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阿里里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阿里里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0 21:51:40

文档简介

(演唱)阿里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并能随音乐律动。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学情分析
《阿里里》是一首质朴的云南纳西族民歌,全歌为上下结构的一段体,五声羽调式,四二拍子。歌曲的旋律简洁纯朴,童趣盎然,加之歌词中多处出现具有纳西族特色的衬词“阿里里”,使歌曲更富有浓郁的民歌风韵。全歌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增强了作品活泼热闹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喜悦春耕的欢乐场面。
3重点难点
1、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2、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动作。
3、能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学生随音乐《阿细跳月》即兴律动。百度MP3搜索阿细跳月
二、初步体验
师:(创设情境导入)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百度图片搜索_云南景色
教学意图: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并从视觉与听觉上真切感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师:图片将我们带到哪儿了?图片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百度视频搜索_云南纳西族风俗
(启发学生回答。)
师:第一站:云南纳西族。
三、学唱歌曲《阿里里》
(出示课件画外音:欢迎大家到我们纳西族做客。)
师: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1、初听歌曲《阿里里》
师: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
(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出示课件:点击出现“阿里里”。)
(画外音: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
老师讲解歌词中“撒小秧”的意思。
2、再听歌曲《阿里里》
师: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纳西族的小朋友学上一两句。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学唱《阿里里》
4、为歌曲《阿里里》进行身势伴奏
师:纳西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点击课件画外音:我们纳西族人唱歌时还喜欢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注意强弱的变化。)
(2)引导学生说出哪儿强些,哪儿弱些,并自己尝试。
(3)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5、情感处理
师:纳西族人为什么在撒小秧的时候要唱歌呢?
(引导学生: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
(情绪——优美活泼,速度——中速稍快。)、
6、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
7、参与表现
师:我们分成两个快乐小队去帮纳西族小朋友撒小秧,边劳动边唱《阿里里》。
(1)师领唱,学生合。
(2)一队领唱,二队合。(反过来一次。)
(3)全体起立用身势伴奏唱《阿里里》,告别纳西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出发了。
教学意图:让学生从听觉出发整体感受音乐,通过认真聆听,记住云南纳西族歌曲《阿里里》中最具特色的衬词:阿里里。在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中使学生对歌曲《阿里里》有更深的理解,并将之学会。
四、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纳西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也将我们山西的民歌带到云南去。
课件28张PPT。阿里里云南省,简称云或滇,省会昆明。主要景区有:丽江古城、石林、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云南丽江古城猜一猜,看一看
下面的图片是哪个民族?芦笙节(爬高) 苗 族泼水节傣 族 云南纳西族服饰和图腾 云南纳西族服饰和图腾阿里里1是育种,先把稻种播撒在小秧床上(或小秧田里),等秧苗长到一尺左右,再移栽到大水田里(插秧或抛秧)。 撒小秧?11你们唱得真棒!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