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87页PPT+检测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87页PPT+检测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03 08:41:01

文档简介

(共87张PPT)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基础落实课)
第 3 讲
1
课前基础先行
2
逐点清(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3
逐点清(二)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4
逐点清(三)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偏转
CONTENTS
目录
5
课时跟踪检测
课前基础先行
一、电容器及电容
1.电容器
(1)组成:由两个彼此_______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绝缘
(3)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 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__________,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放电 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异种电荷
2.电容
电荷量Q
电势差U
106
1012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决定因素:极板的正对面积,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C=_________。
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问题
qEd
qU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
运动情况 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场强方向进
入板间电压为U的匀强电场中,则带电粒
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所示
处理方法 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__________运动和沿电场力方向的____________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匀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情境创设 
目前智能手机普遍采用了电容触摸屏,电容触摸屏是利用
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它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
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夹层
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当用户手指触摸
电容触摸屏时,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电容器,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电流通过这个电容器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个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来确定手指位置,假设电容器为平行板电容器。
理解判断 
(1)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不需要压力即能产生位置信号。( )
(2)使用绝缘笔在电容触摸屏上也能进行触控操作。 ( )
(3)手指压力变大时,由于手指与屏的夹层工作面距离变小,电容变小。 ( )

×
×
(4)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变大时,电容变大。 ( )
(5)电容触摸屏在原理上把人体的手指当作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 ( )
(6)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
(7)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 )


×
×
逐点清(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课堂
1.[电荷量不变时的动态分析]
在手机塑料壳的生产线上,用图示装置来监控
塑料壳的厚度。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板A、B,平行
正对固定放置,通过导线接在恒压电源上,闭合开
关,一小段时间后断开开关,让塑料壳匀速通过A、
B间,当塑料壳变厚时(  )
A.两板间电压不变 B.两板间电场强度减小
C.两板所带电荷量减小 D.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
|题|点|全|练| 

2.[电压不变时的动态分析]
(多选)通过手机内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现
运动步数的测量,传感器原理如图,电容器的M极板
固定,当手机的加速度变化时,与弹簧相连的N极板
只能按图中标识的“前后”方向运动,图中R为定值电阻。下列对传感器描述正确的是(  )
A.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容器M极板带负电
B.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电流由b向a流过电流表
D.保持向前匀减速运动时,电阻R以恒定功率发热
解析:静止时,N极板不动,电容器的电容不变,则电容器电量不变,则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容器M极板因为与电源正极相连,所以其带正电,故A错误;

保持向前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恒定不变,则N极板在某位置不动,电容器电量不变,电路中无电流,则电阻R发热功率为零,故D错误。
3.[带电体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判断]
(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A、B间有一带电油滴P正好静止在极板正中间,现将B极板匀速向下移动到虚线位置,其他条件不变。则在B极板移动的过程中(  )
A.油滴将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B.电流计中电流由b流向a
C.油滴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D.极板带的电荷量减少


1.动态分析的思路
|精|要|点|拨| 
2.两类动态分析的比较
逐点清(二)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课堂
1.电场中重力的处理方法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微观粒子,除有说明或明确暗示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2)带电体:如尘埃、液滴、小球等,除有特殊说明或明确暗示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2.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带电粒子(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考法全训
A.3∶2 B.2∶1
C.5∶2 D.3∶1

2.(鲁科版教材必修3,P19例题)图为密立根
油滴实验示意图。一个很小的带电油滴悬在电场
强度为E的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使作用在油
滴上的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如果E=4.0×105 N/C,油滴受到的重力G=1.8×10-13 N,电子的电荷量大小e=1.6×10-19 C,求油滴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大小的比值。
题型2 带电体在静电力、重力、阻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油滴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大小的比值为2.8。
因实验有误差,每次具体测量得出的结果不一定是整数倍,整数倍的结果是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后得出的。
油滴可视为球形,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油滴半径、运动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视为常数。不计空气浮力和油滴间的相互作用。
(1)求油滴a和油滴b的质量之比;
(2)判断油滴a和油滴b所带电荷的正负,并求a、b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
答案:(1)8∶1 (2)油滴a带负电 油滴b带正电 4∶1
鲁科版教材必修3以“例题”的形式呈现了油滴电荷量大小的计算过程,粤教版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了密立根油滴实验及原理,两个版本教材均是通过调节
|考|教|衔|接|
电场强度大小,使作用在油滴上的静电力与重力平衡。2023年新课标卷高考题也是以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进行拓展命题,高考题与教材不同之处为油滴不是静止的,而是匀速下落,同时考虑了与速度大小、油滴半径成正比的空气阻力作用,但是题目的解题思路完全相同。这启示我们,学通学透教材、深挖细掘教材看似“无功”,实则“奇效”。
逐点清(三)
带电粒子(体)在电场中的偏转
课堂
1.偏转的一般规律
3.一般解题方法
考法1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1.(2024·青岛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间电势差为U1,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极板A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沿金属板C、D的中心轴线进入偏转电压为U2的偏转电场,最终从极板C的右边缘射出。偏转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极板间距为d,忽略重力的影响。
考法全训
(1)求带电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动量的大小p0。
(2)求偏转电场对带电粒子冲量的大小I和方向。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在极板C、D之间再施加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使得带电粒子恰好从极板D右边缘射出偏转电场,求该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动能Ek。
考法2 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立足基础,体现综合
1.当带电的云层离地面较近时,云和地面形成一个巨
型电容器,它们之间会形成一个强电场,若云层带电量
一定,将云层底面及地面始终都看作平整的平面,则(  )
A.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该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B.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云层和地面间的电势差将增大
C.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云层和地面间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D.当云层底面积增大时,该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当云层底面积增大时,正对面积S增大,该电容器的电容C将增大,故D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如图为某一机器人上的电容式位移传
感器工作时的简化模型图。当被测物体在左
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
两极板之间移动,连接电容器的静电计会显示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进而能测出电容的变化,最后就能探测到物体位移的变化,若静电计上的指针偏角为θ,则被测物体(  )
A.向左移动时,θ增大 B.向右移动时,θ增大
C.向左移动时,θ不变 D.向右移动时,θ减小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当被测物体向右移动时,情况相反,故B正确,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4.(2024·厦门高三质检)(多选)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稳定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极板间距离减小,电场强度E增大,小球所受的静电力变大,θ增大,故A正确,B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6.(多选)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电荷量为q,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由P点射入匀强电场,当粒子从Q点射出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匀强电场的宽度为d,P、Q两点的电势差为U,不计重力,设Q点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为Uq
B.带电粒子带负电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解析:由题图看出粒子的轨迹向上弯曲,则所受的电场力向上,与电场方向相同,所以该粒子带正电,B错误;
粒子从P到Q,电场力做正功为W=qU,则粒子的电势能减少了qU,Q点的电势为零,则知带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为Uq,故A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于不知道两粒子的电性,故不能确定M板和N板的电势高低,A错误;
根据题意,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到达N板时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到达N板时电场力也做正功,电势能同样减小,B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8.粒子直线加速器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简化如图所示:沿轴线分布O(为薄金属环)及A、B、C、D、E 5个金属圆筒(又称漂移管),相邻漂移管分别接在高压电源MN的两端,O接M端。质子飘入(初速度为0)金属环O轴心沿轴线进入加速器,质子在金属圆筒内做匀速运动且时间均为T,在金属圆筒之间的狭缝被电场加速,加速时电压U大小相同。质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计质子经过狭缝的时间,则(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因由直线加速器加速质子,其运动方向不变,由题图可知,当质子在OA间加速时,A接电源负极,当质子在AB间加速时需将A接电源正极,所以MN所接电源的极性应周期性变化,选项C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二、注重应用,强调创新
9.如图所示,示波管由电子枪、竖直方向偏转电极YY′、水平方向偏转电极XX′和荧光屏组成。电极XX′的长度为l、间距为d、极板间电压为U,YY′极板间电压为零,电子枪加速电压为10U。电子刚离开金属丝的速度为零,从电子枪射出后沿OO′方向进入偏转电极。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电子(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0.(2023·浙江6月选考)AB、CD两块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与水平面成30°角固定,竖直截面如图所示。两板间距10 cm,电荷量为1.0×10-8 C、质量为3.0×10-4 kg的小球用长为5 c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A点。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细线与AB板夹角为30°;剪断细线,小球运动到CD板上的M点(未标出),则(g取10 m/s2)(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减小R的阻值,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所以小球的运动不会发生改变,MC的距离不变,故D错误。
1
5
6
7
8
9
10
11
12
11.(2023·湖北高考)(多选)一带正电微粒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1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压为U2。微粒射入时紧靠下极板边缘,速度方向与极板夹角为45°,微粒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到极板左右两端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L和L,到两极板距离均为d,如图所示。忽略边缘效应,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d=2∶1
B.U1∶U2=1∶1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C.微粒穿过电容器区域的偏转角度的正切值为2
D.仅改变微粒的质量或者电荷量,微粒在电容器中的运动轨迹不变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2.如图,两金属板P、Q水平放置,间距为d。两
金属板正中间有一水平放置的金属网G,P、Q、G的
尺寸相同。G接地,P、Q的电势均为φ(φ>0)。质量为
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自G的左端上方距离G为h的位置,以速度v0平行于纸面水平射入电场,重力忽略不计。
(1)求粒子第一次穿过G时的动能,以及它从射入电场至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小;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若粒子恰好从G的下方距离G也为h的位置离开电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应为多少?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2
3
4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立足基础,体现综合
1.当带电的云层离地面较近时,云和地面形成一个巨型电容器,它们之间会形成一个强电场,若云层带电量一定,将云层底面及地面始终都看作平整的平面,则(  )
A.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该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B.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云层和地面间的电势差将增大
C.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云层和地面间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D.当云层底面积增大时,该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
2.如图为某一机器人上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工作时的简化模型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连接电容器的静电计会显示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进而能测出电容的变化,最后就能探测到物体位移的变化,若静电计上的指针偏角为θ,则被测物体(  )
A.向左移动时,θ增大 B.向右移动时,θ增大
C.向左移动时,θ不变 D.向右移动时,θ减小
3.(2023·浙江6月选考)某带电粒子转向器的横截面如图所示,转向器中有辐向电场。粒子从M点射入,沿着由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弧平滑连接成的虚线(等势线)运动,并从虚线上的N点射出,虚线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1和E2,则R1、R2和E1、E2应满足(  )
A.= B.=
C.= D.=
4.(2024·厦门高三质检)(多选)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稳定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5.如图所示,神经元细胞可以看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正、负一价离子相当于极板上储存的电荷,细胞膜相当于电介质,此时左极板的电势低于右极板的电势,左右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1。已知细胞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膜的厚度为d,膜面积为S,静电力常量为k,元电荷为e。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膜内外离子透过细胞膜,使膜内变为正离子而膜外变为负离子,这时左右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2,则通过细胞膜的离子数目为(  )
A.         B.
C. D.-
6.(多选)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电荷量为q,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由P点射入匀强电场,当粒子从Q点射出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匀强电场的宽度为d,P、Q两点的电势差为U,不计重力,设Q点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为Uq
B.带电粒子带负电
C.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D.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7.(2022·浙江6月选考)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M、N间存在匀强电场,板长为L(不考虑边界效应)。t=0时刻,M板中点处的粒子源发射两个速度大小为v0的相同粒子,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到达N板时速度大小为v0;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刚好从N板下端射出。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
A.M板电势高于N板电势
B.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增加
C.粒子在两板间的加速度为a=
D.粒子从N板下端射出的时间t=
8.粒子直线加速器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简化如图所示:沿轴线分布O(为薄金属环)及A、B、C、D、E 5个金属圆筒(又称漂移管),相邻漂移管分别接在高压电源MN的两端,O接M端。质子飘入(初速度为0)金属环O轴心沿轴线进入加速器,质子在金属圆筒内做匀速运动且时间均为T,在金属圆筒之间的狭缝被电场加速,加速时电压U大小相同。质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计质子经过狭缝的时间,则(  )
A.质子从圆筒E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B.圆筒E的长度为T
C.MN所接电源是直流恒压电源
D.金属圆筒A与金属圆筒B的长度之比为1∶2
二、注重应用,强调创新
9.如图所示,示波管由电子枪、竖直方向偏转电极YY′、水平方向偏转电极XX′和荧光屏组成。电极XX′的长度为l、间距为d、极板间电压为U,YY′极板间电压为零,电子枪加速电压为10U。电子刚离开金属丝的速度为零,从电子枪射出后沿OO′方向进入偏转电极。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电子(  )
A.在XX′极板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B.打在荧光屏时,动能大小为11eU
C.在XX′极板间受到电场力的冲量大小为
D.打在荧光屏时,其速度方向与OO′连线夹角α的正切值tan α=
10.(2023·浙江6月选考)AB、CD两块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与水平面成30°角固定,竖直截面如图所示。两板间距10 cm,电荷量为1.0×10-8 C、质量为3.0×10-4 kg的小球用长为5 c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A点。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细线与AB板夹角为30°;剪断细线,小球运动到CD板上的M点(未标出),则(g取10 m/s2)(  )
A.MC 距离为 5 cm
B.电势能增加了×10-4 J
C.电场强度大小为 ×104 N/C
D.减小R的阻值,MC的距离将变大
11.(2023·湖北高考)(多选)一带正电微粒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1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压为U2。微粒射入时紧靠下极板边缘,速度方向与极板夹角为45°,微粒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到极板左右两端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L和L,到两极板距离均为d,如图所示。忽略边缘效应,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d=2∶1
B.U1∶U2=1∶1
C.微粒穿过电容器区域的偏转角度的正切值为2
D.仅改变微粒的质量或者电荷量,微粒在电容器中的运动轨迹不变
12.如图,两金属板P、Q水平放置,间距为d。两金属板正中间有一水平放置的金属网G,P、Q、G的尺寸相同。G接地,P、Q的电势均为φ(φ>0)。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自G的左端上方距离G为h的位置,以速度v0平行于纸面水平射入电场,重力忽略不计。
(1)求粒子第一次穿过G时的动能,以及它从射入电场至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小;
(2)若粒子恰好从G的下方距离G也为h的位置离开电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应为多少?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
1.选D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d减小,该电容器的电容C将增大,故A错误;根据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可知,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该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由于电荷量Q不变,则云层和地面间的电势差将减小,故B错误;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再联立上面两式可得E=,则当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云层和地面间的电场强度将不变,故C错误;当云层底面积增大时,正对面积S增大,该电容器的电容C将增大,故D正确。
2.选B 根据电容C=,C=,当被测物体向左移动时,电容器极板间的电介质增多,则电容会增大,由于电荷量不变,则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减小,即θ减小,故A、C错误;当被测物体向右移动时,情况相反,故B正确,D错误。
3.选A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则有qE1=m,qE2=m,联立可得=,故选A。
4.选AD 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极板间距离减小,电场强度E增大,小球所受的静电力变大,θ增大,故A正确,B错误;开关S断开,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由C=,C=,E=,可得E=,d变化,E不变,小球所受静电力不变,θ不变,故C错误,D正确。
5.选B 由公式C=,可得Q1=-CU1,Q2=CU2,则通过细胞膜的电荷量为ΔQ=Q2+Q1=ne,又因为C=,可得通过细胞膜的离子数目为n=,故B正确。
6.选AD 由题图看出粒子的轨迹向上弯曲,则所受的电场力向上,与电场方向相同,所以该粒子带正电,B错误;粒子从P到Q,电场力做正功为W=qU,则粒子的电势能减少了qU,Q点的电势为零,则知带电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为Uq,故A正确;设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为v0,在Q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垂直于电场线为x轴,平行于电场线为y轴,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几何知识求得粒子在y轴方向的分速度为vy=v0,粒子在y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为y=,设粒子在y轴方向上的位移为y0,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竖直方向有y0=yt=,水平方向有d=v0t,解得y0=,所以场强为E===,故C错误,D正确。
7.选C 由于不知道两粒子的电性,故不能确定M板和N板的电势高低,A错误;根据题意,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到达N板时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到达N板时电场力也做正功,电势能同样减小,B错误;设两板间距离为d,对于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刚好从N板下端射出,在两板间做类平抛运动,有=v0t,d=at2,对于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在板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两粒子相同,在电场中加速度相同,有(v0)2-v02=2ad,联立解得t=,a=,C正确,D错误。
8.选B 质子从O点沿轴线进入加速器,质子经5次加速,由动能定理可得5eU=mvE2,质子从圆筒E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E=,选项A错误;质子在圆筒内做匀速运动,所以圆筒E的长度为LE=vET=T,选项B正确;同理可知,金属圆筒A的长度LA=T,金属圆筒B的长度LB=T,则金属圆筒A的长度与金属圆筒B的长度之比为1∶,选项D错误;因由直线加速器加速质子,其运动方向不变,由题图可知,当质子在OA间加速时,A接电源负极,当质子在AB间加速时需将A接电源正极,所以MN所接电源的极性应周期性变化,选项C错误。
9.选D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在XX′极板间的加速度大小ax==,A错误;设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时的速度为vz,根据动能定理有10eU=mvz2,电子在XX′极板间运动时,有vx=axt,t=,电子离开XX′极板时的动能为Ek=m(vz2+vx2)=eU,电子离开XX′极板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打在荧光屏时,动能大小为eU,B错误;在XX′极板间受到电场力的冲量大小Ix=mvx=,C错误;打在荧光屏时,其速度方向与OO′连线夹角α的正切值tan α==,D正确。
10.选B 根据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T=qE,Tsin 60°+qEsin 60°=mg,联立解得T=qE=×10-3 N。剪断细线,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LMC=dtan 60°=10cm,
故A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小球沿着电场力方向的位移x=(10-5sin 30°)cm=7.5 cm,与电场力方向相反,电场力做功为W电=-qEx=-×10-4 J,则小球的电势能增加×10-4 J,故B正确;电场强度的大小E==×105 N/C,故C错误;减小R的阻值,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所以小球的运动不会发生改变,MC的距离不变,故D错误。
11.选BD 微粒在电容器中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及场强和电场力的关系可得E=,F=qE=ma,设微粒射入电容器后的速度为v0,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x=v0cos 45°=v0,vy=v0sin 45°=v0,从射入电容器到运动到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y2=2ad,微粒经电压U1加速,由动能定理可得qU1=mv02,联立可得U1∶U2=1∶1,B正确;微粒从射入电容器到运动到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L=vxt,d=·t,联立可得L∶d=1∶1,A错误;微粒穿过电容器时,从最高点到穿出时由运动学公式可得L=vxt1,vy1=at1,射入电容器到最高点有vy=at,解得vy1=,设微粒穿过电容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tan α==,微粒射入电容器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tan (α+β)=3,C错误;微粒射入电容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则x=vxt′,y=t′,y=a′t′2=··2=··=,同理下降过程也满足y=,所以仅改变微粒的质量或者电荷量,微粒在电容器中的运动轨迹不变,D正确。
12.解析:(1)PG、QG间场强大小相等,均设为E。粒子在PG间所受电场力F的方向竖直向下,设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E=①
F=qE=ma②
设粒子第一次到达G时动能为Ek,由动能定理有qEh=Ek-mv02③
设粒子第一次到达G时所用的时间为t,粒子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l,则有
h=at2④
l=v0t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解得Ek=mv02+qh,l=v0。
(2)若粒子穿过G一次就从电场的右侧飞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由对称性知,此时金属板的长度为L=2l=2v0。
答案:(1)mv02+qh v0
(2)2v0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