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是( )
A.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均衡
B.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最大
C.可利用草地的比重最小
D.耕地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2.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有( )
①水土流失地区加强植树造林
②在沙漠和戈壁滩扩大耕地面积
③农耕区要加强耕地保护利用
④牧区要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如图为中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高。据图文材料,完成3~5题。
3.★国家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农用土地面积 B.降低土地租金
C.加速城镇化的建设 D.确保耕地面积
4.★读图,图中耕地质量最高的地区是( )
A.东北区 B.黄淮海区
C.黄土高原区 D.长江中下游区
5.★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地处高原山地,冰川广布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D.人口稀疏,耕地需求小
“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供水的调水工程。截至2024年9月20日,“引汉济渭”工程2024年已向西安供水超过1亿立方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越了秦岭
B.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增加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7.★汉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合理做法有( )
A.发展农业可以大量施肥喷洒农药
B.修复生态湿地、退耕还林
C.城市垃圾、污水可以排放入河
D.取缔、关停沿江所有企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图为中国东部12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比重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东部沿海省(市、区)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江苏比山东的水土匹配更好
B.海南和上海的水土配合最差
C.河北和辽宁的水土配合最佳
D.北方比南方的水土配合更好
9.★影响图中省区水土匹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高低、降水多少
B.土地类型、作物熟制
C.土地类型、土壤肥力
D.土地类型、降水多少
稀土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比重不足23%,但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角色,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矿产资源属于稀土的是( )
A.铁、铜 B.钨、锰
C.镧(La)、铈(Ce) D.铝、铅锌
11.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提高产量和出口优先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2025年1月23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平台“国能共享号”收获首批水产品,标志着“绿色能源+蓝色粮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示范项目利用的资源与开发方式正确的是( )
①生物资源——海水养殖
②能源资源——风力发电
③矿产资源——石油开采
④化学资源——海水晒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福建省建设该项目的有利条件有( )
A.濒临东海,海域广阔
B.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C.地势平坦,容易建设
D.位于高纬度,利于鱼类养殖
“海洋牧场”就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的现代化平台,对海洋生物进行精细养殖的新兴近海养殖方式。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养殖方式优势是( )
①降低人工成本 ②缩短养殖周期
③提高产品售价 ④修复海洋生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开展深海远海养殖的有利条件是( )
A.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
B.南北跨纬度广,海域辽阔
C.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D.山区面积大,草场广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材料二:图1为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示意图,图2为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的基本国情是:耕地总量少,人均耕地少; 。
(2)我国南方的土地耕作类型为 ,北方的土地耕作类型为 。
(3)我国各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南方地区耕地不足;西北地区虽然面积广大,但其耕地却很少,主要原因是 。
(4)假如你是一名“土地医生”,请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土地基本国策为依据,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诊断”,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为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二: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有效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材料三: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1)、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2)。
图1 图2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特点为: ,时间分配特点为: 。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为: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是把 丰富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 ,中线工程的起点为 。
(4)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些什么贡献。(至少写出两点)(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目前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锑、钛、钒、稀土等。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矿产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1)材料一显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2分)
(2)材料二显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除此之外,我国矿产资源还具有 。
(3)我国为什么大力投资矿产资源的勘查?(2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海洋牧场”是指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海洋牧场主要分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养护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目的的养护型海洋牧场、以产出渔获物为主要目的的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以渔业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型海洋牧场。
探究一:海洋牧场的分布
(1)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多和最少的海域名称分别是: 、 。
探究二:海洋牧场的意义
海洋牧场建成后,海区渔业资源量大幅增长,尤其之前资源量已经减少到近乎绝迹的一些海洋鱼类,数量也明显回升。海洋牧场所需的人工鱼礁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是之前的10倍以上。当地渔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提高了渔民的生活水平。
(2)根据图文材料,归纳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2分)
(3)有人建议,在海洋牧场中尽可能多地投放海洋濒危物种,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2分)
探究三:海洋牧场的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是海洋牧场建设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环,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而严重破坏区域水生生态,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4)为尽可能减少区域水生生态破坏,请提出两条合理的措施。(写出两点即可)(2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质量评价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是(D)
A.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均衡
B.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最大
C.可利用草地的比重最小
D.耕地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2.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有(B)
①水土流失地区加强植树造林
②在沙漠和戈壁滩扩大耕地面积
③农耕区要加强耕地保护利用
④牧区要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如图为中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高。据图文材料,完成3~5题。
3.★国家要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是(D)
A.减少农用土地面积 B.降低土地租金
C.加速城镇化的建设 D.确保耕地面积
4.★读图,图中耕地质量最高的地区是(A)
A.东北区 B.黄淮海区
C.黄土高原区 D.长江中下游区
5.★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B)
A.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地处高原山地,冰川广布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D.人口稀疏,耕地需求小
“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供水的调水工程。截至2024年9月20日,“引汉济渭”工程2024年已向西安供水超过1亿立方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跨越了秦岭
B.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增加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7.★汉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合理做法有(B)
A.发展农业可以大量施肥喷洒农药
B.修复生态湿地、退耕还林
C.城市垃圾、污水可以排放入河
D.取缔、关停沿江所有企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图为中国东部12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比重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东部沿海省(市、区)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
A.江苏比山东的水土匹配更好
B.海南和上海的水土配合最差
C.河北和辽宁的水土配合最佳
D.北方比南方的水土配合更好
9.★影响图中省区水土匹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D)
A.热量高低、降水多少
B.土地类型、作物熟制
C.土地类型、土壤肥力
D.土地类型、降水多少
稀土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有“工业黄金”之称。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比重不足23%,但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角色,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矿产资源属于稀土的是(C)
A.铁、铜 B.钨、锰
C.镧(La)、铈(Ce) D.铝、铅锌
11.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B)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提高产量和出口优先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2025年1月23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平台“国能共享号”收获首批水产品,标志着“绿色能源+蓝色粮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示范项目利用的资源与开发方式正确的是(A)
①生物资源——海水养殖
②能源资源——风力发电
③矿产资源——石油开采
④化学资源——海水晒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福建省建设该项目的有利条件有(A)
A.濒临东海,海域广阔
B.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C.地势平坦,容易建设
D.位于高纬度,利于鱼类养殖
“海洋牧场”就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的现代化平台,对海洋生物进行精细养殖的新兴近海养殖方式。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养殖方式优势是(C)
①降低人工成本 ②缩短养殖周期
③提高产品售价 ④修复海洋生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开展深海远海养殖的有利条件是(B)
A.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
B.南北跨纬度广,海域辽阔
C.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D.山区面积大,草场广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材料二:图1为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示意图,图2为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的基本国情是:耕地总量少,人均耕地少;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耕地不足(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我国南方的土地耕作类型为水田,北方的土地耕作类型为旱地。
(3)我国各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南方地区耕地不足;西北地区虽然面积广大,但其耕地却很少,主要原因是降水少,难以利用土地占比大。
(4)假如你是一名“土地医生”,请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土地基本国策为依据,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诊断”,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为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2分)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统一规划,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二: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有效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材料三:中国的径流带分布(图1)、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2)。
图1 图2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特点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为: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中线工程的起点为丹江口水库。
(4)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做些什么贡献。(至少写出两点)(2分)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使用或少使用洗涤剂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目前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锑、钛、钒、稀土等。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矿产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1)材料一显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矿种比较齐全;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2分)
(2)材料二显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储量丰富,人均不足。除此之外,我国矿产资源还具有品位较低,富矿少;矿产资源多以共生、伴生形式存在。
(3)我国为什么大力投资矿产资源的勘查?(2分)
矿产资源是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基础,是人们过上现代生活的物质保障。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海洋牧场”是指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海洋牧场主要分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养护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目的的养护型海洋牧场、以产出渔获物为主要目的的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以渔业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型海洋牧场。
探究一:海洋牧场的分布
(1)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数量最多和最少的海域名称分别是:黄海、东海。
探究二:海洋牧场的意义
海洋牧场建成后,海区渔业资源量大幅增长,尤其之前资源量已经减少到近乎绝迹的一些海洋鱼类,数量也明显回升。海洋牧场所需的人工鱼礁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是之前的10倍以上。当地渔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提高了渔民的生活水平。
(2)根据图文材料,归纳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2分)
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恢复当地生态系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3)有人建议,在海洋牧场中尽可能多地投放海洋濒危物种,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2分)
赞成。理由:投放海洋濒危物种有利于其种群的繁衍,有利于海洋濒危物种的保护(或不赞成。理由:过度投放濒危物种可能会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的种族群落)。
探究三:海洋牧场的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是海洋牧场建设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环,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而严重破坏区域水生生态,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4)为尽可能减少区域水生生态破坏,请提出两条合理的措施。(写出两点即可)(2分)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人工养殖鱼类注重品种多样性;游客观光时注意垃圾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