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培优卷)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3 15: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苏教版)
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125﹣36+24的结果是(  )
A.65 B.113 C.190 D.75
2.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写成了63,结果得到的商是12,余数是18,正确的结果是(  )
A.21 B.21……15 C.21……18
3.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50﹣25×20+13 B.(50﹣25)×20+13 C.(50﹣25)×(20+13)
4.30与25的和除它们的积,求商用(  )
A.(30+25)÷30×25 B.30×25÷(30+25)
C.30×25÷30+25 D.(30+25)÷(30×25)
5.商店里有32辆自行车,卖出14辆后又运来28辆,现在有自行车(  )
A.46辆 B.42辆 C.56辆 D.18辆
6.把除数64看作60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编小
7.在“240÷40+20×2=52”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正确的是(  )
A.240÷(40+20)×2=52 B.(240÷40+20)×2=52
C.240÷(40+20×2)=52 D.240÷40+(20×2)=52
8.算式723﹣125×5用数学语言表述是(  )
A.723减去125的差的5倍是多少? B.125的5倍比723大多少?
C.723减去125的差乘5,积是多少? D.5个125比723小多少?
9.大连路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5人,五年级有2个班,每班42人,四、五年级共有多少人?正确算式是(  )
A.35+35+42×2 B.35×3+42×2 C.(35+42)×(3+2)
10.计算127×(500﹣32)时,第二步算(  )
A.减法 B.乘法 C.加法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   先计算   里面的,再按照先   再   的顺序计算.
12.在算式25﹣25÷5+5,先计算   法,再计算   法,最后计算   法.
13.在计算100×5﹣20÷4时   法和   法可以同步计算.
14.把250﹣25÷5+5改成先计算减法,再计算加法,最后计算除法的算式:   .
15.366÷41的商是   位数,366÷27的商是   位数.
16.把67﹣25=42,42÷14=3,240÷3=8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17.一种玩具小汽车原来每辆90元,降价后,原来买6辆的钱可以多买3辆。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________元。
18.不计算在横线里填上“>”、“<”或“=”
73×54    54×73 (75×76)×7    75×(76×7) 101×19    (100+1)×19
19.比较(8+4)×50和8+4×50的结果相差    。
20.35×[80﹣(128÷4)],第一步算    法。如果去掉中括号和小括号,这道题的得数是    。
21.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5    5    5    5=1;
5    5    5    5=2。
22.将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把它们的和、差、积、商相加,正好是49,这个自然数是   .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23.25×25﹣5和25×(25﹣5)的计算结果一样.   .
24.23与37的和乘15的积,列式是:23+37×15.   .
2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
26.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7.89×35+89×65=89×(35+65)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8.53+3×9这道算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9.计算16÷4×2时,应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30.36﹣36÷6的结果为0.   .
31.算式64+36×4和(64+36)×4的计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32.(48+52)+(720÷90)这个算式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3.脱式计算。
450÷(53﹣38)+108 (123+137)÷20+130
(420﹣42×7)÷63 560÷[(12+8)×4]
34.列式计算.
(1)480除以20的商,加上60与40的差,和是多少?
(2)480除以20与60的和,再减去4,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共8小题)
35.刘大爷家今年收获95千克萝卜,收获的青菜的质量是萝卜的2倍,收获的土豆的质量比青菜的3倍少21千克。刘大爷家今年收获土豆多少千克?
36.旅社需要买40张床.原计划买每张128元的,后来决定买每张110元的,用省下的钱买36元一把的椅子,一共可以买多少把椅子?
37.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7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8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8.某停车场的收费规定是:大客车第一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5元;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6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
(1)一辆大客车停车3小时,需要交费多少元?
(2)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8元,这辆小轿车在停车场停留了多少小时?
39.方方从学校去体育馆.3分钟行了270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540米就可以到体育馆了。方方从学校到体育馆一共行了多长时间?
40.文具店部分商品价格如下:
名称 放大镜 钢笔 书包 文具盒
单价 3元/只 12元/支 58元/个 9元/个
(1)学校买18支钢笔和60只放大镜,一共需要多少钱?
(2)王老师买15个文具盒和1个书包,付了200元后要找回多少钱?
41.超市上午卖出小米240千克,下午卖出的是上午的3倍少36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千克?超市一天共卖出多少千克小米?
42.小明家到电影院1550米,小明从8:00走到8:20,距离电影院还有550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还要多少分钟才能到电影院?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答案】B
【思路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求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125﹣36+24,
=89+24,
=113;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也可以只算算式中这几个数的个位数,然后根据个位数的数字在选项中选出.
2.【考点】有余数的除法.
【答案】C
【思路分析】计算时把除数36看成了63,可先将错就错,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求出被除数,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当除数是63时,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被除数是:
12×63+18=774,
所以774÷36=21…18,
答:正确的商是21,余数是18.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将错就错先算出被除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C
【思路分析】最后求得是积,一个因数是50减去25的差,另一个因数是20加上13的和,由此列出算式选择答案即可.
【解答】解:(50﹣25)×(20+13)
=25×33
=825
答:积是825.
故选:C.
【名师点评】列式计算的关键理解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4.【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答案】B
【思路分析】先用30乘上25求出积,再用30加上25求出和,然后用求出的积除以求出的和即可求解.
【解答】解:30乘上25求出积做为被除数;30加25的和做为除数,所以求商的算式就是:
30×25÷(30+25)
故选:B.
【名师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注意除与除以的不同.
5.【考点】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答案】A
【思路分析】用商店里有自行车的数量减去卖出的数量,再加上运来的数量,即可求出现在有自行车多少辆。
【解答】解:32﹣14+28
=18+28
=46(辆)
答:现在有自行车46辆。
故选:A。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00以内减法、加法的实际应用,卖出的数量用减法计算;运来的数量用加法计算。
6.【考点】商是几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多位数.
【答案】A
【思路分析】把除数64看作60来试商,除数变小,被除数不变,商可能偏大。
【解答】解:把除数64看作60来试商,商可能偏大。
故选:A。
【名师点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用“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
7.【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试算求解即可。
【解答】解:A.240÷(40+20)×2
=240÷60×2
=4×2
=8
8≠52,等式不成立;
B.(240÷40+20)×2
=(6+20)×2
=26×2
=52
52=52,等式成立;
C.240÷(40+20×2)
=240÷(40+40)
=240÷80
=3
3≠52,等式不成立;
D.240÷40+(20×2)
=6+40
=46
46≠52,等式不成立;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掌握。
8.【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D
【思路分析】723﹣125×5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对选项进行分析,找出运算顺序和列式方法与之相同的即可.
【解答】解:A、723减去125的差的5倍是多少?
是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列式为:(723﹣125)×5,不合题意;
B、125的5倍比723大多少?
125×5=625,625<723,本选项叙述是错误的;
C、723减去125的差乘5,积是多少?
是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列式为:(723﹣125)×5,不合题意;
D、5个125比723小多少?
先用125×5求出5个125,再用723减去求出的积,即:723﹣125×5,符合题意.
故选:D.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文字叙述,找出计算的顺序、列式的方法,从而求解.
9.【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B
【思路分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5人,先用每班的人数乘上3,求出四年级的人数,同理求出五年级的人数,再把四五年级的人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35×3+42×2
=105+84
=189(人)
答:四、五年级共有189人.
故选:B。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四、五年级的人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B
【思路分析】127×(500﹣32)有乘法和减法,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即可求解.
【解答】解:计算127×(500﹣32)时,第一步先算减法,第二步算乘法;
故选:B.
【名师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填空即可.
【解答】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 小括号先计算 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
故答案为:小括号,小括号,算乘除法,算加减法.
【名师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2.【考点】表内除加、除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在算式25﹣25÷5+5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加减法.
【解答】解:25﹣25÷5+5
=25﹣5+5
=20+5
=25
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除,减,加.
【名师点评】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3.【考点】表内除加、除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00×5﹣20÷4中乘法和除法是同级运算,它们之间用减法相连,所以可以先同时运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解答】解:100×5﹣20÷4
=500﹣5
=495
乘法和除法先同时运算,再算减法.
故答案为:乘,除.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
14.【考点】表内除加、除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250﹣25÷5+5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如果改成先计算减法,再计算加法,就把减法和加法计算提前了,给它们分别加上小括号即可.
【解答】解:把250﹣25÷5+5改成先计算减法,再计算加法,
就分别减法和加法加上小括号,
所以最后计算除法的算式:(250﹣25)÷(5+5).
故答案为:(250﹣25)÷(5+5).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15.【考点】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可知,366÷41中,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是36小于41,所以得出的商就是一位数;366÷27中,被除数前两位是36,大于27,所以商是两位数,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66÷41中,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是36小于41,所以得出的商就是一位数;
366÷27中,被除数前两位是36,大于27,所以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一;两.
【名师点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1;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两位.
16.【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答案】240÷[(67﹣25)÷14]=80。
【思路分析】先用67减去25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14求出商,最后用240除以求出的商,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67﹣25=42,42÷14=3,240÷3=8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是:240÷[(67﹣25)÷14]=80。
故答案为:240÷[(67﹣25)÷14]=80。
【名师点评】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17.【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先用单价乘以数量求出原来买6辆玩具小汽车需要多少钱,现在可以多买3辆,就是可以买6+3=9(辆),再用求出的钱数除以数量9即可解答。
【解答】解:90×6÷(6+3)
=540÷9
=60(元)
答: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60元。
故答案为:60。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不变的总价,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解。
18.【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判断;
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判断;
先把101拆成100+1,再进行判断。
【解答】解:
73×54=54×73 (75×76)×7=75×(76×7) 101×19=(100+1)×19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
19.【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392
【思路分析】算出两个式子的结果,再作差,即可求得。
【解答】解:(8+4)×50
=12×50
=600
8+4×50
=8+200
=208
600﹣208=392
答:(8+4)×50和8+4×50的结果相差392。
故答案为:392。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法的计算,仔细计算即可。
20.【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除,2768。
【思路分析】第一步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去掉中括号和小括号后,先算乘法,除法,再算减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35×[80﹣(128÷4)],第一步算除法。
35×80﹣128÷4
=2800﹣32
=2768
故答案为:除,2768。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遇到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边的。
21.【考点】填符号组算式.
【答案】÷、+、﹣;÷、+、÷。
【思路分析】解答此题应根据数的特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尝试填运算符号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5÷5+5﹣5=1
5÷5+5÷5=2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对运算符号的熟练运用,有一定的技巧性,关键是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2.【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加所得的和是这个数的2倍,一个自然数与相减所得的和是0,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乘所得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除,所得的商是1,设这个自然数是x,根据它们的和、差、积、商相加的和49,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这个自然数是x;
由题意可得:
(x+x)+(x﹣x)+(x×x)+(x÷x)=49,
2x+0+x2+1=49,
x2+2x+1=49,
(x+1)2=49,
x+1=7,
x=6;
答:这个数自然数是6.
故答案为:6.
【名师点评】根据题意,设出这个自然数,分别求出这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所得的和、差、积、商,再根据它们的和、差、积、商相加的结果,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23.【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25×25﹣5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5×(25﹣5)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分别求出它们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25×25﹣5
=625﹣5
=620;
25×(25﹣5)
=25×20
=500;
620>500;
所以,25×25﹣5>25×(25﹣5).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各自的运算顺序,求出结果,然后再比较解答.
24.【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最后求的是积,一个因数是23与37的和,另一个因数是15,由此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23+37)×15
=60×15
=900
所以原题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列式计算注意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25.【考点】商的变化规律.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前提是0除外,因为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商不变的性质.
26.【考点】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进行判断.
【解答】解: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加减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所以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7.【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ac+bc.
【解答】解:89×35+89×65=89×(35+65)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不是乘法结合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28.【考点】表内乘加、乘减.
【答案】×
【思路分析】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含有小括号又含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解答】解:计算53+3×9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9.【考点】表内乘除混合.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16÷4×2
=4×2
=8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30.【考点】表内除加、除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再比较.
【解答】解:36﹣36÷6
=36﹣6
=30
3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31.【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
【思路分析】算式64+36×4,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算式(64+36)×4,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所以,它们的计算顺序不同,然后分别计算结果,据此判断。
【解答】解:64+36×4
=64+144
=208
(64+36)×4
=100×4
=400
208<400
因此算式64+36×4和(64+36)×4的计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2.【考点】表外除加、除减.
【答案】√
【思路分析】(48+52)+(720÷90)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和除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如果去掉小括号,就变成了48+52+720÷90,也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计算的结果不变,据此计算判断即可。
【解答】解:(48+52)+(720÷90)
=100+8
=108
去掉小括号后变成:
48+52+720÷90
=48+52+8
=100+8
=108
计算的结果都是108,结果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去掉小括号后计算的顺序是否有变化,从而解决问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3.【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答案】138,143,2,7。
【思路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加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答】解:(1)450÷(53﹣38)+108
=450÷15+108
=30+108
=138
(2)(123+137)÷20+130
=260÷20+130
=13+130
=143
(3)(420﹣42×7)÷63
=(420﹣294)÷63
=126÷63
=2
(4)560÷[(12+8)×4]
=560÷[20×4]
=560÷80
=7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34.【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先算480除以20的商,以及60与40的差,用所得的商加上所得的差即可;
(2)先算20与60的和,再用480除以得到的和,然后再减去40即可.
【解答】解:(1)480÷20+(60﹣40)
=24+20
=44
答:和是44.
(2)480÷(20+60)﹣4
=6﹣4
=2
答:差是2.
【名师点评】本题关键是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
五.应用题(共8小题)
35.【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答案】549千克。
【思路分析】收获的青菜的质量是萝卜的2倍,用乘法计算,收获的土豆的质量比青菜的3倍少21千克,用萝卜的质量乘以3,再减去21即可解答。
【解答】解:95×2×3﹣21
=190×3﹣21
=570﹣21
=549(千克)
答:刘大爷家今年收获土豆549千克。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通过倍数关系求出青菜的质量,再求出土豆的质量。
36.【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答案】20把椅子。
【思路分析】原计划买每张128元的床,后来决定买每张110元的床,实际比原来每张少128﹣110=18(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求出买40张床省下的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即可求出一共可以买多少把椅子。
【解答】解:(128﹣110)×40÷36
=18×40÷36
=720÷36
=20(把)
答:一共可以买20把椅子。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37.【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答案】532千米。
【思路分析】根据路程=相遇时间×速度之和,即可求得全程。
【解答】解:(75+58)×4
=133×4
=532(千米)
答:A、B两地相距532千米。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相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程=相遇时间×速度之和”的灵活应用。
38.【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答案】(1)14元。(2)5小时。
【思路分析】(1)一辆大客车停车3小时,由题意可知,这辆大车第一小时收费是4元,后3﹣1小时每小时收费5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求出后几个小时收费的钱数元,再加上第1小时收费的钱数即可。
(2)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8元,由于前两小时收费6元,则其超过两小时的收费为18﹣6元,超过部分每小时收费4元,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求出其超过2小时的时间,再加上开始的2小时即可。
【解答】解:(1)4+(3﹣1)×5
=4+2×5
=14(元)
答:一辆大客车停车3小时需要交费14元。
(2)(18﹣6)÷4+2
=12÷4+2
=3+2
=5(小时)
答:小轿车停车5小时。
【名师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大客车是第一小时收费4元,小轿车是前2小时收费6元,对收费办法的理解,分段计算,然后合并起来即可。
39.【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答案】9分钟。
【思路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路程270千米除以时间3分钟求出方方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540千米的路程除以方方的速度求出行驶540千米用的时间,再加上3分钟即可解答。
【解答】解:540÷(270÷3)+3
=540÷90+3
=6+3
=9(分钟)
答:方方从学校到体育馆一共行了9分钟。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40.【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先用每支钢笔的钱数乘上18支,求出18支钢笔的总钱数,再用放大镜的单价3元乘60求出放大镜的钱数,最后两者相加即可;
(2)书包每个58元,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15个文具盒需要的总钱数,再用200元减去需要的钱数,就是应找回的钱数.
【解答】解:(1)18×12+60×3
=216+180
=396(元)
答:一个需要396元;
(2)200﹣(58+15×9)
=200﹣(58+135)
=200﹣193
=7(元)
答:付了200元后要找回7元钱.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41.【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上午卖出小米240千克,下午卖出的是上午的3倍少36千克,先求出上午的3倍是240×3,然后减去36千克,就是下午卖出的重量,用下午卖出的重量减去上午卖出的重量就是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千克;用下午卖出的重量加上上午卖出的重量就是一天共卖出多少千克小米.据此解答.
【解答】解:(240×3﹣36)﹣240
=(720﹣36)﹣240
=684﹣240
=444(千克)
(240×3﹣36)+240
=684+240
=924(千克)
答:下午比上午多卖出444千克,超市一天共卖出924千克小米.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已知条件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42.【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由题意得,小明从8:00走到8:20,走了20分钟,走了1550﹣550=10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得小明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得解.
【解答】解:8时20分﹣8时=20分钟,
550÷[(1550﹣550)÷20]
=550÷(1000÷20)
=550÷50
=11(分钟)
答:小明还要11分钟才能到电影院.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