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人教版)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39×42的积大约是( )
A.1600 B.1200 C.2000
2.最大的三位数的10倍是( )
A.99 B.9990 C.999
3.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浪费钱财.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吸一包18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365天)花在吸烟上的钱是( )元.
A.365 B.6570 C.6480 D.800
4.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5.李红家养了900只鸡,平均每只能卖35元,一共能卖多少元?求得是( )
A.单价 B.数量 C.总价
6.下面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
A.450×34 B.540×43 C.340×54
7.如果25×64=1600,那么(25×8)×(64÷8)的结果是( )
A.1600 B.200 C.12800
8.604×3□≈24000,□中最大能填( )
A.5 B.6 C.9
9.小红乘客车去姥姥家,客车每小时行驶49千米,她从家到姥姥家共用了11小时.小红家到姥姥家大约有( )千米.
A.400 B.500 C.600
10.李欣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他1小时所行的路程是( )
A.250米 B.15000米 C.250000米 D.25千米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刘宁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_____ 米.
12.竖式计算145×12应该把两部分积加起来,一部分是 的积,另一部分是______ 的积.
13.在横线上填小“>”“<”或“=”.
180×5 190×6; 460×30 46×300; 56×23 65×18.
14.一本书592页,大约是 张,20本这样的书,大约一共是 张.
15.横线里最小能填几.
120×5 >6000 2 5×33>7000
252× 6>5000 2 ×408>10000.
16.在一道乘法算式中,积是一个因数的2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16倍,积是 .
17.已知A×B=900,如果B不变,A乘3,那么积是 ;如果A不变,B除以9,那么积是 。
18.198×19,小时是这样估算的:198≈200,19≈20,200×20=4000,所以198×19≈4000.根据小明的思路,请你想一想:198×19的准确积应该比4000多,还是少? .
19.12的103倍是 ,31个20是 .
20.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 张照片.
21.小红一分钟打125个字,半小时能打 个字.
22.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0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0步,他家到学校有 米.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3.120×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24.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 .
25.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26.乘法的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都大. .
27.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28.159×89的计算结果一定比14400小. .
29.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40米/分,求2小时行了多少米,列式为240×20. .
30.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n(n不为0),积也乘n.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1.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 620×1600=
992÷16= 620× =9920.
32.列竖式计算.
162×21 64×321 713×15
308×21 130×24 135×12
五.应用题(共6小题)
33.云云家今年前5个月的电费是960元,平均每个月电费是多少元?照这样计算,一年的电费是多少钱?
34.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280米,行驶25分钟到达学校。王老师家距离学校有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35.红星小学图书馆有故事书368本,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一半,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和连环画的总数的12倍,红星小学共有科技书多少本?
36.一辆旅游车从县城开往景点用了3小时,速度是60千米/时,从景点返回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7.一列火车经过某山,上山时每小时行30.5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50.8千米,已知上山用了6小时,下山用了4小时,求这列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38.大棚蔬菜生产是幸福新村发展经济的主要项目。王叔叔去年修建了一个西红柿大棚和一个黄瓜大棚,信息如下表。
西红柿大棚 黄瓜大棚
面积 250m2 200m2
修建费用 15元/m2 15元/m2
年收入 50元/m2 65元/m2
(1)王叔叔修建这两个大棚的总费用是多少元?
(2)根据以上信息,再提出一个需要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A
【思路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
【解答】解:39×42≈40×40=1600
故选:A.
【名师点评】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
2.B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的知识,可以得出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再乘上10就是要求的结果.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那么,999×10=9990.
故选:B.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先得出最大的三位数,再根据乘法的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3.B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1年有365天,也就是他花掉365个18元,用乘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8×365=6570(元)
故选:B。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先确定一年有多少天,再根据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即可.
4.C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
999×99=98901;
100×10=1000;
98901是五位数,1000是四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5.C
【思路分析】李红空养的鸡的只数是数量,每只卖的钱数是单价,求一共能卖的钱数是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35×900=31500(元)
答:一共能卖31500元.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总价、单价和数量知识的掌握.
6.B
【思路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处选项的积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A.450×34=15300
B.540×43=23220
C.340×54=18360
23220>18360>15300,所以540×43的积最大.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进行解答.
7.A
【思路分析】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积不变的规律可得,
25×64=(25×8)×(64÷8)=1600;
故选:A.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积不变规律的灵活运用.
8.C
【思路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604×3□≈24000
即,600×3□=24000
则,3□≈40
所以,□中最大能填9.
故选:C.
【名师点评】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这样较简便.
9.B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速度乘上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49×11=539(千米)≈500(千米)
答:小红家到姥姥家大约有500千米.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10.B
【思路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骑自行车的速度乘60,求出1时行多少米即可.
【解答】解:1时=60分
250×60=15000(米)
答:1时行15000米.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宁走一步的平均长度乘以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总步数,结果就是操场的长度.
【解答】解:62厘米=0.62米,
0.62×252=156.24(米);
故答案为:156.24米.
【名师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的行程问题,变相的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有关内容,这里用步数乘以每步的长度就是总长度.
12.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可得,用145分别去乘12的个位上的2与十位上的10,即145×2,145×10,然后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即可,所以,竖式计算145×12应该把两部分积加起来,一部分是145×2的积,另一部分是145×10的积,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用145分别去乘12的个位上的2与十位上的10,即145×2,145×10;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所以,竖式计算145×12应该把两部分积加起来,一部分是145×2的积,另一部分是145×10的积.
故答案为:145×2,145×10.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笔算乘法算理的掌握情况.
13.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先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即可求解.
【解答】解:180×5<190×6;
460×30=46×300;
56×23>65×18.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整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
14.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实际,书本的一张包含两页,所以592页=296张,296接近300,所以,大约是300张,求20本这个样的数大约有多少张,用乘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592页=296张≈300张;
20×300=6000张.
故答案为:300;600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5.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要求最小能填几,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的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没有余数,所得的商也要加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000÷120=50,所以120×51>6000;
7000÷33=212…4,所以215×33>7000;
5000÷252=19…212,所以252×26>5000;
10000÷408=24…208,所以25×408>10000;
故答案为:1,1,2,5.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16.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是一个因数的2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16倍,那么这两个因数就分别是25、16,由此解答.
【解答】解:25×16=400;
答:积是400;
故答案为:40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目的是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17.乘3,除以9。
【思路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那么积也乘几或除以几,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已知A×B=900,如果B不变,A乘3,那么积是乘3;
如果A不变,B除以9,那么积是除以9。
故答案为:乘3,除以9。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积不变规律的灵活运用。
18.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98×19估算时,198≈200,19≈20,200×20=4000,所以198×19≈4000.根据小明的思路,198×19的准确积应该比4000少,据此填空.
【解答】解:198≈200,19≈20,200×20=4000,
所以198×19≈4000.
根据小明的思路,198×19的准确积应该比4000少.
故答案为:少.
【名师点评】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计算,或只把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进行估算.
19.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求12的103倍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2)求31个20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1)12×103=1236;
(2)20×31=620.
故答案为:1236,620.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和求几个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20.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依据可拍照片张数=一盒胶卷可拍张数×胶卷盒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36×15=540(张)
答: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540张照片.
故答案为:540.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数量关系:可拍照片张数=一盒胶卷可拍张数×胶卷盒数,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1.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半小时=30分,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分钟打的字数×分钟数=总字数,即可得解.
【解答】解:半小时=30分
125×30=3750(个)
答:半小时能打3750个字.
故答案为:375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注意时间的换算.
22.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每步米数×步数=距离,列式解答,再把厘米化成米即可求解.
【解答】解:490×60=29400(厘米)
29400厘米=294米
答:他家到学校有 294米.
故答案为:294.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每步的长度、步数和距离三者的关系列式解答,注意单位要统一.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3.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20×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120×50=6000;
6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120×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4.×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3与25和4,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3与25和4;
25×3=75,75的末尾没有0;
25×4=100,100的末尾有0;
所以,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25.×
【思路分析】此题根据两个因数都大于1,或都小于1,以及它们的积,来加以判断.可以举出例子说明.
【解答】解: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如果两个因数小于1,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例如0.1×0.2=0.002,积小于0.1和0.2.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与积的关系,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举出反例加以说明.
26.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在乘法估算中一般根据“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估算,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如:
如21×32≈20×30=600,而实际的积是672,
19×18≈20×20=400,而实际的积是342,
所以乘法的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不一定是大还是小;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27.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个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个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100×99=9900;
9900是四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不一定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28.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159<160,89<90,159×89<160×9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159<160,89<90,159×89<160×90;
因为,160×90=14400;
所以,159×89<14400.
故,159×89的计算结果一定比14400小.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准确值与估算值的大小,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29.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乘以60,求出小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路程;然后用小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路程乘以2,求出2小时行了多少米即可.
【解答】解:求2小时行了多少米,列式为240×60×2,
240×60×2
=14400×2
=28800(米)
答:2小时行了28800米.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30.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解答】解: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n(n不为0),积也乘n.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1.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62×16=992,
62×160=9920,
620×1600=992000,
992÷16=62,
620×16=9920.
故答案为:9920,992000,62,16.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和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32.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162×21=3402;
(2)64×321=20544;
(3)713×15=10695;
(4)308×21=6468;
(5)130×24=3120;
(6)135×12=162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五.应用题(共6小题)
33.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前5个月的电费是960元,用总钱数除以5,求出平均每个月的电费,然后再乘上12即可求出一年的电费是多少钱.
【解答】解:960÷5=192(元)
192×12=2304(元)
答:平均每个月的电费是192元;一年的电费是2304元.
【名师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平均每个月的电费,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34.7000米,7千米。
【思路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乘行驶的时间,即可求出王老师甲距离学校的距离,再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的换算即可。
【解答】解:280×25=7000(米)
7000米=7千米
答:王老师家距离学校有7000米,合7千米。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35.6624本。
【思路分析】先用故事书的本数除以2,即可求出连环画书的本数,然后把故事书和连环画书的本数相加,求出连环画和故事书总数,再乘12即可得到科技书的本数。
【解答】解:368+368÷2
=368+184
=552(本)
552×12=6624(本)
答:红星小学共有科技书6624本。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连环画的本数,再根据倍数关系求解。
36.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用去时的速度乘去时用的时间,求出两地间的路程,两除以返回时用的时间,就是返回时的速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60×3÷2,
=180÷2,
=90(千米/时).
答: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
37.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已知上山时每小时行30.5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50.8千米,已知上山用了6小时,下山用了4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上山和下山的路程,再相加,求出总路程,然后再除以上山和下山的总时间即可.
【解答】解:(30.5×6+50.8×4)÷(6+4)
=(183+203.2)÷10
=386.2÷10
=38.62(千米/小时)
答:这列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8.62千米.
【名师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上山和下山的路程,再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进行解答.
38.(1)6750元;
(2)答案不唯一。两个大棚哪一个大棚的年收入多?多多少元?
黄瓜大棚、500元。
【思路分析】(1)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先分别求出修建西红柿大棚、黄瓜大棚各需要多少元,然后合并起来即可。
(2)答案不唯一。两个大棚哪一个大棚的年收入多?多多少元?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两个大棚的年收入,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250×15+200+15
=3750+3000
=6750(元)
答:王叔叔修建这两个大棚的总费用是6750元。
(2)答案不唯一。两个大棚哪一个大棚的年收入多?多多少元?
250×50=12500(元)
200×65=13000(元)
13000﹣12500=500(元)
答:黄瓜大棚年收入多,多500元。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