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 题 《牧童谣》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了解民歌的风格。2、艺术表现: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 sol la re”的音高有所感知。3、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4、文化理解: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愉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难点: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身体音阶歌)3、图片导入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上出现了什么呢?师: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牧童演唱的歌曲。(板书题目《牧童谣》。) 二、新课教授1.初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身体坐正,认真听,牧童都唱到了哪些美景风光?(播放音乐)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刚才你都听到了什么内容? 生回答(太阳、青草地、牧童……) 2.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想一想牧童在这么美好的景色里放牧他开心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音乐)师:同学们回答得可真好,老师都感受到牧童那种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了。3.再听歌曲师:这首歌曲里都出现了哪些音?请同学们边画旋律线边擦亮你的小眼睛找一找吧!(播放旋律线视频)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找一下这些音呢?生回答 师:他找得真好?鼓励一下,掌声送给他!师:同学们能跟老师唱下吗?(强调坐姿及演唱方法) 师:大家一起用柯达伊手势演唱这几个音。(让学生重点感觉这几个音的音高)4.识谱唱谱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大家能试一试演唱歌曲的谱子吗?师:老师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自己先快速的认一认吧。①学生自主学习②师带领学生唱谱5.填词演唱师:同学们能不能跟音乐范唱试一试把歌词填进去唱一唱呢?①跟音乐默唱歌曲(只张嘴不出声)②随琴演唱 6.对唱师:刚才我们唱的歌词你们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歌词中的内容有问有答。) 师:同学们知道一问一答的这种演唱形式叫什么?师:这种演唱形式我们把它称为对唱。 师讲解对唱。分组演唱①分组唱师:对唱是由两人或者两组演唱,一般采用问答式的相互呼应,气氛热烈而欢快。 师:同学们想不想试试呢?师:一二组来问,三、四组答,一、二组唱第一、三段歌词问,三、四组唱第二、四段歌词答。最后一段所有同学一起唱。②男女生对唱 师:同学们也来比比赛吧,男同学们唱第一、三段歌词问,女同学们唱第二、四段歌词答。最后一段大家一起唱,听听谁的歌声最美、表情最好? 师给予评价8.跟伴奏演唱师:同学们唱的可真棒,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小牧童,带着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跟伴奏演唱一遍歌曲吧。三、编创活动1、为歌曲加入伴奏。师:同学们唱得这么好,要是能加入伴奏就更好了!我们可以用身体作为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谁有好的想法?2、芜湖湾沚民歌拓展延伸,观看《湾沚谣》视频。四、课堂小结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即将结束了,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感受了牧童放牧时那种愉快的心情,还聆听了我们湾沚的本土民歌,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一些其它的民歌去听一听,感受我们的传统民歌的魅力,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牧童谣》
课后作业
搜集其它的民歌,听一听,下节课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