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一、单选题
1.已知a、b、c是不同的非零自然数,且a÷>a,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a>b B.b>c C.c>b
2.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上午卖出 ,下午卖出350千克,还剩下全部水果的 ,水果店运来这批水果一共有( )
A.2000千克 B.560千克 C.1300千克 D.420千克
3.( + )×21= ×21+ ×21,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4.小明买了一瓶2.5L的饮料,他第一次喝了,第二次喝了剩下的。两次一共喝了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B.2.5×()
C.×(1- ) D.×(1- )
5.小明和小刚看同一本书,小明第一周看了全书的,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小刚第一周也看了全书的,第二周看了剩下的 ,第二周看书情况是( )。
A.小明看得多 B.小刚看得多 C.两人看得同样多
6.信都红瓜子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曾被国家对外贸易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现有两堆一样多的信都红瓜子,第一堆卖出30%,第二堆卖出吨,则剩下的瓜子相比( )。
A.第一堆剩下的多 B.第二堆剩下的多
C.两堆剩下的一样多 D.无法确定
7.童装店有两件进价不同的服装,都卖 240 元,其中一件赚了 ,另一件赔了 。在这次买卖中,该店( )。
A.赚了 B.赔了 C.不赚也不赔 D.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
8.5个小朋友吃一个蛋糕,每个小朋友吃这个蛋糕的 。( )
9.21× +21× =21×( + ),这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
10.3个与4个的和是1。( )
11.a和b不为0,如a÷ =b× ,那么a12. 一根绳子长 4 米, 增加它的 , 再减少它的 , 还是 4 米。( )
13.若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 ,则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 )
14.30米剪去它的,又增加剩下的,结果还是30米。( )
15.一件8元的小礼物,先降价 后再提价 ,结果还是8元。( )
三、填空题
16.2÷ = × = + =0.25=- 。
17.磁悬浮列车的能耗很低。它的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汽车的70%,而汽车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飞机的,则飞机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磁悬浮列车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的 倍。
18.学校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了全部大米的 ,正好是2.4吨。学校食堂运来的这批大米一共有 吨。
19.30公顷的是 公顷;比80米多它的是 米。比 少它的是120。
20.一块长方形地,宽18米,是长的 ,这块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21.森林公园里有观赏树980棵,其中黄栌树占全部观赏树的 ,火炬树占全部观赏树的 ,其余的是枫树.枫树的棵数占全部观赏树的 ?公园中黄栌树有 、火炬树有 枫树有
22.学校四月份用水240吨,比三月份节约了 ,三月份用水 吨.
2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 ,距离中点还有1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
四、计算
24.直接写出得数。
25.脱式计算。
+- -(+) ×3+×4
26.解方程。
五、操作题
27.把一张长方形纸片的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在图中的长方形内画出来。
列式计算为:( )。
六、解决问题
28.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600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一—海南岛的面积比台湾岛面积少。海南岛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9.东东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 ,正好是9千克。原来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30.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 ,第二次剪去 米,还剩2.0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31.一堆煤重吨,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两次共用去多少吨?
32.小林和小王折纸鸽。小林折了 40 只,小王折的只数比小林少,小王折了多少只?
33.2023年10月26日11时1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儿童商店购进144个“神舟十七号”模型,第一周卖出总数的 ,第二周又卖出一些后,两周卖出的正好是原来的一半,第二周卖出多少个
34.李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以1元钱2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卖出一半后,因为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7个苹果的价格将剩下的苹果卖出。不过最后他不仅赚了24元钱,还剩下了1个苹果,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
35.甲、乙两桶油共重120千克,从甲桶油抽出 加入乙桶后,两桶油同样重。原来乙桶油重多少千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a,说明<1,
因为<1,所以b>c 。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非0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据此可知<1;分母>分子,商小于1,据此可知,b>c 。
2.【答案】A
【解析】【解答】350÷(1-)
=350÷
=2000(千克)
故答案为:A
【分析】以总重量为单位“1”,用1减去上午卖出的分率,再减去还剩下的分率即可求出下午卖出的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下午卖出的重量除以下午卖出的分率即可求出水果总重量.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可知,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第一次喝了;
第二次喝了:×(1-)
两次共喝的分率:+×(1-)。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次一共喝这瓶饮料的分率=第一次喝的分率+第二次喝的分率;其中,第二次喝的分率=(1-第一次喝的分率) ×。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小明第二周看了全书的;
小刚第二周看了全书的(1-)×=×=,
因为>,所以小明看得多。
故答案为:A。
【分析】小刚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1-小刚第一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第二周看了剩下的几分之几,再与小明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如果两堆瓜子都是1吨。
1×(1-30%)
=1×0.7
=0.7(吨)
1-==0.7(吨)
两堆剩下的一样多。
②如果两堆瓜子都是2吨。
2×(1-30%)
=2×0.7
=1.4(吨)
2-==1.7(吨)
第二堆剩下的多。
③如果两堆瓜子都是0.5吨。
0.5×(1-30%)
=0.5×0.7
=0.35(吨)
0.5-=0.5-0.3=0.2(吨)
第一堆剩下的多。
因此剩下的瓜子相比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假设出两堆瓜子的质量,分别将两堆信都红瓜子的质量看作单位“1”,第一堆卖出30%,还剩(1-30%),第一堆瓜子的质量×剩下的分率=剩下的质量;第二堆瓜子的质量-卖出的质量=剩下的质量。两堆信都红瓜子的质量不确定,即单位“1”不确定,无法比较剩下的瓜子的多少,据此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240÷(1+)
=240÷
=200(元)
240÷(10)
=240÷
=300(元)
240×2=480(元)
200+300=500(元)
480<500,所以赔钱了。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件衣服的进价=售价÷(1+赚的分率),另一件衣服的进价=售价÷(1-赔的分率),然后把这两件衣服的进价相加、售价相加,再比较大小。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5个小朋友吃一个蛋糕,平均每个小朋友吃这个蛋糕的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如果没有平均,不能确定每个小朋友吃多少,据此解答。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21× +21× =21×( + ),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a×b+a×c= a×(b+c),据此解答。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3×+4×
=+
=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据此解答。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a÷=a×=b×,>,所以a<b。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判断a和b的大小。因为积相等,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一定小。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4×(1+)
=4×
=(米)
×(1-)
=×
=(米)
<4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把原长度看作单位“1”,原长度×(1+增加的分率)=增加后的长度;把增加后的长度看作单位“1”,增加后的长度×(1-减少的分率)=减少后的长度,再用减少后的长度与原长度比较即可判断。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1+)=
(-1)÷
=÷
=。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1×(1+多的分率), 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的分率=(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0-30×
=30-15
=15(米)
15+15×
=15+7.5
=22.5(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结果还剩下的米数=第一次剩下的米数+第一次剩下的米数×增加的分率;其中,第一次剩下的米数=30米-30×剪去的分率。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8×(1-)×(1+)
=8××
=7×
=7.875(元)
7.875元<9元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第一次先把8元看作单位“1”,第二次又把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单位“1”不同,结果也不同。
16.【答案】8;0.75;0.125;0.25
【解析】【解答】解:2÷0.25=8
0.25÷=0.75
0.25-=0.125
-0.25=0.25。
故答案为:8;0.75;0.125;0.25。
【分析】除数=被除数÷商,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17.【答案】3
【解析】【解答】设磁悬浮列车的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为1
则汽车的是:1÷70%=
飞机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
飞机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磁悬浮列车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倍数:3÷1=3
故答案为:3
【分析】设磁悬浮列车的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为1,根据“它的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汽车的70%”知道汽车的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量,再根据“汽车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是飞机的”,知道飞机每个座位的平均能耗量,由此逐步进行解答。
18.【答案】2.8
【解析】【解答】解:2.4÷=2.8(吨)。
故答案为:2.8。
【分析】学校食堂运来这批大米一共的质量=吃的质量÷吃的分率。
19.【答案】25;120;180
20.【答案】486
【解析】【解答】18÷×18
=27×18
=486(平方米)
故答案为:486。
【分析】根据条件“ 宽18米,是长的 ”可知,把长看作单位“1”,要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宽÷=长,要求长方形的面积,依据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列式解答。
21.【答案】;294棵;280棵;406棵
【解析】【解答】枫树占全部观赏树的:1-=,黄栌树的棵数:980×=294棵,火炬树的棵树:980×=280颗
枫树的棵数:980=406颗
【分析】枫树的占比等于单位“1”减去其他观赏数的占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2.【答案】300
【解析】【解答】240÷(1-)
=240÷
=300(吨)
故答案为:300
【分析】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了 ,三月份用水数是单位“1”,四月份占三月份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即可.
23.【答案】960
【解析】【解答】
=120×8
=960(千米)
故答案为:960
【分析】 和 都是以全程为单位“1”,120千米占全程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即可.
24.【答案】
80 2.4
256 45
【解析】【分析】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
25.【答案】解:+-
=-
=
-(+)
=-
=0
×3+×4
=+
=6
【解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6.【答案】;;
27.【答案】解:画图如下:
【解析】【分析】先将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6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然后再用,求出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8.【答案】34000平方千米
29.【答案】解:9÷
=9×
=15(千克)
答:原来这袋面粉重15千克。
【解析】【分析】面粉的总重量=吃了的重量÷对应占比。
30.【答案】解:设这根绳子原来长x米.
x﹣ x﹣ =2.05
x﹣0.75=2.05
x=2.8
x=3.5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3.5米.
【解析】【分析】 的单位”1“是全长,根据绳子的全长去掉第一次剪去,再去掉第二次剪去的就等于剩下的,根据此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此题注意两个分数的意义不同,一个是具体的数,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数,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1.【答案】吨
32.【答案】解:40×(1-)
=40×
=25(只)
答:小王折了25只。
【解析】【分析】小王折的只数=小林折的只数×(1-少的分率)。
33.【答案】解:144×(-)
=144×
=40(个)
答:第二周卖出40个。
【解析】【分析】第二周卖出的个数=儿童商店购进“神舟十七号”模型的总个数× (-) 。
34.【答案】解:1÷3=(元),1÷2=(元),2÷7=(元)
24+=24(元)
24÷[(-)-(-)]
=24÷(-)
=24÷
=204(个)
204×2=408(个)
答:他买了408个苹果。
【解析】【分析】经济问题都是和成本、利润相关的,所以只要分别考虑前后的利润即可。
1元钱3个苹果,也就是1个苹果元, 1元钱2个苹果,也就是1个苹果元,出一半后,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卖出, 也就是每个元。前一半的每个苹果可以挣(-)元,而后一半的每个苹果亏(-)元,假设后一半也全卖完了, 即剩下的1个苹果统一按亏的价卖元,就会共赚取24元钱。如果从前、后两半中各取一个苹果, 合在一起销售, 这样可赚得[(-)-(-)]元钱。所以每一半苹果有24÷[(-)-(-)]个,那么苹果总数就再乘以2。
35.【答案】解:设甲桶原来有x千克油,则乙桶原来有(120-x)千克油,
x-x=(120-x)+x
x=120-x+x
x=120-x
x+x=120-x+x
x=120
x÷=120÷
x=90
乙桶:120-90=30(千克)
答: 原来乙桶油重30千克。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答应用题,设甲桶原来有x千克油,则乙桶原来有(120-x)千克油,用甲桶原来油的质量-倒入乙桶的质量=乙桶原来油的质量+从甲桶倒入的质量,据此列方程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