
( × )
(3)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 ( × )
提示: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因功能不同,成分和结构也不同。
(4)内质网膜与核膜之间可以以囊泡形式相互转化。 ( × )
提示:内质网膜与核膜直接相连。
(5)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内的内质网膜、囊泡、高尔基体膜均属
于生物膜系统。 ( √ )
×
×
×
×
√
探讨一 分析生物膜的成分,提高理解能力
1. 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分析
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生物膜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大鼠肝细胞核膜 59 35 2.9
内质网膜 67 33 含量很少
线粒体外膜 52 48 含量很少
线粒体内膜 76 24 含量很少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含量上各有什
么关系?
提示:(1)相似性:各种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都主要
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2)差异性: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含
量上有显著差异。
探讨二 分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建立系统观
2. 如图为细胞生物膜概念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是构成生物膜系统的三大类膜,它们分别是
什么?
提示:a是核膜,b是细胞器膜,c是细胞膜。
(2)将细胞放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
养,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图1中f→g→h→g→c,则f、g、h
分别是哪种膜结构?
提示: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3)结合图1和图2总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以及核膜
之间的关系。
提示:
生物膜系统的联系分析
1. (2024·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期中)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
极为重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利用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B. 同位素标记法都是利用其放射性来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C. 真核细胞才具有的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D. 内质网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解析: 胰腺腺泡细胞会分泌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科学家可利用
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A正确;稳定性同位素不
具有放射性,如15N、18O,B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
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C错误;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
接收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又形成囊泡将分泌物运输到细胞膜,
对物质的运输起交通枢纽作用,D错误。
2. 细胞内不同膜结构之间互相转化,以“囊泡”方式进行的是( )
①核膜和内质网膜 ②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③内质网膜和高尔基
体膜 ④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解析: 细胞内的膜结构之间可直接或间接相互联系。内质网膜
可以直接与细胞膜和核膜相连,有的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直接与线粒
体膜相连,内质网通过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膜相连,高尔基体通过
形成囊泡再与细胞膜相连。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
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
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2)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提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联系?
(3)生物膜系统在哪些方面有重要作用?
提示: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酶的附着及使细胞内
部区域化。
提示:在结构上可以相互转化,在功能上协调配合,共同完成
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1. 下列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①线粒体膜 ②囊泡 ③细胞壁 ④溶酶体膜 ⑤核糖体 ⑥核膜
A. ②③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④⑤⑥ D. ①②④⑥
解析: 生物膜系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
体、溶酶体等细胞器的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线
粒体膜、溶酶体膜和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囊泡来源于内质网
膜或高尔基体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细胞壁不属于生物膜系
统;核糖体无膜结构。
2. (2024·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中)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
紧密联系,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
B. 细胞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
C. 囊泡可以联系中心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新这些结构的膜成
分
D. 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核和多种具膜的细胞器,但具有生物膜
解析: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蛋白
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的物质运
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B正确;囊泡可以
联系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更新这些结构的膜成分,而中心
体无膜结构,不能形成囊泡,C错误;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核和多
种具膜的细胞器,但是具有细胞膜,因此具有生物膜,D正确。
3. 将胰腺腺泡细胞放入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合成
物质X并分泌到细胞外,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是( )
核糖体→①→② 细胞膜 细胞外
A. 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
B. 内质网、线粒体、胰高血糖素
C. 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
D. 高尔基体、线粒体、呼吸酶
解析: 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
质网、高尔基体;胰腺可以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蛋白酶等
物质,呼吸酶不属于分泌蛋白。
4. (2024·吉林白山抚松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实验表明,细胞膜、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
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膜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膜中的
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来自内质网
B. 高尔基体在某些蛋白质的运输上起了中间枢纽的作用
C. 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高尔基体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D. 这类蛋白质的分布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解析: 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
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则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
质可能来自内质网,A正确;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高尔基体在细
胞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B正确;高尔基体能够对来自内质网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但从题干无法获得此信息,C错
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膜都有这种蛋白质,说明生物膜在结
构上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膜中的含量不同,说明生物膜具有差异
性,D正确。
5. 如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
不同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④⑤
解析: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⑤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④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
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2)若该细胞为菠菜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是 。
液泡
解析:菠菜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根据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可知,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为液泡。
(3)②③的膜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很大的主要原因
是 。
两者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解析: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其功能差异较大。
(4)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常用 法。下列
物质中,经过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载体蛋白
C. 消化酶 D. 性激素
同位素标记
C
解析: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常用同位素标记法。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载体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不需要分泌到细胞外,A、B错误;消化酶是分泌蛋白,需要经过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过程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性激素是类固醇,在内质网上合成,不经过核糖体,D错误。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 如图表示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某细胞过程中蛋白质的
合成和分泌示意图,则该细胞中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 )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经过的结构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细胞膜。题图中①为核膜、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
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胰岛素分子含有两条肽链。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
①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前胰岛素原的起始肽段→②前胰岛素原中
的起始肽段连同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③在其上继续合成
肽链并切掉起始肽段、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并转移到
高尔基体→④在高尔基体中切除中间一段肽链,形成由2条肽链组
成的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B.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联系
C. 高尔基体对肽链的加工消耗了水分子
D. 胰岛素分子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在粗面内质网中切掉了起始肽段,因此
胰岛素分子中不含有前胰岛素原中的起始肽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转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进行加工
C. 囊泡与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图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和包
装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
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的,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
输,B错误;囊泡与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
物膜系统,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蛋白)的
形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
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B. 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C. 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 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上的放射性强度首先
增大,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一联考)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
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
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真核细胞中由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
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不仅在化学组成上相似,而且在
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都在
中合成,经加工、包装后分泌出去;分泌蛋白与靶
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
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核
糖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
传递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交通枢纽
作用的细胞器是 ,这些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来
自 (均填细胞器名称)。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
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 。
解析: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以3H标记的亮氨酸为原料,检测放射性物质出现的位置及顺序,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高尔基体
线粒体
同位素标记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则图中的 可
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解析:OPⅡ被膜小泡从内质网运向高尔基体,而COPⅠ被膜小泡是从高尔基体运向内质网,因此,若定位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高尔基体中,则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COP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知识点二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6.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有关生
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较真核细胞简单
B. 生物膜系统可以为多种酶提供广阔的附着位点
C. 生物膜系统中的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
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原核细胞
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不含生物膜系统,A错误;生物膜系统构
成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
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B正确;生物膜系统中的细胞膜在细胞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
性作用,C正确;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组成成分主
要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 )
A. 高尔基体膜 B. 叶绿体膜
C. 内质网膜 D. 液泡膜
解析: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和核膜相连;内质网膜形成囊泡,与
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故a是内质网膜,b是高尔基体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福建部分达标学校高一期中)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的调
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的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
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
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
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 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C. 细胞内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
D. 图中T-SNARE与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囊泡膜与细
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A正确;囊泡运输
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如分泌蛋白的
合成和分泌过程说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联
系,B正确;细胞内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
膜等,但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V-SNARE蛋白与靶膜上的
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T-
SNARE与V-SNARE结合存在特异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胰岛素是一种含有51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的分泌蛋白。为探究胰
岛素的合成与运输过程,科学家进行了体外非细胞系统合成蛋白质
的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核糖体 SRP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实验产物(肽链) 氨基酸数目/个 肽链数目/条
Ⅰ + - - - 109 1
Ⅱ + + - - 约70 1
Ⅲ + + + - 86 1
Ⅳ + + - + 约70 1
Ⅴ + + + + 5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注:“+”代表有此结构;“-”代表无此结构;SRP为信号识别
颗粒,可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实验Ⅰ和Ⅱ对照,说明有无SRP都能形成肽链
C. 实验Ⅱ和Ⅳ对照,说明高尔基体不具有对肽链的加工能力
D. 实验Ⅲ、Ⅳ和Ⅴ对照,说明肽链的部分修饰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
绿体、溶酶体、液泡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囊泡膜
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正确;实验Ⅰ和Ⅱ的自变量是有
无SRP,结果均形成了肽链,说明有无SRP都能形成肽链,B正
确;实验Ⅱ和Ⅳ的自变量是有无高尔基体,但均没有内质网,由于
分泌蛋白先在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之后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
这两组实验均没有内质网,无法得出高尔基体不具有对肽链的加工
能力的结论,C错误;实验Ⅲ和Ⅴ的自变量是有无高尔基体,结果
Ⅲ的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多于Ⅴ,说明高尔基体可对肽链进行加工;
实验Ⅳ和Ⅴ的自变量是有无内质网,结果Ⅳ的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多于
Ⅴ,说明内质网可对肽链进行加工,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下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F为结构名称(C、D均
为双层膜),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请据图回答:
(1)A的名称是 ,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
和溶酶体。
核膜
液
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膜结构,由图可知A为双层膜,应该是核膜;B为单层膜,应该是细胞膜。C能产生O2,是叶绿体,D消耗O2,是线粒体。F可以转化成细胞膜,是高尔基体,E可以转化成F,E为内质网,因此没有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液泡和溶酶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磷脂、性激素等脂质合成的场所是 (填图中字母)。
解析:磷脂、性激素等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即E。
(3)①②过程的膜融合依赖于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
特点。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实验
方法是 。
解析: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
E
一定的流动性
同位素标记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B主要是由 组成。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
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
解析: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功能差别较大是由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脂质和蛋白质
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
序列(如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
A. 无法继续合成
B. 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 可以被加工成熟
D. 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解析: 若P肽段缺失,肽链无法进入内质网,也就无法被分泌
到细胞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溶酶体中的酶都有M6P(甘露糖-6-磷酸)标志,溶酶体酶在糙面
内质网上进行糖基化修饰。然后转运至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凸出
并对着内质网的一面)上发生磷酸化形成M6P,M6P与高尔基体
反面膜上的M6P受体结合,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并转运到溶酶
体中。在溶酶体中,M6P受体与M6P分离,M6P受体返回高尔基
体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酶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B. 消化酶不与M6P受体结合而通过囊泡转运至细胞外
C. M6P受体失活可能会导致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积累
D.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转运过程与溶酶体酶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溶酶体酶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而后在信号肽的引导下游离的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
链,A正确;消化酶不与M6P受体结合而通过囊泡转运至细胞
外,B正确;M6P受体失活可能会导致M6P无法与高尔基体反面
膜上的M6P受体结合,进而无法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转运到溶
酶体中,影响了溶酶体的产生,而溶酶体能分解细胞中衰老和损
伤的细胞器,进而导致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内积累,C正
确;酶具有专一性,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转运过程若
与溶酶体酶的转运过程相同,则不会转运到细胞膜上,显然应该
与溶酶体酶转运过程不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山东德州高一月考)如图表示细胞中某种生物大
分子的合成及运输路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物大分子可能是血红蛋白或溶菌酶
B. ①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C. 该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 该物质经“②→③→④”的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图中①~④分别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会经过上述过程合成和运输,A错误;①是核糖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该物质通过囊泡进行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同时也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辽宁丹东高一月考)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易位子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膜蛋白
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往高尔基体
C.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
解析: 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内质网的存在说明易位子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即易位子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膜蛋白,A正确;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不是通过易位子运输,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错误;氨基酸可以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正确;易位子蛋白是受体蛋白,若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新生肽链上信号序列不能被识别,新生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加工,因此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如图为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及局部放大示意图,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
别较大的原因是 。
(2)科学家通过 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
程,该过程除图中所示结构外还需要 (填细胞器名
称)的参与。
同位素标记
线粒体
解析: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该过程除图中所示结构外还需要线粒体的参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C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 (填细胞
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
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
回收。
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
COPⅠ
解析:OPⅡ具膜小泡负责从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向乙高尔基体运输“货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
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
内质网
(甲)、高尔基体(乙)、细胞膜
解析: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甲)、高尔基体(乙)、细胞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研究发现,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如果具有特定的信号序列,
将引导多肽进入甲,而乙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该信号序
列,推测其原因是
。
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
解)
解析:研究发现,核糖体形成的多肽,如果具有特定的信号序列,将引导多肽进入甲,而乙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该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若“囊泡丙”内的“货物”为 ,由此推测“囊泡
丙”结构是溶酶体,其分解后产物将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
用;“分泌小泡”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
(答出两类物质)等;除了上述这两
类蛋白质外,“囊泡丁”运输的“货物”可能为 。
水解酶
消化酶、
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
膜蛋白
解析:若“囊泡丙”内的“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囊泡丙”结构是溶酶体,其分解后产物将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分泌小泡”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等;除了上述这两类蛋白质外,“囊泡丁”运输的“货物”可能为膜蛋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图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
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据局部放
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的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
细胞外是因为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
性结合
解析:图中“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的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