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3 08: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以及誓死报国的决心;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宋朝诗人陆游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看看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写作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黜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解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将晓:快要天亮。
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理解诗意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
形容黄河的长
华山
形容山高
山的高峻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指暴政
宋朝的军队
从“望”字你感受到什么?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又盼望的心情。)
品读赏析
从“遗民”“泪尽”“胡尘”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北方沦陷区老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一年又一年的盼望着王师能收复失地,一年又一年的失望了。诗人忧国忧民。
巩固练习
1.三万里河东入海
(1)这里的“河”指哪条河?
(2)你是怎样理解诗句中的“三万里”的?
(3)你还可用哪些词句来形容黄河呢?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涛汹涌……)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
2.五千仞岳上摩天
(1)这里的“岳”指的是什么?
(2)你是怎样理解诗句中的“五千仞”的?
(3)“摩”是什么意思?这个字表现了什么?
(4)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华山?
(5)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
(摩擦,接触。“摩”字突出山的高峻。)
(直插云霄、耸入云天、高耸入云……)
3.读完后两句,你又感受到诗人心中有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字眼体会出来的?
(悲凉、悲伤)
(“遗民”“泪尽”“胡尘”)
4.遗民泪尽胡尘里
“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
(“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指暴政。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5.南望王师又一年
(1)“南望”“王师”是什么意思
(2)从“望”字你感受到什么?
( “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将晓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篱门 快要天亮。
迎凉 篱笆的门。
三万里河 指华山。
五千仞岳 指黄河。
摩天 远眺南方。
南望 指宋朝的军队。
王师 指碰到天,形容极高。
课堂作业
南宋很多的诗人写过此类题材的诗词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