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物理学科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考点培优苏科版(2024)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一名中学生的物理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体重约50N B.身高约1.6dm
C.正常体温约38℃ D.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雾淞的形成
B.露珠的形成
C.冰花的形成
D.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变鼓
3.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的水温约为70℃
B.平静时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
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华现象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的笔尾金属体
5.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西安市夏季的最高温度约为25℃
B.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5cm
C.复兴号高铁的最高时速为350m/s
D.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1.1km/h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7.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
B.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
C.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
D.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
8.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体重大约有500N
B.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
C.体温大约为37℃
D.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3
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80km/h
D.令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10.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最高气温达到40℃。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二、填空题
11.填写下表
是否有一定的形状 是否有一定的体积 是否可以压缩 是否可以流动
雪花
空气
水蒸气
洗面奶
12.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液体的 ,图中体温计的温度为 ℃.
1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14.(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正确视线应沿 (选填“A”或“B”)方向,测量的结果为 cm;
(2)如图乙所示,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s;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百白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 (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为 ℃。
15.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 图为体温计.若用这支未经下甩的体温计测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则体温计的读数为 ℃.
16.温度计是初中阶段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此时显示的温度为 ℃,现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师墙上,其示数为26℃,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17.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是由 决定的,如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氧的凝固点是﹣218℃,那么在﹣258℃时,氢是 态,氧是 态.
18.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会冒“白气”,如图所示,“白气”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这些“白气”会 (选填“向上飘”或“向下沉”)。
19.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用久了的白炽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 后发生 。(每个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 ,则用该温度计测出某物体的温度为22℃,则物体的实际温度为 ℃;当测出的示数为 ℃时,与实际温度相同。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的是一支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请在图中标出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22.小刚与小健在家用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第 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 后体积变大;
(2)他们在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搅拌使盐溶解后插入一支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室.一小时后发现部分盐水已经结了冰,此时小刚读出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④,他的读数是 (正确/错误)的.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 ;另一杯水中加了更多的盐,凝固时温度计示数如图⑤,可以初步得出食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是 .
(3)小健观察到冰箱的冷冻室内积着厚厚的霜,这些霜的形成是 过程.小健家把食盐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健家的冰箱应该更 (容易/不容易)产生霜.
23.(1)如图所示,甲图中一节干电池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读数为 ℃.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的力不能超过 ,图中所测物体的重力为 N.
(3)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将游码归零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g,通过排水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
五、计算题
24.一支内径、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4℃,当用它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4℃.若现在它的读数为30℃,则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多少℃?这时所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多少?如果在这只温度计上还存在一个刻度刚好等于实际温度,那么这个刻度是多少?(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25.有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经检验测量不准确,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把它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4℃,用它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读数为22℃,求:
(1)此温度计1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2)这杯水的实际温度?
(3)当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多少的液体时较准确?
六、综合题
26.根据下面各图所给信息填空。
(1)图甲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
(2)图乙是做某物质熔化实验得到的图象,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丙是某物体运动25min的s-t图象,它的平均速度为 m/s;
(4)图丁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七、简答题
27.寒冷的冬天,你一定常常见到人们呼出“白气”的情景,这是因为人呼出的飘浮在空气中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时迅速凝结成大量的小液滴或小冰晶,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白气”(如图所示)。在拍摄影视剧的片场,如果冬天拍摄夏天的场景,演员们通过事先在嘴里含冰块的方法,可以避免呼出“白气”而露出破绽。请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对着冰冷的手哈气会觉得暖和?
(2)演员们通过事先在嘴里含冰块的方法,可以避免呼出“白气”,请分析其中的原理。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D
2.D
【解答】A.雾淞由水蒸气凝华形成,此过程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此过程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此过程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此过程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波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3.B
4.D
5.B
6.D
7.D
【解答】解:由题干中图可知:金属丝下端所指的示数为:70℃+2×4℃=78℃;当温度升高到78℃,水银温度计顶端封入的一段金属丝就和水银相接,接通电路,电磁铁有了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L2亮,报警.
故选D.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题干中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2℃,直接根据液柱(或所指示)的位置即可读出该点处的温度值,读数时要从绝对值小的示数向绝对值大的示数读起;②电磁继电器由两部分构成:①低压控制电路,②工作电路;其实质是一个自动控制开关.
8.B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此选项合理;
B、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10mm左右.此选项不合理;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合理;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此选项合理.
故选B.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身体特征相差较远的选项.
9.B
【解答】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250km/h以上,C不符合题意;
D.令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速度和温度,结合数据解答。
10.C
【解答】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低于水银的凝固点-39℃,AB不符合题意;
有的地区气温超过40℃,D不符合题意.
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其内部的测温物质必须为液体.
11.是;是;否;否;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是;否;是
【解答】解:对于固体(雪花),其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很难被压缩,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具有流动性;
对于液体(洗面奶),其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其也是很难被压缩,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据有流动性;
对于气体(空气、水蒸气),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
故答案见下表:
是否有一定的形状 是否有一定的体积 是否可以压缩 是否可以流动
雪花 是 是 否 否
空气 否 否 是 是
水蒸气 否 否 是 是
洗面奶 否 是 否 是
【分析】根据固体、液体、气体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特点分析即可.
12.热胀冷缩;38.5
13.36.6;热胀冷缩
14.(1)A;5.50
(2)99.8
(3)热胀冷缩;乙;不能;5
【解答】(1)图甲中,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正确视线应沿着A方向。
图中,刻度尺的1cm之间有10小格,分度值为0.1cm,根据铅笔对应的位置,测量的长度为5.50cm。
(2)图乙中,在停表的小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1后偏向2,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分度值为0.1s,指针在39.8s处,则秒表的读数为:
t=1min39.8s=99.8s;
(3)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测温液体会膨胀,体温计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
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最高为8℃;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类似于体温计;乙温度计由于前端有缩口,温度升高后,水银柱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并保持最高温度;乙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升高,验收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
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
【分析】(1)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
(2)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位置,测量时间;
(3)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温度计前端有缩口时,使温度计的液柱遇高温升高,遇到低温不下降;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1)[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偏斜,因此正确视线应沿着A方向。
[2]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1cm之间有10小格,1小格为0.1cm,因此分度值为0.1cm,读书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因此测量的结果为5.50cm。
(2)由图乙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秒表的读数为t=1min39.8s=99.8s。
(3)[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细管内的测温液体会膨胀,体积增大,液体会沿细管上移,以此来读出此时的温度。
[2]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乙温度计由于前端有缩口,温度升高后水银柱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所以,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
[3]乙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升高,所以,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
[4]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
15.甲;38.5
【解答】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42 ℃;分度值为0.1℃,其中甲图为体温计.若用这支未经下甩的体温计测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则体温计的读数为38.5℃.因为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使得温度下降时,温度计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无法回到玻璃泡内,所以,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故答案为:甲;38.5
【分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分为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理解每一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进行正确的使用和读数.
16.-4;30
【解答】由图知该温度计每小格为0.1℃,此时黑色液柱在0的下方,所以读数为负数,此时示数为-4℃。
由题意知此温度计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室温的格数为 ,教室内的实际气温为
【分析】根据温度计的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根据已知的温度和对应的温度计的位置,计算分度值,结合实际示数,计算实际温度。
17.温度;液;固
【解答】解: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由于氢的熔点是﹣259℃,当温度是﹣258℃时,即此时的温度高于熔点温度,所以此时氢处于液态;由于液态氧的凝固点是﹣218℃,所以当温度是﹣258℃时,其低于氧的凝固点,故其应是固态.
故答案为:温度;液;固.
【分析】在通常的情况下,物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其状态也是不同的,且即时在同一温度,其状态也是不确定的,如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有三种状态,即可能固态、可能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要是晶体温度高于熔点时,其一定处于液态;晶体的温度低于熔点温度时,其一定处于气态,故利用上述知识分析即可解决.
18.液化;向下沉
19.液化;汽化;升华;凝华
20.20;40
【解答】当显示温度为22℃时,根据得到:
;
解得:t=20℃;
当二者示数相同时,根据得到:
;
解得:t=40℃。
【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的变化量和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则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21.
【解答】由图体温计的一个大格代表,一个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则其最小分度值为,据此标出体温为的具体位置在37以上第5个小格,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由图体温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一个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则其分度值为0.1C,据此标出体温为37.5C的具体位置。
22.(1)③;凝固
(2)错误;﹣2℃;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
(3)凝华;不容易
【解答】解:(1)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凝固成冰,整块豆腐的体积变大;(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2℃;⑤中温度计的示数要比④中示数低,由此可得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3)冰箱的冷冻室内的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叫凝华;
食物放进冰箱时用保鲜膜包起来,冰箱内的水分减少,冰箱内不容易产生霜.
故答案为:(1)③;凝固;(2)错误;﹣2℃;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3)凝华;不容易.
【分析】(1)水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2)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分析比较④⑤温度计的示数得出结论.(3)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23.(1)5.40(5.38~5.42都可以);86
(2)量程;3.6
(3)右;62;3.1×103
【解答】(1)①根据甲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电池的长度:6.40cm-1.00cm=5.40cm;
②根据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刻度向上增大,则在0℃以上,那么示数为86℃。
(2)①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②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3.6N。
(3)①图中天平将游码归零时指针所指的位置偏向分度盘左侧,则左盘重,右盘轻,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②石块的质量为50g+10g+2g=62g,小石块的密度为:。
【分析】(1)①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
②根据乙图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
(2)①根据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解答。
②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3)①天平的平衡螺母应向较轻的一侧调节;
②托盘中砝码的质量计数与标尺上游码读数之和为小石块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小石块的密度ρ。
24.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 ℃;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0℃时,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30﹣4)+0℃≈28.9℃.
设外界的实际温度为t,则: ℃×(t﹣4)+0℃=t,
解得t=40℃.
答: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 ℃;这时所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28.9℃;如果在这只温度计上还存在一个刻度刚好等于实际温度,那么这个刻度是40℃
【分析】(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凝固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而题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温度计悬挂在教室显示温度是30℃,距离4℃有26个小格,求出26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3)根据物体的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是相等的,设这个温度是t,列一个方程,求出这个温度.
25.(1) (2)20℃ (3)40℃
26.(1)﹣4
(2)晶体
(3)2.4
(4)2.70
【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读数为﹣4℃。
(2)由图可知,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中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
(3)由图可知,在25min内通过的路程是3600m,所以平均速度为
(4)由图可知,刻度值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的长度为3.70cm-1.00cm=2.70cm
【分析】(1)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2)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3)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4)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
27.(1)冬季时双手的温度较低,而哈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哈出的热的水蒸气在双手上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因此双手感觉暖和。
(2)演员们通过事先在嘴里含冰块的方法,可以使水蒸气在嘴里液化,减少呼出的水蒸气,避免呼出“白气”。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以及吸热还是放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