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培优】二、光的直线传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章节考点培优】二、光的直线传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2024)(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2 21: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苏科版(2024)
第二章 光现象 二、光的直线传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手影
B. 水面“倒影”
C. 人的影子
D. 日食的形成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其中词句蕴含着一些物理光学的知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在酒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月缺”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本身是一个大的光源
3.下面是小文在笔记中整理的光学知识的应用,其中都正确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B.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折射规律 D.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孔成像 平面镜 星光闪烁 显微镜
水中云朵 倒车镜 光导纤维 照相机
激光准直 近视镜 光的色散 电影机
A.A B.B C.C D.D
4.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皮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故宫角楼在水中形成倒影 B.航天员透过水球成像
C.屏幕上呈现手影 D.景物在汽车观后镜中成像
6.2018年1月31日晚9时许,许多人足不出户,在自家窗前欣赏到了美丽的月全食——“红月亮”。月食现象的成因是(  )
A. 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7.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月亮倒影比月亮要小些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8.因为有光,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与光有关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服装店的平面镜倾斜放置,人照镜子时,上半身将变大
B.乙图:用手机扫付款码,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手机靠近付款码
C.丙图:某同学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
D.丁图:成像原理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A.插入水中的手
B.手影
C. 潜望镜
D. 自行车尾灯
10.以下研究方法,与“声波传递能量实验中,通过蜡烛火焰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半透明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来形象的描述光的传播及方向
C.研究音叉振动时,通过乒乓球弹开的远近反映出音叉振幅大小
D.研究声音传播时,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推测真空不能传声
二、填空题
11.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夏天,在森林里,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   形成的,也说明光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G20杭州峰会朝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   ;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   现象,成的是等大的   (实/虚)像.
13.我国《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古人通过日出和日落时细杆的影子来辨别方位,依据是   。如图所示,某天将直杆MN竖直放在学校操场的水平地面上,ND和为杆在阳光下的两个影子,则   点在杆子的北侧方位(选填“A”或“C”)。
14.“五一”小长假,同学们去海棠山郊游,在爬山过程中他们的重力势能在不断   ;爬累了就在树下的影子里休息,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
15.2019年12月26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观看到非常壮观的“日偏食”现象,我们可用下图来分析,当时我国应该位于图中的   区域(选填“A”、“B”、“C”或“D”)。
16.如图,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
(1)起初我们不能看到碗中的硬币,是因为光沿   传播时被碗挡住了;
(2)往茶碗中倒水时看到碗中的硬币,人眼看到碗中硬币的光路图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C.
17.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智慧的民族,人们很早就会使用日晷判断时间(图甲),是利用了光的   ;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墙内说话(图乙),声音经过多次   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现代技术中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图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的知识;入校前检测体温用的额温枪(图丁),是利用监测窗口接收人体辐射出的   来测量体温的。
18.在体育50m跑步的测试中,起点发令的体育老师吹哨的同时将旗子向下挥,终点计时的体育老师以   (选填“哨声”或“旗子”)为准开始计时;若按另一种方式计时,会导致运动员成绩   (选填“偏好”或“偏差”),这说明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如图,通过三张纸上的小孔去看到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的过程中他还在中间纸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
20.如图所示是同一照片的正、倒两种放法,请你根据岸边小山坡的景物和鸟的倒影判断   (选填“a”或“b”)张照片是正放着的。其中影子是光的   ,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以上两空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小鸟看到水中的鱼,是   像。(选填“实”或“虚”)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画出图中物体AB在白纸板上影子A'B'的位置。
22. (1)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能看到的档板右侧范围大小,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如图乙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准备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请你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丙,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经凸透镜、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23.小明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   (填一种光学元件),可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实验中,位于光屏   (选填“a”或“b”)处以外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2)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沿 AO 从空气射向玻璃,OB 和OC 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和折射光,OB 与 OC 互相垂直。若入射角为 60°,则折射角为   °。如果一束紫光也沿
AO斜射向玻璃,则紫光的折射光与 OC 比较会更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如图丙为夏天树荫下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   (选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路旁的花是红色的,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段,它描述的是   现象(选填“日食”或“月食”)。
24.小明用易拉罐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如甲图所示,他将易拉罐盖子去除,在底部中心钻个小孔,AB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纸筒,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将A端蒙住,然后将纸筒插入易拉罐观察。为便于观察研究,应将   (A/B)端插入易拉罐,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眼应对着   (薄膜/小孔)进行观察,可观察所成的像。将纸筒向易拉罐内推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像将   (变大/不变/变小);
(2)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   ;
(3)利用它观察烛焰的成像时,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可在照相机上看到倒立   (选填“三角形”、“圆形”或“烛焰”)的像。若他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则在半透明膜上可以观察到烛焰的像有   (选填“一”或“两”)个;
(4)小明同学如果采用LED灯研究像的性质,下列形状的LED光源最合适的是   ;
A.C形 B.T形 C.X形 D.P形
(5)小孔所成的像是上下   (正立/倒立),左右   (正立/倒立)的   (实/ 虚)像;
(6)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扬州三湾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圆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   ;
(7)小明同学又制作了挖空的硬纸板,如乙图所示,大小正方形孔的边长分别约2mm和5cm,他将纸板抓在手中对着太阳,调节纸板观察地面上的光斑,下面四幅图中光斑的大小形状符合实际的是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有时光斑呈椭圆形,则原因可能是:   。
五、计算题
25.某天文爱好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他们做了如下实验:用一个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一激光信号,经过2.6s后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计算:
(1)地球和月球相距多少km?
(2)若有一架航天飞机以1000km/h的速度从地球匀速飞向月球,需要多长时间?
2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求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2)如果用超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可行吗?说出你的理由。
六、综合题
27.国庆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
(1)如果你离广场很远,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 为什么
(2)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差的时间为5 s,那么,你离广场大约有多远 (取声速为340 m/s)
七、简答题
28.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小爽正在家里窗台下做作业,但他打开窗户向外望去…请你设想一下
(1)他可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还有一个什么疑问?(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问题不用回答)
(2)小爽记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C=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于是,他想探测打雷处距离他有多远?他动了动脑筋,用自己的电子手表测出了看到闪电后经过t=2s钟便听到雷声的时间,而后算了算,结果就出来了.请你粗略地将他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写出来.
29.“坐井观天,所见甚微”,请用图描出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解答】解:
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地球的太阳光被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月球挡住了而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②小孔成像,影子、日、月食等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B
3.D
【解答】解:
A、水中云朵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星光闪烁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显微镜、照相机、电影机都是利用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有关的都是光的反射.
4.D
【解答】A. “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潭清凝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 C不符合题意;
D.“皮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要分清光的反射:倒影;折射现象:水中物体变浅;光的直线传播:皮影。
5.C
6.B
【解答】月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所以月食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亮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对着地球,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就形成了月食.
7.B
【解答】A.明月在酒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酒中月亮倒影和月亮大小相同,故A错误;
B.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挡住光的传播,在其后形成的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不是光源,故C错误;
D.月亮上反射太阳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月亮,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D.月亮不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
8.D
9.A
10.C
11.音色;沿直线传播;能
【解答】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电视“综艺节目”里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
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太阳光经过遥远的接近真空的宇宙到达地球,这说明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1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虚
【解答】解:
激光和普通光一样在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激光比较集中,不容易发散,所以看上去是直的;
扇形光电背景在水中的倒影是水面的平面镜成像形成的,而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答案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虚.
【分析】(1)解答本题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平静的水面好像一面镜子,所以桥在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13.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
14.增大;光的直线传播
【解答】解:在爬山过程中他们的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的重力势越来越大;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形成了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了物体的影子.即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增大;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1)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B
【解答】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在A 处不会发生日食,在B处,部分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发生日偏食;在C处,人们完全看不到太阳光,发生日全食;在D处,人们可以看到太阳的边缘而不能看到中部,所以发生日环食。所以在B处可以看到日偏食。
【分析】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日偏食即为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的一次被挡住了,结合图像判断即可。
16.(1)直线
(2)A
17.直线传播;反射;信息;红外线
【解答】人们很早就会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工作的。声音可以在固体间发生反射,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现代技术中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图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知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传递温度信息,所以额温枪接收红外线测量体温。
【分析】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工作的;声音可以在固体间发生反射;现代技术中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图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知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传递温度信息,所以额温枪接收红外线测量体温。
18.旗子;偏好;大
19.同一条直线;光的直线传播;倒立的实像
【解答】(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因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学习小组同学想通过三张纸上的小孔去看烛焰,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蜡烛发出的光通过左边纸片上的小孔在中间纸上形成一个烛焰的像,即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同一条直线; 光的直线传播 ; 倒立的实像 .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
20.a;直线传播;反射;虚
21.
【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从点光源S作经过物体AB两端点的光线,这两条光线与白纸板的两交点之间的区域是光线照不到的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进行分析作图。
22.
【解析】 【解答】
(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只有没被挡板挡住的光能进入人眼;
(2)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
(3)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折向焦点;预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经过凹透镜后变成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分析】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3.(1)三棱镜;a;蓝
(2)30;靠近
(3)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黑
(4)3×108;月食
【解答】(1)太阳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故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三棱镜,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故实验中,a处为红光,位于光屏a处以外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因为入射角为60°,反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即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等于90°,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因为反射光线所以反射角与折射角之和等于90°,故折射角为30°,由光的色散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小于红光,故紫光的折射光线与OC比较更应靠近法线。(3)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该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现象,这时候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与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红花反射的红光被蓝玻璃吸收了,没有光通过蓝玻璃,故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黑色。(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当太阳、地球、月亮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而且地球在中间,那么月球会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域形成月食。
【分析】(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红光外侧是红外线,有热效应;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根据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结合反射角,计算折射角的大小;紫光的折射程度大;(3)树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月亮进入地球的阴影,形成月食现象。
24.A;薄膜;变小;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两;D;倒立;倒立;实;树叶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等;C;阳光与地面不垂直
25.(1)解:由于光速c=3×105km/s,光会传到月球所用的时间为t=2.6s/2=1.3s,地球和月球相距s=vt=ct=3×105km/s×1.3s=3.9×105km
(2)解:飞机到达月球所需要的时间t=s/v=3.9×105km/(1000km/h)=390h
【分析】已知激光的速度3×108m/s,激光的运动时间t,求出地球到月球所用时间,由s=vt可求出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已知月地的距离和跑车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时间.
26.(1)解:光由地球传到月球的时间 ;
地月间的距离为s1=vt1=3×108m/s×1.3s=3.9×108m.
(2)解: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超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分析】(1)激光测距:s=vt.
(2) 真空不能传声 .
27.(1)不能同时感觉到. (2)1700 m
28.解:(1)看到的是闪电,听到的是雷声.
他的疑问可能是: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由v=得,打雷处与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答:(1)看到的是闪电,听到的是雷声.他的疑问可能是: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打雷的地方距他680m.
【分析】(1)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雷雨交加的夜晚应当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根据这个实际情境解答他看到和听到的现象及疑问;
(2)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闪电传播速度快(传播时间忽略不计),雷声传播的时间为6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根据公式s=vt可求他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
29.如图所示:外界的光线沿直线传播射向井口时,由于受到井沿的阻挡,使得只有在AB、AC范围内的光才可能到达A点,这就是“坐井观天,所见甚微”的道理。
【解答】如图所示:
外界的光线沿直线传播射向井口时,由于受到井沿的阻挡,使得只有在AB、AC范围内的光才可能到达A点,这就是“坐井观天,所见甚微”的道理。
【分析】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外界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井沿的阻挡无法进入井底,从而使井底的观察视野受到限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