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题突破(六)“位—构—性”与元素的综合判断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题突破(六)“位—构—性”与元素的综合判断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5 20:50:57

文档简介

(2024·河北保定高一检测)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Z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X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Y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简单离子半径:W>Y>Z
C.X2是一种清洁能源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互相反应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H元素,Y为Na元素,W为Cl元素,Z为Al元素。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或HClO4等,HClO为弱酸,A错误;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Cl->Na+>Al3+,B正确;H2是一种清洁能源,C正确;Na、Al、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Cl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HClO4反应,NaOH和HClO4发生酸碱中和反应,D正确。
1.元素“位—构—性”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而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又可推测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元素“位—构—性”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
(2)
(3)
针对练1.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元素属于第ⅡA族
B.R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4
D.R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答案:A
解析:由题给信息知R的原子序数为79-45=34,为S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A族,故A项错误,B项正确;Se在第ⅥA族,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价为-2,故C、D项正确。
针对练2.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漂白性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碱或盐
C.简单离子半径:M>Q>Y
D.化合物R(YX)2是强碱
答案:C
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根据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图可知,X是H元素,Y显-2价,Y是O元素,M最高价为+7,M是Cl元素;Q为+1价,Z最高价为+5,但原子半径小于M,所以Z是N元素;Q是Na元素;R为+2价,R为Ca元素。H与O组成的化合物H2O2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H、O、N三种元素可以组成酸(HNO3)、碱(NH3·H2O)、盐(NH4NO3),故B正确;M、Q、Y简单离子依次为Cl-、Na+、O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Cl->O2->Na+,故C错误;R为钙元素,化合物R(YX)2是Ca(OH)2,属于强碱,故D正确。
针对练3.(2024·天津河西区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c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
B.a的单质可与b的单质剧烈化合
C.原子半径:c>d>b
D.b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别可与a、c、d的单质发生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H,b是F,c是Na,d是Mg,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a是H,c是Na,二者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但H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能够表现氧化性、还原性,而Na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只有强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A错误;H2与F2在冷暗处迅速化合形成HF,反应非常剧烈,B正确;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元素,一般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c(Na)>d(Mg)>b(F),C正确;b是F,其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是Cl,Cl2的性质活泼,可与a、c、d的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分别生成化合物HCl、NaCl、MgCl2,D正确。
针对练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q为一元
强碱,q、s的焰色均呈黄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Z
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弱
C.元素的非金属性:X<Y
D.由W、X、Y、Z四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答案:C
解析:由题意与转化图可推知W、X、Y、Z分别为H、C、O、Na。C、O位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大于O,故原子半径:W<Y<X<Z,A错误;C、O为同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C<O,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CH4,B错误、C正确;由W、X、Y、Z四种元素可组成NaHCO3、CH3COONa等多种化合物,D错误。
针对练5.现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
③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④两分子X的单质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态。
⑤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据此推断:
(1)3.2 g Y单质的质子数约为       ;
画出元素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X、Y、Z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请列举Z单质的一种用途:             。
(4)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9.632×1023(或1.6NA) 
(2)Cl>O>H (3)制漂白剂、染料、药物、塑料、氯化物等(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4)Cl2+H2O HClO+HCl
解析: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XZ是HCl,则X为H元素,Z为Cl元素。两分子X的单质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Z的单质即Cl2,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说明X2Y是H2O,则Y为O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O元素,其单质为O2,一个O2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8×2=16,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含有的质子数目约为0.1×16×NA=1.6NA;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O2-,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不同周期元素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Cl>O>H,则原子半径:Cl>O>H。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专题突破(六) “位—构—性”与元素的综合判断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2024·河北保定高一检测)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Z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X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Y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简单离子半径:W>Y>Z
C.X2是一种清洁能源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互相反应
典例

由题意可知X为H元素,Y为Na元素,W为Cl元素,Z为Al元素。Cl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或HClO4等,HClO为弱酸,A错误;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Cl->Na+>Al3+,B正确;H2是一种清洁能源,C正确;Na、Al、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Cl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HClO4反应,NaOH和HClO4发生酸碱中和反应,D正确。
1.元素“位—构—性”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而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又可推测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题后总结
2.元素“位—构—性”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
题后总结
(2)
(3)
题后总结
针对练1.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R元素属于第ⅡA族
B.R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4
D.R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由题给信息知R的原子序数为79-45=34,为S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A族,故A项错误,B项正确;Se在第ⅥA族,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价为-2,故C、D项正确。
针对练2.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漂白性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酸、碱或盐
C.简单离子半径:M>Q>Y
D.化合物R(YX)2是强碱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
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根据原子半径
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图可知,X是H元素,Y
显-2价,Y是O元素,M最高价为+7,M是
Cl元素;Q为+1价,Z最高价为+5,但原子
半径小于M,所以Z是N元素;Q是Na元素;
R为+2价,R为Ca元素。H与O组成的化合物H2O2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H、O、N三种元素可以组成酸(HNO3)、碱(NH3·H2O)、盐(NH4NO3),故B正确;
M、Q、Y简单离子依次为Cl-、Na+、O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Cl->O2->Na+,故C错误;R为钙元素,化合物R(YX)2是Ca(OH)2,属于强碱,故D正确。
针对练3.(2024·天津河西区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c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
B.a的单质可与b的单质剧烈化合
C.原子半径:c>d>b
D.b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别可与a、c、d的单质发生化合反应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H,b是F,c是Na,d是Mg,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a是H,c是Na,二者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但H是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能够表现氧化性、还原性,而Na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只有强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A错误;H2与F2在冷暗处迅速化合形成HF,反应非常剧烈,B正确;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元素,一般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c(Na)>d(Mg)>b(F),C正确;b是F,其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是Cl,Cl2的性质活泼,可与a、c、d的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分别生成化合物HCl、NaCl、MgCl2,D正确。
针对练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q为一元强碱,q、s的焰色均呈黄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弱
C.元素的非金属性:X<Y
D.由W、X、Y、Z四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由题意与转化图可推知W、X、Y、Z分别为H、C、O、Na。C、O位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大于O,故原子半径:W<Y<X<Z,A错误;C、O为同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C<O,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CH4,B错误、C正确;由W、X、Y、Z四种元素可组成NaHCO3、CH3COONa等多种化合物,D错误。
针对练5.现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
③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④两分子X的单质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态。
⑤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据此推断:
(1)3.2 g Y单质的质子数约为        ;画出元素Y的离子结
构示意图:    。
9.632×1023(或1.6NA)

(2)X、Y、Z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Cl>O>H
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XZ是HCl,则X为H元素,Z为Cl元素。两分子X的单质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Z的单质即Cl2,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说明X2Y是H2O,则Y为O元素。不同周期元素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Cl>O>H,则原子半径:Cl>O>H。
(3)请列举Z单质的一种用途:         .
   。
(4)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
制漂白剂、染料、药物、塑料、氯化物等
(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Cl2+H2O HClO+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