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一、光的色彩-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章节考点培优】一、光的色彩-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2 21:3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苏科版(2024)
第二章 光现象 一、光的色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村第一书记为当地特产直播带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应将商品紧贴摄像头
D.直播画面通过超声波传给网友观看
2.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比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C.成语“白纸黑字”从物理学看,说明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而黑字不反光
D.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反射了绿光
3.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奥体中心举行,奥体中心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国内最具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群。西安滨河学校的学子们经过精心准备,参与了开幕式的表演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幕式点火的火炬是光源
B.主体育场灯光秀精彩纷呈,七彩灯光是由红、黄、蓝三色光混合而成
C.转播比赛的摄像机镜头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拍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演员们化妆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对着摄像头,学生可以看到老师,说明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B.学生从手机上看到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7.互联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如图是某村通过直播为当地特产带货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D.为了使网友看到更大的商品画面,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
8.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虚拟车道”是光源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下列连线中不正确的是(  )
A.能源及相应说法
B.物理现象及解释
C.物态变化及对应实例
D.物理知识及应用
二、填空题
1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有   .(填序号)
①太阳 ②电灯 ③萤火虫 ④白墙 ⑤流星 ⑥月亮.
12.如图是条形码(样码),考生能看见它是由于条形码   (填“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考生的眼睛。坐在监考老师正前方的考生看不见老师后面黑板上书写的字,是因为   。(填“光的直线传播”或“光的反射”)
1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   、   和   .
14.在彩色电视机屏幕上滴上一滴水,透过水滴可看到,屏幕上均匀分布着发出红、    、蓝三种色光的色块,彩色电视机画面的丰富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水滴在这里相当于    .
15.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6.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投影仪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该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
18.如图所示,体育课上小明和小华同学合作做“测量声速”的实验,小华应该   (选填“听枪声”或“看枪烟”)开始计时,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   得多。
19. 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1)质量巨大的天体,像太阳一样,其内部一直发生着核   (填“聚变”或“裂变”)反应,并   (填“吸收”或“释放”)大量的能量,当天体的能量即将耗尽时,在自身   (填“重力”或“惯性”)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
(2)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   (填“年”或“光年”),它是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高能射线的传播速度为   m/s;研究人员在计算机屏幕上将黑洞边缘环状(明亮)部分用红色显示,红光   (填“属于”或“不属于”)光的三原色。
2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实验中,位于光屏   处以外(选填“a”或“b”)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三、作图题
21.我们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眼界小,若图中A点是青蛙,请在左图画出青蛙透过水井能看到的天空范围。
四、实验探究题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0月7日,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在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贡献。红色与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伴随我们超过半个世纪,但产生蓝色光源的技术挑战仍然持续了超过30年之久。LED灯是可以非常灵活运用的光源技术,从中已经衍生出数百万种不同色彩的光源,根据需要的不同,你可以合成各式各样的色彩和亮度。在LED灯中,电能被直接转换为光子,这大大提升了发光的效能,因为在其他灯具技术中,电能首先是被转化为热,只有很小一部分转化成了光。
(1)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明使色光的三原色齐全了,人们就可以合成我们最常见的   光。
(2)LED灯电能可以直接转化成   ,而白炽灯、日光灯管都是电能先转化成   ,再有很小一部分转化成光能,因此,LED灯的能耗都比传统照明灯的能耗要   。
2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小林在学习小孔成像的知识后,他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2)彩色电视机的显示器能呈现彩色图像,运用了红、绿、   三原色光混合的原理,电视遥控器是靠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
(3)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游客站在岸边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不变”)。
(4)小明一家假期坐火车去伊犁旅游,若把从乌鲁木齐到伊犁的路程依次等分为a、b、c三段,一列火车从乌鲁木齐行驶到伊犁的过程中,在a段运行的平均速度是120km/h;在b段运行的时间比a段少Δt,b段的平均速度是180km/h;在c段运行的时间比a段多Δt,则该火车在c段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
五、综合题
24.国庆假期期间,小强一家开车去玩,汽车行驶途中,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小强心想,爸爸通过这个隧道会不会超速呢?他记录了爸爸开车匀速通过这个隧道的时间为30s。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标志牌信息,可知汽车通过隧道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   ;白天隧道内光线较暗,进入隧道时打开车灯可预防追尾事故,爸爸打开车灯时小强看见前车未开启的尾灯反射出明亮的红光,此时前车的尾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2)小强的车通过图中这个隧道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
(3)小强的车通过图中这个隧道是否超速   ?
(4)从前面的车进入隧道开始,到小强的车驶出隧道的过程,两车的速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若两车之间的车距保持82m不变,则该过程经过多少时间(不考虑车的长度)   ?
六、简答题
25.如图所示,在交叉的区域内填上正确的颜色.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2.B
3.B
4.D
【解答】解:A、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太阳光有这七种颜色组成,这种现象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故A正确;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故C正确;
D、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就会发生光的折射.
(4)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原因.
5.A
【解答】A.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两个成像原理不同,A错误,符合题意;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能传递信息,所以老师可以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关闭门窗,使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成像和照相机相同;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声能传递信息。
6.A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太阳光是复色光,可被色散为各种颜色的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基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解答】A、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故A符合题意.
BC、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故B、C不符合题意.
D、红、蓝、黄三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以及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D
【解答】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
B. 直播使用 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手机显示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为了使网友看到更大的商品画面,需要减小物距,即可将商品靠近摄像头,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B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分析判断;
C.光的三原色为红、绿和蓝。
8.C
【解答】解:A、激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故错误;
B、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错误;
C、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故正确;
D、“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不是光源,故错误。
故选C。
【分析】(1)激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传播时不需要靠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很快,达到3×108m/s;(2)当光线照到凸凹不平的地方时会发生漫反射。
9.B
【解答】解: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此项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
故选B.
【分析】①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②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③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④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C
【解答】解: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的利用要用到铀矿,铀矿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不符合题意.
B、大气对阳光中的蓝光散射较多,所以天空呈现蓝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雨后的彩虹呈现七种颜色,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树枝上出现的“雾凇”都属于凝华现象;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符合题意.
D、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为孕妇作常规检查;紫外线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可用于手术室消毒;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便于产生向上的升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每一个选择项,找准其对应的知识块,然后再认真分析每一个知识点的对错.
11.①②③⑤
【解答】解:太阳、电灯、萤火虫、流星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而白墙和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只能靠反射别的物体发光,不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分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属于光源.据此回答.
12.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3.色散;红;绿;蓝
【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故答案为:色散;红;绿;蓝
【分析】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14.绿;凸透镜
【解答】解:水滴是透明的,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屏幕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能看到屏幕上分布的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故答案为:绿、凸透镜.
【分析】水滴是透明的,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把物体放大,能看到彩色电视屏幕上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15.红外线;反射;绿
【解答】电视机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红外线以光波的性质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
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利用了光的反射;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就是利用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红外线、反射、绿
【分析】红外线可制成电视遥控器;红外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16.绿;漫;遵循
17.3.8×108;月亮;小孔成像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太阳、萤火虫能够自主发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但月亮不能自主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都用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故答案为:3×108,月亮,小孔成像.
【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量;光源是指能自主发光的物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的例子是比较多的,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
18.看枪烟;大
【解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很多,光传播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烟为信号及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故填看枪烟;大.
【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很多,光传播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9.(1)聚变;释放;重力
(2)光年;3×108;属于
【解答】(1)质量巨大的天体,像太阳一样,其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并以光和热的形式将核能辐射出来,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天体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2)光年是天体间距离的单位,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高能射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故红光属于光的三原色。
【分析】(1)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
天体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塌缩,就形成了黑洞.
(2)光年是天体间距离的单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20.色散;三棱镜;a;蓝
21.
22.(1)白
(2)光能;内;小
【解答】(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红光和绿光混合是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是品红,绿光和蓝光混合是青光。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2)因为白炽灯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因此普通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约有10%的转化为光能,其余90%因发热转化为了内能。
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原理是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
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几乎不发热,从而减小了电能损失,提高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
【分析】(1)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2)能量是守恒的,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23.实;不变;蓝;红外线;3×108;浅;90
24.(1)80km/h;不是
(2)20.5m/s
(3)没有超速
(4)34s
25.
【解答】解: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红、蓝颜料混合成的颜色是紫色;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
【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基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