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1.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H2和O2的反应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
D.NaOH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
2.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C+2H+H2O+CO2↑表示的是( )
A.CaCO3与足量稀盐酸
B.Na2CO3溶液与足量稀醋酸
C.Na2CO3溶液与足量稀硫酸
D.NaHCO3溶液与足量稀硝酸
3.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CH3COOH溶液反应
B.Cu(OH)2和H2SO4溶液反应
C.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
D.Ba(OH)2溶液和HCl溶液反应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A.H++OH-H2O
B.2H++CH2O+CO2↑
C.Zn(OH)2+2H+Zn2++2H2O
D.Cu2++2OH-+Ba2++SBaSO4↓+Cu(OH)2↓
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产生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
6.如图所示为“铁链环”结构,图中两环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下列对应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O2+2OH-C+H2O
B.Cu2++2OH-Cu(OH)2↓
C.S+Ba2+BaSO4↓
D.Ba2++CBaCO3↓
7.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A H++OH-H2O CH3COOH+NaOHCH3COONa+H2O
B C+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 Ca2++C 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 Cu+2Ag+Cu2++2Ag Cu+2AgCl2Ag+CuCl2
8.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管 A B C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 。
(2)B: 。
(3)C: 。
9.离子方程式:Ba2++SBaSO4↓可能表示( )
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0.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Cl-、S、K+
B.含有大量HC的溶液:K+、Cl-、N、OH-
C.室温下pH<7的溶液中:Ba2+、Na+、S、Cl-
D.某澄清透明溶液中:Na+、Fe3+、Cl-、S
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实验,分别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
甲 MgCl2、Na2SO4、KOH
乙 K2CO3、Ba(OH)2、NaCl
丙 K2SO4、CuCl2、NaCl
丁 HCl、KCl、Na2CO3
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一定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Ba2++2OH-+2H++SBaSO4↓+2H2O 错误,该反应式是H2SO4与Ba(OH)2的反应式
B 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胶体)+3H+ 正确
D 向氨水中加入CuCl2溶液:2OH-+Cu2+Cu(OH)2↓ 错误,NH3·H2O是弱碱,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13.有一包白色粉末,由NaCl、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NO3中的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
(1)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有 ;一定不存在的有 。
(3)实验室制取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 ;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B时,集气瓶验满的方法是 。
(4)C 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1.B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反应中没有离子参与,不属于离子反应,A、C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不会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
2.C CaCO3是难溶物,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A错误;醋酸是弱酸,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B错误;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为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D错误。
3.D A项,醋酸为弱酸,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B项,氢氧化铜为难溶物,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C项,二者反应实质为HC与OH-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OH-+HCH2O+C;D项,Ba(OH)2 溶液和HCl溶液反应实质为H+与OH-反应生成水,可以用 H++OH-H2O表示。
4.D H++OH-H2O可以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钡、硝酸和氢氧化钾等,A错误;C+2H+CO2↑+H2O代表可溶性的碳酸盐和强酸之间的反应,如碳酸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硝酸等,B错误;Zn(OH)2+2H+Zn2++2H2O代表氢氧化锌和强酸之间的反应,如氢氧化锌和盐酸、硝酸、硫酸等,C错误;Ba2++2OH-+Cu2++SBaSO4↓+Cu(OH)2↓只能表示氢氧化钡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D正确。
5.C 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错误;Ⅱ中发生反应:Ba2++S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错误;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正确,D错误。
6.C 漏写离子反应,正确的应为Cu2++S+Ba2++2OH-Cu(OH)2↓+BaSO4↓。
7.C CH3COOH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改写错误,A不符合题意;BaCO3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改写错误,B不符合题意;Ca(NO3)2与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CaCO3↓,改写正确,C符合题意;AgCl难溶于水,故化学方程式中应将难溶的AgCl改为易溶的AgNO3,D不符合题意。
8.(1)Ba2++SBaSO4↓
(2)Cu2++2OH-Cu(OH)2↓
(3)Ba2++Cu2++2OH-+SBaSO4↓+Cu(OH)2↓
解析:(1)A试管中,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Ba2+和S结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Cu2+和Cl-不反应,所以溶液仍为蓝色。(2)B试管中,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和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3)C试管中,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Cu2+和OH-反应生成 Cu(OH)2蓝色沉淀,Ba2+和S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蓝色掩盖了白色,故只能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
9.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④不正确。
10.D A项,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N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 错误;B项,HC与OH-能相互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Ba2+ 与S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澄清透明溶液中:Na+、Fe3+、Cl-、S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11.C MgCl2与K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A不符合题意;K2CO3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不符合题意;K2SO4、CuCl2、NaCl之间互不反应,C符合题意;HCl和Na2CO3反应生成CO2、H2O和NaCl,D不符合题意。
12.A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时,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BaSO4↓+2H2O,A符合题意;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MgCO3+2H+CO2↑+H2O+Mg2+,B不符合题意;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正确,C不符合题意;向氨水中加入CuCl2溶液,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写,D不符合题意。
13.(1)烧杯、漏斗、玻璃棒
(2)CaCO3、BaCl2、NaOH CuSO4、K2SO4
(3)CaCO3+2H+Ca2++CO2↑+H2O 将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4)Ba2++2OH-+CO2BaCO3↓+H2O
解析:(2)由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溶于水过滤得到白色滤渣A、无色滤液C,可知一定不含CuSO4,白色滤渣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全部溶解,可知气体B为CO2,白色滤渣A为CaCO3,不存在BaSO4,原粉末只有BaCl2、K2SO4其中一个存在,无色滤液C与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中含BaCl2、NaOH,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K2SO4,NaCl、KNO3不确定是否存在。(3)B为CO2,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4)滤液C和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 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CO2BaCO3↓+H2O。
4 / 4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课程 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能利用离子反应对常见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 3.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分点突破(一)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 之间的反应。
(2)实验探究——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 生成
混合前两种溶液 中的离子
混合后溶液中的 离子
结论 两溶液混合时,Na+、Cl-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和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微观实质
(3)实质:离子反应使单位体积溶液中某些离子数目减小。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书写步骤(以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为例)
(3)意义
①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例如,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例如,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均为 。
1.H++OH-H2O只能表示酸碱中和反应吗?
2.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氧化镁溶于稀盐酸。
(2)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3)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5)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
(6)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拆写原则
(1)拆成离子的物质: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
(2)书写化学式的物质:①单质;②气体;③氧化物;④难溶性物质;⑤弱酸(CH3COOH、H2CO3等);⑥弱碱[NH3·H2O、Mg(OH)2等];⑦浓硫酸。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写,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H++C”,应写成“Na++HC”。
(4)微溶物[如Ca(OH)2]:①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悬浊液中写成化学式;②作生成物时,写成化学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在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l-+AgNO3AgCl↓+N
C.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2OH-+Cu2++SBaSO4↓+Cu(OH)2↓
D.锌与AgNO3溶液反应:Zn+Ag+Zn2++Ag
2.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
分点突破(二)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离子共存
1.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 操作
(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① ;② ;③ 。
(2)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Cu2++2OH-Cu(OH)2↓;
②H++OH-H2O;
③C+2H+CO2↑+H2O。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2)置换型离子反应
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如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置换反应:Fe+Cu2+Fe2++Cu。
3.离子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物质 ;
(2)应用于物质 ;
(3)应用于消除水中污染物等。
1.离子反应在混合物分离、提纯及鉴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Cu和CuO。
(2)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3)判断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2.判断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情况。
(1)Ba2+、N、H+、S
(2)K+、Cl-、C、Na+
(3)H+、N、Na+、C
(4)N、S、K+、OH-
离子共存判断的“一色、二性、三反应”
1.记住几种溶液颜色,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紫红色)等。
2.溶液酸性(如石蕊溶液显红色、pH=2等),碱性(如石蕊溶液显蓝色、pH=12等)。
3.能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H2O、弱酸、弱碱)等符合离子反应条件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 )
A.Cu2+ B.Mg2+
C.S D.H+
2.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Cl溶液与AgNO3溶液
B.KNO3溶液与NaOH溶液
C.稀硫酸与BaCl2溶液
D.盐酸与Na2CO3溶液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Cl-、OH-
B.Na+、H+、S、C
C.Cu2+、K+、Cl-、S
D.Na+、Ca2+、C、N
离子(或物质)推断(归纳与论证)
【典例】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g+、Mg2+、Fe3+、Cl-、C、OH-、N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 ,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
。
(4)通过以上叙述可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规律方法】
离子推断的四大原则
(1)肯定性原则:据现象推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2)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存在大量的C、S。
(3)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4)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迁移应用】
1.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③Cl-、④HC、⑤C、⑥H+、⑦Cu2+中的若干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 溶液变红
Ⅱ 向溶液中滴加BaCl2和稀HCl 有白色沉 淀生成
Ⅲ 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 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B.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
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a2+、C、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取上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
由以上实验判断:
(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
(3)白色沉淀加入硝酸后,部分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下列溶液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B.铁与硫酸铜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
D.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Ca2++2OH-CaCO3↓+H2O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H++CCO2↑+H2O
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CuSO4
3.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Ba2+、Cl-、N
B.K+、S2-、Cl-、S
C.Ca2+、Mg2+、N、C
D.Na+、Cl-、N、Fe3+
4.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锌丝;②CO2;③75%酒精溶液;④稀盐酸;⑤H2SO4;⑥NaOH固体;⑦熔融KNO3。
(1)以上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①与⑤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硝酸银溶液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 (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化合物
(5)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1)离子 (2)白色沉淀 Ba2+、Cl-、Na+、S Na+、Cl- Ba2++SBaSO4↓ 2.(1)离子符号 (3)①Ca2++CCaCO3↓ ②H++OH-H2O
探究活动
1.提示:不一定只表示中和反应,如NaOH与NaH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为H++OH-H2O。
2.提示:(1)MgO+2H+Mg2++H2O
(2)CaCO3+2H+Ca2++CO2↑+H2O
(3)Fe+2H+Fe2++H2↑
(4)Ca2++2OH-+CO2CaCO3↓+H2O
(5)Cu(OH)2+2H+Cu2++2H2O
(6)HC+H+CO2↑+H2O
自主练习
1.C 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A项错误;AgNO3是可溶性盐,应拆写成Ag+和N,B项错误;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D项错误。
2.A 由题给离子方程式知,相应的H+对应的电解质一定是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故排除⑤CH3COOH;另外,生成物中的Ba2+不能与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由于Ba2+能与S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从而排除②H2SO4和④NaHSO4。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1.(1)①生成蓝色沉淀 ②溶液红色消失 ③产生气泡
3.(1)制备和分离 (2)提纯和鉴定
探究活动
1.提示:(1)先加盐酸溶解CuO,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Cu,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固体得到CuO。
(2)在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得NaCl溶液。
(3)取少量自来水,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含有Cl-。
2.提示:(1)Ba2+和S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3)H+和C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
(4)N和OH-反应生成弱碱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
自主练习
1.C OH-能分别与Cu2+、Mg2+反应生成Cu(OH)2、Mg(OH)2沉淀,OH-能与H+反应生成水,会使溶液中Cu2+、Mg2+和H+的离子数目减少,OH-与S不反应,不会使溶液中S数目减少。
2.B A项,NaCl电离出的Cl-与AgNO3电离出的Ag+反应生成AgCl沉淀;C项,H2SO4电离出的S与BaCl2电离出的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D项,盐酸中的H+与Na2CO3电离出的C反应生成H2CO3,H2CO3分解生成CO2和H2O。
3.C H+和OH-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H+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a2+和C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关键能力·细培养】
【典例】 (1)Fe3+ (2)Ag+ Ag++Cl-AgCl↓
(3)Mg2+ OH-+H+H2O、Mg2++2OH-Mg(OH)2↓
(4)Fe3+、Cl-、C、OH- K+
解析:(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有色离子Fe3+。(2)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3)取(2)中的滤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故原溶液中一定有Mg2+;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Mg2++2OH-Mg(OH)2↓。(4)原溶液中一定有Mg2+,故溶液中不存在C、OH-;结合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和阴离子,故一定有N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Mg2+、Ag+、N ;一定不含Fe3+、Cl-、C、OH-,难以通过上述实验确定是否存在K+,则可能存在的是K+。
迁移应用
1.B 溶液为无色,则一定无Cu2+;Ⅰ.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里含有H+,不含C和HC;Ⅱ.向溶液中滴加BaCl2和稀HCl,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里有S;Ⅲ.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此沉淀为AgCl,但无法说明溶液里有Cl-,因实验Ⅱ中滴加了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引入了Cl-;综上所述,一定含有H+、S,一定不含HC、C、Cu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Cl-。
2.(1)C、Na+、Cl- (2)Ca2+
(3)Ag2CO3+2H+CO2↑+H2O+2Ag+
解析:取题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氯离子中一种或两种,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则溶液中不能含有钙离子,沉淀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依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
【教学效果·勤检测】
1.D 选项B中Fe与CuSO4反应的实质是Fe置换出Cu2+;选项D中的溶液混合后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2.B Cu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错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能拆,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CO2↑+H2O,C错误;氧化铜与硫酸混合生成CuSO4和H2O,CuO不能拆,CuSO4需要拆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D错误。
3.B 由题意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溶液呈碱性。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钙离子、镁离子与C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Fe3+与OH-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4.(1)① ⑤⑥⑦ ② (2)Zn+2H+Zn2++H2↑
(3)Ag++Cl-AgCl↓ (4)D
(5)Ba2++2OH-+2H++SBaSO4↓+2H2O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以上物质属于单质的是锌丝;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H2SO4、NaOH固体、熔融KNO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CO2。(4)离子之间生成难溶物、气体或弱电解质的反应为离子反应,故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化合物。(5)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时均可表示为H++OH-H2O,若生成难溶性盐则不能用此方程式表示,如Ba2++2OH-+2H++SBaSO4↓+2H2O(符合题意即可)。
6 / 6(共78张PPT)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课程 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能利用离子反应对常见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
3.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4、学科素养·稳提升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 离子反应
(1)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 之间的反
应。
离子
(2)实验探究——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 生成
混合前两种溶液 中的离子
白色沉淀
Ba2+、Cl-、Na+、S
混合后溶液中的 离子
结论
微观实质
Na+、Cl-
Ba2++S BaSO4↓
(3)实质:离子反应使单位体积溶液中某些离子数目减小。
2. 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
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符号
(2)书写步骤(以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为例)
(3)意义
①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例如,CaCl2溶液与Na2CO3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例如,盐酸和NaOH溶液反
应、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均为
。
Ca2++C CaCO3↓
H+
+OH- H2O
1. H++OH- H2O只能表示酸碱中和反应吗?
提示:不一定只表示中和反应,如NaOH与NaHSO4溶液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也为H++OH- H2O。
2. 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氧化镁溶于稀盐酸。
提示: MgO+2H+ Mg2++H2O
(2)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提示: CaCO3+2H+ Ca2++CO2↑+H2O
(3)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提示: Fe+2H+ Fe2++H2↑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提示: Ca2++2OH-+CO2 CaCO3↓+H2O
(5)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
提示: Cu(OH)2+2H+ Cu2++2H2O
(6)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提示: HC +H+ CO2↑+H2O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拆写原则
(1)拆成离子的物质: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
分可溶性盐。
(2)书写化学式的物质:①单质;②气体;③氧化物;④难溶性物
质;⑤弱酸(CH3COOH、H2CO3等);⑥弱碱[NH3·H2O、Mg
(OH)2等];⑦浓硫酸。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写,如NaHCO3不能拆写成“Na
++H++C ”,应写成“Na++HC ”。
(4)微溶物[如Ca(OH)2]:①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中写成离子
形式,悬浊液中写成化学式;②作生成物时,写成化学式。
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解析: 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A项错误;AgNO3是可溶性盐,应拆写成Ag+和N ,B项错误;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D项错误。
2. 离子方程式BaCO3+2H+ CO2↑+H2O+Ba2+中的H+能代表的
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 ①③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解析: 由题给离子方程式知,相应的H+对应的电解质一定是
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故排除⑤CH3COOH;另外,生成物中的Ba2
+不能与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由于Ba2+能与S 反应生成
BaSO4白色沉淀,从而排除②H2SO4和④NaHSO4。
分点突破(二)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离子共存
1. 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操作
(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① ;②
;③ 。
(2)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Cu2++2OH- Cu(OH)2↓;
②H++OH- H2O;
③C +2H+ CO2↑+H2O。
生成蓝色沉淀
溶液红色
消失
产生气泡
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
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
三个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2)置换型离子反应
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如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
属阳离子的置换反应:Fe+Cu2+ Fe2++Cu。
3. 离子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物质 ;
(2)应用于物质 ;
(3)应用于消除水中污染物等。
制备和分离
提纯和鉴定
1. 离子反应在混合物分离、提纯及鉴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
问题。
(1)分离Cu和CuO。
提示: 先加盐酸溶解CuO,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Cu,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固体得到CuO。
(2)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提示: 在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得NaCl溶液。
(3)判断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提示: 取少量自来水,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生
成白色沉淀,则含有Cl-。
2. 判断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情况。
(1)Ba2+、N 、H+、S
提示: Ba2+和S 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2)K+、Cl-、C 、Na+
提示: 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3)H+、N 、Na+、C
提示: H+和C 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
(4)N 、S 、K+、OH-
提示: N 和OH-反应生成弱碱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判断的“一色、二性、三反应”
1. 记住几种溶液颜色,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
(棕黄色)、Mn (紫红色)等。
2. 溶液酸性(如石蕊溶液显红色、pH=2等),碱性(如石蕊溶液显
蓝色、pH=12等)。
3. 能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H2O、弱酸、弱碱)等符合离子
反应条件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 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 )
A. Cu2+ B. Mg2+
D. H+
解析: OH-能分别与Cu2+、Mg2+反应生成Cu(OH)2、Mg
(OH)2沉淀,OH-能与H+反应生成水,会使溶液中Cu2+、Mg2+
和H+的离子数目减少,OH-与S 不反应,不会使溶液中S
数目减少。
2.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NaCl溶液与AgNO3溶液
B. KNO3溶液与NaOH溶液
C. 稀硫酸与BaCl2溶液
D. 盐酸与Na2CO3溶液
解析: A项,NaCl电离出的Cl-与AgNO3电离出的Ag+反应生成
AgCl沉淀;C项,H2SO4电离出的S 与BaCl2电离出的Ba2+反应
生成BaSO4沉淀;D项,盐酸中的H+与Na2CO3电离出的C 反应
生成H2CO3,H2CO3分解生成CO2和H2O。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H+、Cl-、OH-
解析: H+和OH-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H+和C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a2+和C
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离子(或物质)推断(归纳与论证)
【典例】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g+、Mg2+、Fe3
+、Cl-、C 、OH-、N 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
解析: 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有色离子Fe3+。
Fe3+
解析: 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
在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 AgCl↓。
Ag+
Ag++Cl- AgCl↓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 ,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有 。
解析: 取(2)中的滤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故原溶液中一定有Mg2+;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Mg2++2OH- Mg(OH)2↓。
Mg2+
OH-+H+ H2O、Mg2++2OH- Mg(OH)2↓
解析: 原溶液中一定有Mg2+,故溶液中不存在C 、
OH-;结合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和阴离子,故一
定有N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Mg2+、Ag
+、N ;一定不含Fe3+、Cl-、C 、OH-,难以通过上述
实验确定是否存在K+,则可能存在的是K+。
Fe3+、Cl-、C
、OH-
K+
【规律方法】
离子推断的四大原则
(1)肯定性原则:据现象推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2)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存在大量的C 、S
。
(3)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4)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
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迁移应用】
1.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 、③Cl-、④HC
、⑤C 、⑥H+、⑦Cu2+中的若干种离子,依次进行下列实
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 溶液变红
Ⅱ 向溶液中滴加BaCl2和稀H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 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B. 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
D.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
解析: 溶液为无色,则一定无Cu2+;Ⅰ.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里含有H+,不含C 和HC
;Ⅱ.向溶液中滴加BaCl2和稀HCl,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
BaSO4,说明溶液里有S ;Ⅲ.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
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此沉淀为AgCl,但无法说明溶液里
有Cl-,因实验Ⅱ中滴加了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引入了Cl-;综上
所述,一定含有H+、S ,一定不含HC 、C 、Cu2+,不
能确定是否含有Na+、Cl-。
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a2+、C 、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
进行以下实验:取上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AgNO3 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
生气体。
由以上实验判断: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
C 、Na+、Cl-
Ca2+
解析:取题述溶液少量,加入过量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氯离子中一种或两种,过滤,向
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说
明含有碳酸根离子,则溶液中不能含有钙离子,沉淀不能完
全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依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
一定含有钠离子。
Ag2CO3+2H+ CO2↑+H2O+2Ag+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溶液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B. 铁与硫酸铜溶液
C. 碳酸钾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
D. 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解析: 选项B中Fe与CuSO4反应的实质是Fe置换出Cu2+;选项
D中的溶液混合后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 Cu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错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能拆,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为2H++CaCO3 Ca2++CO2↑+H2O,C错误;氧化铜与硫酸混
合生成CuSO4和H2O,CuO不能拆,CuSO4需要拆写,正确的离子
方程式为CuO+2H+ Cu2++H2O,D错误。
3. 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解析:B 由题意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溶液呈碱性。H
+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钙离子、镁离子与C 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Fe3+与OH-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4.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锌丝;②CO2;③75%酒精溶液;④稀盐酸;
⑤H2SO4;⑥NaOH固体;⑦熔融KNO3。
(1)以上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
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①
⑤⑥⑦
②
解析: 以上物质属于单质的是锌丝;在水溶液中或熔融
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
H2SO4、NaOH固体、熔融KNO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CO2。
(2)①与⑤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写出硝酸银溶液与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Zn+2H+ Zn2++
H2↑
Ag++Cl-
AgCl↓
(4)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
(填字母)。
A. 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化合物
D
解析:离子之间生成难溶物、气体或弱电解质的反应为离子反
应,故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化
合物。
(5)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
H2O。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Ba2
++2OH-+2H++S BaSO4↓+2H2O (符合题意即
可)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时均可表示为H
++OH- H2O,若生成难溶性盐则不能用此方程式表
示,如Ba2++2OH-+2H++S BaSO4↓+2H2O(符
合题意即可)。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 H2和O2的反应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 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
D. NaOH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
解析: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
CO,反应中没有离子参与,不属于离子反应,A、C不符合题意;
NaOH溶液与K2SO4溶液混合不会发生反应,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C +2H+ H2O+CO2↑
表示的是( )
A. CaCO3与足量稀盐酸
B. Na2CO3溶液与足量稀醋酸
C. Na2CO3溶液与足量稀硫酸
D. NaHCO3溶液与足量稀硝酸
解析: CaCO3是难溶物,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A错误;醋酸
是弱酸,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B错误;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为碳
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反应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与CH3COOH溶液反应
B. Cu(OH)2和H2SO4溶液反应
C. 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
D. Ba(OH)2溶液和HCl溶液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A项,醋酸为弱酸,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B项,氢氧
化铜为难溶物,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C项,二者反应实质为HC
与OH-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OH-+HC
H2O+C ;D项,Ba(OH)2 溶液和HCl溶液反应实质
为H+与OH-反应生成水,可以用 H++OH- H2O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H++OH- H2O可以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
性的盐和水的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钡、硝酸和
氢氧化钾等,A错误;C +2H+ CO2↑+H2O代表可溶性的
碳酸盐和强酸之间的反应,如碳酸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硝酸等,B
错误;Zn(OH)2+2H+ Zn2++2H2O代表氢氧化锌和强酸之
间的反应,如氢氧化锌和盐酸、硝酸、硫酸等,C错误;Ba2++
2OH-+Cu2++S BaSO4↓+Cu(OH)2↓只能表示氢氧化钡
和硫酸铜之间的反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
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
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产
生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 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D. Ⅲ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
解析: 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
H2O,A错误;Ⅱ中发生反应:Ba2++S BaSO4↓,白色沉淀
为BaSO4,B错误;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
+ Zn2++H2↑,C正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如图所示为“铁链环”结构,图中两环相交部分A、B、C、D表示
物质间的反应。下列对应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漏写离子反应,正确的应为Cu2++S +Ba2++2OH-
Cu(OH)2↓+Ba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CH3COOH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OH- CH3COO-+H2O,改写错误,A不符合题意;
BaCO3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Ba2++
CO2↑+H2O,改写错误,B不符合题意;Ca(NO3)2与Na2C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 CaCO3↓,改写正确,C
符合题意;AgCl难溶于水,故化学方程式中应将难溶的AgCl改
为易溶的AgNO3,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管 A B C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仍为蓝色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为无色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为无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A试管中,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Ba2+
和S 结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Cu2+和Cl-不反应,所以
溶液仍为蓝色。
解析: B试管中,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和OH
-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
Ba2++S BaSO4↓
Cu2++2OH- Cu(O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C: 。
解析: C试管中,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
后,Cu2+和OH-反应生成 Cu(OH)2蓝色沉淀,Ba2+和S
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蓝色掩盖了白色,故只能观察
到产生蓝色沉淀。
Ba2++Cu2++2OH-+S BaSO4↓+Cu(O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离子方程式:Ba2++S BaSO4↓可能表示( )
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
-+2H++S BaSO4↓+2H2O,④不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A项,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N 与氢氧根离
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 错误;B项,HC 与OH
-能相互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Ba2+ 与S 生成硫
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澄清透明溶液中:Na
+、Fe3+、Cl-、S 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实验,分别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
的成分,记录如下:
甲 MgCl2、Na2SO4、KOH
乙 K2CO3、Ba(OH)2、NaCl
丙 K2SO4、CuCl2、NaCl
丁 HCl、KCl、Na2CO3
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MgCl2与K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A不符合题
意;K2CO3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不符合题意;
K2SO4、CuCl2、NaCl之间互不反应,C符合题意;HCl和Na2CO3
反应生成CO2、H2O和NaCl,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下列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错误,该反应式是
H2SO4与Ba
(OH)2的反应式
B 错误,碳酸镁不能
拆成离子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
为红褐色:Fe3++3H2O Fe(OH)3
(胶体)+3H+ 正确
D 错误,NH3·H2O是
弱碱,不能拆成离
子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时,离子方
程式为Ba2++2OH-+2H++S BaSO4↓+2H2O,A符合题
意;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MgCO3+2H+ CO2↑+
H2O+Mg2+,B不符合题意;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
正确,C不符合题意;向氨水中加入CuCl2溶液,NH3·H2O是弱电
解质不能拆写,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有一包白色粉末,由NaCl、BaCl2、K2SO4、CaCO3、
NaOH、CuSO4、KNO3中的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分,进
行了如图实验:
(1)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有 ;一定
不存在的有 。
烧杯、漏斗、玻璃棒
CaCO3、BaCl2、NaOH
CuSO4、K2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2)由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溶于水过滤得到白色滤
渣A、无色滤液C,可知一定不含CuSO4,白色滤渣A与盐酸
反应生成气体,且全部溶解,可知气体B为CO2,白色滤渣
A为CaCO3,不存在BaSO4,原粉末只有BaCl2、K2SO4其中
一个存在,无色滤液C与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中含
BaCl2、NaOH,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K2SO4,NaCl、KNO3
不确定是否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实验室制取气体B的离子方程式:
;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B时,集气瓶验满的方法是
。
CaCO3+2H+ Ca2+
+CO2↑+H2O
将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解析: B为CO2,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 Ca2++CO2↑+H2O;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烧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C 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Ba2++2OH-+CO2
BaCO3↓+H2O
解析: 滤液C和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 BaCO3,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Ba2++2OH-+CO2 BaCO3↓+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