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9 古诗三首
元宵节
中秋节
春
节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bào
tú
sū
tóng
fú
初读古诗
读准字音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小时候,他看到老百姓生活艰苦,一心想着多做有益于国富民强的事。长大后,他两次出任宋朝宰相,主张改革旧法,推行新法,实现国家富强、百姓富裕的梦想。
爆竹
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词语小火车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再读古诗
读好节奏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bào
tú
sū
tóng
fú
注释
①[元日] 指农历正月初一。
②[屠苏] 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③[曈曈]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④[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指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①
②
③
④
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wēn)疫及伤寒。
——《备急千金要方》
译:春节饮屠苏酒,有避除疫疬(lì)、预防瘟疫、祛(qū)风散寒的效果。
相传古时候,每到新年之夜就会有只叫“年”的凶残怪兽闯入村落吃人。后来有一天,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爆竹的炸响,于是家家户户每年放爆竹用以吓跑年兽,这个习惯逐渐成为了过年的习俗。
换桃符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chǎng)心血来潮,命令后蜀学士辛寅(yín)逊(xùn)给桃符题字,用来放在寝殿门前。或许是觉得他的字不够工整好看,于是他自己亲自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大概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词解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四种:
①去掉; ②不计算在内; ③进行除法运算,用一个数去平分另一个数;④台阶。“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除”应该选第( )种解释。
①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热闹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饮
春风送来了温暖,人们
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读着这个词
你有什么感觉?
太阳刚出来时光辉
灿烂的样子,感觉
温暖。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你在诗中看到了怎样的春节场景?
体会诗情
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很热闹,人们沐浴着温暖的春风、喝着屠苏酒,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换上了崭新的春联。
热闹、欢乐、美好
《元日》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的那一年春节写下的。所以这首诗并不只是单纯地记录北宋的春节习俗,还表达了诗人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元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结合资料,我们对诗人王安石有了更多的了解,再回过头来看诗题“元日”,你对这个诗题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元日”不仅仅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还是新政策和美好生活的开始。
知识积累
过春节,除了诗中描写的三种习俗,你还知道有哪些习俗吗?
年夜饭
压岁钱
拜年
守岁
作业布置
背诵《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