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凸透镜与凹透镜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透镜的种类
1.(教材素材题)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4-1-1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2)属于凹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2.把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切成五块,如图4-1-2所示,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
知识点 2 透镜对光的作用
3.如图4-1-3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个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此透镜的焦距是 cm。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通过凹透镜的光一定不会经过主光轴
D.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知识点 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5.如图4-1-4所示,完成下列光路图。
6.如图4-1-5所示,在甲、乙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到一点
B.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D.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通过透镜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都不变
8.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图4-1-6 中操作最合理的是 ( )
9.如图4-1-7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 )
A.会聚光束 B.发散光束
C.平行光束 D.不能确定
10.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4-1-8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11.(2023滁州定远校级模拟)请不要在装有窗帘的窗台上放球形鱼缸。因为水倒入球形鱼缸内后,整体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当会聚光点恰好照在可燃的窗帘上时可能引发火灾。
12.如图4-1-9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其下方20cm 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
13.如图4-1-10 所示,请完成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再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路。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
14.[开放探究]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了如图4-1-1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 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由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的同学应选择图中 (填字母)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2)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4-1-12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如果选择 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 的关系”。
第一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
1. (1)A、B、D 中央厚、边缘薄
(2)C、E 中央薄、边缘厚
2. a、c、d、e b 3. 会聚 10.0 4. B5. 图略 6. 图略 7. D 8. C 9. B10. D 11. 凸透 会聚 12. 会聚 小于13. 图略 14. (1)A、C (2)小 (3)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