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雨的四季》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雨的四季》中“雨”的整体特点的一项是( )
A. 热烈粗犷
B. 端庄沉静
C. 自然平静
D. 美丽灵动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B. 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C.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3. 对“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作者对雨的喜爱仅限于某个季节。
B. 作者通过四季的雨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C. 作者认为雨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态。
D. 作者对雨的爱恋源于它的实用价值。
4. 下列词语中,与“粗犷”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细腻
B. 豪放
C. 安静
D. 温柔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②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③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④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对比四季的雨,突出春雨的娇媚和冬雨的平静。
B. 课文依次描写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不同特点。
C. 作者用“一层绿的海绵”比喻荷叶,体现夏雨的热烈。
D. 结尾“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赞美。
二、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被誉为“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生命的欢乐》。
(2)《雨的四季》写于1989年,作者通过对四季雨的描绘,抒发了对__________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2. 字词梳理
(1)拼音填空:
静谧(______)
吝啬(______)
莅临(______)
(2)词语解释:
粗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咄咄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本探究-文章结构
(1)课文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__________;第二部分(第2-5段)分写__________;第三部分(第6-7段)__________。
(2)文中“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1.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雨?请举例说明。
2.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选段二: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3. 作者如何表现夏雨的“热烈而又粗犷”?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
4. “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一句,体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四、课外阅读
阅读刘湛秋的《三月桃花水》,回答问题。
三月桃花水(节选)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是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 作者为什么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和“春天的明镜”?
2. 文中画线句“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 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月桃花水?请简要概括。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三月桃花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写作
以“家乡的秋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写景散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秋雨的特点。
第3课《雨的四季》同步练习A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D 2. D 3. B 4. B 5. A 6. C
二、文学常识填空题
1. (1)抒情诗之王,无题抒情诗
(2)自然
2. (1)mì,lìn sè,lì lín
(2)粗犷:粗率豪放;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 (1)对雨的爱恋,四季雨的特点,总结赞美
(2)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三、课内阅读
1. 视觉(“黄青的树叶”“透明的水雾”)、听觉(“沙沙声”)、嗅觉(“芳甜的果子”)。
2.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在春雨滋润下的生机。
3. 通过“豆粒大的雨点”“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等描写,表现夏雨的迅猛。
4. 体现人们对夏雨的期待和渴望。
四、课外阅读
1. 比作竖琴突出声音美妙,比作明镜突出清澈映照万物。
2. 夸张,强调桃花数量多,画面美丽。
3. 声音、形态、倒影。
4. 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五、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