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教科版)二年级
上
我们的家
第一单元 第2课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01
素养目标
维度 具体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建造房屋的常见材料(木、砖、玻璃、金属等),这些材料多为 “人造物”(人类加工制造);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如坚硬、光滑、不易变形)。
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对比实验(看、掂、弯、刻)比较不同材料的特点;能分析 “多种材料建房子” 的优势(功能互补)。
科学实践 能动手操作对比材料(如金属与木头),并记录观察结果;能参与讨论,说出材料特性与用途的关系。
责任态度 对房屋材料产生探究兴趣;爱护实验材料,初步体会材料选择与生活需求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02
新知导入
回顾动物的家
上节课我们知道动物用自然物建家,比如燕子用泥和干草。
那我们人类的家是用什么材料建的呢?
03
新知导入
不同房屋
这些房子用的材料一样吗?它们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04
新知讲解
情境回顾,导入新课 - 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我们的家》—— 建造房屋的材料及其特点。
04
新知讲解
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
这些是建造房子的常见材料,它们叫什么名字?
04
新知讲解
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
04
新知讲解
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
这些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叫做‘人造物’
矿石提炼金属
04
新知讲解
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 - 材料特点
每种材料看起来、摸起来有什么特点?
04
新知讲解
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 - 材料特点
每种材料看起来、摸起来有什么特点?
04
新知讲解
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 - 材料特点
每种材料看起来、摸起来有什么特点?
如玻璃透明能看到对面,金属凉凉的、滑滑的、光滑、木头有纹理等。
04
新知讲解
对比实验,探究材料特性
选择金属和另一种材料(如木头),用‘看一看、掂一掂、弯一弯、用指甲刻画’的方法对比,记录它们的不同。
04
新知讲解
对比实验,探究材料特性 - 记录单
对比项目 金属 木头
变形难易程度
划痕情况
弯一弯,看哪种容易变形;用指甲刻,看哪种有痕迹。
04
新知讲解
对比实验,探究材料特性
金属比木头重,用指甲刻:木头有痕迹,金属没有,金属不易弯,木头能掰弯一点。
04
拓展延伸
材料用途与优势
人们用多种材料建房子,比如墙壁用砖、窗户用玻璃、大门用金属,这有什么好处?
04
拓展延伸
材料用途与优势
如果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好在哪里?
04
拓展延伸
材料用途与优势
常见的金属有铜、铁、铝,人们还会把不同金属熔成合金,比如不锈钢(不易生锈),广泛用于做杯子、厨具等。
05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建造房子的砖、金属都是人造物。( )
(2)玻璃的特点是透明,适合做窗户。( )
(3)金属比木头软,更容易用指甲刻出痕迹。( )
(4)人们用多种材料建房子,是因为一种材料能满足所有需求。( )
√
×
√
×
05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造物的是( )
A. 茅草 B. 泥土 C. 金属 D. 树枝
(2)适合做窗户的材料是( ),因为它( )
A. 金属 坚硬 B. 玻璃 透明 C. 木头 轻便 D. 砖 坚固
(3)下列不是金属特性的是( )
A. 坚硬 B. 易变形 C. 光滑 D. 重
(4)人们用砖建墙壁,主要利用了砖的( )特性
A. 透明 B. 坚固、隔热 C. 轻便 D. 易弯曲
C
B
B
B
B
06
课堂总结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常见的有木、砖、玻璃、金属等,这些多是‘人造物’(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06
课堂总结
材料特性
金属 —— 坚硬、光滑、不易变形、重
木头 —— 较轻、有纹理、易加工
06
课堂总结
材料特性
玻璃 —— 透明、易碎
砖 —— 坚固、隔热
06
课堂总结
多种材料的好处
不同材料功能互补,满足生活需求
砖
保 暖
06
课堂总结
金属拓展
包括铜、铁、铝等,合金(如不锈钢)更耐用,用途广泛。
07
作业布置
1、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房子,记录用到了哪些材料(如墙壁、窗户、大门分别用什么),说说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2、画一画“我理想中的房子”,并标注用到的材料及其原因(如 “用玻璃做屋顶,因为透明能晒太阳”)。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1课《我们的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动物的家》的延伸,聚焦人类房屋的建造材料及其特点。通过观察茅草屋、土坯房、砖瓦房屋、现代楼房等不同类型的房屋,引导学生认识木、砖、玻璃、金属等常见建筑材料,理解 “人造物” 的科学概念(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通过对比实验(如金属与木材的特性比较),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特点(如金属坚硬、防水,木材轻便、易加工等),进而理解 “多种材料建房子” 的优势(功能互补)。拓展部分介绍金属的种类及合金,为学生搭建 “材料特性 — 用途” 的关联认知,渗透 “材料选择与需求匹配” 的科学观念。
2.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 “家” 的建筑材料有初步感知(如见过砖、玻璃、金属等),但对材料的特性及用途关联认识不足。他们已具备简单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能通过 “看、掂、弯、刻” 等动作感知材料差异,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弱,难以准确描述材料特点。学生在《动物的家》中已认识 “自然物”,本节课可通过对比 “自然物” 与 “人造物”,帮助其理解材料的加工特性,符合认知递进规律。教学中需多采用实物观察和动手操作,避免抽象讲解。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建造房屋的常见材料(木、砖、玻璃、金属等),这些材料多为 “人造物”(人类加工制造);了解金属的基本特性(如坚硬、光滑、不易变形)。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对比实验(看、掂、弯、刻)比较不同材料的特点;能分析 “多种材料建房子” 的优势(功能互补)。科学实践能动手操作对比材料(如金属与木头),并记录观察结果;能参与讨论,说出材料特性与用途的关系。责任态度对房屋材料产生探究兴趣;爱护实验材料,初步体会材料选择与生活需求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建筑材料(木、砖、玻璃、金属),理解 “人造物” 的概念;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材料的特性(如金属坚硬、木头轻便)。 难点:理解 “多种材料建房子” 的好处(不同材料功能互补,满足生活需求);建立 “材料特性 — 用途” 的关联(如金属坚硬适合做大门)。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科学知识掌握能说出 3-4 种建筑材料(如木、砖、玻璃、金属);能区分 “人造物” 与自然物;能说出金属的基本特性(如坚硬、光滑)。能基本能不能科学思维发展能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材料的不同特性(如金属比木头硬);能解释 “多种材料建房子” 的好处(如玻璃透光、金属坚固)。能基本能不能科学实践表现积极参与材料观察、对比实验(如掂重量、弯材料);能规范填写记录单,主动分享发现。能基本能不能责任态度养成对建筑材料表现出探究兴趣;能爱护实验材料,初步意识到材料选择与生活需求的关系。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认识建筑材料的多样性,理解 “人造物” 是人类加工的材料,掌握金属等材料的特点。初步形成 “材料特性 — 用途” 的关联思维,学会通过对比分析材料功能。提升动手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记录习惯。培养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萌发 “合理利用材料” 的意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 回顾旧知:“上节课我们知道动物用自然物建家,比如燕子用泥和干草。那我们人类的家是用什么材料建的呢?” 出示不同房屋图片(茅草屋、土坯房、砖瓦房屋、现代楼房),提问:“这些房子用的材料一样吗?它们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我们的家》—— 建造房屋的材料及其特点。”学生活动 回忆 “自然物” 的概念,对比人类房屋,初步感知材料差异。 观察图片,自由发言:“茅草屋用草做的”“现代楼房有玻璃和金属” 等。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与 “动物的家” 对比,激活已有经验,聚焦人类房屋的材料多样性,激发探究兴趣。环节二:观察探究,认识建筑材料与 “人造物”教师活动2 出示实物材料(木块、砖块、玻璃片、金属片),提问:“这些是建造房子的常见材料,它们叫什么名字?” 讲解科学词汇:“这些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叫做‘人造物’。比如砖是用泥土烧制的,金属是从矿石中提炼的。” 引导观察:“每种材料看起来、摸起来有什么特点?(如玻璃透明、金属光滑、木头有纹理)”学生活动2 触摸、观察实物材料,说出材料名称(木、砖、玻璃、金属)。 对比 “自然物”(如干草、泥土),理解 “人造物” 是 “人类加工的材料”。 小组讨论后分享材料特点:“玻璃能看到对面”“金属凉凉的、滑滑的”。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物观察,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建筑材料,建立 “人造物” 的概念,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环节三:对比实验,探究材料特性教师活动3 布置任务:“选择金属和另一种材料(如木头),用‘看一看、掂一掂、弯一弯、用指甲刻画’的方法对比,记录它们的不同。” 提供记录单(表格:对比项目→金属→木头),示范操作:“弯一弯,看哪种容易变形;用指甲刻,看哪种有痕迹。” 引导分析:“金属和木头有什么不同?(如金属硬、不易弯,木头轻、易刻)”学生活动3 分组实验,按步骤操作:观察颜色光泽、掂重量、尝试弯曲、用指甲刻画,将结果填入记录单。 小组汇报:“金属比木头重”“用指甲刻木头有痕迹,金属没有”“金属不易弯,木头能掰弯一点”。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多感官实验和记录,让学生亲身体验材料特性的差异,培养动手操作和数据记录能力,为理解材料用途奠定基础。环节四:研讨拓展,理解材料用途与优势教师活动4 研讨问题 1:“人们用多种材料建房子,比如墙壁用砖、窗户用玻璃、大门用金属,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说出:砖坚固、玻璃透光、金属防盗) 研讨问题 2:“如果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好在哪里?”(金属坚硬、防盗、防水,木头易腐烂) 拓展延伸:“常见的金属有铜、铁、铝,人们还会把不同金属熔成合金,比如不锈钢(不易生锈),广泛用于做杯子、厨具等。”学生活动4 小组讨论后发言,结合材料特性分析好处:“多种材料能让房子又结实又亮堂”“金属大门不容易坏”。 观察不锈钢杯、铜钥匙等实物,感受金属的多样性及用途。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研讨将材料特性与用途关联,理解 “多种材料” 的优势;拓展金属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 “特性决定用途” 的思维。
7.板书设计 《我们的家》 建筑材料(人造物)主要特性房子中的用途木较轻、有纹理、易加工门框、地板砖坚固、隔热墙壁玻璃透明、易碎窗户金属坚硬、光滑、不易变形大门、栏杆
关键概念: 人造物: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如砖、金属) 多种材料的好处:功能互补,满足生活需求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建造房子的砖、金属都是人造物。( ) (2)玻璃的特点是透明,适合做窗户。( ) (3)金属比木头软,更容易用指甲刻出痕迹。( ) (4)人们用多种材料建房子,是因为一种材料能满足所有需求。( )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造物的是( )
A. 茅草 B. 泥土 C. 金属 D. 树枝 (2)适合做窗户的材料是( ),因为它( )
A. 金属 坚硬 B. 玻璃 透明 C. 木头 轻便 D. 砖 坚固 (3)下列不是金属特性的是( )
A. 坚硬 B. 易变形 C. 光滑 D. 重 (4)人们用砖建墙壁,主要利用了砖的( )特性
A. 透明 B. 坚固、隔热 C. 轻便 D. 易弯曲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解析:砖由泥土烧制,金属由矿石提炼,都是人类加工的人造物,说法正确。
(2)√ 解析:玻璃透明的特性适合做窗户,方便采光,说法正确。
(3)× 解析:实验发现金属比木头硬,用指甲刻画时金属不易留痕迹,说法错误。
(4)× 解析:多种材料建房子是因为不同材料功能不同(互补),一种材料不能满足所有需求,说法错误。 二、选择题 (1)C 解析:金属是人类加工的人造物,其他选项是自然物,故选 C。
(2)B 解析:玻璃透明的特性适合做窗户,故选 B。
(3)B 解析:金属不易变形,木头等材料更易变形,故选 B。
(4)B 解析:砖坚固、隔热的特性适合建墙壁,故选 B。 作业布置: 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房子,记录用到了哪些材料(如墙壁、窗户、大门分别用什么),说说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画一画 “我理想中的房子”,并标注用到的材料及其原因(如 “用玻璃做屋顶,因为透明能晒太阳”)。 (选做)收集生活中的金属物品(如钥匙、勺子),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