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对十 教学设计
1教材内容分析
在河北民歌《对十》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教材设计了“参看图示,即兴创编歌词,并与同学对唱”的活动,使孩子们深入体验“对十”这类民歌的演唱形式,享受其中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作的欲望。
2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为成长在农村的孩子,学生们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较少,但是对音乐课的热情高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作探索的欲望。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对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教师的范唱,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2、学生通过聆听歌曲,小声哼唱的方法学习演唱歌曲。3、能试着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感受对唱歌曲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演唱歌曲《对十》,培养儿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联想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来进行歌词创编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作探索的欲望。
4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地、欢快地声音演唱《对十》。
教学难点:能用《对十》的旋律自编歌词,一问一答进行演唱。
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采取模唱法熟悉歌曲旋律,视唱法学唱歌谱;听唱法学唱歌曲,试唱法学唱歌词,分角色唱巩固练唱。
6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
7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一、情境导入。
1、走进河北的民间艺术节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想带大家到河北去参加河北的民间艺术节,(课件出示民间艺术节图片)河北地大物博,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在艺术节上会有民歌演唱,有民间舞蹈表演,还会有猜谜大会呢,大家有没有兴趣?
(学生兴趣盎然并期待着。)
2、参加猜谜大会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猜谜大会。(课件出示谜语)猜对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小灯笼奖品。
(1)什么开花向太阳?
(2)什么动物的尾巴最美丽?
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
向日葵开花向太阳,孔雀的尾巴最美丽。
师:同学们真是猜灯谜的高手,接下来我们的难度要提升咯!
(3)什么开花在水里?什么开花在道边?
生: 预设:
生1:莲花开花在水里;
生2:水仙开花在水里;
生3:芦苇开花在水里;
生4:荷花开花在水里;
生5:马莲开花在道边;
、、、、、、、
【设计意图:】我采用情境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在玩中学。
3、欣赏猜谜歌
师:同学们猜谜的积极性可真高,在这一届艺术节上还为大家准备了一首猜谜歌呢,大家想不想听?可不能白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里出现了哪几种花?这些花分别开在什么地方?(播放歌曲《对十》)
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设计意图】:全班欣赏歌曲《对十》,初次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
活动2【讲授】新课进行
二、新课进行
1、熟悉歌词。
师:你们听出了歌曲中唱的问题是什么了吗?
师:那谁可以告诉老师答案?
师:歌曲中唱的第二个问题呢?
师:那谁又能告诉老师这一句的答案?
学生仔细聆听后回答问题:
生:什么开花在水里哟?
生:水仙花
生:什么开花在道边哟?
生:马莲花
2、介绍歌曲。
师:这首歌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什么是对唱?
学生总结:像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对唱。
(教师板书对唱的含义)
师:这首歌曲正是一首河北民歌,被称为对十,(板书课题)原谱中的歌词是从一一直写到了十,而我们书上的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和三来进行演唱。像这种对话式的演唱形式也可以被称为对歌。
3、熟悉节奏
师:接下来老师来问,同学们来答,看谁能按老师的提问方式答出问题。
学生们按节奏接龙游戏朗读歌词。(采取师问生答、男生问女生答的方式朗读。)
【 设计意图】:这三个环节是为了熟悉歌词,深入了解歌曲对唱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并且为接下来学习这首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多种问答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敢于展现自己的魅力。
4、熟悉旋律
(1)采取模唱法熟悉歌曲旋律。
跟教师弹奏的旋律用“lu”模唱旋律
(2)采取视唱法学唱歌谱。
跟教师随琴一句一句唱谱,唱到“7”时用手势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歌谱视唱。
5、学习歌词。
(1)采取听唱法学唱歌曲。
学生聆听歌曲,并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2)采试唱法学唱歌词。
学生代入歌词,试着轻声演唱。
(3)巩固练唱: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节奏及音准问题。
分角色唱:师生对唱、小组对唱、男女生对唱。
(4)演唱处理:
问:这首歌曲最大的特点在哪里?
生:对唱形式
(引导学生唱时将“对”体现得强一点。)
师:想一想,参加这样盛大的猜谜活动,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激动、愉快、高兴、兴奋、、、、、、
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对十》?
学生讨论后总结:这首歌曲要带着欢快的情绪来演唱
(5)指导学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对十》
学生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学唱歌曲,有前面学习做铺垫,使得学习这首歌更加简单,而且突破了重点。了解了对唱的魅力,领略了不同方式对唱的美,增强音乐素质,提升了音乐的修养。
活动3【活动】创作表现
三、创作表现
1、创编出巧妙的问与答
(1)创编歌词。
分小组,展开想象力,创编歌词,并确定演唱形式(齐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任选一项。)
(2)展示表演。
学生展示创编的歌词并进行演唱。
2、舞动着我们的快乐
师:同学们我们唱了河北民歌,还得有舞蹈呢,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一段,好不好?
学生们欣赏老师的表演。
师:同学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学生们尽情舞蹈,自由发挥,尽显个性。
【设计意图】:欣赏老师的表演增加亲近感,激发学生表演的欲望,且突破了难点,真正体现乐中学,学中乐。
活动4【导入】自主小结
四、自主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河北的民间艺术节,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纷纷谈收获。)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不仅了解了用歌声对话的演唱形式,还创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词,并用不同的表演把对歌曲的理解表现出来了,老师为你们喝彩,让我们下次再相约在音乐课上,再见!
学生听着《对十》欢快的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课虽终、趣未尽。
活动5【作业】课外拓展作业
河北民间舞蹈中有一种道具叫霸王鞭,表演者单手或双手执彩棍中间,用彩棍的两头对击或敲击地面、肩头、腿、脚等处,边舞边唱。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霸王鞭。边唱《对十》边自己创编动作来打霸王鞭。(课件出示霸王鞭图片及制作方法)
霸王鞭的制作方法:
1、用银光纸包住竹竿或木棒,然后用彩带成螺旋状缠绕住竹竿或木棒。
2、用双面胶粘好纸。
课件10张PPT。小学湘教版音乐第三册第三课
对十猜 谜 大 会什么开花像喇叭?什么动物鼻子长?什么动物脖子长?什么开花像太阳?我来问,你来答师:我说那个一来哟,谁给我对上一?什么开花在水里?生:你说那个一来哟,我给你对上一,水仙开花在水里。师:我说那个三来哟,谁给我对上三?什么开花在道边?生:你说那个三来哟,我给你对上三,马莲开花在道边。什么开花向太阳?什么开花像喇叭?什么动物鼻子长?什么动物脖子长?向日葵牵牛花
喇叭花大 象长颈鹿猜 谜 大 会拓展作业:做一做 霸王鞭的制作方法:
1、用银光纸包住竹竿或木棒,然后用彩带成螺旋状缠绕住竹竿或木棒。
2、用双面胶粘好纸。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