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ɡ k h》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ɡ k h》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3 19: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ɡ k h》教学设计
【课前解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1部分是3个声母g、k、h,配有一幅夏天公园湖边的情境图。天空中,飞着一只衔着枝条的白鸽。“鸽”提示g的音,枝条提示g的形。湖中,一群小蝌蚪正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蝌”提示k的音,左边两只蝌蚪与水草的组合提示k的形。岸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个正在喝水的小女孩。地上盛开着一朵朵小花。“喝、花”提示h的音,长椅的侧面提示h的形。
第2部分是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及初次出现的三拼音节。g-u-a→gua 揭示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下方左边是g、k、h与韵母a、e、u组成的9个带调两拼音节,中间和右边是g、k、h与介母u以及韵母a、o组成的6个带调三拼音节。其中,guà、guō的拼读过程字体颜色为灰色,整个音节的字体颜色为黑色,提示在拼读时要注重拼读结果。
第3部分是g、k、h的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第4部分是“哥哥、弟弟、画画、荷花”4个词语,配有一幅家庭游园图,图中哥哥和弟弟正在画荷花。词语“弟弟”的音节是上个单元学过的,“哥哥、画画、荷花”都涉及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哥、弟、画、花”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5部分是“读一读”,安排了儿歌《说话》。儿歌用拟人的手法描摹了大自然中一些事物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声音的丰富。其中标红的huà、huā、gē、gū、gā、guā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儿歌所配插图呈现了小溪流、小雨点、小鸽子、小鸭子、小花猫、小青蛙等事物,与儿歌内容呼应,有助于学生理解儿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 k h,读准音,记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 k 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哥哥、弟弟、画画、荷花”4个词语,认识“哥、弟、画、花”4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
正确拼读ɡ、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
【教学难点】
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记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图说话,学习声母
1.游戏导入,“摘苹果”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声母和韵母。
2.借用情景图,指导学生说话。师引入:同学们,夏天的公园可美了,瞧,一大早,玲玲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公园玩了!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情境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4.师总结:早上,玲玲来到公园玩。河里的小蝌蚪摆着长长的尾巴,在水草间快活地游来游去。玲玲坐在湖边的一张椅子上,拿出水壶仰头喝水。一只白鸽衔着枝条,从她头顶飞过。地上盛开着一朵朵小花。公园的景色真美啊!
5.找出图中的声母朋友:3个声母宝宝就藏在这幅图里,快来找一找吧!
板块二 多种方法,识记声母
1.师范读:“鸽子”的“鸽”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g的发音。声母g发音时,舌根要抬起来。学生自由练读,感受舌根音的发音要领,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编顺口溜练读:一只白鸽g g g。
2.师范读:“蝌蚪”的“蝌”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k的发音。引导学生同桌互相检查,并纠正发音。
编顺口溜练读:两只蝌蚪k k k。
3.师范读:“喝水”的“喝”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h的发音。学生自由练读,感受h的发音部位。
编顺口溜练读:女孩喝水h h h。
4.师: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是——ɡ、k、h,请把小手掌打开,放在嘴巴前,读ɡ、k、h,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发ɡ、h的音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的音时,有比较强的气流冲出。
5.生活识记:生活中的gkh,观察图片记一记。
气球像g,蝴蝶结像k,椅子像h。
板块三 观察位置,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g”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师范写,学生书空,书写时注意竖左弯的竖写得要直。生描红练写“g”,教师巡视,纠正坐姿。
2.指导学生观察“k”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师范写,学生书空,书写时注意左斜右斜是一笔完成。生描红练写“k”,教师巡视,纠正坐姿。
3.指导学生观察“h”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师范写,学生书空,书写时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母形体区分开来。学生描红练写“h”,教师巡视,纠正坐姿。
4.反馈展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ɡ、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哥哥、弟弟、画画、荷花”4个词语,认识“哥、弟、画、荷”4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游戏导入:帮字母找家和拼读大转盘。指名认读g k h和带调的单韵母a e u组成的两拼音节。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g、k、h三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g、k、h的“三拼音节”。
板块二 借助图片,学习三拼音节
1.出示图片,引导说话:图上分别是什么瓜。
西瓜、南瓜、黄瓜。
2.出示“瓜”字的音节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ā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音节。
3.展示guā的三拼过程,并点拨拼读方法:像这样在声母和韵母之间还有一个介母的音节叫三拼音节,这里的u是介母。
4.师范读,学生跟读g-u-ā→guā。讲解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
5.生开火车轮读、同桌互读,练习三拼音节guā。自主拼读课本中的三拼音节。
6.联系生活,拼读音节,并组词。
g-u-à→guà 挂面 g-u-ō→guō 火锅
k-u-ā→kuā 夸奖 k-u-ò→kuò 宽阔
h-u-á→huá 轮滑 h-u-ǒ→huǒ 大火
板块三 学习词语,朗读儿歌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一说:谁在干什么?
预设:哥哥和弟弟在画画,爸爸和妈妈在远处看着他们。
2.拼读音节词。
(1)学生观察带有音节的词语“哥哥”“弟弟”“画画”“荷花”,师范读。
(2)学生尝试自主拼读、集体拼读。
3.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哥”,借助图片,给“哥”组词:哥哥、大哥。
(2)认读生字“画”。联系生活,给“画”组词:画家、画笔。
(3)认读生字“花”。借助图片,给“花”组词:玫瑰花、菊花、荷花。
4.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圈画出你会拼读的字和音节,遇到不认识的音节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5.师范读读儿歌,学生跟读,纠正错误读音。
6.男女生对读儿歌,注意把儿歌中标红的音节读正确。
【教学反思】
本课用插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建立字母与形的联系,记住字母形状,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