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回顾整理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回顾整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2-25 13: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 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进行笔算试商。
2. 能力目标:
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
3. 情感目标:
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那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些什么呢?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回顾整理。
(学生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商的位数来分,可以从计算方法来分,还可以从它的发展难度来分……)
师:你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集体交流:
生1:我会估算。
师: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可以把被除数三位数估算成整百数,把除数两位数估算成整十数)
生2:我会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师: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1:在进行除法计算时,要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
生2:我能判断出商的位数。
生3:应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
活动二:
师: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
(出示资料:世界上最高的人是一个美国人,身高是272厘米;最矮的人是一个印度人,身高仅为57厘米。)
师: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世界上最高的人身高大约是最矮的人的几倍?
学生列式解答。
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一说吗?
生1:这是求272里面有几个57,用除法计算。
生2:我估计大约是4倍多……
生3:我用乘法验算……
生4:我用笔算……
活动三: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学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综合练习1
是一道口算的题目,把加、减、乘、除四种计算方法混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综合练习2
是一道数学与人体知识相决和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计算,然后借助计算的数据,通过讨论,了解人体的有关知识。
综合练习4
是一道竖式计算的题目,在做这道题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试商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综合练习3
是数学计算与有关鸟类的知识相结合的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然后借助计算出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
第二课时
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第5题
是一道借助数学计算了解天文知识的练习题。练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进行推算。计算后,教师可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风暴以及对地球的空间环境的影响。
2. 第6题
是一道用到试商的题目。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商是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并且这道题有几个答案,就要写出几个来。
3. 第7题
是一道数学计算与环境知识相结合的题目。应引导学生明白,400后面的单位是万个,58后面的单位也是万个,而50-60后面的单位是个,要变成一样的单位再进行计算。
4. 第8题
是一道口算的题目,让学生在找出规律后再进行计算。
5. 第11题
是一道综合运算的题目。在做之前先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6. 第9题
是一道介绍鱼类知识的题目。要学生明确速度=路程÷时间,然后独立练习。
7. 第10题
是一道联系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
8. 第12题
是数学计算与气象知识相结合的练习。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的方法。此题中,台风需要36小时到达我市,也就是第三天的上午9时到达。教师应借助此题给学生介绍一些与台风有关的知识。
9. 第13题
是一道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弄清楚数量关系后再计算。计算过程中,可用笔算与估算结合完成。计算后,让学生想象出明代纸币的大小。
10. 第14题
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理解计算的道理。此题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将845÷65得出的结果,再去掉1,才是设服务站的个数。必要时,可引导学生画一画或用学具摆一摆,帮助理解计算的道理。
11. 第15题
是一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商不变的性质的题目。练习时,可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交流时,把重点放在第(2)问上,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掌握时间推算的方法。
12. 第16题
是一道开放题,渗透了不等式思想。有些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只要合理就可以。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填数,然后广泛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相互学习,加深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