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蒙古小夜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响板、蛙鸣筒这四种打击乐器,并听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四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
这首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旋律较复杂,多次出现后半拍起音,歌词较长。因此,在教学中我以为打击乐器主线,引导学生从打节奏入手,分散节奏难点。对每一种乐器用歌曲中的一种节奏型作为引导练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各种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好吗?
生:好
师:老师通过你们有力的回答已经知道现在我们的心情是一致的,兴奋而高兴。
2、认识乐器
认一认、敲一敲(播放ppt)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快来看看我们的第一位新朋友,它是?
生:三角铁。
师:(介绍)
(1)三角铁:
三角铁的形状像个三角形,用金属棒敲打发音。同学们听听,它的声音类似“当”。
师:快听“三角铁”唱起歌儿了! 4/4 Ⅹ - Ⅹ -│Ⅹ - Ⅹ -│
师:让我们一起唱响“三角铁”的歌儿吧!
师:一起拿起手中的三角铁,我们一起敲响它吧!
(2)师:看看第二位新朋友:“串铃”
串铃,也称马铃,是根据蒙古草原马脖子上的铃铛改制而成的。师:听,“串铃”也响了。
4/4 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前两小节节奏的脚底有一辆“滑板车”,它们的速度比较快!
师:这个红灯表示——休止符,遇到它时,老师用“嗯”表示。让我们一起唱响“串铃”的歌儿吧!
师:一起拿起手中的串铃,我们一起摇响它吧!
(3)师:我们第三位好朋友是:“响板”
响板外形像贝壳。演奏时,用手握住它,互击发声。
师:哇哈,响板唱起歌儿了。 4/4 ⅩⅩⅩⅩ│ⅩⅩⅩО│
师:最后一小节,我们又遇到了“休止符”,要用什么表示?(嗯)
师:让我们一起唱响“响板”的歌儿吧!
师:一起拿起手中的响板,我们一起打响它吧!
(4)师:见见我们的第四位新朋友“蛙鸣筒”
蛙鸣筒,它的身子是圆筒形,一头有柄;刮棒像一串糖葫芦。它的声音像——青蛙的叫声。
师:快听“蛙鸣筒”也叫起来了。 4/4 ⅩОⅩО│ⅩⅩОО│ⅩОⅩО│ⅩОⅩΟ│
师:让我们一起唱响“蛙鸣筒”的歌儿吧!
师:一起拿起手中的蛙鸣筒,我们一起刮响它吧!
(小结:我们的这四位新朋友,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打击乐器”。)
3、讲故事导入(播放ppt:草原美景)
师:可是,老师还能用这些乐器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听吗?
故事: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上,有蓝天、白云、蒙古包······美丽的牧羊姑娘挥动着鞭儿,轻轻打在小羊的身上······瞧,太阳快下山了,牧羊姑娘呼唤小羊快快回家。(师:用响板,“火红太阳下山啦!”)。小羊跟着妈妈跑过来,还洒下一路的铃铛声(师:用串铃,“小小羊儿跟着妈,有白有黑又有花”)。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鼓着肚子唱起了歌(师:用蛙鸣筒,“大星星亮啦,小羊小羊不要怕”)。这时候牧羊姑娘为小羊点燃了一盏灯,并告诉小羊说:我把灯火点着了啦!(师用三角铁)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那么同学们能告诉老师:故事里的牧羊姑娘把小羊带回哪儿去了呢?
生:回家!
师:是啊,这故事描绘傍晚牧羊姑娘赶着羊群归来的情景。后来这个故事成为蒙古族一首民歌,叫做《蒙古小夜曲》。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来源,本环节主要通过认一认,敲一敲活动和讲故事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2【讲授】二、新歌教学
二、新歌教学
(一)以“赏”引领,感受新歌
1、第一遍聆听:画旋律线
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边听边跟随老师画旋律线。
师:同学们,在旋律线中你有哪些发现?
生:旋律线有的粗(强),有的细(弱、轻)
生:第二行的旋律线断断续续。
生:第四行的旋律线就只有一条。
2、第二遍聆听——范唱,生画旋律线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也想唱一唱,同学们,你们想听听嘛?
生:想
师:请你们在听的过程,边听边画旋律线并思考:这首乐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师:老师带来了2张图片,请同学们选一选,哪张图片更适合这首乐曲?
生:安详
师:是啊,如此安详、优美的歌曲,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在歌曲中你有哪些发现?”
生:乐曲可以分为4个乐句。生:歌曲只有四个音符:6 1 2 3生:浅绿色的旋律是一样的。生:紫色的脚下有滑板车,所以它的时值短,速度快。生:橙色的后面带着一条小线段,时值变长,速度变慢。
(设计意图:良好的范唱是歌曲教学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是给学生再次欣赏体验的机会。在老师激情的范唱中,让学生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音乐的速度、力度等诸多要素营造的美。)
(二)学唱歌曲,加深体验
1、随琴哼唱,视唱旋律
师:同学们各个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都把不同的都找出来了。现在让我们跟着琴声一起来唱唱吧!请同学们边唱边划拍。
2、学习歌词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3、带词跟唱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这么激情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唱歌曲。
4、完整地跟唱歌曲
师:牧羊姑娘在呼唤远处的小羊回家时,她的力度是“强”。
小羊跑过来,速度是快的,心情是开心的。力度是“弹跳”
星星出来了,大自然都安静下来了,力度是“弱”。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激情跟着伴奏一起来唱唱吧!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情感是提高审美情绪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听中辩,听中练,解决难点,突出重点,从而达到生动表现音乐形象的效果。)
活动3【活动】三、唱一唱,奏一奏
三、唱一唱,奏一奏
师:歌曲中出现了我们今天刚认识的四位新朋友。它想请我们为歌曲伴奏。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
分组随乐伴奏老师巡逻指导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运用合作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创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美,让学生在创作的空间展示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4【练习】四、感受与延伸
四、感受与延伸:感受二声部合唱
师:牧羊姑娘点起灯火后,瞧,谁也来了呢?原来是牧羊姑娘的妹妹也想为羊儿出一份力,一起为小羊点上了灯火。那么妹妹又是怎么点灯的呢?请你们仔细听听有什么不一样?
师范唱“低声部”下面请同学们跟着二胡的音色学唱“低声部”。带词跟唱“低声部”。师生合作,感受二声部。
课件21张PPT。《蒙古小夜曲》(1)三 角 铁:Ⅹ - Ⅹ -│Ⅹ - Ⅹ -│4/4 当 - 当 -│当 - 当 -│(2)串 铃4/4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Ο│铃铃 铃铃 铃铃 铃│铃铃 铃铃 铃铃 铃│铃铃铃铃│铃铃铃Ο│(3)响 板4/4ⅩⅩⅩⅩ│ⅩⅩⅩО│ⅩⅩⅩⅩ│ⅩⅩⅩΟ│ 哒哒哒达│哒哒哒О│哒哒哒达│哒哒哒Ο│ (4)蛙 鸣 筒4/4ⅩОⅩО│ⅩⅩОО│ⅩОⅩО│ⅩОⅩΟ│ 呱О呱О│呱呱ОО│呱О呱О│呱О呱Ο│ 认一认:打击乐器问题:这首歌曲带个我们什么样的感受?(1)悲伤(2)安详6 1 2 3 ︱ 2 1 6 -︱..6 1 2 3 2 1 6 ︱6 1 2 3 2 1 6︱. ... 3 - 2 1 ︱ 6 6 - -︱..6 - 1 - ︱ 2 - 3 -︱ 2 - 1 - ︱6 - - -‖1=G4/4
中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2 3 ︱ 2 1 6 - ︳ 6 1 2 3 ︱ 2 1 6 -︱第①乐句第②乐句第③乐句第④乐句 6 1 2 3 ︱ 2 1 6 - ︱······蒙 古 小 夜 曲∨∨∨∨∨∨∨∨6 1 2 3 ︱ 2 1 6 -︱..6 1 2 3 2 1 6 ︱6 1 2 3 2 1 6︱. ... 3 - 2 1 ︱ 6 6 - -︱..6 - 1 - ︱ 2 - 3 -︱ 2 - 1 - ︱6 - - -‖1=G4/4
中速..火 红 太 阳 下 山 啦! 牧 羊 姑 娘 回 来 啦! 小小 羊儿 跟着 妈,有白 有黑 又有 花,你 们 可 曾 吃 饱 啦!大 星 星 亮 啦, 小 羊 小 羊 不 要 怕,我 把 灯 火 点 着 啦!6 1 2 3 ︱ 2 1 6 - ︳ 6 1 2 3 ︱ 2 1 6 -︱第①乐句第②乐句第③乐句第④乐句 6 1 2 3 ︱ 2 1 6 - ︱······蒙 古 小 夜 曲∨∨∨∨∨∨∨∨做一做6 - 1 - ︱ 2 - 3 -︱ 2 - 1 - ︱6 - - -‖1=G4/4中速..我 把 灯 火 点 着 啦!第④乐句蒙 古 小 夜 曲6 1 2 3 ︱ 2 1 6 -︱我 把 灯 火 点 着 啦, 点 着 啦!··2 - 3 - ︱3 - - -‖∨∨∨∨姐姐妹妹做一做,敲一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