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 解难字,知诗意
2. 悉诗人,知背景
3. 扣字眼,知情感
学习三步骤
1. 解难字,知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蓟:jì
裳:cháng
卷:juǎn
读一读
(蓟北)
(涕泪)
(巫峡)
(洛阳)
(襄阳)
1. 解难字,知诗意
1. 解难字,知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和孩子。
漫卷:胡乱卷起。
白日:阳光灿烂。
青春:美好的春天。
1. 解难字,知诗意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2. 悉诗人,知背景
悉诗人: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被人成为“诗圣”。
2. 悉诗人,知背景
知背景:
公元763年,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喜
狂
读一读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为何喜欲狂?
战争太苦、太惨。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为何喜欲狂?
家乡洛阳太美,后来成为唐朝第二个都城。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涕泪满衣裳,喜欲狂
白日放歌,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狂态
狂行
狂想
喜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即、穿、下、向
迅速、快捷
归心似箭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于情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3. 扣字眼,知情感
3. 扣字眼,知情感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亦为快诗
3. 扣字眼,知情感
题外之话
杜甫终因穷苦困顿未能返回家乡,后流落多处,到湖南郴州投奔舅父,最终生命结束于湖南江上的一艘小船之上。
杜甫真的即刻启程,回到家乡洛阳了吗?
答案:
没有。
反复诵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 扣字眼,知情感
做一做
1. 本诗中出现的词语,以下哪个词语古今意思相同?( )
A. 妻子
B. 青春
C. 涕泪
C
3. 扣字眼,知情感
做一做
2. 下列哪句思念家乡的诗是杜甫写的?( )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