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2 16: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2分,作图题2 分,共32分)
1.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北京时间2023年10月 26 日 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6-Z-1所示,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火箭腾空而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火箭在推力作用下加速上升,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如图6-Z-2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该压力是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
4.春节将至,同学们纷纷给自己的班级门上装饰了喜庆的春联,贴春联时可以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知识制作重垂线来检查春联是否挂正。
5.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在体育课上,当小轩沿竖直杆匀速向上爬时,杆对手的摩擦力方向为 。为防止摩擦力太小而下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6.在研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小海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满水的厚玻璃瓶中,并将瓶塞塞紧。小海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7.如图6-Z-3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3N的力F 和F 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中原长为5cm 的弹簧伸长了2cm,当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为8cm 时,小芳拉弹簧的力是 N。
8.用F=15 N 的水平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某物体,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当水平推力增大至16 N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9.小朋友在游乐园滑滑梯的情境可构建为如图6-Z-4所示的模型,物块代表小朋友,请作出小朋友下滑时受到的重力G和斜面弹力 F 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10.)如图6-Z-5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物体A 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 A的质量为 kg;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 ,若用此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测另一物体 B 所受的“重力”,测得的结果和物体A 在地球上的重力一样,则物体 B 的质量是 kg。(g 取10N/kg)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如图6-Z-6所示为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的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时,就不能是受力物体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13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不一定产生弹力的作用
C.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14.如图6-Z-7所示,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大木料,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
A.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B.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
C.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
15.“足球进校园”一直是热议话题,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运动员的踢力作用
B.守门员使足球停下来,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D.球员用力把足球踢入球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16.如图6-Z-8所示,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所受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 B.支持力是由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支持力是由物体A 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
17.随着2022年11月 30 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与“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太空胜利会师。如图6-Z-9所示为六位航天员在内部为“失重”环境的“天和”核心舱里的情景,若航天员在舱内进行体能锻炼,下列活动可进行的是 (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18.一物体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0 N,若该物体的速度增大到0.2m/s,仍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 )
A.大于10 N B.等于10 N
C.小于10 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9.如图6-Z-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 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则 ( )
A.从A 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从A 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从O运动到 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从O运动到 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20.如图6-Z-11 所示,物体A 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
D.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
三、实验题(第21 小题 6分,第 22 小题 8分,第 23 小题 8分,共22 分)
21.某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6-Z-12 甲所示。
弹簧受到 的拉力F/N 0.5 1 1.5 2 2.5
弹簧的伸长量△l/ cm 1 2 3 4 5
(1)探究过程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像。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3)由图像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成 。
22.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 物体的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 比。
(3)在图6-Z-13中,以重力为纵坐标,质量为横坐标,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图线。
(4)该小组的同学在继续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时,进行了“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的探究实验,他们以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N
橡皮泥 正方体 4.8
球体 4.2
锥体 3.6
分析实验数据,该小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作出评价:
23.实验小组利用如图6-Z-14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面是小组成员的4个猜想以及操作方案:
(1)在木块上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可以改变木块和桌面之间的 ,进而观察滑动摩擦力的变化。
(2)木块的速度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吗 小军想用测力计加速拉动木块,测得不同速度时测力计的示数,比较摩擦力大小。有同学认为不可行,理由是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接触面积的大小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吗 小方想通过竖着切割木块来改变接触面积,如图乙所示。你认为不可行的理由是 。
(4)小红联想到“雨天路滑”,猜想:除了接触面材料,接触面上有水没水也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她在桌面上注水后再做方案(1),发现多次测出的滑动摩擦力比没有注水时小,小组通过一起讨论和查阅资料知道:在木块和桌面之间形成的一层水膜充当了 。
四、计算题(第24 小题8分,第25小题8分,共16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4.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汪老师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已知他的质量为70 kg,自行车的重力是140 N,汪老师骑车前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是总重的0.05,求:(g取10 N/kg)
(1)汪老师受到的重力。
(2)汪老师在骑车前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
25.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 图6 - Z - 1 55甲中,木块A 对桌面的压力为50 N,木块 A 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10 N。
(1)求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若在木块A上放置重为30 N的物块 B(如图乙所示),使木块A 和物块B 一起在桌面上滑动,则此时木块A 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应为多大
1.绳子 水桶
2.相互的 运动状态
3.木块 4.竖直向下
5.竖直向上
增大手对杆的压力(或戴手套等)
6.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与挤压玻璃瓶壁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7. 3 4.5 8. 15 15 9. 图略10. 0.2 1.2 11. D 12. C 13. B14. C 15. B 16. B 17. D 18. B19. C 20. D
21. (1)图略 (2)1.75 (3)正比
22. (1)天平、弹簧测力计 (2)正 (3)图略(4)实验中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同,所以实验结论不正确
23. (1)压力大小 (2)大于
(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4)润滑剂
24. (1)700 N (2)42 N
25. (1)0.2 (2)16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