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专题突破(一)考查离子反应的三大热点题型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专题突破(一)考查离子反应的三大热点题型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5 20:54:48

文档简介

一、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存在
判断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的请说明理由。
(1)①Mg2+、Ba2+、N、OH-             ;
②Ba2+、Fe3+、S、Cl-             。
(2)①K+、C、H+、N             ;
②H+、S、OH-、Na+             。
答案:(1)①不能大量共存,Mg2+能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
②不能大量共存,Ba2+能与S反应生成BaSO4沉淀
(2)①不能大量共存,C能与H+反应生成CO2和 H2O
②不能大量共存,H+能与OH-反应生成H2O
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若不能大量共存则指出其原因。
(1)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Cl-、S             ;
(2)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Cl-             ;
(3)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Br-、Cl-             ;
(4)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Cl-             ;
(5)可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 Ca2+、Cl-、C             。
答案:(1)不能大量共存。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棕黄色的Fe3+
(2)不能大量共存。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蓝色的Cu2+
(3)能大量共存
(4)不能大量共存。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会和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5)不能大量共存。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显酸性,H+与C反应生成CO2和H2O;Ca2+与C反应生成CaCO3沉淀
1.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原理
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
2.“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
(1)看要求
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2)看条件
题干是否有隐含条件:①“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例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紫红色);②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③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3)看反应
①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Mg2+与OH-,Ca2+与C、S都不能大量共存;
②能否生成水。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存在;
③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如H+与C、HC、S2-等不能大量共存。
针对练1.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K+、Cl-
B.Ag+、Cl-、OH-、Na+
C.N、Cl-、Na+、Ca2+
D.N、OH-、Mg2+、Na+
答案:C
解析:含Cu2+的溶液呈蓝色,A错误;Ag+与Cl-、OH-均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N、Cl-、Na+、Ca2+在溶液中不反应,且均为无色,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在溶液中OH-与Mg2+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针对练2.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Cl-、S、Fe3+
B.无色透明溶液中:K+、S、Mn、H+
C.可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Ca2+、Cl-、C
D.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Ba2+、Na+、N、Cl-
答案:D
解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OH-、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B不选;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与C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原因并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1)铁与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2H+H2O+CO2↑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S+Ba2+BaSO4↓
      
(4)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Cu2++Ag
      
(5)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S+Ba2++OH-BaSO4↓+H2O
      
(6)将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OH-HC
      
答案:(1)该反应应生成Fe2+而不是Fe3+,不符合客观事实;Fe+2H+Fe2++H2↑。
(2)碳酸钙不能拆写成离子的形式;CaCO3+2H+Ca2++H2O+CO2↑。
(3)漏写参加反应的Cu2+和OH-;Cu2++S+Ba2++2OH-Cu(OH)2↓+BaSO4↓。
(4)方程式两端电荷不守恒;Cu+2Ag+Cu2++2Ag。
(5)反应物配比不正确;2H++2OH-+S+Ba2+BaSO4↓+2H2O。
(6)没看清题目要求,CO2是少量的,生成CaCO3;CO2+Ca2++2OH-CaCO3↓+H2O。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个角度”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2.看各物质的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
3.看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的离子。
4.看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
针对练3.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
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Ba2+BaSO4↓(  )
③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
④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
⑤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OH-+H+H2O(  )
⑥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Mg+Ag+Mg2++Ag(  )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析:Cu的活泼性小于H的活泼性,Cu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故①错误;稀H2SO4和Ba(OH)2溶液混合,除S和Ba2+反应外,还有H+和O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Ba2++2OH-BaSO4↓+2H2O,故②错误;反应生成的H2CO3不稳定,分解成CO2和水,故③错误;Fe2O3为金属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为离子,故④正确;Cu(OH)2在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分为离子,应为Cu(OH)2+2H+Cu2++2H2O,故⑤错误;电荷不守恒,应为Mg+2Ag+2Ag+Mg2+,故⑥错误。
三、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在下列横线处: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原溶液一定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   (填字母)。
A.Cl- B.N
C.C D.OH-
答案:(1)Cu2+、Fe3+ (2)Ag+
(3)Mg2+ H++OH-H2O、Mg2++2OH-Mg(OH)2↓
(4)B
解析:(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等有色离子。(2)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3)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4)原溶液中由于含有Ag+和Mg2+,阴离子中不可能含有Cl-、C、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含有N。
解析离子推断题的“四项基本原则”
1.肯定性原则:据现象推断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2.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存在大量的C、S。
3.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4.电荷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针对练4.某溶液中含有C、S、S、Cl-、Na+、Ag+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C
B.一定有S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是否存在
答案:D
解析:①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和Ba2+生成沉淀的阴离子(C、S或S),也可能含有Ag+,生成AgCl沉淀;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气体为CO2,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不含S和Ag+,因为Ag+和C不能共存;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包含BaCO3和BaSO4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③取②中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gCl,但①、②和③步骤中加入的BaCl2溶液和盐酸均含有Cl-,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针对练5.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    、    (填离子符号)。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    (填“活性炭”或“铁粉”), 可以回收其中的        (填金属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填化学式), 可用来浇灌农田。
答案:(1)OH- Cl- K+ (2)铁粉 Ag
(3)Ag+、Fe3+、Cl-、OH- KNO3
解析: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铁离子和银离子一定在乙厂废水,乙厂废水中的阴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钾离子。(1)经过上述分析,甲厂废水含有的离子为OH-、Cl-、K+;(2)乙厂废水含有铁离子、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加入铁可以置换出金属银;(3)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所以Ag+、Fe3+、Cl-、OH-可以转化为沉淀,剩余硝酸钾。
针对练6.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K+、Mg2+、Fe3+、Ba2+、S、OH-、C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Ⅱ.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Ⅲ.另取少许溶液先滴加硝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Ⅳ.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少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2)写出实验Ⅲ和Ⅳ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Ⅲ.       ;
Ⅳ.       。
(3)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确定溶液中    (填“有”或“无”)K+,判断依据是              。
答案:(1)Mg2+、Fe3+、S、C Ba2+、OH-、Cl-
(2)H++OH-H2O、Cl-+Ag+AgCl↓ Ba2++S+2H++2OH-BaSO4↓+2H2O (3)无 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各种离子数目相等时溶液恰好呈电中性,所以无K+
解析:(1)无色溶液,则溶液中不含Fe3+;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OH-,不含Mg2+、Fe3+;另取溶液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S、C;另取溶液,先滴加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Cl-;再取少许原溶液滴入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有Ba2+;已确定存在的离子为Ba2+、Cl-、OH-,未确定的离子有K+,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Fe3+、S、C。(2)实验Ⅲ:溶液中有OH-和Cl-,加入稀硝酸与硝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l-+Ag+AgCl↓;实验Ⅳ:溶液中含有Ba2+和OH-,与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2H++2OH-BaSO4↓+2H2O。(3)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OH-、Cl-;设各离子数目均为N,根据电荷守恒规律:2×N=1×N+1×N,满足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所以确定溶液中无钾离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专题突破(一) 考查离子反应的三大热点题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一、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存在
典例
1
不能大量共存,Mg2+能与OH-反应生成
Mg(OH)2沉淀
BaSO4沉淀
和H2O
不能大量共存,H+能与OH-反应生成H2O
典例
2
不能大量共存。无色透
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棕黄色的Fe3+
不能大量共存。无色透明
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蓝色的Cu2+
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会和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
1.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原理
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
题后总结

题后总结

题后总结


返回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典例
3
Cu(OH)2↓+BaSO4↓。
没看清题目要求,CO2是少量的,生成CaCO3;CO2+Ca2++2OH-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六个角度”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2.看各物质的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
3.看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的离子。
4.看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5.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6.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
题后总结
×
×
×

×
×
返回
三、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在下列横线处: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
典例
4
Cu2+、Fe3+
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等有色离子。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Ag+
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
Mg2+
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
B

题后总结


OH-
Cl-
K+
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铁离子和银离子一定在乙厂废水,乙厂废水中的阴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钾离子。经过上述分析,甲厂废水含有的离子为OH-、Cl-、K+;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    (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  (填金属元素符号)。
铁粉
Ag
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铁离子和银离子一定在乙厂废水,乙厂废水中的阴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钾离子。乙厂废水含有铁离子、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加入铁可以置换出金属银;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填化学式),可用来浇灌农田。
Ag+、Fe3+、Cl-、OH-
KNO3
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则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铁离子和银离子一定在乙厂废水,乙厂废水中的阴离子只能是硝酸根离子,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和钾离子。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所以Ag+、Fe3+、Cl-、OH-可以转化为沉淀,剩余硝酸钾。
Mg2+、Fe3+、
Ba2+、OH-、Cl-

(2)写出实验Ⅲ和Ⅳ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Ⅲ.                    ;
Ⅳ.                      。

(3)如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确定溶液中  (填“有”或“无”)
K+,判断依据是             .
   。

溶液中一定有Ba2+、Cl-、OH-,各种离子数目相等时溶液恰好呈电中性,所以无K+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OH-、Cl-;设各离子数目均为N,根据电荷守恒规律:2×N=1×N+1×N,满足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所以确定溶液中无钾离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