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神奇的透镜章末复习(四)
核心要点突破
一、凸透镜与凹透镜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凸透镜的中心称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称为 ,常用符号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 ,常用符号 表示。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要 ,目的是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u>2f 时, (填像距范围),成 、 的 像,应用是 ;u=2f时, (填像距范围),成 、 的 像,可利用此规律测量凸透镜的焦距;f(2)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 ,像 ;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 ,像 。
三、眼睛与视力矫正
4.人眼的视物原理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 可发 挥 凸 透 镜 的 作 用, 相当于光屏,成的像是 、 的 像。
5.远视眼 成像 在 视 网 膜的 ,用 矫正;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用 矫正。
6.眼镜镜片的规格通常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 (单位为 )倒数的100倍。
四、凸透镜的应用
7.照相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 2倍 焦 距,成的 是 、 的 像。
8.投影仪: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 1倍焦距且 2倍焦距,成的 是 、 的 像。
9.放大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 1倍焦距,成的是 、 的 像。
[注意]要让物体的像更大,应该让放大镜 物体。
10.显微镜: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目镜成 、放大的 像。
11.望远镜: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目镜成 、放大的 像。
教材知识纵横
一、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过焦点 过光心
凸透镜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镜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 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对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通过光心 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方向不变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 与焦距f的关系 像距v 与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与物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 应用实例
正倒 缩放 虚实
u>2f fu=2f v=2f 等大 计算焦距
f2f 放大 幻灯机、投影仪
u=f 不成像
uu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三、平面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
项目 平面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
原理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像的虚实 虚像 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像的大小 像与物大小相等 既能成等大的像,也能成放大的像,还能成缩小的像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如图4-F-1所示的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命题点2 近视眼和远视眼
图4-F-2甲是 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应戴 透镜矫正;图乙是 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应戴 透镜矫正。
命题点 3 放大镜
如图4-F-3所示,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这时我们看到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命题点4 照相机成像特点及其调节
如图4-F-4所示是照相机成像原理示意图,呈现在相机底片上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若要让小花的像更大一些,相机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花。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使用的照相机、上课时用的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进行物体成像的,它们成像有什么不同呢 照相机成像比真实物体小,投影仪成像比真实物体大;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那么,凸透镜成像的虚实、正倒、大小、位置跟什么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照相机成缩小的像,投影仪成放大的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性质可能与物距、焦距有关。
3.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带刻度尺的光具座。
4.实验步骤
如图4-F-5所示,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调整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探究过程中,使蜡烛由远及近地向凸透镜靠近,再依次调整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 与 和 ,最后测出 。
5.实验结论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2f
u=f 不成像
uu
6.交流与评估
(1)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情况下,用课本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还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吗 。像有什么变化 。
(2)若物体从5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焦点靠近,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像距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 。
② 。
③ 。
④ 。
章末复习(四)
【核心要点突破】
1.会聚 发散 光心 焦点 F 焦距 ∫
2.在同一高度(或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使像完整地呈现在光屏中央
3. (1)f2f 倒立放大 实 幻灯机(或投影仪)不v>u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2)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小
4.晶状体和角膜 视网膜 倒立缩小 实
5.后方 凸透镜 前方 凹透镜
6.焦距 米 7.大于 倒立 缩小 实
8.大于 小于 倒立 放大 实
9.小于 正立 放大 虚 [注意]远离
10.放大 正立 虚 11.缩小 正立 虚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会聚
命题点2 近视 前 凹 远视 后 凸
命题点3 正立 放大 虚
命题点4 倒立 靠近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 4.同一高度 光屏 大、小
正、倒物距 像距
6.(1)能像变暗 (2)变大 变大
(3)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蜡烛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上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