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一、生字词部分
1.1—14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全部会写。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组词。
2.掌握以下多音字,会写、会读、会组词。
3.掌握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
4.课本中出现的四字词语会背会写。
人山人海、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若隐若现、昂首东望、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风号浪吼、浩浩荡荡、漫天卷地、坑坑洼洼、锣鼓喧天、
水天相接、密密麻麻、闪闪烁烁、惊慌失措、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横七竖八、呼风唤雨、
腾云驾雾、半明半昧、摇摇欲坠、随遇而安、精疲力竭、奔流不息、
气急败坏、愤愤不平、驱寒取暖、茹毛饮血、挽弓搭箭、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神机妙算、各显神通、三头六臂、神通广大、未卜先知、
刀枪不入
5.动物的家的名称:狗窝、鼠洞、鼠窝、鸟窝、鸟巢、猪圈、马圈、马厩、马棚
鱼塘、鱼池、牛圈、牛棚、虎洞、虎穴、鸡舍、蚁穴、蜂窝、龙潭
二、古诗词积累(会背会默写)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8.《暮江吟》
2.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9.《题西林壁》
3.处处留心皆学问。 10.《雪梅》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5.《浪淘沙(其七)》 12.《精卫填海》
6、《鹿柴》 13.《嫦娥》
7.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好问则裕)
三、课文要求背诵的段落
序号 课文 相关段落
1 1《观潮》 第3、4段
2 2《走月亮》 第4段
3 6《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3、6段
4 10《爬山虎的脚》 第4段
5 11《蟋蟀的住宅》 第5、7段
四、句子:练习题
1.由词语想到的画面。
(1)人声鼎沸:
在大型演唱会或体育赛事现场,观众的欢呼声、呐喊声、歌声等此起彼伏,真是人声鼎沸啊!
(2)锣鼓喧天:
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人们常常会敲锣打鼓来庆祝,此时,锣鼓喧天,锣鼓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
(3)震耳欲聋:
在庆祝活动或节日庆典中,人们常常会燃放烟花。烟花爆炸时发出的巨响震耳欲聋,伴随着绚丽的火光,营造出一种热烈、喜庆的氛围。
(4)响彻云霄:
在国家庆典或重要节日时,礼炮齐鸣,炮声响彻云霄,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大,也展现了人们的喜悦和庆祝之情。
(5)低声细语:
在图书馆或其他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中,人们往往会自觉地降低音量,低声细语地交流学习上的问题或心得,这样既不会影响他人,又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6)窃窃私语:
在一部悬疑或犯罪题材的电影中,几个角色可能会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地密谋策划某种行动。他们小声地交流,生怕被他人听到,营造出一种紧张、神秘的氛围。
(7)鸦雀无声:
在考试期间,考场内所有的考生都在紧张地答题,没有人敢发出声音。整个考场鸦雀无声,只能听到笔触划过试卷的沙沙声。
(8)悄无声息:
在夜晚,一个盗贼悄无声息地潜入某户人家行窃,他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以免被发现。
2.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描写事物。
(1)风:要下雨了,顿时狂风大作,过了一会儿风渐小,雨来了!
(2)烟花:忽然一声巨响,烟花升上夜空,霎时染红了天空。
(3)雷雨:忽然外面闷雷滚动,一会儿工夫,豆大雨点砸下来。
(4)小狗:正欢快跑着的小狗忽然停下脚步,竖起耳朵,过了一会儿又开跑啦。
3.四字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腾云驾雾 我读到“腾云驾雾”这个词语,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齐天大圣孙悟空乘着云雾在空中自由飞行的画面。
上天入地 我读到“上天入地”这个词语,想到了孙悟空他不仅能够驾驭筋斗云在空中腾云驾雾,还能深入海底,甚至直达地府。
神机妙算 我读到“神机妙算”这个词语,想到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利用东风大作的天时和曹操的骄傲轻敌,采纳黄盖的火攻之计,利用火攻大破曹军。
各显神通 我读到“各显神通”这个词语,想到了八仙各自拥有不同的神通和法宝,过海时,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成功渡过了大海,没有借助任何船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这个词语让我想到了哪吒。哪吒脚蹬风火轮,手握金枪,脖子上戴着乾坤圈,他虽然年纪小,但是法力广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我读到“神通广大”这个词语,想到了孙悟空本领高强,神通广大,有许多炫目的技能。一个筋斗云,瞬间十万八千里,我们现代的高铁、飞机、甚至是火箭都不堪一比。
未卜先知 我读到“未卜先知”这个词语,想到了《西游记》中的观音,几乎每次唐僧遇难,观音伸出纤纤玉指,略一掐算就能知道。
刀枪不入 我读到“刀枪不入”这个词语,想到了孙悟空因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被纯阳真火烧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身体刀枪不入,因此:在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的武器对他毫无作用。
五、课外书屋(一定是课外的)
1.你最喜欢的课外书什么?为什么?
2.你最喜欢的课外书中的人物是谁?喜欢他的什么?
3.你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是什么?最喜欢的神话人物是谁?为什么?
六、重点句子
(一)仿写
句式名称 特点 例句 作用
比喻句 句子中含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拟人句 赋予一样事物人的动作、神态(加动词)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夸张句 故意将事物说得很大,或说得很小。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突出事物的特征
排比句 出现3个或3个以上相同句式或相似的句子。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反问句 有问无答叫反问。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增强语气,强调
设问句 有问有答叫设问。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增强语气,强调
反复 相同的句子或者词语重复出现。 那时候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强调
(二)句式训练
名称 方法 例句
陈述句改疑问句 +难道、不(有就去掉,没有就加上)、吗、?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难道这一天不像一个节日吗?
缩句 白勺土也前边去,双人“得”字后边省,数量、方位全删去,否定词语要保留,唉 呀 吗,着 了 过,千万别把它删掉。
扩句 名词前加形容词。
七、阅读题
答题技巧:一读短文二读题,确定位置找答案。
答案要从文中找,认真审题不失分。
1.解释词语
答题模板:本意+文意:本意指……,在文中指……
方法:
拆拼法(适用于四字词语)
近义词法(适用于两字词语)
代入法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模板:这篇文章主要讲了……
方法:(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起因+经过+结果
3.分析句子用得好不好。
名称 答题模板
比喻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xx比作成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拟人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xx拟人化,把xx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设问(反问)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
4. 某句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位置 作用
开头 总领全文
中间 过渡句,承上启下
结尾 总结全文
5. “这”“那”“某句话”“某个词”指的是什么:就近原则。
答题方法:先找到这个词语或者“这”“那”在文中的位置,向前找两句,向后找两句,比较答题,找到答案。
6. 感想、启发、理解:关键词重组法。
7.画线题,用尺子。
认真读题不空题。
多问题,分条答。
开放题型多想想,
答出自己心里话。
八、习作
写作方法用起来,顺序、五感加修辞。
若是遇到写人篇,就用外语动心神。
段落至少分三段,题目至少读三遍。
空好两格段落明,开头结尾要精彩。
开头方式:
(1)开门见山。(2)引用诗句。(3)巧用修辞(排比、比喻、拟人、反问、设问)
结尾方式:
(1)再次点题,抒发情感。(2)首尾呼应。(3)巧用修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