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把握学生心理
重启学习动力
一、学生成长需要健康能量场
三、打造健康能量场,重启学习动力
目 录
二、了解学生心理需求
一、孩子成长需要正能量场
一、孩子成长需要正能量场
学校班级
家庭
社会
社会风气,价值观
班风、校风、老师素质、班级管理水平、环境布置、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物质水平、环境布置、父母素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一、孩子成长需要正能量场
学校班级能量
家庭能量
社会
能量
+
+
=
总能量
10
20
80
+
+
=
110
动力
20
30
负60
+
+
=
负10
阻力
教育就是为孩子构建一个正能量场,让孩子吸收正能量,从而有动力和勇气去面对挑战。
二、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
交流:
孩子成长需要哪些心理养份?
鼓励、自信自尊、梦想自尊、独立责任
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健康、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给人力量的能量。
正能量
嘲讽、打击羞辱、孤立打骂、蔑视忽视……
能迅速把人的心情拉低,让人消沉、堕落的人和事。
负能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学习,出现各种各样行为问题,很多情况下,是他接受的负能量太多。让他产生了较低的自尊水平、失去目标与梦想、没有责任感、情绪不稳定等,从而让他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老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能正量,远离负能量的能量场。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理营养。
什么是自尊?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主要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
简单来说,自尊就是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是不是接纳自己。
大量的个案例表明,孩子的许多心理行为问题都与他的自尊水平有关。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与他们的自尊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
自尊水平受什么影响?
感觉到自己被爱、被理解、被接纳,被喜欢、被尊重。
归属感
归属感
感觉自己有用、有影响力、有能力,别人需要自己。
自尊水平高:责任感 、自律性就越强,更愿意
去追求梦想,去关爱他人。
自尊水平低:就会产生自我否定,不自信,自我
放弃,自暴自弃。
我们在看一个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时,不要只看到问题本身。
要透过问题,看到问题背后的东西,也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反思我们是否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样,你就真的看到了孩子!
二、打造健康能量场,重启学习动力
1.处理好师生的情绪
2.通过仪式化活动提升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3.用梦想点燃孩子学习动力
4.让师爱成为鼓励孩子学习的动力
5.帮学生消除学习阻力
1.处理好学生的情绪
心理学实验
11世纪,人们做 了这样 个实验:将同窝出生的两只小羊放在同一条件下喂养,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只小羊旁边拴着一只狼。结果这只小羊在本年度恐惧与过度焦虑的消极情绪下,逐渐瘦弱,不久就死了;另一只没有看到狼的小羊则健壮地成长。
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喜悦、快乐等积极情绪:
促进身心健康,对生活和学习起着积极作用;
而悲伤、恐惧、愤怒、害怕、焦虑等消极情绪:
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影响人际关系,甚至令人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的冲动行为。
情绪的影响
压抑、焦虑、抑郁、紧张、烦躁不安、伤心难过、愤怒
疫情期间孩子容易出现的消极情绪
多动、攻击、破坏、拖拉、不专注、厌学
学生情绪调节方法
行为调节:30秒拍手、拔河、跳绳
情绪表达:涂鸦、倾诉
正念呼吸:
压抑、焦虑、抑郁、紧张、烦躁不安、伤心难过、愤怒
疫情期间孩子容易出现的消极情绪
身体出问题!工作效率低!工作无动力!言行不当!
1.处理好自身的情绪
情绪的传染性
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当对学生发脾气时,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愤怒往往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是一种能力!
教师情绪调节方法
学会感恩
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学会觉察情绪
情绪都是基于人的需求是否满足
觉察情绪
“聆听”自己的情绪。
深入地体会自己正经历的感受是什么:是
内疚?怨恨?害怕?惊讶?还是哀伤?究
竟哪种情绪是你目前最主要的情绪。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
自己都有哪些情绪?它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没有觉察到的事,就会变成你的命运。
-----荣格
当你开始觉察到你的情绪时,改变就开始了!
试着去感受这份情绪,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比如:
身体在这种情绪之下出现了什么样的姿势?
心跳有什么改变?
呼吸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接纳情绪
当你开始接纳你的情绪时,情绪就逐渐化解了!
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情绪背后还有哪些情绪?
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
与情绪对话
通过与情绪对话,你也许会发现,原来你愤怒的背后是一种悲伤,悲伤是因为你渴望得到关爱、得到尊重、得到理解与支持。原来你烦躁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满意。
与情绪对话,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
让自己的情绪展现出来,说给你信任的人听。
有些情绪用语言不太容易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弹琴、跳舞、写作等方法表达。
学会倾诉与表达
压抑情绪只能让我们变得更糟糕!
合理地表达情绪,释放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情绪就像一个送信人,他送的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其中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好好解读它,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请善待负面情绪,和它友好相处!
2. 通过仪式化提升归属感和价值感
古代仪式感
现代仪式感
仪式是对意义的承载和表达!
通过一个体验式的仪式活动,营造健康的能量场,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同学有温度的爱,产生归属感和价值感,提升自尊水平!
(1)启动欢迎仪式——师生、生生拥抱或握手
“真想你,或见到你真高兴!”
(2)分享快乐
(3)集体活动:合唱、打扫除……(人人都参与)
3. 用梦想点燃孩子学习动力
心理学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人,只告诉他要去某个地方,没有其它的信息,跟着向导走就行。
第二组人,告诉他要去某个地方,大致的行程,需要多长时间。
第三组人,告诉他要去某个地方,明确的距离,共需要多长时间,每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路途中每一公里会有一块里程碑。
实验结果
第一组人,走的过程中,不断抱怨路长、难走,最后放弃了。
第二组人,走过一半的时候,情绪开如低落,疲惫不堪,但坚持走完了。
第三组人,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结果,他们很快就开心地到达了目的地。
对于这一实验,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实验结果
心中没有梦想
生活没有目标
浑浑噩噩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
理念:
每个孩子都很优秀!
积极挖掘孩子的兴趣点!
讨论梦想
分析实现梦想的途径
强化梦想
挖掘兴趣点
倒推
头脑风暴
将梦想公之与众
生涯幻游体验
与家长沟通
4. 让师爱成为鼓励孩子学习的动力
学会欣赏
陶行知4颗糖的故事
——运用心理学理念:转念之间(突然改变想法,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陶知知运用这一方法,发现了这个孩子遵守约定、敢于担当、勇于认错、有正义感的优秀品质,并设法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这些美好品质。让孩子感觉到了校长对他的尊重,提升了孩子的自尊水平。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行为不断重复形成信念,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老师要学会转念,把看到的缺点转变成优点,并且欣赏他,就能给孩子很大的帮助,甚至改变一个孩子的信念。
网上曾流传一个故事:母亲的三次家长会。
上幼儿园是,当老师告诉妈妈,孩子坐不住,这个妈妈告诉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做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了,因为只有宝宝进步了。”
上小学时,当老师对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名49名,我们怀疑你儿子智力是不是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妈妈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你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孩子上了初中,当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还不太把握。”她却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最后,儿子在妈妈爱的鼓励下,考上了清华大学。
你发现班里一个学习倒数的孩子,交上的作业是抄的同学的,你会怎么做?
转念之间训练:
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维护学生自尊
让学生感觉到公平!
尊重每个来到你面前的、没有权利选择的每个不同的孩子。
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后进生”转换
5.帮学生消除学习阻力
同学关系障碍
师生关系障碍
家庭关系障碍
学习上的障碍
5.帮学生消除学习阻力
同学关系障碍
师生关系障碍
家庭关系障碍
学习上的障碍
首先,尊重家长!
方法:同理心,即,你作为家长,被老师叫去交流的时候,你希望老师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你的学生家长!)
其次,明确:反馈信息的目的是为解决问题。不是告状和发泄情绪。
方法:和家长共同探讨改变孩子的方法、策略。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教养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能量场
学校
班级
家庭
社会
归属感 价值感
自尊
1.处理好师生的情绪
2.通过仪式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3.用梦想点燃学生学习动力
4.让师爱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5.帮学生消除学习阻力
分享一段话以共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