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32分)
1.“以水为礼,以鼓迎宾”。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伴随着19面水鼓敲响,迎宾表演《水润秋辉》正式开始,如图 2-Z-1所示。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激起的水花越多,说明鼓声的 越大。
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 in内能振动300 次,但人类不能听到这种声音。根据你学过的声的知识,人类不能听到这种昆虫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如图2-Z-2所示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
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
空气(0℃) 331 煤油 1324
空气(15 ℃)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 346 海水(25℃) 1531
图2-Z-2
4.2023年6 月22日上午,长三角城市龙舟邀请赛暨2023年合肥市端午龙舟赛在美丽的天鹅湖畔开赛,如图2-Z-3所示。龙舟上都配有鼓手击鼓,用不同的力击鼓,能改变鼓声的 ;远处的观众根据声音的 能从众多的声音中分辨出鼓声。
5.晓彤在学习完乐音和噪声知识后,想到《世本·作篇》中有对古代乐器的介绍,其中“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引起了她的兴趣。通过查找资料,她决定利用吸管制作一个排箫,如图2-Z-4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吸管的长短不同,排箫的音调也有一定的变化,请你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物理问题: 。
6.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 ,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被听到。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声音。
7.如图2-Z-5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敲击水位最 (选填“低”或“高”)的瓶子发声的音调最低,为do(1)音。小明觉得该瓶发出的 do(1)音还不够准,他用手机软件测得敲击该瓶时振动频率为200 Hz,查阅资料得知国际标准音高 do(1)是261.6 Hz,他应该 (选填“增加水”或“减少水”)直至音准。
8.2022年10月1日,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次夺得世界杯亚军,当结束的哨声响起时,现场的中国球迷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 (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哨声响起结束比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9.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发出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 (选填“①”“②”或“③”)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0.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若终点计时员听到起点的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某运动员的成绩为12.3s,则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约为 。(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停止发声,原因是手 ( )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其发声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D.使鼓面停止振动
1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
A.超声波清洗器 B. B超
C.超声波焊接器 D.用超声波碎结石
13.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振动产生
B.怕得鱼惊不应人——液体可以传声
C.响鼓还需重锤敲———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不同人的音调不同
14.在课堂上,老师常利用扩音器讲课,如图2-Z-6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5.在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上装有如图2-Z-7所示的隔音板,用于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16.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首次载人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等。登月后,在月球上漫步的两位航天员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
A.月球表面只能传递超声波 B.月球上声音的传播速度太小
C.月球表面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7.如图2-Z-8所示的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
18.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响度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所以鼓声传得远
19.分析如图2-Z-9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20.如图2-Z-10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梳子的齿,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的是 ( )
A.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什么关系
B.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C.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三、实验题(第21 小题 10分,第 22 小题8分,共18分)
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2-Z-11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会发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22.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所示。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
① 钢 20 0.3
② 钢 0.7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3)小明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叫做 。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四、计算题(第23小题3分,第24 小题8分,第25 小题9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3.如图2-Z-12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 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6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求该同学的身高。
24.如图2-Z-13 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4 0 m / s ,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2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已知在长为0.85 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33 s(此时气温约为 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空气 331 冰 3230
空气 340 铜 3750
煤油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到金属管另一端需要多长时间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写出两条即可)
1.振动 响度 2.次声波
3.小温度 4.响度 音色
5.排箫的音调高低与吸管的长短是否有关
6.反射 音调 7.高减少水
8. 响度大 信息 9. ② 10. 12.6 s11. D 12. B 13. B 14. B 15. C16. C 17. B 18. C 19. A 20. A
2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在桌面上撤面粉或碎纸屑
(3)空气
(4)声音越来越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 (1)④⑤(2)20 (3)控制变量法(4)CABD
23.超声波从感应器到该同学头顶的传播时间为 感应器到该同学头顶的距离: 该同学的身高:h=L-s=2.6m-0.85 m=1.75 m。
24. (1)1020 m (2)60 m (3)480 m
25. (1)由 得,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到金属管另一端需要的时间:
(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2.33 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
t'=1-△c=2.5s-2.33 s=0.17 s,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根据表格数据知,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3)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②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