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苏科版(2024)
第一章 声现象 二、声音的特性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如图所示),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超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D.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在音乐会上演奏二胡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B.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二胡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拉二胡时,手按压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色
3.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固体能传声
B.“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可传递信息
4.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瓶子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5.“赏中毕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和俗语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轴拨弦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转轴”改变琵琵发出声音的音调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听到“犬吠”,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动”—“楼台倒影”发生了光的反射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和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小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声音是由发声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就立刻消失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8.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9.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
10.选项中是四个音叉发声时,利用同一示波器在相同设置下分别测到的波形图,音叉振动频率最高的波形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 大,也可以说他在说话时,声带的振动 大.
1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举世瞩目,中国乒乓球队奥运冠军孙颖莎和羽毛球队员郑思维代表全体运动员用英文宣誓。运动员代表的宣誓声通过 传入到观众耳朵,观众能区分出男女运动员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13.如图,瓶中装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口来“演奏乐曲”,其中调节瓶中的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改变敲击瓶口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 ,乐音是通过 传到我们耳朵的。(前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4.请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实践、经验及课中所学,回答如图实例情景中的问题。
(1)如图A中,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B中,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小孔对窗口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该现象是由于光的 ;
(3)如图C中,在碗底放一枚硬币,你远离碗一段距离,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停下,另一位同学慢慢向碗中加满水,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枚硬币;该现象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4)如图D中,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时,所成的是 的像(选填“正立等大”、“正立缩小”或“正立放大”)。
15.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 ,不同的响度和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 好;
(3)“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高。
17.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声源是 ,其中试管 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音调最低的是图 ,响度最高的是图 。(均选填“A”、“B”或“C”)
18.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来分辨。(填写声音的相关牲征)。
19.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 “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图甲是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这是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其设计理念、重要系统、建造材料,如电磁兼容系统、动力系统、阻拦系统、航母特种钢等,都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完全没有依赖进口,并且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百分百实现了中国航母中国造。该航母设计携带多种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核心,舰载机可以在航母上起飞、着落,不同的舰载机起飞方式不同:直升机在航母上垂直升降;战斗机滑跃式起飞;重型飞机采用弹射式起飞。
其中,歼15(J15)作为喷气式战斗机,采用滑跃式起飞,这种起飞方式首先需要航母保持一定的速度,然后战斗机在发动机的很强推动力的作用下,短时间、短距离内达到必要的起飞速度;当它返回降落在甲板上时,需要借助拦阻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如表是歼15战斗机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推重比是指飞机飞行时发动机的总推力与飞机总重的比值,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
空机质量 最大起飞质量
17.5t 32.5t
推重比 发动机最大巡航推力
0.4~0.9 2.5×105N
(1)歼15飞机机身采用高强度、低 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每架舰载飞机起飞前相对于航母 (选填“运动”或“静止”);
(2)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是1200t,求此时航母所受的浮力是 N(g=10N/kg),若航母下底面平均入水深度3m,则航母下底面积约为 m2(假设航母水下部分为长方体,ρ水=1.0×103kg/m3);
(3)如果航母在水中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与航速的平方成正比,当航母以最高航速54km/h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9×105N,则当航母以10m/s的速度匀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N;
(4)若歼15飞机的翼载是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 m2;
(5)为庆祝“山东舰”列装服役,各种焰火缤纷绽放。有一种质量为100g的叫做“高声”的焰火,其特点是不会爆炸,能够持续向下喷射火焰,产生大小为自重6倍的恒定的推力。因其速度快产生啸叫声,所以称为“高声”。这里的“高”是指啸叫声的 (选填“音色”、“响度”、“音调”)。经实验测量,这种焰火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焰火受到的最大阻力为 N。(火药的质量不计,g=10N/kg)
三、作图题
21.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同学演示敲击3个瓶子,依次发出的音调越来越高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另外两个瓶子中的大致水位线。
四、实验探究题
22.小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 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 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钢 40 0.5
E 尼龙 40 0.5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常常采用 的方法。如果小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 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 A 、B 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 有关。
(3)小伟认为选用编号为 C 、D 的两根琴弦去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时,无法探究出正确结论,你认为理由是 。
23.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米) 温度升高(℃) 伸长量(厘米)
1 铜 1 10 0.19
2 铜 2 10 0.38
3 铜 1 30 0.57
4 铝 1 30 0.69
5 铝 2 10 0.46
(1)该实验应该准备的主要测量仪器是 和温度计。
(2)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①比较实验序号 ,可知: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程度与材料有关。
②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3)(二)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da=dc=dd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
(4)若选择琴弦 a和d,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
(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
五、计算题
24.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的行驶速度是,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21个音符“La”的频率为,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5.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长1080m,规定的行驶速度是54km/h,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
(1)汽车按规定速度行驶完这段公路要多长时间?
(2)如图,乐曲《歌唱祖国》的第一个音符“5”(sol)的频率为392Hz,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约是多少?
(3)第十个音符是“4”(fa),它对应的凹槽之间的距离比“5”(sol)对应的凹槽之间的距离要 (选填“长”或“短”)。
六、综合题
26.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七、简答题
27.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现象,你认为:
(1)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小瓶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
(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如图所示)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
(4)如图所示,有一长笛,当演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音调,吹奏出美妙的曲子,图中七个小孔中A应为 ,G应为 。(选填“1,2,3,4,5,6,7”七个音符中的某一个音符)
28.夏日里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声音,听声音能分辨出西瓜的“生”与“熟”?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C
2.D
3.D
4.A
【解答】敲击水瓶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决定音调的是水的高度.
故答案为:A.
【分析】瓶子中水的多少不同,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5.D
6.D
7.B
【解答】A.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A不符合题意;
B.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B符合题意;
C.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不符合题意;
D.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
8.D
【解答】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A错误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B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C错误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声音与信息判识选项
1、声音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
3、声音能传递信息的实例:利用声呐(超声波)测海深、利用雷达定位、利用B超探测婴儿信息
9.A
【解答】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频率更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因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
故答案为:A.
【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D
11.音色;响度;幅度
【解答】(1)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2)声音洪亮是指人感觉到的声音强,由此说明是声音的响度大;即说话时声带振动幅度大.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幅度.
【分析】(1)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2.空气;音色
13.音调;响度;空气
【解答】调节瓶内的水量可以改变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改变敲击的力度可以改变振动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转播需要介质,乐音传播的介质是空气,所以乐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的。
【分析】改变振动频率,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改变振动的振幅,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空气可以传声。
14.变小;倒立;直线传播形成的;能;折射;正立等大
15.音调;音色
【解答】 解: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如图甲、乙所示,两图的振动频率相同,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音调;
甲图的振幅大,甲的响度大;
两图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分析】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此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16.响度;音色;音调
17.瓶内振动的空气柱;A;A;B
18.响度;音调;音色
【解答】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男低音”和“女高音”中的“高、低”不是指声音的大小,而是指其所发出声音的高低,即指的是音调。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音色。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声音的高低指音调,声音的特色是音色。
19.300;能
【解答】振动的频率为
故为300Hz。人类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300Hz在听觉范围内,故可以听到这种声音。
【分析】根据振动的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人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
20.密度;静止;1.2×107;400;4×105;65;音调;5
21.
22.(1)控制变量;DE
(2)横截面积
(3)不符合控制变量法要求,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23.(1)刻度尺
(2)2、5(或3、4);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固体的线膨胀程度越大
(3)a、b
(4)琴弦长度
(5)甲、丁;乙、丁
【解答】(1)需要测量物体温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后长度的变化,应使用刻度尺和温度计;
(2)①比较实验序号2、5(或3、4),可知: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程度与材料有关。
②比较实验序号1与2,材料相同,升高温度相同,原长不同,伸长量不同,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固体的线膨胀程度越大;
(3)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保持琴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由题可知应选择琴弦a、b;
(4) 选择琴弦 a和d,由题可知是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5) 由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可知,甲、丁的波的疏密程度相同,说明振动频率相同,故声音音调相同的是甲、丁;乙、丁的波的振动幅度相同,可知响度相同的是乙、丁;
综上:(1)刻度尺;(2)第1空:2、5(或3、4),第2空:当材料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固体的线膨胀程度越大;
(3)a、b;(4)琴弦长度;(5)第1空:甲、丁,第2空:乙、丁。
【分析】(1)由实验需要测量物体温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后长度的变化,应使用刻度尺和温度计;
(2)(3)(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判断;
(5)根据振动频率大小决定音调高低,振动幅度大小决定响度大小,分析判断。
24.
25.(1)1.2min
(2)3.8cm
(3)长
26.(1)响度
(2)音色
(3)音调
【解答】(1)“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声音大,即响度大;(2)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音色好;(3)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声音高,即音调高。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音调.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27.(1)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
(2)由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
(3)堵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
(4)7;1
【解答】 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 由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5只小瓶产生不同的音调, 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 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A到G空气柱变长,音调变低.
故答案为: 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 ; 由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 ; 堵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 ;7;1.
【分析】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
28.解:西瓜的生熟使内部结构不同,在拍击时西瓜振动频率和音色就不一样,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经验的卖瓜人和买瓜人就能据此信息分辨出西瓜的好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同的理解,西瓜的生熟使内部结构不同,在拍击时西瓜振动频率和音色就不一样,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经验的卖瓜人和买瓜人就能据此信息分辨出西瓜的好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