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5 09: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1世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图3.1)。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
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1.结合视频或图片等资料,了解农业的生产特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2.结合实例或资料,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一、农业生产的概念和特点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狭义的农业:种植业
广义的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两地在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差异显著,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这些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思考:两地在哪里?有什么农业景观?为什么?
区位
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历史经验、科技、饮食习惯……
区位因素分类:
苹果是暖温带水果
柑橘是亚热带水果
1.气候
——热量
二、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北方小麦
南方水稻
1.气候
——降水
西部畜牧业
东部种植业
1.气候
——降水
阿克苏苹果
吐鲁番葡萄
1.气候
——光照、昼夜温差
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影响有机物积累。
塞上江南——宁夏(黄河灌溉)
摩洛哥绿洲农业
2.水源
——有灌溉水源的保证可以发展种植业
南方酸性红壤地区茶园
四川盆地中性、弱碱性土壤中的稻田
3.土壤
——不同土质适宜不同作物
4.地形
丘上:坡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缓坡: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沟谷: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发展渔业
思考:为什么江西省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广东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
北京昌平区草莓博览园
1.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二、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综合交通运输网
2.交通运输
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通过海运到达我国市场
我国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18亿亩耕地红线(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不能碰。
3.政策法规
育种技术、种植技术、机械化等。
LED植物工厂内的蔬菜种植
海水稻
4.科技
农户插秧
农户无人机喷洒作业
5.劳动力数量与素质
四川省出土的汉代《弋射收获图》
农户春耕耙田
6.种植历史
米、面饮食习惯
欧洲居民喜食乳制品
7.饮食习惯
活动
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夏季(全年)高温,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起伏小,土层深厚肥沃,便于耕作与管理。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亚洲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多,对粮食需求量大;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可满足该地需求。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
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农产品价格就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反之,则生产规模缩小。
1.市场变化
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直接。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温室大棚——改造热量
2.农业技术的发展
喷灌、滴灌——改造水分
2.农业技术的发展
LED——改变光照
广西隆安县火龙果种植基地夜间人工补光
2.农业技术的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
冷链运输流程
热带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花卉生产、出口国。
赤道
哥伦比亚绣球花
厄瓜多尔玫瑰花
3.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
视频:厄瓜多尔玫瑰花种植
4.经济快速发展
(1)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4.经济快速发展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工作人员在石斛育种培养室内查看石斛种苗的生长情况
4.经济快速发展
视频:水稻室内育种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原来越冬作物为油菜。油菜的生产需要耗用较多劳动力,而且不适宜机械化操作。现在这里多种植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小麦。
3.13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小麦
4.经济快速发展
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活动
1.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加强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花期;
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
2.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位于低纬度地带,终年高温,水源充足,利于花卉全年生产;
劳动力充足,工资成本低。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距离市场更近,能保证花卉品质,并减低储运成本
3.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北美
欧洲
日本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A
B
某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菜农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种植的韭菜就闻名省内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县委、县政府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实现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发展转变,设施结构也向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档次转变,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据此完成3—4题。
3.该县设施农业起步阶段,菜农利用简易设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增加销量
C.提前上市,增加收益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4.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政策
C
D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省遵义郊区农业结构悄然改变,由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转变为以种植蔬菜为主。但近年来,遵义郊区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减小,耕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新鲜蔬菜主要来自距主城区上百千米的其他县镇。据此回答5—7题。
5.20世纪90年代,遵义郊区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 B.气候变化 C.科技进步 D.政策支持
6.近年来遵义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小是由于(  )
A.农民个人喜好 B.城镇化的推进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结构调整
7.距离较远的县镇能够为遵义城区提供新鲜蔬菜,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环境 B.城市人口的增长
C.蔬菜价格的提升 D.交通条件的改善
A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