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欧姆定律 全章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欧姆定律 全章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2 17:47:35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5章 欧姆定律
常考重难点突破与提升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图甲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3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20 Ω 2 A)、阻值分别为5 Ω、10 Ω、20 Ω三个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根据图甲将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 不变;
③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如图所示)
电阻
保护电路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间的电阻R由5 Ω换成10 Ω 时,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0(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U;
②当AB间换接20 Ω电阻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达到U,为了完成实验,U的取值不能小于 V;

1.5
③下表为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表格发现:第3组实验数据不符合“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实验规律,这是由 (选填“测量错误”或“测量误差”)造成的。
测量误差
实验序号 1 2 3
R/Ω 5 10 20
I/A 0.40 0.20 0.11
重难点2:电阻的测量
2.实验室里有一个标识不清的定值电阻,小亮设计实验进行测量(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 (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经检查电流表及各接线处均完好,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4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为 A,则定值电阻为 Ω。小亮把该数据作为本实验的最终结果,请你作出评价或建议: 0

断开
B
定值电阻开路
0.30
8
只测量一次数据就得出了未知电阻的阻值,
误差较大
(4)他们对实验进行了拓展,利用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阻值已知为R0的定值电阻、电压表、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如图丙的电路,为了测出Rx的阻值,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压表示数U1;
② ,读出电压表示数U2;
③待测电阻的阻值:Rx= (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闭合开关S1、S2
重难点3:动态电路分析
3.如图为某烟雾报警器的电路简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烟雾感应器的阻值R随烟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烟雾浓度减少时(  )
A.灯泡变亮      
B.电路中电流变大
C.电路总电阻减小
D.电压表示数变大
D
4.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A2、A1示数之差与电压表示数的乘积变小
C
5.(陕西中考)小明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设计了一款台秤,
其显示端由电压表表盘改装而成,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S,关于该台秤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保持R2阻值不变,被测物体质量变小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B.保持R2阻值不变,被测物体质量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C.若需要使台秤的分度值变小,可以将R2滑片向左滑动
D.若台秤测量值偏小,可以将R2滑片向右滑动进行校准
D
6.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电压表V1的示数 ,电流表A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量,灯泡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变大
变大
等于
变亮
重难点4:欧姆定律的相关计算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2 V不变,R=4 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阻值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1 A。如果用一个 2 Ω 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
A.2 A  B.1.5 A  C.1.2 A  D.0.5 A
B
【思路点拨】将虚线框内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与R并联,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总电阻,即可求出电流大小。
8.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5 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连接方式为并联
B.R2两端的电压为2 V
C.电源电压为8 V
D.电阻R2的阻值为10 Ω
D
9.如图所示是电阻R1、R2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 A
B.电阻R1的阻值大于电阻R2的阻值
C.电阻R1、R2串联,当通过R1的电流为0.2 A时,
电阻R1、R2两端的总电压为2 V
D.电阻R1、R2并联,当R1两端的电压为4 V时,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4 A
B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已知R1=3R2,当S1闭合、
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 3 V,电流表示数为0.4 A,电阻R1为 Ω;当
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A。
30
0.3
【思路点拨】明确不同开关状态下电路的连接方式(都是并联),利用并联电阻公式和欧姆定律,结合R1=3R2,求出R1的阻值以及电流。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开关S0闭合。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甲、乙两表示数之比U甲 ∶U乙=3 ∶1,电压表乙测
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甲、乙两表示数之比I甲 ∶I乙= ,此时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 。
R2
2 ∶3
2 ∶1
【思路点拨】当S闭合且两表为电压表时,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对象;当S断开且两表为电流表时,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两种状态下甲、乙两表的数据,利用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原理进行求解。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 V,R1=20 Ω、R2=30 Ω。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示数为6 V。
(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求电阻R3的阻值;
(3)再闭合开关S2、S3,求电流表的示数。
解:(1)由图可知,只闭合S1,R1和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3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
U1=U-U3=9 V-6 V=3 V;
(2)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I1===0.15 A,
R3的阻值:R3===40 Ω;
(3)再闭合S2、S3,R1被短路,R2和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I2===0.3 A,
通过R3的电流:I===0.225 A,
干路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I′=I2+I3=0.3 A+0.225 A=0.525 A。
【综合提升】
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
器R最大阻值为20 Ω。闭合开关S和S2,电压表V1和V2的
示数分别为U1和U2,电流表的示数为I1=0.2 A,闭合开
关S、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为I2;闭合开关S和S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4,已知U1∶U2=1 ∶2,I1∶I2=1 ∶3,I3∶I4=3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的电阻为10 Ω B.R2的阻值为20 Ω
C.电源电压为6 V D.电压U2=3 V
A
【思路点拨】明确不同开关组合下的电路连接方式,确定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分析滑片移动时电表的变化关系,再利用欧姆定律列方程式,求出相应条件下的电压和电阻。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U1,电压表V2示数为U2,通过电阻R3的电流为I3′;断开开关,把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A1,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A2,再闭合开关,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通过电阻R3的电流为I3。已知U1∶U2=7 ∶5,I3′∶I3=1∶2,则R1∶R2∶R3= ,I1∶I2∶I3= 。
1∶3 ∶4
12 ∶4 ∶3
【思路点拨】闭合开关S,三个电阻串联,根据U1∶U2=7 ∶5及U=IR和电阻的串联得出三个电阻的关系式;把电压表全换成电流表后,三个电阻并联,由已知条件,根据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出三个电阻的关系式,联立两个关系式求出三个电阻以及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之比。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4 Ω、R2=2 Ω、R3=3 Ω,只闭合S,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 ,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 ,再闭合S1、S2,电流表A1、A2示数之比为 。
1 ∶1
4 ∶7
1 ∶3
【思路点拨】先明确各状态下的电路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再结合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并联规律分步推导,注意比例关系的灵活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 自制电子秤
【工作原理】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电子秤是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的电流或电压,通过电表显示变化情况从而达到测量的目的。
【器材准备】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R0(10 Ω)、阻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R1、电压表(0~3 V)、轻质弹簧、开关、导线及其他辅助材料。
【方案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小明设计的电子秤电路如图所示,电子挂钩秤可以把重物质量信息转化为电信息,更加方便简洁,信息转化的关键环节:重物质量变化→滑片P的位置变化→电路的电流变化→电压表示数变化。
【刻度调试】(1)调零:挂钩不悬挂重物,调节滑片P恰好位于R1的上端A处,在电压表上标记出指针所在位置,作为电子秤的零刻度;(2)标度:每次向挂钩下增加100 g的砝码在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的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质量值。
【思考】
(1)电路中R0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去掉?
答:当滑片在A端时,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此时若没有R0,则会造成电源短路,故电路中R0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因此不能去掉。
(2)为了达到便于读数,测量仪的刻度均匀且质量越大、电表示数越大的目的,应该如何改进电路图。请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说出理由。
答:如图所示,将R0与R1串联,R0相当于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AP间电压,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电路中电阻,电路中电流不变,由UV=
IRAP知,电压表示数与重物质量成正比。(共19张PPT)
专题突破八 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动态电路计算
类型1:滑动变阻器类
1.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为15 V且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从0.3 A变为 0.5 A,电压表V的示数改变5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25 Ω
B.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5 V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 Ω
D.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5 Ω
D
【思路点拨】闭合开关后,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当电表示数变化后,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情况及电表示数变化与定值电阻的关系,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相应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2.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电源电压为
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
9
6
12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3 V,R1=10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A和A1量程为0~0.6 A。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 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确保电表安全,R2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为
Ω。
3
不变
10
类型2:多开关通断类
4.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1,通过R1的电流 0.2 A;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2,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比I2增加 0.6 A;已知 R1=20 Ω,U1 ∶U2=1 ∶3、I1 ∶I2=4 ∶1,则(  )
A.电阻R1和R3的比值为3 ∶1
B.电阻R2的阻值为30 Ω
C.电源电压为4 V
D.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1示数为1 A
B
【思路点拨】画出三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阻特点结合三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中电表的示数和题干所给的数据,推导出相应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 V,只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2 A,电压表示数为U1,只闭合开关S、S1,电流表的示数为0.24 A,电压表示数为U2,且U1 ∶U2=10 ∶9,则R2= Ω,R3= Ω;只闭合S2、S3,电流表示数为 A。(可更换电流表量程)
20
30
1.6
【思路点拨】分析不同开关闭合情况,确定电路连接方式,根据欧姆定律及已知电流、电压比值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 V,电流表示数为1.5 A;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 V。
(1)求电源电压;
(2)求电阻R1的阻值;
(3)求电阻R2的阻值。
解:(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时,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已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9 V,所以电源电压U=9 V;
(2)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的阻值:
R1===6 Ω;
(3)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6 V,
则通过R1的电流:I1===1 A,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
I2=I1=1 A,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R2两端的电压:
U2=U-U1=9 V-6 V=3 V,
则电阻R2的阻值:R2== =3 Ω。
类型3:敏感电阻类
7.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如图甲。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20 Ω,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逐渐降低时,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
B.当环境温度为20 ℃时,电路中电流为0.05 A
C.如果将R、R1并联连接,当干路电流为0.5 A时,环境温度是30 ℃
D.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R1的电阻为40 Ω
C
8.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路元件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热敏电阻就是其中之一。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图甲是用热敏电阻测量环境温度的电路,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02 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150 Ω 0.3 A”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将此电路放入温度为20 ℃的环境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00 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01 A,求电源电压;
(2)若环境温度为40 ℃时,要保证整个电路元件的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
(3)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为多少?
解:(1)由图甲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热敏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由图乙图像可知,温度为20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400 Ω,
由I= 可知,电源电压:
U=I(Rt+R)=0.01 A×(400 Ω+100 Ω)=5 V;
(2)由图乙图像可知,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200 Ω,电路最大电流为0.02 A,由I= 可知,电路最小电阻:R最小===25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
R滑最小=R最小-Rt=250 Ω-200 Ω=50 Ω,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50~150 Ω;
(3)热敏电阻阻值越小,环境温度越高,电路电流最大为0.02 A时,由I=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250 Ω,
此时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
Rt小=R总-R滑最大=250 Ω-150 Ω=100 Ω,
由图乙可知其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为50 ℃。(共29张PPT)
第5章 欧姆定律
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自主预习】
请阅读九上教材P78至P81,完成下列知识要点: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关系。
正比
反比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 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保持 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 两端的电压不变。
电阻
电压
改变
保持定值电阻
【合作探究】
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思路: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确定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如利用实验电源改变串联电池节数或串联滑动变阻器。
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几组电压和电流值。(3)重复上述步骤,获取多组数据。(4)直接分析获得的数据或采用作I-U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
总结: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思路:将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改变电阻,测量通过每个定值电阻的电流,同时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2)断开开关,在a、b之间分别接入不同阻值(如5 Ω、10 Ω、15 Ω)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 为定值。(3)记录每次接入的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值。(4)分析数据,看看电流与电阻有何关系。
总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电阻两端电压

【随堂巩固】
1.在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是无条件的
C.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D.实验结束后,直接拆除电路就可以
A
2.小军采用如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5 Ω和10 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更换阻值更小的滑动变阻器
B
知识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探究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A.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B.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
C.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D.保持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变
A
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 V且保持不变,
R为定值电阻。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表示数U/V 1.0 1.6 2.0
电流表示数I/A 0.10 0.16 0.20
(1)如图所示,甲为 表,乙为 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闭合开关S,小明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3)在此实验中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4)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电流
电压
断开
正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寻找普遍规律
知识点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下列图像中,能大致反映电压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之间关系的是 (  )
B
4.小张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时,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的目的是 ;在实验过程中,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
保护电路
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小明按图甲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电流表开路  B.R开路  C.R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为 A。
断开
B
0.3
(4)小明再分别换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实验,得到表中另外两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反比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15 0.10
6.探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时,分别保持电压不变和保持电阻不变两步进行探究,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  )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
B.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D.保持定值电阻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
D
7.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小位置
C.连接电流表、电压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每次更换电阻后,要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相同
B
8.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何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电阻A和B的I-U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阻A、B串联后接入3 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
B.滑动变阻器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
C.实验结论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
B
【思路点拨】根据图像结合欧姆定律可求电流大小;注意滑动变阻器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的作用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9.如图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B.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调节滑动变阻器过程中,应观察电流表示数
D.将R由10 Ω换成20 Ω,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示数变大
B
10.如图是小红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源两端电压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把5 Ω的电阻更换为10 Ω的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要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
变大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1.小东用如图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
(1)小东设计如图甲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乙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如图所示)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选定某一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
改变(或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每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后,要进行的操作是 0
,并记下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见下表)。
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
保持不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5 10 15 20 25
I/A 0.6 0.3 0.2 0.12
②在做第4次实验时,将电阻R的阻值从15 Ω调为20 Ω后,就直接记录电流表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A.0.2 A     B.0.18 A
C.0.15 A    D.0.13 A
③小东及时更正错误,完成实验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B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共18张PPT)
专题突破七 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动态电路分析
类型1:滑动变阻器类
1.滑片移动引起的串联电路分析:
2.滑片移动引起的并联电路分析:(注:I1为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I2为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I为干路电流)
1.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D.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A
2.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
B.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
D.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A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上往下滑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变小
类型2:开关通断类
画出开关断开或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抓住同一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然后根据开关断开或闭合时的电阻变化结合欧姆定律解题。
4.如图,电源电压恒定,先只闭合开关S1,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开关S1,同时闭合开关S2和S3,此过程中(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不变
C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R2,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掷到2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S1,将开关S2掷到1时,电压表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变小
7.(辽宁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右端向左移动至中点,灯泡L的亮度将 。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再闭合开关S2,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亮
变小
变大
类型3:敏感电阻类
1.解答敏感电阻类问题的关键
根据外界环境(如压力、温度、光照强度、气体浓度、磁场强度等)的变化判断出敏感电阻(如力敏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气敏电阻、磁敏电阻等)的阻值变化情况。
2.敏感电阻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8.【社会责任】为保障安全,现在很多室内公共场所安装有烟雾报警装置,如图是烟雾报警的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至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当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R的激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
【思路点拨】烟雾遮挡激光使光敏电阻R光照强度减弱、阻值增大,结合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电表示数变化情况。
9.如图甲是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枪的工作原理图,R0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闭合开关S后,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大
B.体温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C.体温越低,R0两端的电压越小
D.体温越低,通过R0的电流越大
C
【思路点拨】根据图乙明确热敏电阻R阻值与体温关系,再结合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各物理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0.如图是某潜水器深度测试仪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其作用是 。闭合开关后,当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时,电流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与在淡水中相比,潜水器在海水同一深度时,电流表的示数要更 (选填“大些”或“小些”)。(ρ海水>ρ淡水)
保护电路
变大
大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