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人教版)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是某小区1~4月份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数量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下面( )的说法是错误的.
A.2月份的厨余垃圾数量比其他垃圾多
B.这4个月中,其他垃圾的总量比厨余垃圾多
C.4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月份的3倍
D.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2吨
2.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 )个孩子读了6本书.
A.1 B.2 C.3 D.6
3.如图是六、一班上期数学成绩统计图(学生分数都是整数分),其中80﹣100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A.50% B.67.5% C.92.5%
4.下面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 )
A.甲的平均成绩比乙好
B.乙的平均成绩比甲好
C.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一样
D.无法确定谁的平均成绩好
5.四位同学在跳绳比赛中成绩如下,求哪位同学跳的最接近四人的平均数。正确的选项是( )
A.张莉 B.王红 C.李超 D.赵冬
6.大明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支出情况统计图,请你帮他算一算,是盈利了还是赔本了?( )
A.赔本了
B.盈利了
C.既没有盈利,也没有赔本
7.右边条形图是从曙光中学800名学生中帮助四川地震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数据,扇形图是该校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七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 )
A.870元 B.4200元 C.5010元 D.250560元
8.四(1)班同学对他们所喜欢的故事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图,有30个同学所喜欢的故事是( )故事。
A.历史 B.成语 C.童话 D.寓言
9.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最喜欢的早餐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人 6 12 24
如果制成条形统计图,每一格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的是( )
A.1 B.2 C.5 D.10
10.如图是某风景区2016年旅游人数统计图,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第四季度旅游人数最少
B.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加4万人
C.全年旅游人数共计36万人
D.平均每月旅游人数9万人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如图是甲、乙、丙三队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用时间的统计图.
(1)乙队与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
(2)如果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天.
12.如图是四年级四个班女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说一说,四年级(3)班的女生有 人。
13.某小学图书室儿童读物的情况如图:
(1)纵轴上1格代表 册.
(2)学校图书室中 的册数最多, 的册数最少, 的册数是 的册数的2倍.
(3)如果把科技书平均分给40个班,每个班分 册.
14.某小学各年级采集树种情况统计图: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年级采的最多; 年级采的最少.
②五年级比二年级多采 千克;一年级比三年级少采 千克.
③平均每个年级采集 千克.
15.如图是育才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图书借出数量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信息,判断本学期借出最少的两类书共有 本。
16.填出下面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每格表示 ,每格表示 ,每格表示 ;
直条表示 ,直条表示 ,直条表示 。
17.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为动物们做了一次“体检”,下面是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最重的是 ,最轻的是 .
A.长颈鹿 B.棕熊 C.大猩猩 D.东北虎
18.下面是100克黄豆和100克花生所含营养成分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 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
(2)黄豆中 的含量最高。
19.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 表示 ,根据 的多少画成 ,然后把这些 按照 排列起来。
20.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
三.判断题(共6小题)
21.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2.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
23.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一格可以代表一、十、几十,或更多个单位。
24.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25.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用多种直条来表示。
26.条形统计图用宽度相等的条形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四.操作题(共1小题)
27.下面是育才小学周日课外活动情况统计表.
项目 人数 星期 舞蹈 画画 唱歌 国学
日 65 55 60 70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五.解答题(共7小题)
28.下面是某小学四(3)班同学体质测试等级统计表。
等级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12 22 12 4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②请你给不及格的同学提些合理建议。
29.
(1)从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学校要添置一些新书,你有什么建议?说说理由.
30.我国三条大河的长度如下:长江约6300千米,黄河约5500千米,黑龙江约4400千米.请制成条形统计图。
我国三条大河长度的条形统计图
31.请你算出平均每天销售量并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红星水果店上周销售水果情况统计表单位: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平均每天销售量
销售量 7 8 8 7 8 9 9
红星水果店上周销售水果情况统计图
32.四(3)班要投票确定假日游玩地点。除了请假的小明没有参加外,其他同学全部参加了投票,结果如下:
(1)完成统计表。
地点 镜湖湿地 花鸟乐园 鲁迅故居 塔山公园
人数
(2)四(3)班共有学生 人。
(3)如果小明参加投票,他最有可能选择去 。
(4)估计四(3)班最后决定去 游玩。
33.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请把动车的运行时间在统计图中补充完整。
(2)张叔叔从上海到北京出差,去时乘高铁,回来时乘特快列车,购票一共需要 元。
34.下面是某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空.
(1)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少.
(2)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3)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平均每个小组有 人.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D
【思路分析】A.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2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0吨,其他垃圾的数量是9吨,厨余垃圾比其他垃圾多.
B.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分别合并起来,然后进行比较.
C.4月份的,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5吨,1月份的厨余垃圾数量是5吨,15÷5=3,所以4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月份的3倍.
D.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厨余垃圾吨数与12吨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解答】解:(1)10>9
所以,2月份的厨余垃圾数量比其他垃圾多.此说法正确.
(2)5+10+12+15=42(吨)
7+9+15+20=51(吨)
51吨>42吨
所以,这4个月中,其他垃圾的总量比厨余垃圾多.此说法正确.
(3)15÷5=3
所以,4月份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月份的3倍.此说法正确.
(4)(5+10+12)÷3
=27÷3
=9(吨)
所以,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厨余垃圾的数量是12吨.此说法错误.
故选:D.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A
【思路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读4~6本的有10个孩子,其中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读6本书的孩子就有10﹣4﹣5=1人,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0﹣4﹣5=1(人),
故选:A.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分析选择即可.
3.B
【思路分析】由统计图可知:0﹣59分的有3人,60﹣79分的有10人,80﹣99分的有20人,100分的有7人;
求出80﹣100分的共有多少人以及总人数是多少人,用80﹣100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解答】解:(20+7)÷(3+10+20+7),
=27÷40,
=67.5%;
答:80﹣100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7.5%.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先从图中读出数据,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求解.
4.C
【思路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甲、乙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8×4+9×2+10×4)÷10
=(32+18+40)÷10
=90÷10
=9(环)
(8×3+9×4+10×3)÷10
=(24+36+30)÷10
=90÷10
=9(环)
9=9
所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一样。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A
【思路分析】求出4个人的平均数,然后再与每个同学的成绩比较即可。
【解答】解:(6+9+4+8)÷4
=27÷4
=6.75
张莉同学跳的最接近四人的平均数。
故选:A。
【名师点评】求出4个人的平均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思路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分别将收入与支出进行计算,然后比较结果即可。
【解答】解:收入:15+12+20+25+43+32=147(万元)
支出:20+22+20+18+35+25=140(万元)
147>140,所以盈利了。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
7.C
【思路分析】先由扇形统计图读出年级的七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总人数乘这个百分数求出七年级的总人数;
再由条形统计图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的各有多少人,进而求出它们各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七年级的总人数乘这些分率,求出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大约各有多少人,最后用人数乘它们对应捐的钱数然后再加起来即可.
【解答】解:800×36%=288(人);
4+8+10+16+12=50(人);
4÷50;
8÷50;
10÷50;
16÷50;
12÷50;
2885,
=23.04×5,
=115.2(元);
28810,
=46.8×10,
=468(元);
28815,
=57.6×15,
=864(元);
28820,
=92.16×20,
=1843.2(元);
28825,
=69.12×25,
=1728(元);
115.2+468+864+1843.2+1728,
=583.2+864+1843.2+1728,
=1447.2+1843.2+1728,
=3290.2+1728,
=5018.2,
≈5010(元).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是根据给出的部分数量来推算全部的数量;关键是要根据统计图读数所需要的数量,特别是由这些数量来求部分人数求出部分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8.D
【思路分析】认真观察统计图,找出30个故事所对应的故事种类,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有30个同学所喜欢的故事是寓言故事.
故选:D.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解决问题.
9.B
【思路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用1格代表2人比较合适,在图中绘制出喜欢每种早餐人数的直条图,标出数据等即可完成统计图.
【解答】解:(1)你认为一格代表2人比较合适,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观察条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有关计算.注意,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写上标题,标上数据及绘图时间,直条宽度相同,分布均匀,美观大方.
10.D
【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第四季度旅游人数最少;B、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人数增加多少人,就用第三季度的人数减去第二季度人数即可;C、全年旅游人数就用四个季度人数加起来即可;D、平均每月旅游人数就用全年旅游人数除以12个月即可.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
A、第四季度旅游人数最少;
B、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加14﹣10=4万人;
C、全年旅游人数就用四个季度人数加起来即可;
7+10+14+5=36(万人),
所以全年旅游人数36万人;
D、平均每月旅游人数就用全年旅游人数除以12个月即可,
(7+10+14+5)÷12,
=36÷12,
=3(万人),
所以平均每月旅游人数3万人.
故从图中可以得到信息不正确的是D;
故选:D。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要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依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计算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求解.
(2)用工作量“1”除以甲、乙的工作效率之和,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
(1)(1÷20):(1÷25)
:
=5:4;
(2)1÷()
=1
(天);
故答案为:5:4;.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灵活应用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一关系解决问题.
12.20。
【思路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由此可知,四(3)班的女生有20人。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四(3)班的女生有20人。
故答案为:2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纵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图书数量最多的条形最高,是童话书,最矮的是诗歌,册数最少.根据条形高度及数据可知:4000÷2000=2,则故事书册数是科技书册数的2倍.
(3)用科技书的本数除以40,即得每班分得的册数.
【解答】解:(1)纵轴上1格代表 1000册.
(2)4000÷2000=2
答:学校图书室中 童话书的册数最多,诗歌的册数最少,故事书的册数是 科技书的册数的2倍.
(3)2000÷40=50(本)
答:每个班分 50册.
故答案为:1000;童话书;诗歌;故事书;科技书;50.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题.
14.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统计图中直条最高的数量最多,直条最低的数量最少,在图中直接看出;
(2)用五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减去二年级采集的质量求出五年级比二年级多采质量;用三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减去一年级采集的质量求出一年级比三年级少采质量;
(3)把六个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加起来再除以6求出平均每个年级采集的质量.
【解答】解:(1)六年级采的最多;一年级采的最少;
(2)50﹣20=30(千克),
30﹣10=20(千克),
(3)(10+20+30+40+50+60)÷6,
=210÷6,
=35(千克),
故答案为:六、一;30,20,;35.
【名师点评】先根据统计图读出数据,再根据数量关系求解.
15.350。
【思路分析】根据游记书300本,图中用6格表示,算出每格表示多少本,再根据条形最短的两类书文学书画了3格、百科书画了4格,算出文学书和百科书各多少本,最后把文学书和百科书的本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每格表示本数:300÷6=50(本)
文学书本数:50×3=150(本)
百科书本数:50×4=200(本)
文学书和百科书共多少本:150+200=350(本)
答:本学期借出的最少的两类书共有350本。
故答案为:350。
【名师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6.1℃;6℃;10米;80米;1000本;6000本。
【思路分析】图1纵轴1格处标注的是1℃,由此可知,1格表示1℃,直条图是6格,表示6℃;图2纵轴2格处标注的是20米,由此可知,1格表示10米,直条图是8格,表示80米;图3纵轴2格处标注的是2000本,由此可知,1格表示1000本,直条图是6格,表示6000本;据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
每格表示1℃,每格表示10米,每格表示1000本;
直条表示6℃,直条表示80米,直条表示6000本。
故答案为:1℃;6℃;10米;80米;1000本;6000本。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7.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条形表示动物的体重,条形长的重量就大,条形短的重量就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最重的是 长颈鹿,最轻的是 棕熊;
故选:A、B.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解决问题.
18.(1)花生;
(2)蛋白质。
【思路分析】(1)根据图例区分黄豆和花生的条形,表示花生脂肪含量的条形比表示黄豆脂肪含量的条形长,说明花生的脂肪含量高于黄豆的脂肪含量;
(2)比较表示黄豆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条形,发现表示蛋白质含量的条形最长,说明黄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解答】解:(1)花生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
(2)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故答案为:花生;蛋白质。
【名师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19.单位长度,一定的数量,数量,长短不同,直条,一定的顺序。
【思路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故答案为:单位长度,一定的数量,数量,长短不同,直条,一定的顺序。
【名师点评】灵活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因为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10人,可以求得条形高与数据比为1:10,则可求出数据120人的条形高.
【解答】解:用2格表示20人,
可以求得条形高与数据比为2:20=1:10,
则可求出表示数据120人的条形高为120÷10=12(格);
故答案为:10;12格.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三.判断题(共6小题)
21.√
【思路分析】无论单式和复式统计图,特点都是:形象,直观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解答】解:条形统计图只有两种:一种是单式条形统计图;一种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都是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2.×
【思路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绘制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对统计图特点的掌握情况,平时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23.√
【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纸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大的数量;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小,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小的数量,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一格可以代表一、十、几十,或更多个单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明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及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
【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5.×
【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用一种直条来表示,所以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用多种直条来表示,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所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6.√
【思路分析】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小格表示就是一个长度单位,每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条形宽度相等,由于数据不同,所以画出直条的长短也不同.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条形统计图用宽度相等的条形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所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四.操作题(共1小题)
27.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数据利用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制作条形统计图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所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是会根据统计表上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五.解答题(共7小题)
28.①;
②希望不及格的同学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答案不唯一)
【思路分析】(1)先根据数据特点,确定统计图纵轴的一格代表几人,再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按照统计表中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答】解: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画图如下:
;
②希望不及格的同学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答案不唯一)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9.(1)从统计图中我知道了育民小学图书馆上星期被借得最多的书是故事类的书,历史类的书被借走得最少;(答案不唯一)
(2)我建议多添置一些故事类的书。因为故事类的书被借走得最多。(答案不唯一)
【思路分析】(1)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
(2)可以根据借书情况来提建议,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从统计图中我知道了育民小学图书馆上星期被借得最多的书是故事类的书,历史类的书被借走得最少;(答案不唯一)
(2)我建议多添置一些故事类的书。因为故事类的书被借走得最多。(答案不唯一)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回答问题的能力。
30.。
【思路分析】根据所给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解答】解:统计图如下:
.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所给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31.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平均每天销售量
销售量 7 8 8 7 8 9 9 8
;。
【思路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计算平均每题的销售量,完成统计图即可。
【解答】解:(7+8+8+7+8+9+9)÷7
=56÷7
=8(吨)
红星水果店上周销售水果情况统计表单位: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平均每天销售量
销售量 7 8 8 7 8 9 9 8
统计图如下:
。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32.(1)10,5,25,5;(2)45;(3)鲁迅故居;(4)鲁迅故居。
【思路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完成统计表。
(2)求同学们想去的各目的地的人数的和即可。
(3)(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小明最可能去鲁迅故居,同学们最可能去鲁迅故居。
【解答】解:(1)统计表如下:
地点 镜湖湿地 花鸟乐园 鲁迅故居 塔山公园
人数 10 5 25 5
(2)10+5+25+5=45(人)
答:四(3)班共有学生45人。
(3)25>10>5=5
答:如果小明参加投票,他最有可能选择去鲁迅故居。
(4)答:估计四(3)班最后决定去鲁迅故居游玩。
故答案为:10,5,25,5;45;鲁迅故居;鲁迅故居。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33.(1);
(2)731。
【思路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每格代表5小时,动车行驶2格,是10小时。
(2)用高铁票价加上特快列车票价即可。
【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
(2)553+178=731(元)
答:购票一共需要731元。
故答案为:731。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所给中的数据的特点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34.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统计图中最高的数量最多,最短的数量最少,在图中直接读出数据.
(2)数学小组的人数中,女生人数减去男生人数的差除以男生人数,
(3)把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加起来的和除以组数.
【解答】解:(1)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科技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文艺,科技.
(2)女生人数18人,男生人数27人,则:
(27﹣18)÷27≈0.333=33.3%,
答: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3.3%,
故答案为:33.3.
(3)科技小组女生人数20人,数学小组女生人数18人,文艺小组女生人数39人,则:
(20+18+39)÷3≈26(人),
答: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平均每个小组有26人.
故答案为:26.
【名师点评】先根据统计图读出数据,再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