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5年八年级上册13.3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x的值是( )
A.33 B.34 C.67 D.69
2.如图,在中,,,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3.如图,点D在的延长线上,,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4.具备下列条件的,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5.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6.如图,中,平分,.,.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7.在图中,( )
A. B. C. D.
8.如图,,平分,,,则( )
A. B. C. D.
9.在中,为边上的高,,,则的度数是( )
A. B.或 C.或 D.
10.如图,将三个角分别沿、、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在中,,,则 .
12.如图,图中的等于 .
13.如图,在中,于点是的平分线,交于点 ,则的度数为 .
14.如图,,,,则 度.
15.如图,在中,平分,若,则的度数为 .
16.如图,在中,平分,平分,、交于点O,,若,,则 .
17.如图,、分别为的内、外角平分线,、分别为的内、外角平分线,若,则 .
三、解答题
18.如图,已知,求的度数.
19.如图,在中,于点,平分交于点.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2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智慧三角形”.比如:三个内角分别为,,的三角形是“智慧三角形”.如图,,在射线上找一点,过点作交于点,以为端点作射线,交线段于点.
(1) ;
(2)若.求证:为“智慧三角形”;
(3)当为“智慧三角形”时,请求出的度数.
21.如图,,平分,点A,B,C分别是射线,,上的动点(点A,B,C不与点O重合),且,连接交射线于点D.
(1)求的度数;
(2)当中有两个相等的角时,求的度数.
22.如图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符号 箭号.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箭头四角形”.
(1)探究:观察“箭头四角形”,试探究图中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应用: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如图,把一块三角尺放置在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若,则______;
如图,,的三等分线,相交于点,若,,求的度数.
23.【问题背景】(1)小明在学习多边形时,把如图1的图形看成“8”字形,并得出如下结论:,请你说明理由;
【尝试应用】(2)如图2,、分别平分、,若,,求的度数;
【拓展延伸】(3)如图3,已知,,,,其中,且为整数,请利用上述结论或方法直接写出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4.中,,点D,E分别是边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
初探:
(1)如图1,若点P在线段上,且,则________;
(2)如图2,若点P在线段上运动,则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3)如图3,若点P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运动,则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再探:
(4)如图4,若点P运动到的内部,写出此时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5)若点P运动到的外部,请在图5中画出一种情形,写出此时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D D A C C A
1.A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由此即可计算,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详解】解: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
故选:A.
2.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中,,,
∴,
故选:C.
3.C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
∴,
故选C.
4.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得到,,得到具备条件A的不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得到,得到具备条件B的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得到,得到具备条件C的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得到,得到具备条件D的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A、由及可得,,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B、由及可得,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C、由及可得,,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D、由及可得,,,是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明确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图,由题意知,,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求出,由对顶角的定义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最后由对顶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知,,
∵,
∴,
∴,
∴,
∴.
故选:D.
6.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与角平分线的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正确掌握相关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先由平分,得,根据,则,再把数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作答.
【详解】解:∵平分,
∴,
∵,
∴,
在中,,
∴,
即,
解得,
故选:D
7.A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详解】解:∵,,
∴.
故选:A.
8.C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的性质、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可得,再由平分,得到,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的度数.
【详解】解:,,
,
平分,
,
,
,
故选:C.
9.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解答即可求解,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当为锐角三角形时,
∵为边上的高,
∴,
∴,
∴;
如图,当为钝角三角形时,
∵为边上的高,
∴,
∴,
∴;
综上,的度数是或,
故选:.
10.A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通过分析翻折后形成的角与原三角形内角的关系,计算出的度数.
【详解】由题知:
,
,
,
,
故选:A.
11.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
.
故答案为:.
1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
1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及高线性质,解答的关键是沟通未知角和已知角的关系.利用内角和定理分别求出与,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即可求出.
【详解】解: ,
.
,,
.
是的平分线,
.
.
故答案为:.
14.140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是解题关键.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
,即,
故答案为:140.
15.
【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的度数,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的度数,利用垂直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得,最后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列式计算,即可作答.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直的定义,正确掌握相关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平分,
∴,
∵,
∴,
∴,
∴,
故答案为:
16./10度
【分析】本题主要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从而得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的度数,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
∴,
∵平分,
∴,
∴,
∵,
∴,
∴.
故答案为:.
17./度
【分析】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涉及到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和的知识,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分别为的内、外角平分线分别设,,再根据,分别为的内,外角平分线,得到和 ,最后根据 和 求出 即可.
【详解】解: ,分别为的内、外角平分线,
,,
设,,
,,
又 ,分别为的内,外角平分线,
,,
,,
又,
,
又,
,
,
故答案为:.
1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再由平角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19.(1)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1)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由垂线的定义得到,则,根据即可解题;
(2)仿照(1)的步骤求解即可.
【详解】(1)解:∵,
∴,
∵平分,
∴;
∵,
∴,
∴,
∴;
(2)解:∵平分,
∴,
∵,
∴,
∵,
∴.
20.(1)50
(2)为“智慧三角形”
(3)的度数为或或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角的和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理解题意并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解;
(2)求出的度数,得到,据此即可证明;
(3)由可得,再分,,,,和六种情况解答即可求解.
【详解】(1)解:∵,
∴,
∵,
∴;
故答案为:50;
(2)证明:∵,,
∴
∴
∴为“智慧三角形”
(3)解:分情况讨论:①当时,,,
∴;
②当时,,,故舍去;
③当时,,故舍去;
④当时,,
∴;
⑤当时,,;
⑥当时,,
∴;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或
21.(1)
(2)或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1)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到,由平行线的性质推出;
(2)分和两种情况,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计算.
【详解】(1)解:,平分,
,
,
;
(2)解:,,
∴,
当时,
;
当时,
,
,
;
或.
22.(1),理由见解析;
(2) ; .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根据()中结论即可求解;
设,,根据()中结论即可求解.
【详解】(1)解:,理由:
连接,
在中,
∵,
∴,
在中,
∵,
∴,
∴,
即;
(2)解:由()得,
∵,,
∴,
故答案为:;
如图,设,,
由()可知,,
∴,
∵,
∴.
23.(1)见解析 (2)30°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利用类比的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证;
(2),得,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 ,即可求解;
(3)利用(1)的结论及(2)的思路得、;结合、,推出、;代入得到含、、的两个等式①②;对①式乘后与②式相加,消去、,整理得 。
【详解】解:(1)和,
,.
,
(2)分别平分,
,
由(1)可知:
由①+②可得,
,即,
,,
.
(3)直接写出结论:.
由(1)可知:,
,
,,
,,
①,
②,
由①②得:
,
.
24.(1)130
(2)
(3)
(4),理由见解析
(5)或,图见解析,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等,熟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如图1所示,连接,证明即可得到答案;
(2)只需要证明即可得到答案;
(3)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4)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5)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解:(1)如图1所示,连接,
∵,
∴,
∵,,
∴,
故答案为:;
(2)解:∵,
∴,
∵,,,
∴
故答案为:;
(3)解:设与交于F,
∵,,
∴,
故答案为:;
(4)解:如图所示,连接,
∵,
∴,
∴;
(5)解:如图5-1所示,
∵,
∴
如图5-2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