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手执课本,民俗风情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现,使我们叹为观止:在平桥村①jiǎo 洁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一起看社戏,认识了性格豁然开朗的小伙伴;在革命老区,我们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那脚步声还在脑②畔 回响;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观赏了一场震③hàn 人心的安塞腰鼓,戛然而止的鼓声令我们回味无穷;在吴伯箫幽④悄 的庭院里,我们看到了温馨缄默的灯笼,令人流连忘返。[甲]在这些文字中,使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的画卷。[乙]我们从中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①jiǎo( ) ②畔( ) ③hàn( ) ④悄( )
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叹为观止B.豁然开朗C.戛然而止D.流连忘返
3.画线的两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找出并修改。
二、选择题
4.回顾课本,你认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灯笼》是吴伯箫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结尾处结合了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
C.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年规戏”,鲁迅曾以此创作短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呐喊》里。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三、名句名篇默写
5.请根据提示,填写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
伫立江畔,迷离在“蒹葭苍苍,① ”的美好意境中;在河之洲,唱出“② ,君子好逑”的倾慕;徘徊城头,默品穿越两千多年的“一日不见,③ ”的思念;偶遇桃源,惊叹“④ ,并怡然自乐”的岁月静好;遥望洞庭,感叹孟浩然笔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⑤ ,⑥ ”的波涛汹涌;浪迹天涯,体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⑦ ,⑧ ”的积极向上的真挚友情。
四、名著阅读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内容。
6.任务一:方法探究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1)请你根据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阅读本书的相关篇目:小嘉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① ;小善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② ;小语对汉字的字形和字源很好奇,不妨去读一读③ ;小文对秦汉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可以推荐他先读④ 。
资料链接:《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7.任务二:主题探究
你的同学小李打算考试后去看网络小说放松一下,他觉得读《经典常谈》没意思,你将如何说服他去读《经典常谈》呢?(要求结合内容、意义展开)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又见爆米花
陈新森
①乡下老家过年的美食,千滋百味。蒸馒头,打年糕,切米糖,卤凤爪……食材丰富多样,制作方法各异。一道道散发着田园气息和家乡味道的美食,充盈着过年的喜庆,慰藉着游子的乡愁。
②美食琳琅,独有一种是爆出来的美味,那便是爆米花。小时候,每到年关,村里总会出现一位爆米花师傅,衣着大多是青灰色。“爆米花啰,爆米花——”高亢绵长的吆喝声飘荡在村头巷尾,孩子们立即闪身探头,拉着母亲的衣角,欲言又止的样子,眼里满是渴望与期待。
③“晓得了,这就去爆!”母亲懂我们的心思,赶忙停下手上的活计,起身找来面盆,用青花大碗从陶缸里舀一碗玉米,上面放几块晒干的年糕片,然后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向爆响传来的方向奔去。
④村庄晒场上,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随着一起来的,还有手里提着大米、糯米、玉米等食物的家长,场地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⑤爆米花师傅神情悠然地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拉着木制风箱,右手慢悠悠旋转着机子。圆墩墩、黑黝黝状如橄榄的爆米花机,在红红的火苗上匀速地翻转。师傅不时察看机器上那个圆圆的压力表,心思跟着那红色指针在跳动。
⑥五六分钟后,看到压力表的指针越过指示线时,师傅站起身来,手握扳手,把锅口对准一个长长的大大的布袋。这时候,围观的人就知道要“放炮”了,不约而同地捂上耳朵,胆小的女孩子更是赶紧躲得远远的。
⑦“嘭”的一声爆响,一股白烟弥漫开来,米花诱人的香气倾泻而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师傅捏着大布袋的后角,把米花倒进面盆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去抢散落在面盆周围的米花。他们把蓬蓬松松的米花放入嘴里,轻轻咬碎后,用舌尖摩挲,品咂其中的香甜,欢乐的笑声顿时在爆米花机旁响起。
⑧去年,在浙江省磐安县举办的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我又看到久违三十多年的爆米花。我伸手抓了一把塞进嘴里,那一瞬间,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一看四周,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尽情嗅着空气中的米花香味儿,不停品尝着爆米花——那是在回味童年的乐趣,也是在享受丰收的喜悦。
⑨这位爆米花师傅名叫张加其,早年家里穷,从二十多岁开始,就走村串巷爆米花。过去走到哪里都有生意,逢年过节赚点加工费补贴家用,还算是不错的行当。现在呢,各种食品小吃林林总总,竞争太大,生意因此变得清淡。只有在结婚、乔迁等喜事发果子时,主人家才会爆上一些爆米花,混着糖果、花生分给宾朋乡邻。
⑩算起来,张师傅做爆米花也有四十多年了。虽说已在城里小区当了保安,但他一直未曾放弃老本行。如果空闲时接到加工业务,他就会去乡下或城里小区爆上几炉,小女儿给他当司机和助手。老行当在年轻一代手中薪火相传,多少让张师傅感到欣慰。父女俩寻一块开阔地,把爆米花机、火炉之类的家什卸下来、安顿好。一声爆响,沉寂已久的农村又热闹起来。女儿后来买了新式爆米花机,并在城里摆个爆米花摊,米花、米糖样式多,品味丰,颇受欢迎。
“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明代诗人生动描述了爆米花时的场景。老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依旧沿袭。只是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到市场买米花、米糖,花式多,品类丰,很少自制了,传统爆米花的热闹场景已难得一见。但年轻一代对爆米花的钟情似乎未减,商场、影院、茶馆常有供应。
大年三十那天,我正准备贴春联,突然“嘭”的一声爆响传来,母亲惊喜地看向我:“爆米花的来了……”我探头一看,正是久违的爆米花摊。“多少年没听到这个声音了。”笑容在母亲脸上漾开,她孩子似的念叨:“这爆声一响,年味就浓啦!金豆开花,好年景啊!”
是啊,爆米花,爆出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
(《人民日报》2024年3月20日)
8.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 →去年,在磐安县丰收节活动现场又见爆米花→(2)
9.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
(1)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我伸手抓了一把塞进嘴里,那一瞬间,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加点词赏析)
10.有同学认为第 段可以删去,对文章并无影响。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11.阅读链接材料,从主旨角度分析“又见爆米花”和“思念罗汉豆”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材料一:
①2025年电影春节档成功创下中国影史新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对票房的贡献度超过90%。截至3月25日20时16分,《哪吒2》内地综合票房(含预售)突破15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首部在单一市场票房超过150亿的影片。在此之前,2024年对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②《哪吒2》以其独特的叙事和现代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传统神话故事里哪吒与敖丙的友情羁绊、对命运的抗争,超越了文化边界。影片探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抉择与担当,其传递的价值观既符合时代精神,又能引发观众共鸣。
③“我们把这个IP的价值(即知识产权)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环境和精神,人们生活中的感悟,重新编出一个真正让大家相信的故事,而且用一种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出一种时代性,我觉得创作就成功了一半。”导演饺子说。
材料二:
①“哪吒”以脚踏风火轮的速度不断超越,走出了一条自强之路。
②《哪吒2》的成功,根本在于讲好了中国故事。《哪吒》系列所表达的孝道、正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那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则诠释了反对偏见、追求自我的现代主题。坚守文化内核,创新内容表达,赋予古老故事新的生命力,让这部作品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③《哪吒2》的成功,也受益于这个大好时代。它的成功,背后是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及一群热爱动画、热爱电影的观众的合力托举。
④只要把创新思维贯穿始终,在技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工业体系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中国动画定能从一次超越走向全面腾飞。
材料三:
①曾经,电影特效被视为西方专利。如今,中国凭借前沿数字技术掀起一场新质生产力革命,以科技自主创新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
②《哪吒2》90%以上的3D动画图形渲染任务由GPU(一种图形处理芯片)承担,如“哪吒化身火焰巨人”场景,GPU凭借数千核心并行计算,将原本CPU需几小时的渲染缩短至几分钟,算力成本还降低了70%。
③成功研发的全球首个“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水墨晕染效果融入3D动画,破解了传统水墨数字化表达难题;粒子特效技术把火焰枪的火焰效果转化为3.2亿个火焰粒子,创造出超越肉眼极限的视觉奇观,构建起国产特效美学特有的语言体系。
④总之,《哪吒2》的火爆,源于对科技自主创新的不懈追求。制作团队自主研发了多项技术专利,在角色建模、场景渲染、物理模拟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好莱坞对全球票房的垄断,更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
1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哪吒2》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止到3月25日20时16分,《哪吒2》内地综合票房突破15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首部在单一市场票房超过150亿的影片。
B.《哪吒2》导演饺子的话体现了自信者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这也是他的创作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C.《哪吒2》代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巨大提升,从材料三中可知《哪吒2》标志着中国动漫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
D.《哪吒2》中90%以上的3D动画图形渲染任务由GPU承担,缩短了制作时间,算力成本大幅降低。
13.材料三中画线句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哪吒2》票房超过150亿人民币,创造中国影史记录。它的成功引人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探究其成功的原因。
六、文言文阅读
学完《小石潭记》,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体悟柳宗元永州情怀”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柳宗元的古诗文和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甲】
溪居①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③夜榜:夜航。
【乙】
愚溪诗序(节选)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①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②,犹龂龂然③,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②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③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见④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尤绝者:风景特别美的地方。②士之居者:居住在这里的人。③龂龂(yínyín):争辩的样子。④见:被。
15.字词理解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请你一起来参加“文言小秘诀”的梳理
文言词语 秘诀 解释
得其尤绝者家焉 词类活用: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①
嘉木异石错置 成语推断法: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②
咸以愚辱焉 课内迁移法: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③
而适类于予 查阅词典法:①往、至;②舒适;③相当相合;④正好、恰好。 ④ (填序号)
16.给文中画线句子用“/”标出朗读停顿。(限2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18.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甲】诗中“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的画面。
19.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小语:我发现材料中的古诗文都和永州这条小溪有关,这条小溪深深吸引了柳宗元。但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要将小溪的名字改成“愚溪”?难道溪水还有愚笨和聪明之分吗?
我:这应该是柳宗元有意为之。我们从他的《愚溪诗序》节选中了解到改名的原因有二:① ;② 。(用原文或用自己的话均可)
小文:我觉得愚溪风景秀丽,有小丘,有泉,有亭,还有嘉木异石,柳宗元虽是触罪被贬,但他还是很喜欢这里的,诗句“③ ”(选自《溪居》)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小语:是的,愚溪是柳宗元的情感栖息之地。
我:我也发现《溪居》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诗人的④ 之情。
七、作文
20.作文
“City walk”起源于英国伦敦的“London Walks”(伦敦漫步),翻译成中文便是“城市漫步”。指在城市里或随意漫步或探寻一些特色的景观路线。除了在城市漫步,我们还可以在乡村漫步,在古诗苑漫步,在人生旅途中漫步……通过漫步,我们能够探寻繁华背后的宁静与自由,寻找不期而遇的浪漫与美好,感受心灵的温度与力量。
请以“漫步”为话题,选择以下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推荐值得游览的景观或体验的民俗,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4
答案 D
1. 皎 pàn 撼 qiǎo 2.B 3.甲处,成分残缺,去掉“使”或“在……中”。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皎洁:jiǎo jié,(月光等)明亮而洁白。
②脑畔:nǎo pàn,方言,指窑洞顶上。也可泛指头顶旁边。
③震撼:zhèn hàn,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也指震动、摇撼。
④幽悄:yōu qiǎo,形容幽静、悄然的样子,常用来描绘环境的安静或氛围的微妙。
2.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叹为观止:用于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文中形容民俗风情画卷让人赞叹,使用正确;
B.豁然开朗:原指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它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对象用错;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用来描述安塞腰鼓的鼓声突然停止,使用正确;
D.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用于形容在吴伯箫幽悄庭院里的感受,使用正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甲处成分残缺,“在……中”和“使”同时使用,让句子缺少了主语,可去掉“使”或“在……中”。
4.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并非“春秋战国时期”;
故选D。
5. 白露为霜 窈窕淑女 如三月兮 黄发垂髫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露、霜、窈窕、淑、兮、垂髫、蒸、撼、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6. 辞赋第十一 《周易》第二 《说文解字》第一 《史记》《汉书》第九 7.示例:小李你好!考试结束后,我们的时间是比较自由的,看网络小说固然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读《经典常谈》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可以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
【解析】6.本题考查识记名著相关情节内容。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学术普及读物,全书共13篇,涵盖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典文献,旨在为中学生提供国学入门指引。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说文解字》第一:介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阐述其在汉字形、音、义方面的研究,是汉字学的基础著作;《周易》第二:讲解《周易》的起源、演变及基本内容,包括卦象、爻辞等,揭示其作为古代占卜典籍与哲学思想的联系;《尚书》第三:概述《尚书》的性质,它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介绍其内容及流传过程中的相关情况;《诗经》第四:介绍《诗经》的编成、分类(风、雅、颂),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与文学价值;“三礼”第五:阐述《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的内容,它们记载了古代礼仪制度及相关思想;“春秋三传”第六:讲解《春秋》及解释它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说明其记事特点与历史意义;“四书”第七:介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的形成、内容,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战国策》第八:概述《战国策》的内容,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言行,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外交风貌;《史记》《汉书》第九:介绍《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的编纂、内容与史学价值;诸子第十:梳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的兴起、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辞赋第十一:讲述辞赋的起源、发展,介绍不同时期辞赋的代表作品与特点;诗第十二:梳理中国古代诗歌从汉魏到唐宋等时期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及代表诗人诗作;文第十三:概述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文体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①空:根据“小嘉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可知,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辞赋第十一》。在《经典常谈》的《辞赋第十一》篇中,详细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辞赋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一心为国,却遭奸臣排挤,被流放他乡。在流放过程中,他写下了《离骚》等不朽诗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爱国之情。
第②空:根据“小善对太极八卦有疑问”可知,小善应该去读《〈周易〉第二》。《经典常谈》里的《〈周易〉第二》篇专门对《周易》进行了讲解。《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象征体系,太极八卦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该篇会介绍太极八卦的起源、含义以及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等,小善阅读此篇能帮助他解答关于太极八卦的疑问。
第③空:根据“小语对汉字的字形和字源很好奇”可知,小语应该去读《〈说文解字〉第一》。在《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聚焦于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部经典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它对每个汉字的构造、意义等进行了详细阐释。小语阅读这一篇,就能满足他对汉字字形和字源的好奇,深入了解汉字的奥秘。
第④空:根据“小文对秦汉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可知,应推荐他先读《〈史记〉〈汉书〉第九》。《经典常谈》的《〈史记〉〈汉书〉第九》篇着重介绍了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这两部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其中记载了秦汉时期大量的帝王将相的事迹,包括他们的政治活动、军事成就、个人性格等方面。小文阅读此篇,能够开启对秦汉帝王将相的探究之旅。
7.本题考查劝说词的书写。
作答此题时,首先需明确核心目标是突出《经典常谈》的价值,让小李认识到其比网络小说更值得一读;其次要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特点阐述阅读的意义;最后组织语言,强调《经典常谈》能带来的独特收获即可。
示例:小李,《经典常谈》可不是枯燥的书哦。朱自清先生用通俗的语言讲透了《诗经》《史记》等经典,比如《诗经》里“关关雎鸠”的浪漫,《史记》中项羽的悲壮,读起来就像听故事。它还能帮你理清传统文化脉络,比如“四书”如何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汉字的起源藏着古人的智慧。这些经典是文化的根,读了不仅能开阔眼界,还能让你在碎片化阅读外,找到更深厚的精神滋养,比网络小说的即时快感更有回味呀。
8. 小时候,在村庄晒场上围看爆米花 大年三十,在家中又听见久违的爆米花声 9.(1)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玉米粒经过加热变成的爆米花”比作“小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爆米花形状小巧美丽、颜色洁白的特点,表达了“我”对爆米花的喜爱
(2)“泛起”是“透出漂浮”的意思,这里指童年又想起来了,表现出爆米花承载着童年的回忆。 10.不能删去。这段描述了在古代爆米花的场景以及现代社会爆米花的消费方式和场景的改变,展现了爆米花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和延续,体现了人们对爆米花的喜爱和对文化的传承。 11.相同点:对童年的回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同点:《又见爆米花》重在体现对风俗、技艺的传承,或渴望曾经消失的能重新再现;《社戏》重在表达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对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关系的怀念等
【导语】《又见爆米花》以爆米花为线索,串联起童年记忆、丰收节重逢与年关再遇。从孩童抢食的欢腾,到张师傅父女的技艺传承,再到母亲口中的年味,于寻常物象中藏着时光流转里的温情。引古诗勾连古今,让爆米花既载着童年甜趣,更成为民俗传承的缩影,余味绵长。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第②段“小时候,每到年关,村里总会出现一位爆米花师傅……孩子们立即闪身探头,拉着母亲的衣角,欲言又止的样子,眼里满是渴望与期待”、第③段“母亲……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向爆响传来的方向奔去”、第④段“村庄晒场上……场地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第⑦段“欢乐的笑声顿时在爆米花机旁响起”可知,这些内容描述了小时候在村庄晒场上众人围观爆米花的场景。由此可知,(1)处应填“小时候,在村庄晒场上围看爆米花”。
结合第 段“大年三十那天,我正准备贴春联,突然‘嘭’的一声爆响传来,母亲惊喜地看向我:‘爆米花的来了……’我探头一看,正是久违的爆米花摊”可知,这段文字讲述了大年三十在家中听到爆米花声的情景。由此可知,(2)处应填“大年三十,在家中又听见久违的爆米花声”。
9.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赏析。
(1)结合第⑦段“‘嘭’的一声爆响,一股白烟弥漫开来,米花诱人的香气倾泻而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可知,句中将玉米粒爆成的爆米花比作“美丽的小白花”,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爆米花洁白、小巧的形态美,体现出“我”对爆米花的喜爱之情。
(2)结合第⑧段“去年,在浙江省磐安县举办的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我又看到久违三十多年的爆米花。我伸手抓了一把塞进嘴里,那一瞬间,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可知,“泛起”指像水纹一样轻轻透出、浮现,该词形象地写出品尝爆米花时,童年的快乐回忆在心中自然涌现的状态,表现出爆米花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
10.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结合第 段“‘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明代诗人生动描述了爆米花时的场景。老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依旧沿袭。只是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到市场买米花、米糖,花式多,品类丰,很少自制了,传统爆米花的热闹场景已难得一见。但年轻一代对爆米花的钟情似乎未减,商场、影院、茶馆常有供应”可知,此段引用古诗展现古代爆米花场景,又提及现代爆米花消费方式的变化及传承。该段既体现爆米花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又补充了时代变迁中其形态的演变,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对传统与传承的思考,故不能删去。
11.本题考查情感理解及对比阅读。
相同点:结合《又见爆米花》第⑦段“他们把蓬蓬松松的米花放入嘴里……欢乐的笑声顿时在爆米花机旁响起”、第⑧段“那一瞬间,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可知,文中通过回忆童年爆米花的欢乐场景,体现对童年的回忆;结合第 段“爆米花,爆出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可知,蕴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结合链接材料《社戏》“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知,这句话表达了对童年夜航看社戏、吃罗汉豆经历的回忆,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样包含对童年的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可知,两者均有对童年的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同点:结合《又见爆米花》第⑩段“老行当在年轻一代手中薪火相传,多少让张师傅感到欣慰”、第 段“老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依旧沿袭”可知,文中强调爆米花技艺和风俗的传承,以及传统在现代的延续;结合第 段“这爆声一响,年味就浓啦!金豆开花,好年景啊”可知,蕴含对传统重现的期待,其主旨重在体现对风俗、技艺的传承与渴望消失的事物重现。
结合链接材料《社戏》可知,“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不仅是对童年事物的怀念,更象征着乡村自由淳朴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其主旨重在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怀念友好的人际关系。
12.C 13.列数字,“3.2亿”一词以精确的数字直观地说明运用粒子特效在视觉效果上的优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创新讲好中国传统故事,引发共鸣;科技赋能特效,突破壁垒;时代机遇和国家政策支持;精准提炼文化IP价值,融合现代精神;热爱动画、热爱电影的观众的合力托举。
【导语】三则材料聚焦《哪吒2》的成功,从文化内核、技术创新、时代背景多维度剖析。影片以现代叙事激活传统IP,科技突破构建特效美学,更借时代机遇与观众支持创下票房奇迹。既展现中国动画工业的崛起,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范本,引人深思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道。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C.结合材料三第①段“如今,中国凭借前沿数字技术掀起一场新质生产力革命,以科技自主创新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可知,“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是中国凭借数字技术实现的,而非《哪吒2》标志;
故选C。
1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材料三第③段“粒子特效技术把火焰枪的火焰效果转化为3.2亿个火焰粒子,创造出超越肉眼极限的视觉奇观,构建起国产特效美学特有的语言体系”可知,句中“3.2亿”是具体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一精确数字直观地展现了粒子特效技术处理火焰效果的精细程度,突出了其在视觉呈现上的优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材料一第②段“《哪吒2》以其独特的叙事和现代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传统神话故事里哪吒与敖丙的友情羁绊、对命运的抗争,超越了文化边界。影片探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抉择与担当,其传递的价值观既符合时代精神,又能引发观众共鸣”可知,影片以创新方式讲述中国传统故事,传递的价值观引发观众共鸣,这是其成功原因之一。
结合材料三第②段“《哪吒2》90%以上的3D动画图形渲染任务由GPU承担,如‘哪吒化身火焰巨人’场景,GPU凭借数千核心并行计算,将原本CPU需几小时的渲染缩短至几分钟,算力成本还降低了70%”、第③段“成功研发的全球首个‘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水墨晕染效果融入3D动画,破解了传统水墨数字化表达难题;粒子特效技术把火焰枪的火焰效果转化为3.2亿个火焰粒子,创造出超越肉眼极限的视觉奇观”可知,影片借助科技实现特效突破。科技赋能特效、突破壁垒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二第③段“《哪吒2》的成功,也受益于这个大好时代”“它的成功,背后是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及一群热爱动画、热爱电影的观众的合力托举”可知,影片受益于大好时代,国家政策支持和观众的支持。
结合材料一第③段“我们把这个IP的价值(即知识产权)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环境和精神,人们生活中的感悟,重新编出一个真正让大家相信的故事,而且用一种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出一种时代性”可知,影片精准提炼文化IP价值并融合现代精神,这一做法助力了影片的成功。
15. 安家 交错 全、都 ④ 16.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7.如今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18.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有时荡起小舟,去游山玩水,直到天黑才归来。 19. 以愚触罪 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 幸此南夷谪 孤独忧愤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以柳宗元永州时期的诗文为核心,通过《溪居》诗与《愚溪诗序》的互文呈现,展现了贬谪文人的双重精神世界。选材精当,既包含山水田园的表面闲适,又暗藏“以愚自况”的愤懑。命题设计层次分明,从字词训诂到情感体悟,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理解古代士大夫在政治失意时,通过自然物象完成自我身份重构的独特方式,体现了语文教学对文学深度解读的追求。
1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①“处处志之”的“志”,本是名词“记号、标志”,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做记号”,体现了“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类活用规律。所以“得其尤绝者家焉”中的“家”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安家”,整句意思是: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②成语“纵横交错”意思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点很多;“错综复杂”同样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其中“错”都有“交错、杂乱地放在一起”的意思。据此可知“嘉木异石错置”中“错”的意思也是“交错”,句意为: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交错地放置着。
③“咸来问讯”意思是“全都来询问消息”,其中“咸”的意思是“全、都”。根据课内迁移法可知“咸以愚辱焉”中的“咸”同样理解为“全、都”。句意:(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因为我的缘故,被用“愚”字来玷辱了。
④句子“而适类于予”中的“适”有多个解释选项。结合该句语境“然而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可以看出这里是在说溪水和“我”有相似之处,即都不被世人所看重。因此,“而适类于予”中的“适”应解释为“正好、恰好”,即选项④,表示溪水和“我”的境遇恰好相似。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
“遂”是连词,表示承接,意为“于是”,引出后续动作,“负土累石”是并列短语作谓语,描述具体动作,意义完整,其后应断开;“塞其隘”是动宾结构,表示“堵住狭窄的地方”,意义完整,其后应断开;“为愚池”是“塞其隘”后的结果,表示“筑成了愚池”。
据此可断句为: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1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今,如今;是,这;于,表被动,可译为“被”;何,为什么;哉,语气助词,呢。
18.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意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着露水的杂草;傍晚乘船归来,沿着溪石哗哗前进。这两句诗是对诗人溪居生活的具体刻画,一昼一夜、一劳作一行船,既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适应,又暗藏着被贬后的淡然与自适。描绘画面时,需要紧扣诗句中的时间(晓、夜)、动作(耕、翻、榜、响)、景物(露草、溪石)等元素,通过想象补充细节,如晨曦中的露珠、湿润的泥土、夜晚的寂静、船桨撞石的声响等,使画面生动可感,展现出清晨劳作的清新与夜晚行船的幽静。
示例:晨光熹微,我挥锄翻动沾露青草,草香盈袖;夜幕低垂,轻舟悠悠,桨触溪石,泠泠声响伴我归途,悠然自得。
1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
第①②空:根据《愚溪诗序》第①段“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可知,作者应犯罪被贬谪到此处,喜爱这条小溪,故在此处安家了,因为名字还没定下来,当地人又争论不休,所以才给它命名愚溪。故用原文填空理由是:①“以愚触罪”,②“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
第③空:《溪居》开篇“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被贬永州、居于溪畔的态度。诗人长久以来被仕途事务所累,而被贬到这南方边远之地(南夷),反而让他得以摆脱官场的烦扰,获得了亲近农圃、寄情山水的闲居生活。“幸”字鲜明地流露出他对这种溪居生活的珍视与满足,故第③空应填“幸此南夷谪”。
第④空:《溪居》表面写“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的闲适劳作与夜游之趣,看似一派安然,但“往来不逢人”的场景,实则暗含着被贬后的孤寂;诗人曾是朝廷官员,如今却退居溪畔与“农圃邻”,这种身份的落差与理想的落空,使得“闲适”之下藏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长歌楚天碧”的旷达,更像是对内心苦闷的一种排遣,因此字里行间隐含的是孤独与忧愤交织的复杂情感。
【点睛】参考译文:
乙: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交错的放置着,这些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都因为我的缘故,被用“愚”字来玷辱了。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如今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