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教科版
年级 六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3单元《工具与技术》
单元主题 工具进化论——解锁技术改变世界的密码
课时安排 8课时
一、单元主题
工具进化论——解锁技术改变世界的密码
二、单元大情景
“人类技术文明博览会”策展行动
学生化身“技术策展人”,为筹办校园“人类技术文明博览会”完成三项任务:
1.任务一:解密古代智慧(探究简单机械原理:斜面、杠杆、轮轴)
2.任务二:体验技术革新(分析复合工具剪刀、印刷术的设计与应用)
任务三:预见未来科技(探索信息传播技术的演变与社会影响)
最终目标:分组设计“工具与技术”主题展区,举办校园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
13.2 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3.3 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举例说明工具提升效率的原理(如杠杆省力);
②设计并制作简单工具模型;
③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印刷术推动文化传播)。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含《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斜面》、《不简单的杠杆》、《改变运输的车轮》、《灵活巧妙的剪刀》、《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和《信息的交流传播》这7课内容。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通过生活实例(如核桃夹、螺丝刀)引导学生理解工具与技术的关系,探究工具如何提升效率。并尝试对比对比徒手操作与使用工具的效果(如夹核桃),分析工具的结构与功能匹配性(如杠杆原理在核桃夹中的应用)。
《斜面》旨在探究斜面省力原理,验证坡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坡度越小越省力)。并尝试搭建不同坡度斜面运送重物,测量拉力数据;联系生活应用(如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
《不简单的杠杆》核心内容为学习杠杆三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发现省力条件(动力臂 > 阻力臂)。用杠杆尺实验验证省力规律;分析生活中杠杆应用(如撬棍、指甲剪)。
《改变运输的车轮》旨在探究轮子的作用(减少摩擦、提高效率),对比有轮/无轮运输的用力差异。并制作小车模型测试滚动摩擦;理解轮轴原理(如方向盘是轮轴的应用)。
《灵活巧妙的剪刀》剪刀为例分析复合工具(杠杆+斜面),理解设计如何满足需求(如裁布剪刀 vs 剪纸剪刀)。并拆解剪刀结构,探究刀刃(斜面)和手柄(杠杆)的协同作用。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以印刷术为例说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如文化传播效率提升),体验活字印刷操作。并尝试雕刻简易活字(土豆/橡皮),对比雕版与活字印刷的效率差异。
《信息的交流传播》旨在探讨信息工具演变(从烽火到互联网),分析技术如何促进社会连接。并模拟“传声筒”实验,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与局限。
本单元以“工具优化人力”为核心,通过“认知—验证—应用—反思”的逻辑链,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并渗透“科技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1.递进式知识链:
(1)基础认知(第1课):建立工具与技术的概念。
(2)机械原理探究(第2-5课):分项学习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及复合工具(剪刀)。
(3)技术与社会关联(第6-7课):以印刷术和信息传播为例,揭示技术对文明的推动作用。
2.能力培养主线:
(1)工具使用 → 原理验证 → 设计应用 → 社会影响分析。
(2)例如:从使用核桃夹(第1课)到设计活字(第6课),体现“实践→创新→反思”的工程思维进阶。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理解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的工作原理;
2. 解释技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如印刷术促进知识普及)。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实验归纳工具提升效率的规律; 2. 用结构功能观分析工具设计(如剪刀的杠杆与刀刃配合)。
探究实践 1. 设计并完成斜面省力实验、杠杆平衡测试;
2. 制作活字印刷模型,体验技术优化流程。
态度责任 1. 认识技术双刃剑效应(如信息便利性与隐私风险);
2. 形成“技术服务于人”的价值观。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初具,热衷动手实验,但对“技术与社会关系”缺乏系统认知。
2.认知基础:已学习“力”的作用(五年级),但未深入机械原理;熟悉智能手机,但对技术演变历程了解有限。
3.学习难点:杠杆支点动态分析(如不同类杠杆支点位置变化);活字印刷排版逻辑。
七、活动设置
第1课 工具效能挑战赛 对比工具与徒手效率,归纳工具核心价值 实验:夹核桃计时赛(数学:数据统计);撰写工具测评报告(语文)
第2课 斜坡工程师 验证斜面坡度与省力的关系 搭建不同坡度斜面拉重物,绘制“坡度-拉力”折线图(数学)
第3课 杠杆平衡实验室 探究杠杆省力条件 杠杆尺实验,记录动力臂/阻力臂长度比(科学+数学)
第4课 车轮运输革命 理解滚动摩擦省力原理 对比有轮/无轮小车拉重物用力大小(工程实践)
第5课 剪刀设计工坊 分析复合工具的结构功能 拆解剪刀,标注杠杆支点与斜面刀刃(美术制图)
第6课 活字印刷体验馆 理解印刷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雕刻橡皮活字,印刷古诗(历史:对比雕版与活字效率)
第7课 信息时空隧道 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连接的影响 制作“从烽火到5G”时间轴(信息技术+社会)
八、教学方法
1.PBL项目驱动法:以“技术博览会策展”为总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如“设计杠杆展区”“策划信息演变长廊”)。
2.实验探究法:关键实验引导设计变量:
(1)斜面实验:控制变量(同一重物、同一斜面材质),改变坡度(15°、30°、45°)。
(2)杠杆实验:固定支点,调整动力臂/阻力臂长度比(1:1、2:1、3:1)。
3.角色扮演法:模拟“古代工程师”(设计金字塔运输方案)、“现代产品经理”(优化剪刀设计)。
九、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4人小组分工(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轮换角色。
2.迭代设计:针对工具优化(如车轮防滑设计),遵循“设计→测试→改进”循环。
3.迁移应用:将杠杆原理迁移至生活场景(如用撬棍抬重物时如何更省力)。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评价类型 内容 权重
过程性评价 实验记录单(30%)+ 策展方案设计(20%) 50%
终结性评价 博览会布展成果(30%)+ 社会影响分析报告(20%) 50%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工具效能挑战赛(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实验操作 完成夹核桃/拧螺丝对比实验 规范操作工具并记录时间差 创新设计变量(如不同工具类型对比)
数据分析 记录徒手与工具操作耗时 计算效率提升百分比 绘制“工具类型-效率”柱状图并分析规律
科学解释 说出“工具省力”结论 用“杠杆原理”解释核桃夹省力原因 对比不同工具原理差异(如螺丝刀vs钳子)
合作参与 听从小组分工 主动分享操作技巧 协调组员解决工具故障
活动2:斜坡工程师(第2课《斜面》)
实验设计 搭建单一坡度斜面 设计3种坡度(15°/30°/45°)对比实验 创新坡度测量法(如量角器+手机测斜仪)
数据记录 记录1组拉力数据 记录3组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建立“坡度-拉力”数学模型(如反比例关系)
结论归纳 复述“坡度小更省力” 解释斜面省力的科学原理(重力分解) 分析盘山公路S形设计的工程意义
迁移应用 列举1种斜面生活应用 设计“轮椅斜坡”方案草图 制作可调节坡度模型并测试承重
活动3:杠杆平衡实验室(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
实验操作 组装基础杠杆尺 独立完成3组省力杠杆 设计组合杠杆(如剪刀式双杠杆)
数据记录 记录1组力臂比值 对比3组数据总结省力规律 推导公式“省力比=动力臂/阻力臂”
科学推理 识别跷跷板支点 解释指甲剪的双杠杆结构 分析塔吊臂长调节的工程原理
创新应用 列举1种杠杆工具 改进现有工具(如加长扳手柄) 设计“省力拾物夹”并测试效果
活动4:车轮运输革命(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
模型制作 组装基础小车 制作带轮/无轮对比模型 优化车轮结构(如添加轴承减少摩擦)
对比实验 测试1种路面拉力 对比3种路面(光滑/粗糙/斜坡)数据 分析车轮直径与省力关系
原理理解 说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用能量转化解释省力(动能→势能) 关联历史案例(如古埃及巨石运输圆木)
工程思维 描述车轮用途 设计“行李箱万向轮”改进方案 制作越野车模型测试复杂地形
活动5:剪刀设计工坊(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
结构分析 标注剪刀2个部件 完整标注杠杆支点+斜面刀刃 用色区分功能区域
功能解释 说明剪刀裁剪功能 对比裁布剪/剪纸剪结构差异 分析医用手术剪的精密设计原理
创新改进 提出1项改进建议 设计多功能剪刀(如带量尺) 制作“安全防夹手儿童剪”原型
模型制作 复现基础剪刀结构 模型实现开合裁剪功能 添加可更换刀片模块
活动6:活字印刷体验馆(第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操作规范 完成单字印刷 规范完成排版-上墨-拓印全流程 创新排版法(如诗句对联排版)
历史关联 说出活字印刷发明者(毕昇) 对比雕版/活字效率差异(时间/成本) 分析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效率分析 记录1次印刷耗时 统计10次印刷平均用时 设计“快速换字模块”提升效率30%
社会影响 列举1种印刷品(书籍) 制作《知识传播史》时间轴(竹简→电子书) 撰写“技术革新与文化民主化”短评
活动7:信息时空隧道(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
信息整理 列举3种信息工具 制作“工具演变图谱”并标注年代 添加技术突破节点(如贝尔发明电话)
演变分析 描述传声筒实验现象 用声波原理解释信息传递限制 对比5G与4G技术的关键差异
影响评价 说出1项技术便利性 辩证分析社交媒体利弊 设计“负责任使用技术”校园公约
创新展望 想象1种未来信息工具 设计“全息投影通讯器”概念图 制作VR模拟场景演示技术愿景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工具效能挑战赛(第1课)
基础作业 列举3种日常工具并描述其功能(如锤子钉钉子) ★:列举1种工具
★★:列举3种工具+简单功能
★★★:列举3种工具+标注结构名称
提升作业 拍摄“徒手vs工具”对比视频(如拧螺丝),分析效率差异 ★:视频展示操作
★★:视频含计时数据对比
★★★:视频含原理解说(如杠杆省力)
拓展作业 设计“未来多功能工具”概念图(至少融合2种工具功能) ★:画出基础草图
★★:标注核心功能
★★★:用废旧材料制作原型并演示
活动2:斜坡工程师(第2课)
基础作业 绘制斜面示意图,标注坡度、拉力方向 ★:画出斜面无标注
★★:标注坡度与拉力方向
★★★:补充省力原理文字说明
提升作业 测试3种坡度(15°/30°/45°)下拉力数据,绘制折线图 ★:记录1组数据
★★:记录3组数据+绘制折线图
★★★:分析“坡度越小越省力”规律
拓展作业 设计“登山缆车省力轨道”模型(解决陡坡问题) ★:设计草图
★★:标注坡度变化点
★★★:用纸板制作可调节坡度模型
活动3:杠杆平衡实验室(第3课)
基础作业 画出杠杆三要素示意图(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标注1个要素
★★:标注3个要素
★★★:用跷跷板实例说明要素位置
提升作业 用筷子+橡皮泥制作简易杠杆,测试省力条件 ★:完成杠杆组装
★★:验证“动力臂>阻力臂省力”
★★★:测量省力比例(如2:1省力50%)
拓展作业 改进“费力杠杆”(如镊子),设计省力方案 ★:提出1点改进
★★:绘制改进设计图
★★★:制作原型并测试效果
活动4:车轮运输革命(第4课)
基础作业 列举3种带轮工具(如推车、行李箱) ★:列举1种
★★:列举3种
★★★:说明轮子作用(如减少摩擦)
提升作业 对比有轮/无轮小车拉重物(500g)的拉力差异 ★:记录1组数据
★★:记录3组数据+计算平均值
★★★:分析滚动摩擦优势
拓展作业 设计“月球探测车车轮”(适应沙地环境) ★:画出车轮草图
★★:说明防陷设计(如宽齿纹)
★★★:用黏土制作模型并测试
活动5:剪刀设计工坊(第5课)
基础作业 标注剪刀结构图(刀刃、支点、手柄) ★:标注1个部件
★★:标注3个部件
★★★:用箭头标注力传递路径
提升作业 对比裁布剪/剪纸剪的结构差异(刀刃长度、手柄弧度) ★:描述1处差异
★★:对比3处差异
★★★:分析差异与功能的关联
拓展作业 设计“残疾人单手操作剪刀”方案 ★:提出基础构想
★★:绘制设计图(如加装固定夹)
★★★:制作模型并录制使用视频
活动6:活字印刷体验馆(第6课)
基础作业 制作活字印刷流程卡片(排版→上墨→拓印) ★:完成3张卡片
★★:卡片含图文说明
★★★:添加历史背景(如毕昇发明)
提升作业 雕刻橡皮活字印刷古诗,统计单字印刷平均用时 ★:完成印刷
★★:记录5次印刷时间
★★★:计算效率(字/分钟)
拓展作业 撰写《从雕版到3D打印》技术变革报告 ★:简述2种技术
★★:对比技术效率差异
★★★:论证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活动7:信息时空隧道(第7课)
基础作业 制作“信息工具演变”时间轴(烽火→手机) ★:列出3个工具
★★:标注发明年代
★★★:添加关键突破(如贝尔发明电话)
提升作业 用纸杯+棉线制作传声筒,测试不同距离传声效果 ★:完成制作
★★:记录3组距离-音量数据
★★★:分析声波衰减规律
拓展作业 设计“2050年信息工具”海报(含科学原理) ★:画出未来工具草图
★★:说明功能(如全息通话)
★★★:论证技术可行性(如量子通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