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贝壳之歌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贝壳之歌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0 21:27:43

文档简介

(演唱)贝壳之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感受优美的四三拍子的律动,演唱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尝试用x、xx、x--这三种基本节奏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来说,其主要目的是,要以他们的音乐体验为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参与音乐和表现音乐,从而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也就是要通过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到音乐当中。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始终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初步认识大海和贝壳,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聆听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熟悉旋律,使学生在积极、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愉快演唱,然后加入二声部与打击乐,使乐曲变为多声部的表演,使同学们体会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变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演唱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
教学难点:用声势动作、乐器参与歌曲伴奏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感受优美的四三拍子
1、初听音乐、感受节拍律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海边走一走,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随着海风动一动吧。同学们随着音乐划四三拍进行律动。()
2、复听音乐、做节拍律动
师:我们再一次听音乐拍一拍四三拍的节拍(xxx︱强弱弱)同学们可以用各种身势动作进行拍击。
3、学歌前我们先进行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加入柯尔文手势
黑板出示:
(1)xxx︱xxx︱xxx︱xxx‖ (2)4--︱3--︱2--︱3--︱
(啦)啦啦啦
4--︱3--︱2--︱1--‖
啦啦啦啦
(3)加大难度 4-4︱3-3︱2-2︱3-3︱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4-4︱3-3︱2-2︱1-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设计意图】这个阶段生成的节奏感,为歌曲的准确演唱打下基础。利用歌曲的二声部做发声练习,即为歌曲的演唱做好了准备,也为歌曲二声部的加入做好了铺垫。
三、学唱歌曲《贝壳之歌》
1、用四三拍子的节奏,朗读歌词。“可爱的”口语时读“的”,唱时唱“地”。
2、带入歌词演唱,学生用听唱法学会歌唱。
师:我们来唱一唱,小贝壳都给我们说了些什么?
3、多遍练习歌曲
①采用多种声势动作伴奏的形式,边拍节奏型,边唱歌曲。
②要求:用x--、或xxx、的节奏型都可以。
③最后,一定要使用“x-x”的节奏型,为二声部的歌唱做好铺垫。
最后一小节是x-0‖的结束,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最后两拍弱收是有控制的,不能松懈,要比强拍还要精神集中,不能随心所欲。
4、表情演唱
下面听老师唱一唱好吗,(老师范唱),第一段用连贯、圆滑的声音演唱表现像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第二段用跳跃的声音演唱,表现的非常调皮,然后同学们发表意见,采纳,再进行一次歌曲的艺术加工演唱。
【设计意图】这个阶段第一个环节先教学生有节奏的诵读歌词为唱准歌曲又一次进行铺垫,然后按照节奏准确的自主学习歌曲,最后老师美丽的歌唱再一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四、为《贝壳之歌》加入伴奏
1、出示课堂小乐器:三角铁、碰铃、沙锤、串铃、响板、铃鼓。
2、用课本上提供的伴奏型或鼓励自编,听音乐为歌曲伴奏。
五、二声部合唱《贝壳之歌》
1、无歌词听旋律为歌曲伴奏;
2、加入二声部为歌曲伴奏;
3、请2~3个同学独唱,其余同学唱二声部为其伴奏;
4、分声部进行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为歌曲加入伴奏,是学生们最乐于参与的环节,同时二声部有了前面的发声练习,同学们会不费力气的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再加上伴奏的加入形成了多部合唱,同学们其乐融融,兴趣盎然。
六、小结。
今天,我们在视屏里欣赏了美丽的贝壳,听了他们的歌唱,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看看真正的大海,亲眼目睹一下贝壳的风采吧。下课。
课件7张PPT。贝 壳 之 歌 你去过大海吗?大海退潮后都有什么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海边走一走,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随着海风动,看看小贝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贝壳,是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多彩的贝壳有12万种之多。它是自然界生物中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族类。 发声练习: (1)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 (2)4 - - ︱3 - -︱ 2 - -︱ 3 - -︱ (啦) 啦 啦 啦 4 - - ︱3 - -︱2 - -︱ 1- - ‖ 啦 啦 啦 啦
(3) 4 - 4 ︱3 - 3︱ 2 - 2︱ 3 - 3︱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4 - 4 ︱3 - 3︱2 - 2︱ 1- 1 ‖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